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公立医疗机构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占比变化,探索公立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情况。方法:利用2009—2017年全国及各地卫生财务年报数据,分析公立医疗机构中基层门急诊量占比和住院量占比变化。结果:从全国层面看,2017年公立医疗机构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急诊量和住院量分别占35.13%和21.77%,较上年分别下降了0.57个和0.54个百分点,与2009—2017年平均每年降低0.85个和1.68个百分点相比,降低幅度趋缓。从省级层面看,与上年相比,2017年全国34.38%(11/32)的省份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上升、34.40%(11/32)的省份基层出院人数占比上升,其中浙江省、吉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基层门急诊量和住院量占比得到双提升。福建省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连续5年上升4.87个百分点,广东省连续4年上升5.30个百分点,浙江连续3年上升1.15个百分点。湖北省基层出院人数占比连续3年持续提升了1.66个百分点。结论:我国分级诊疗政策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基层医疗服务量占比降低幅度有所趋缓,部分地区连续几年基层医疗服务量的上升也反映了国家针对分级诊疗制度采取一系列创新突破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一是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加强人大政协对规划刚性约束;二是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发挥对基层医务人员和患者基层就医"双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药价格改革前后珠海市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变化,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控费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全市公立医院改革前后2年服务量及收入数据进行同期对比分析。[结果]珠海市公立医院在改革前的总诊疗人次为1294. 3万人次、出院人次为38. 3万人次、平均住院日为8. 68 d、病床使用率为84. 62%;改革后的总诊疗人次为1399. 7万人次、出院人次为47. 8万人次、平均住院日为8. 31 d、病床使用率为86. 30%。药品收入占比从2013年的42. 35%下降到2016年的31. 56%,医务收入占比和检查化验收入占比从2013年的22. 45%和25. 54%%增加到26. 80%和31. 33%。[结论]改革后,珠海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量稳步增长,收入结构趋于合理;改革对药费控制效果明显,但对整体医疗费用增长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
中医医疗服务是我国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医疗服务供给的重要特性。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北京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诊疗、康养、科教、产业、文化整体发展的新格局。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北京市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这是北京市中医资源增长、服务能力增长的重要前提。通过北京市卫生统计年报、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监测平台等数据,综合比较中医机构财政拨款占全市医疗卫生拨款之比、中医类医院执业(助理)医师占全市公立医院执业(助理)医师之比、中医类医院实有床位数占比、中医类门诊及出院人次占比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云南省2010-2013年民营医院卫生资源和服务提供状况和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通过对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云南省2010-2013年民营医院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云南省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58.27%,其床位数占比为24.68%。2010-2013年全省民营医院诊疗人次数从621.23万人次增加到1,162.24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23.23%;出院人数从49.28万人增加到95.07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4.49%;住院病人手术人次从13.64万次增加到23.03万次,年均增长率为22.95%,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同期公立医院的增长率。[结论]云南省民营医院机构数、床位数、医疗服务量逐年增加,且增长速度高于公立医院,但民营医院总体规模较小。建议继续支持民营医院规模发展建设、加大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引导细分市场,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开展行业自律,提高社会信誉,促进我省民营医院良好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2009-2018年我国社会办医政策内容,并结合政策特征预测分析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供需的可能性发展趋势。[方法]基于Rothwell&Zegveld政策分析工具从供给型、需求型及环境型3个维度对2009-2018年我国出台的20个"社会办医"政策进行编码归纳及量化评价后,基于政策特征根据MATLAB构建GM(1,1)模型,预测分析2018-2022年我国民营医院数、床位数、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情况。[结果] 2009-2018年我国社会办医政策中供给型政策占比26. 5%、需求型占比20. 5%、环境型占比52. 9%。其中供给型政策以"放宽社会办医服务领域"政策工具使用为主(39. 3%),需求型政策以"税收与价格政策"为主(27. 6%),环境型政策以"规范社会办医疗机构准入与监督管理"为主(占比29. 6%)。基于稳定政策环境下,至2022年,我国民营医院数、床位数、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分别增加至35963个、3025808张、95558. 1万人次、8088. 4万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达为18. 3%、20. 6%、19. 3%、28. 7%,相比2010-2017年增长率分别降低2. 4、16. 7、4. 9、10. 7个百分点。[结论] 2009-2018年社会办医政策工具使用失衡,以环境型政策居多,供给型与需求型政策运用不足,不利于社会办医机构可持续发展,应强化供给需求政策的运用,注重各类政策的均衡使用。2018-2022年我国民营医院医疗资源配置与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但增幅水平逐年压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13-2017年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发展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与全国进行对比分析,为促进广西乡镇卫生院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Excel 2010对广西乡镇卫生院数量、床位、卫生人员、医疗服务及病床使用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与全国进行对比。[结果] 2013-2017年,广西与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均呈负增长,全国的下降速度比广西快,但广西乡镇卫生院数量占总卫生机构数比重的下降速度比全国快; 2017年广西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为1. 56张,远高于全国的1. 35张。2013-2017年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 96%、1. 39%、6. 99%,而全国分别为2. 49%、1. 80%、5. 99%;卫生人员学历以中专及中技为主,其次是大专学历,2017年拥有中专、中技及大专学历的人员占85. 16%。广西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数、入院人数、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年均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除了诊疗人次数呈增长趋势外,其他方面均处于负增长。[结论]广西乡镇卫生院硬件卫生资源发展整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乡镇人口的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卫生人才构成失衡,卫生人力整体素质不高;乡镇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卫生服务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占比和住院人数占比从2009年的61.8%和30.5%分别下降到2018年的53.1%和17.2%,下降8.7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其原因既有卫生资源配置与规划方面的问题,也有机制体制不完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制约。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某三甲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及其结构变化等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方法]以某三甲公立医院为例,提取该院2019年下半年的医疗服务量、医疗收入、典型病例费用相关数据,并与2018年同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9年下半年(改革后)该医院门急诊人次较2018年同期(改革前)下降0.95%,出院人次下降3.94%,手术人次上升21.03%;医疗收入增长1.84%,其中,化验收入下降1.64%,卫生材料收入下降1.42%,治疗收入提升4.55%,手术收入提升72.57%,患者次均门急诊费用上升2.39%,例均出院费用上升6.47%。[结论]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有助于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和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推动医院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水平、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07年以来我国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及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几年的情况进行预测,以分析分级诊疗制度下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承载能力,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7—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描述近年来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及医疗服务状况,采用指数平滑法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2017—2020年状况进行预测。结果: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到2012年,我国乡镇卫生院已实现每千人口床位数1.2张这一目标,但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自2015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距离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3.5人这一目标差距在2人以上。对2017—2020年预测可知,未来几年这一指标略呈上升态势,但变化甚微。从医疗服务角度来看,卫生院诊疗人次在全国总诊疗人次中所占的比重自2010年以来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对2017—2020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占比情况进行预测,预测值分别为12.87%、12.21%、11.59%和11.00%;乡镇卫生院入院人数在全国入院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且降幅明显,对2017—2020年卫生院入院占比情况进行预测,其预测值分别为16.22%、15.82%、15.59%和15.57%。结论: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备不足且队伍不稳,医疗服务萎缩,恐无力承担分级诊疗赋予的重任。解决人力资源配不足、提升卫生院自身服务能力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湖南省县域中医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对症策略,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的中医医疗服务需求。[方法]以湖南省县域综合医院为参照对象,利用对比分析、描述性统计和综合分析等,探讨2013-2017年湖南省县域中医医院资源配置、负债、市场占有率等。[结果]湖南省87个县域,有7个县域未设立中医医院; 2013-2017年床位数、中医医院建筑面积、高职人数占比均低于标准或全国水平。负债增长较快,市场占有率较低。[结论]在县级中医医院中,普遍存在政策执行乏力、政府投入力度不够、中医药高端人才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善并提升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方法]根据TOPSIS法和RSR综合评价法的结果,以共生理论视角解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结果]2010-2017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总体情况良好,但执业医师的平均增速仅4.68%,平均诊疗人次的增速为6.85%,医生日均担负诊疗人次的平均增速为13.91%。此外,床位的利用RSR值乡镇卫生院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结论]共生单元: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但医师人数不足;共生模式:自身能力不足,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过于松散;共生环境: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应引入激励机制,营造激励环境;深化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共生关系,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重视预防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与宣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国医改的投入和产出,为完善未来中国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采用中国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国统计年鉴等数据,比较分析医改前后卫生资源的分配情况、居民健康情况、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和医疗经济负担情况。结果:中国2009~2016年医改期间,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逐年增加,2016年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64.1%;2016 年政府卫生支出的74.08% 用于了疾病治疗,而用于公共卫生仅占15.11%。与 2008年相比,2013 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了9 个百分点。2016年与2009年比较,年诊疗人次增加了24.4 亿人次,年出院人次增加了1亿人次。2016年居民个人实际负担医药费用的49.36%。结论:中国应将新增卫生投入和资源更多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卫生投入与产出绩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医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脑梗死患者的医疗负担及影响因素,为减轻脑梗死患者的医疗负担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某中医院的脑病联合诊疗平台为调查对象,收集2009-2014年脑梗死患者的一般特征、医疗费用、住院天数等指标数据。应用描述性统计、非参数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脑梗死患者平均住院日比2009年缩短18. 48%,2012年脑梗死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比2011年下降2. 73%、2014年比2013年增长0. 65%,2014年脑梗死患者日均住院费用比2013年上升9. 28%。性别、年龄、医保、住院天数对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可提高脑梗死患者诊疗效率和缓解经济负担,今后应继续推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区区属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发现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访谈相结合,分析区属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后的医疗服务能力、医药费用增长、患者就医负担、收入结构调整、运行成本效率、预算执行情况,以反映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结果]2013-2017年区属医院业务量指标均保持逐年上升的稳定态势,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住院手术人次的年均增幅分别为5.69%、7.82%、11.54%,每职工平均门急诊人次、每职工出院人数年均增幅分别为15.38%、17.70%;医疗收入年均增幅为12.56%;2017年药品收入为36.41亿元,低于2016年的36.48亿元。门急诊均次费用、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年均增幅分别为4.34%、3.28%;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年均降幅为2.70%。药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卫生材料收入占比始终处于20%以下。医疗收入与成本比基本保持在1左右;在职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为13.72%,高于医疗费用12.56%的增幅。主要预算指标执行率趋近100%。[结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使区属医院事业发展的计划性、协调性、科学性和可控性得到明显提升,但仍面临预算管理主体的职责范围尚未明晰、预算管理过程缺少动态管控和实时监测、预算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北京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政策对医院医疗收入、费用结构及病组结构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为深化医改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DRGs管理工具对2017年4月-6月出院病例与2016年同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院人次及住院医疗总收入同比上涨,费用结构中药品收入下降,耗材费用和医疗服务类收入增加。病组结构变化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单一疾病住院人数下降,合并症患者增加。结论 医改措施初见成效,推动了分级诊疗的落实,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尽快调整医疗技术类服务价格和加强医用耗材管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云南省2010-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万元以上设备台数、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动态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2010-2015年云南省卫生统计资料,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万元以上设备台数、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0-2015年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年均增长率0.30%,卫生技术人员数年均增长率5.34%,床位数年均增长率5.05%,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年均增长率为9.93%,诊疗人次年均增长率3.05%,出院人数年均增长率1.96%;但是这六个指标占全省相应指标比例却逐年下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80%、-4.03%、-3.29%、-4.75%、-2.17%和-6.56%,均呈负增长状态。[结论]1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不合理;2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逐渐减弱。政府应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合理引导居民就医理念;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更好推进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政策效应,以期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函询发文的形式,收集广东省318家公立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评价相关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影响。[结果 ]改革后,试点医院的次均药品成本降低52.34元,药品成本占总医疗业务成本的比重下降2.52%,药占比降低3.77%,检查化验收入占比增加4.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次均住院费用虽然减少了393.85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师日均诊疗人次增加3.11人次,但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对控制药品成本、降低药品费用具有正向效应,但收入结构优化不明显,次均住院费用降低较少,并且对工作量及服务效率产生的效应有限,甚至是负向效应。建议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控管理体系、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动态调整医保支付水平、创新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制度、强化综合监管等措施协同改革。  相似文献   

18.
正江西省新余市从供给侧发力,补"短板"、加"杠杆"、调"结构",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立。试点一年来,患者就医流向开始转变,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9.55%和19.53%,区域内医疗总费用增幅下降,较上年下降6.94个百分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量比重60.4%。补服务"短板"健全三级服务"网络"。做强"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2015-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选取医疗卫生机构数、诊疗人次数、全科医生数、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同类机构的比例和改善医疗服务等评价指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效果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后广西公立医院的运营效果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2017年广西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人均药费、人均检查费、医院药品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以及医院业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比率分析法分析人均药费、检查费占比及不同收入项目占医院总收入比重情况。[结果]①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后药占比下降,门诊药占比由2014年的45. 6%下降至2017年的39. 6%,住院药占比由34. 8%下降至28. 4%,而人均检查费占比逐年上升;②门诊及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略有下降,但在2017年药品零差率政策全面铺开时,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明显反弹;③诊疗人次与入院人数均有较大增长,医生工作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作负担较重;④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较低,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无法弥补药品零差率政策带来的政策性亏损。[结论]药品零差率改革初见成效,但次均医药费用控制效果不够理想,需探索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立长效财政投入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