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兆申  周岱云 《内镜》1989,6(3):136-139
  相似文献   

2.
3.
我科于2001年1月~12月对有消化道症状的100例住院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其中23例(23%)病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并有长期服药史,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杨金荣 《临床荟萃》1999,14(13):611-612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些尿毒症伴有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者,即使进行充分透析治疗后胃肠道症状仍难以消除,而胃苏冲剂对此有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6年4月至1998年9月间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尿毒症伴有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者共52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28  相似文献   

5.
552例胃、肠粘膜组织标本共检出396株幽门弯曲菌。胃和十二指肠两类粘膜组织标本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快速尿素融试验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对部分菌株进行致病性,免疫球蛋白测定与中药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类固醇激素 (简称激素 )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儿引起胃与十二指肠病变特点并探索防治措施。方法  37例PNS患儿根据治疗用药情况不同随机分为三组 ,采用富士超细型小儿纤维胃镜观察胃与十二指肠粘膜病变情况并作Hp检测。结果 A组 :单用激素 13例中有 92 31%存在明显的消化道病变 ,其中慢性胃炎 8例 ,合并或胃幽门窦部溃疡 2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例 ;B组 :激素加西咪替丁的 12例PNS患儿无 1例病变 ,C组 :初次发病未用激素 12例病变率为 8 33% ,三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χ2 =2 6 19,P <0 0 1)。三组患儿胃液PH 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5 3 85 % ,16 6 7% ,7 6 9% (P <0 0 5 )。结论 单用激素治疗儿童肾病诱发胃与十二指肠粘病变率高 ,这类病人具有做胃镜检查的指征 ,早期加用西咪替丁及胃粘膜保护剂治疗 ,可有效地预防激素所致消化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8.
<正> 胃粘膜微循环灌注与消化性溃疡(PU)的发生与愈合密切相关,而胃粘膜血流(GMBF)直接反映胃粘膜的微循环状态,是胃粘膜最重要的防御因子。近二十年来,国外先后建立了一些GMBF测定方法,如氨基比林清除法、放射性微球法、~(133)氙廓  相似文献   

9.
10.
口服冷沉淀物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修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冷沉淀是从新鲜冰冻血浆中提纯出来的血浆成分制品,除含有一些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还富含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 Fn)。近年来,已有其“生物胶”作用用于眼病治疗[4],笔者尝试用富含Fn的冷沉淀治疗上消化道粘膜损伤,取得一定疗效,现将初步的试验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病与Mallory—Weiss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对4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胃镜下贲门、食管以及胃、十二指肠病变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1例中31例(75.6%)为原发胃、十二指肠病,其中20例(64.5%)为梗阻性病变;恶心呕吐引起的撕裂35例(85.4%),其中31例(88.6%)镜检前原因不明;奥山分期:线状期43.9%,开放期3_4.1%;食管远端撕裂53.7%;35例随访,内镜下撕裂愈合为93.3%。结论 胃、十二指肠病、尤其是梗阻性病变与恶心呕吐相关,这类恶心呕吐常为Mallory—Weiss综合征的诱因;由此引起的撕裂多表现为隐性;常发生在远端食管;胃、十二指肠病治疗后撕裂愈合率较高,并可预防Mallory—Weiss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张红峰  甄颖颖 《新医学》2000,31(12):748-749
1引言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病程中约有75%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约34%的患者并发呕血和(或)黑便,平均出血病死率约为10%[1]。因此,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人必须进行系统的密切监护,根据病情进展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病死率。2对周围循环及心脏的监护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常先表现为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上加强对周围循环的监护有利于对该症的救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症状的轻重因出血量大小和出血速度的快慢不同而异。小量出血或缓慢出血可不发生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软弱;当出血量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病人中Hp细胞毒相关蛋白(CagA)、细胞空泡毒素(VacA)抗体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比例,并评估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窦粘膜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Hp感染者病人体内的CagA、VacA抗体。结果 73%的Hp感染者病人中出现CagA抗体,61%Hp感染者病人中出现VacA抗体。CagA抗体和VacA抗体在各疾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三类病人中,具CagA和VacA双阳性的比例较CagA和VacA双阴性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窦萎缩病变在CagA和VacA双阳性的病人中比CagA和VacA双阴性的病人严重(P<0.05)。结论 具有高毒力因子(CagA和VacA)的Hp是胃肠疾病病人感染的常见菌株,具有CagA和VacA的Hp可能在诱导胃粘膜发展到萎缩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作为特异性指标来判断胃十二指肠疾病。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胃反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Cyclin D1、p16蛋白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反流(DGR)引起大鼠胃黏膜损伤及癌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两组.①DGR模型组(55只)根据手术造模方式及反流量大小分为全反流组与部分反流组;②假手术对照组(20只)采用pH监测仪测定胃液pH,用酶法测定胃液胆汁酸(TBA),确定DGR模型成功.进行为期3个月和9个月胃黏膜损伤的动态观察.S-P分析不同病变胃黏膜组织CyclinD1、p1 6蛋白的表达.[结果]DGR模型大鼠胃液pH及TBA明显升高(P<0.01),证明DGR模型成功.模型大鼠病理改变出现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的动态演变过程.萎缩性胃炎组及异型增生时CyclinD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及浅表性胃炎组(P <0.05),癌基因Cyclin D1为高表达.在萎缩性胃炎与异型增生之间Cyclin D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p1 6蛋白表达则相反,在假手术对照组最高,在异型增生最低,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p16在异型增生时为低表达.Cyclin D1与p16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yclin D1、p16蛋白表达异常是DGR胃黏膜损伤及癌变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整体护理是近年来根据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和医(护)患关系的变化需要,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而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用于临床业务和管理,整体护理的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全身心的护理。由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因复杂、病程长、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以及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深部胆管插管失败时的乳头切开方法。方法;深部胆管插管失败后作选择性胆管造影,一旦显影,立即注入1%龙胆紫1-1.5ml,再用针型乳头切开刀从乳头开口开始,沿着乳头内紫色的管腔粘膜向胆管方向缓慢,分步切开乳头。结果:14例全部成功,完成乳头切开所需时间平均11min。结论:深部胆管插管失败时,十二指肠乳头内管腔粘膜染色引导乳头的切开,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生理性DGR发生的规律及正常参数值 ,对DGR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方法 :1 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的健康自愿者 ,1 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用Bilitec 2 0 0 0行胃内 2 4h胆汁监测。结果 :生理性DGR胆红素光吸收值 >0 .1 4的总时间百分比 ,均值为 1 0 .4± 9.88,95 %参考值正常上限值为 35 .6 %。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与健康对照组胆汁反流各项指标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正常健康人群在直立、仰卧、餐时、餐后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十二指肠胃反流 ,睡眠时反流较其他阶段明显增多 (P<0 .0 5) ,且个体差异较大。正常健康对照组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胃炎是否与胆汁相关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粘膜血液灌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研究大黄对胃肠粘膜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和胃肠粘膜内pH值作为评估失血性休克支物模型和脓症患者胃肠粘膜血流灌注的指标。结果动物实验显示:失血性休克大鼠尽管 以充分复苏,但胃肠粘膜的血流量仅是对照组的一半,给予大黄治疗后,胃肠粘膜的血流量接近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的内镜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粘膜隆起性病变的内镜表现及病理改变。方法:通过胃镜或超声胃镜观察了324例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经活捡或电切后行病理检查。结果:内镜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广基息肉状隆起,其中以单个无蒂隆起为多,绝大多数在1.0cm以内,大于1.0cm共5例。病理检查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病变有Brunner腺增生、胃上皮化生、炎性隆起、良性淋巴组织增殖、肠腺上皮异型增生、腺瘤性息内、囊肿。平滑肌瘤及异位胰腺各1例。结论:本组十二指肠息肉样隆起性病变均为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70岁。因午后发热、排柏油样便 2 0天 ,于 2 0 0 0年 5月 3日收住院。否认结核及消化道溃疡病史。体检 :T 3 8.2℃ ,P 90次 /分 ,贫血外观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正常 ,腹部平软 ,肝脾未及 ,腹部移动性浊音 ( -)。实验室检查 :WBC6.2× 10 9/L ,N 79.1% ,L 11.5 % ,M 9.4% ,Hb 5 .8g ,血小板 15万。胸片示 :心肺无特异性病变。B超检查 :肝、脾、胰、双肾无异常。胃镜检查 :食管、贲门 ( -) ,胃窦部蠕动正常 ,粘膜水肿、稍苍白 ,大弯侧见一约 0 .6cm× 0 .7cm× 0 .4cm息肉样隆起 ,亚蒂型 ,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