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126-2128
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两对半及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从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抗-HC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指标。在100例原发性感染患者中,"小三阳"比例为48.00%,"大三阳"比例为13.00%,"小三阳"感染模式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感染模式(P0.05),"全阴"比例为10.00%,HBs Ag阳性感染率为77.01%,HBs Ag阴性感染率为22.99%,HBV感染率为87.00%;抗-HCV检测阳性16例,HCV感染率为16.00%,其中有10例合并HBV感染,HCV和HBV双重感染率为10.00%。乙肝病毒感染可能是引起原发性肝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以HBs Ag阳性感染为主,同时以"小三阳"感染模式的肝癌患者占多数,当然丙肝病毒感染不容忽视,两者双重感染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PreS1Ag)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对657例已确诊的乙肝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PreS1Ag及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操作过程及结果判读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结果 PreS1Ag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中阳性率为68.5%,其中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血清中阳性率为88.9%,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阳性血清中阳性率为66.3%,HBeAg与抗-HBe均阴性血清中阳性率为46.4%.结论 PreS1Ag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与复制的新标志.  相似文献   

3.
我们收集 2 0 0 1- 0 5~ 2 0 0 1- 11我院就诊患者乙肝血清标志物两种少见模式抗 - HBc(总 )低滴度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试剂盒 乙肝血清标志物酶免试剂盒 (华美生物公司提供 )。1.2 仪器 酶标仪 SL T.Rainbow(奥地利 )洗板机 MultiWash (美国 )。1.3 样品 收集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检测 HBs Ag ,HBe Ag ,抗 - HBc(总 ) -的标本 6 3份 ,HBs Ag ,抗 - HBe ,抗 - HBc(总 ) -的标本 6份。1.4 方法 按试剂盒说明书对样品进行抗 - HBc(总 )检测。1.5 结果判定 选波长 4 5 0 nm,…  相似文献   

4.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7- 0 1~ 2 0 0 3- 0 2来我院接受婚前健康检查者2 4 92人 ,男女各 12 4 6人 ,其中涉外婚检对象 12 4 6人 ,国内婚检对象 12 4 6人。1.2 方法 对所有对象进行 HBs Ag筛查 ,一方为阳性者双方均采用 EL ISA法血清标本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 Ag)、表面抗体 (HBs Ab )、乙肝病毒 e抗原 (HBe Ag)和 e抗体(HBe 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HBc Ab)等标志物 (HBVM)进行检测。2 结果2 .1 人员情况 除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外 ,涉及 31个国家 ;在 12 4 6例中 ,中国台湾、香港籍 984人 ,占 78.97% ;其余国…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HBV感染人体后,血中出现大量的HBV颗粒,完整的病毒颗粒含有外衣壳抗原和内衣壳抗原,前者包括HBsAg前S1抗原和S2抗原,后者包括HBeAg、HBcAg,通过患者机体的各种免疫应答后产生各种抗体,形成了传统方法检测的HBV血清标志物(HBV-M)俗称"两对半"[1],是诊断乙肝最常用的指标,它主要反映人体对HBV的免疫应答状态,不能完全反映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与传染性,近年来S1抗原的检测已应用于临床,PreS1Ag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现就本院收集的235例"小三阳"患者进行Pre-S1 Ag和HBV-DNA检测,旨在分析Pre-S1Ag在区分患者是单纯HBsAg携带和或为乙肝病毒慢性复制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在表面抗原(HBsAg)阳性情况下,检测乙肝e抗原(HBeAg)、前S1抗原(Pre-S1Ag)、核心抗体-IgM(抗HBc—IgM)与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的关系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85例乙肝HBsAg阳性患者的HBeAg、Pre-S1Ag、抗HBc—IgM及ALT进行检测,并对其阳性率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HBeAg阳性时,ALT升高占45%;Pre-S1Ag阳性时,ALT升高占29%;抗HBc—IgM阳性时,ALT升高占96%。结论对于乙肝感染者,只检测“两对半”是不够的,补充Pre-S1Ag、抗HBc-IgM检测十分必要,它们对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早期诊断、病毒分别、疗效观察、预后估计以及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等可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HBV-DNA与HBV-TRFIA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 HBV D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乙肝标志物的相互关系 ,了解用 TRFIA法检测 HBV- M,其对应的 HBV- DNA拷贝数。方法 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 FQ- PCR)对患者进行 HBV-DNA检测 ,同时用 TRFIA法定量测定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指标。结果 在 39例患者血清中检测出 HBV- DNA病毒基因拷贝值范围为 2 .1× 1 0 3~ 3.8× 1 0 8copies/ ml,平均含量为 2 .95× 1 0 6copies/ ml,总阳性检出率为 43.3% ;2 0例 HBs Ag( + )、HBe Ag( + )、抗 - HBc( + ) ,其 HBV-DNA阳性为 1 6例 ,阳性检出率为 80 % ;42例 HBs Ag( + )、抗 - HBe( + )、抗 HBc( + ) ,其 HBV- DNA阳性为 1 7例 ,阳性检出率为 40 .5 % ;9例 HBs Ag( + )、抗 - HBc( + ) ,其 HBV- DNA阳性为 3例 ,阳性检出率为33.3% ;1 0例抗 - HBs( + )、抗 - HBe( + )、抗 - HBc( + ) ,其 HBV- DNA阳性为 1例 ,阳性检出率为 1 0 % ;3例 HBs Ag( + )、HBe Ag( + )、抗 - HBe( + )、抗 - HBc( + ) ,其 HBV- DNA阳性为 2例 ,阳性检出率为66.7% ;而 2例 HBV- M全 ( - )的 HBV- DNA也全 ( - )。结论  FQ- PCR是测定乙肝病人血清中 HBVDNA含量较特异、灵敏的方法 ,能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和活跃程度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前S1抗原(PreS1 Ag)的检测近年来作为一项新的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检测指标,已普遍应用于乙肝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它的检测可以及时了解PreS1 Ag与HBV复制的关系。本院对410例携带不同乙肝病毒的患者进行了HBV PreS1 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抗核心抗原抗体(抗-HBc)、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HBV和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定量检测并且比较HBsAg、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单独阳性和HBsAg合并梅毒抗体双阳性时HBsAg以及抗-TP含量是否具有差异。方法对27 644例住院患者的血清,用Roche E17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用CHEMCLIN6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定量检测抗-TP。结果 27 644例住院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7.57%(2 094/27 644);抗-TP阳性率为2.74%(758/27 644);HBsAg阳性合并抗-TP阳性率为0.26%(72/27 644),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乙肝两对半模式以"小三阳"(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模式为主,占84.7%(61/72)。HBsAg阳性组的HBsAg含量和HBsAg合并抗-TP双阳性组比较,P>0.05;抗-TP阳性组的抗-TP含量和HBsAg合并抗-TP双阳性组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梅毒在中国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HBsAg、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单独阳性和HBsAg合并梅毒抗体双阳性时HB-sAg以及抗-T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和TP双重感染时的乙肝两对半模式以"小三阳"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产妇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对幼儿的垂直传播情况,为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的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46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及所生18个月龄幼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BV主要标志物。结果 46例HBV感染产妇所生46例18个月龄幼儿中,有18例HBsAg阳性,总垂直传播率为39.52%。其中标志物模式为大三阳[(HBsAg阳性、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阴性、乙肝病毒抗e抗体(抗-HBe)阴性]的20例产妇所生的20例18个月龄幼儿中,14例幼儿HBsAg阳性,垂直传播率为最高,达70.00%。结论所有HBV感染孕产妇都有将HBV垂直传播给幼儿的可能,且不同标志物模式其母婴传播率高低也不一样。总垂直传播率达39.52%,尤以标志物模式为大三阳的垂直传播率最高。要加强孕前及孕产期HBV的检测,对HBV感染的孕产妇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联合实施母婴阻断,最大限度地降低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11.
乙肝五项检测中易引起临床误诊的钩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五项标志物 (俗称两对半 )的检测是乙肝患者必做的检验项目。医院检验科通过颜色深浅用肉眼或用酶标仪读数来得出结果 ,但这些结果并不一定总结表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甚至有时会导致临床医生误诊。1 在临床中可见到以下几种类型的检验结果见表 1。表 1  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类型 HBs Ag抗 - HBs HBe Ag抗 - HBe抗 - HBc分析 [1 ](1 ) - - 急性乙肝或慢性活动性乙肝。体内 HBV处在复制状态 ,血清具有传染性(2 ) - - - 同上(3) - - - 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或无症状携带者(4) - - - - …  相似文献   

12.
前S2、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 HBV前S2抗原(preS2Ag)和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定量PCR技术检测HBV-DNA载量, ELISA法检测preS2Ag、preS1Ag及"两对半",并对preS2Ag、preS1Ag与HBV-DNA及"两对半"各模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77例乙肝患者中,大三阳33例、小三阳144例、"1、5"阳30例,HBV-DNA阳性39例.乙肝病毒标志物各模式preS2Ag和preS1Ag检出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小三阳和"1、5"阳模式的preS2Ag和preS1Ag检出率与HBV-DNA阳性比较,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清preS2Ag、preS1Ag与HBV病毒复制密切相关,作为反映HBV复制的指标preS2Ag优于preS1Ag及HBeAg,preS2Ag在HBV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乙型肝炎的诊断、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DNA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免疫标志物(HBV-M)两对半模式与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阳性率及复制水平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乙肝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免疫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HBV-M不同模式中,HBV DNA的阳性率不同,HBV DNA含量也不相同;在HBV-M中HBeAg阳性与HBV DNA检出率呈正相关。以HBsAg(+)HBeAg(+)抗-HBc(+)组(大三阳组)HBV DNA的阳性率最高,病毒载量较高。结论不同HBV-M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而HBV DNA是衡量乙肝传染性的最精确指标,是确定HBV感染不同复制状态的检测手段,HBV DNA阳性表明有完整的病毒颗粒复制,即有传染性。因此,联合检测HBV-M和HBV DNA,不仅可以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而且为临床对HBV感染、复制、传染性判定以及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估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昆明地区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隐性感染状况和相关实验室特征.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44例抗丙型肝炎病毒IgG类抗体[抗-HCV(Ig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胆红素(Bil)水平.选择HBsAg阴性标本,以巢式PCR技术和荧光PCR技术进行HBV DNA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 244例抗-HCV(IgG)阳性标本中HBsAg阴性198例,其中HBV DNA阳性76例,丙肝患者合并HBV隐性感染率为31.15%(76/244),包含5种HBVM模式,分别为抗HBs(+)、抗HBe(+)、抗-HBc(+)4例(A组),抗HBe(+)、抗-HBc(+)40例(B组),抗HBs(+)、抗HBc(+)5例(C组),抗-HBc(+)24例(D组),HBVM全阴3例(E组),B组所占比最高(P<0.05),D组HBV DNA平均含量最高(P<0.05).90.8%(69/76)的标本ALT、Bil均增高.老年男性为丙肝伴HBV隐性感染高发人群.结论 该地区丙肝合并HBV隐性感染发病率较高,且HBVM种类多样.HBV DNA检测是判断丙肝患者HBV感染状况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黎雄 《临床荟萃》2002,17(9):F003-F003
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 ( HBV)感染和谷丙转氨酶 ( AL T)异常结果的关系 ,本文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期间 ,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同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 HBs Ag)和 AL T者 5 5 86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 HBs Ag阳性者进一步做 HBV血清学标志物 ( HBV- M)即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及结果分析。1 试剂及方法HBs Ag和 HBV- M的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法 ( EL ISA) ,试剂来源于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AL T检测采用赖氏法 ,试剂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 ]配制。2 结 果 (见表 1、2 )表 1  5 5 86例受检…  相似文献   

16.
廖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1):5064-5065
国内对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报告较多,而三对(比两对半多一项HbcA g)报告较少。其中HbcA g为HBV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指标[1]。故三对能给乙肝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依据,可作医院常规检查,有相当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1 144例,年龄0~84岁。患者血清2~4℃保存72 h内日常检测。1.2方法采用放免测定。试剂盒由山东维坊三维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按说明书操作。2结果本组血清三对模式分布见表1。患者三对模式共有30种与国内报道基本相同[2],提示了HBV模式表达的复杂性。对其传染性…  相似文献   

17.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血清学检测“两对半”标志物在临床实际检测应用中很常见,有定性和定量之分,前者用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的明确,后者则主要用于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预测和评估.定性测定中“两对半”标志物会出现一些不常见的模式,既让检验人员不知所措,也让临床医师感到困惑,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本文探讨了临床实验室应当如何恰当地报告和解释常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检测结果,临床医师又应当如何正确地应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分析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状态,使乙肝“两对半”标志物检测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潇 《临床荟萃》2002,17(23):1406-1406
乙型肝炎病毒 (HBV)包膜上的前 S1 ,前 S2 蛋白及表面抗原为 HBV- DNA的 S区、前 S1 、前 S2 及 S基因的编码产物 ,其中前 S1 可能与 HBs AG的运输与分泌有关 ,我们检测了 6 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 S1 蛋白 ,并观察与其血清 HBV标志物和 HBV- DNA的关系 ,以进一步探讨血清前 S1 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收集我院门诊和住院的 6 6例乙肝患者标本 ,采血后分离血清 ,再收集了助血员血清 2 5例 ,- 2 0℃冻存。1.2 试剂  HBV标志物检测 (包括 HBs Ag、抗 - HBs、HBe Ag、抗 - HBe、抗 - HBc) ,由…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怀孕妇女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HBV)标志物。结果 225例怀孕妇女HBV感染者14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9例,乙肝病毒e抗体(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5例,有免疫力者80例。结论围生期检查HBV标志物是降低新生儿感染率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探索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IgM)的临床价值以及与乙肝“两对半”的联系。方法以乙肝“两对半’’酶免试剂和抗HBc—IgM酶免试剂同时检测580份血清标本。结果发现抗HBc-IgM与“两对半”检测结果模式间存在密切联系。结论乙肝“两对半”与抗HBc—IgM的检测应结合抗HBc—IgM的检测结果,尤其应同时检测HBV—DNA,并进行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