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胃瘫)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西南医院临床诊治25例施行腹部手术后发生术后胃瘫病人的外科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或恶性肿瘤的病人,行不伴胃切除的胃空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病率较高;诊断方法主要依靠胃镜、上消化道造影及核素胃排空试验;经肠外营养支持为主的保守治疗后18例(72%)胃肠动力在术后4周内恢复,22例(88%)术后5周内恢复,2例(8%)在手术7周后恢复者均为再次手术的病人。结论 采用肠外营养联合促胃肠动力药物的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术后胃瘫的有关手段,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2.
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6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6~85岁,平均(60.50±15.76)岁.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恶性肿瘤、胆道疾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发病率高.胃镜、X线口服造影及核素胃排空试验对术后胃瘫的诊断有价值,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在术后4周内恢复.结论该病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一旦诊断成立,采取促动力药物在内的保守治疗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不宜盲目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2以上的胃癌根治术,复杂的胆道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高龄,精神紧张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的病人发病率较高。65例均在术后14~56天(平均24.4天)通过保守治疗恢复胃动力。2周内恢复20例,3周内恢复26例,4周内恢复14例,超过4周恢复5例,无再次手术。结论:腹部大手术后可发生胃瘫,消除紧张情绪,胃肠减压,洗胃,予全胃肠内外营养,结合胃动力药,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CS)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7年1月-2009年1月752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18例胃瘫患者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PGS的发生率为2.39%,多发生于术后4-9d。毕Ⅱ式术、术前合并幽门梗阻和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是发生PGS的高危因素,全部患者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等)治愈,其中术后2周内治愈7例,3周内治愈9例,4周内治愈1例,最长1例治愈时间为术后47d。结论 PG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上消化道碘水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有效方法 ,采用非手术疗法可治愈PGS,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胰胃吻合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以及诊治策略。方法对4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胰胃吻合术后发生PGS的9例(18.8%)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例PGS均发生于术后5~10 d,经治疗PGS平均缓解时间为26.2 d,其中1例再次手术行胃空肠吻合术。结论胰十二指肠术行胰胃吻合术后胃瘫多发生于病情复杂、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可分为轻度胃瘫和重度胃瘫,多数学者认为术后胃瘫的发生属多因素致病。预防术后胃瘫,需要术前消除病人顾虑,术中操作要轻柔,遵循微创原则,术后加强营养及控制感染。治疗术后胃瘫,应该是以肠内营养(EN)为主的综合疗法。对那些病情重、体质差、精神紧张,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的病人,术中空肠造瘘、术后适时置放鼻肠管是防治胃瘫有效的措施,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食管癌出现PG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食管癌手术方式及吻合口位置PG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残胃制作方法PG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平衡、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减轻胃壁水肿等治疗,18例3周内胃功能恢复,3例4周恢复,1例8周恢复,1例保守治疗3个月无好转后经胃一空肠吻合术治愈。结论:食管癌术后PGS的诊断主依据临床表现及消化道x线造影、超声和胃镜等辅助检查,采取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杨勇  高宏  刘连会 《黑龙江医学》2006,30(6):459-460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无切除的胃空肠吻合术发病率较高,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可在术后6~10周内恢复正常。结论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正春  吴春林 《河北医学》2007,13(5):584-58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18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胃瘫18例,均发生于术后4~10d.病人经保守治疗,69%于术后2周内治愈,35d内全部治愈.结论:术后胃瘫综合症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继发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易与机械性梗阻混淆,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及治疗费用.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再次手术应谨慎.  相似文献   

9.
李辰焰  徐颖 《吉林医学》2007,28(13):1463-1464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可能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无胃切除的胃空肠吻合术的患者发病率较高,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可在术后5周内恢复正常。结论:采用促动力药物在内的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1例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瘫临床表现为胃潴留,而无明显腹痛,大多数肛门排气正常。消化道造影可见胃蠕动差,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均发生于术后4~14d。病人经保守治疗,69%于术后2周内治愈,37d内全部治愈。结论术后胃瘫的发生往往是综合因素所致,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排除存在机械性梗阻后应积极采取非手术治疗,尤其是胃肠动力促进剂的应用,再次手术应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