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生经济研究》2008,(12):53-53
在新的医改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背景下,第三届京、津、沪、渝卫生经济管理论坛于2008年11月6—7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卫生经济研究》等杂志社派员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6—7日,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的卫生经济协作年会——第三届京、津、沪、渝卫生经济管理论坛在上海市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卫生经济学会承办。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为了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卫生经济应用水平,探讨卫生经济新理论、新方法,促进4直辖市卫生经济学术交流,第5届京、津、沪、渝卫生经济管理论坛2010年11月8—1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禄生、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赵春惠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11~12日,第二届京、津、沪、渝卫生经济管理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92篇,来自四个直辖市卫生经济界的92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16位代表在论坛上作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5.
承泽 《健康》2003,(11)
早在1989年,国家爱卫会就做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活动。2000年下半年,国家爱卫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在京、津、沪、渝4个特大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旨在进一步改善这4个直辖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6.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12(2):i007-i007
京、津、沪、渝四直辖市无偿献血招募者培训班日前在北京结束。据与会人员分析,直辖市自愿无偿献血工作滞后,除长期依赖外调血液等形式外,还与各市的宣传发动与志愿者招募工作不深人有关,具体表现为对大众开展教育不够,对献血者献血知识教育不深人,宣传组织欠缺,献血者及目标人群选择比较单一,对自愿献血者主动关爱不够,  相似文献   

7.
目的预测并分析"十三五"期间卫生总费用发展趋势及我国卫生筹资的可持续性。方法建立ARIMA模型预测卫生总费用的变化并宏观评价卫生费用增长趋势。结果根据ARIMA(3,3,4)模型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总费用将突破7万亿元,"十三五"末期,预计我国卫生总费用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9.3%,突破世卫组织提出的5%~7%的标准。结论为维持卫生筹资可持续性应注重卫生费用管理,兼顾控制与发展,合理解决结构性问题,以较小的经济投入实现最大的健康产出。  相似文献   

8.
我国卫生总费用的走势和建议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近年业,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卫生总费用的来源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逐步减少,个人卫生投入迅速增长;卫生总费用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建议控制快增长的职工医疗费用,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持续的卫生总费用投入下,一些发达国家和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卫生总费用与健康产出指标不对应的情况,即健康产出指标由迅速增长转为缓慢增长甚至停止增长。试图从卫生总费用与健康产出指标对应关系上找出问题原因。[方法]选择全国和上海作为2个不同健康水平样本,建立两个样本的卫生总费用与健康产出指标关系模型。将卫生总费用作为应变量,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等健康产出指标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方法,按自变量对应变量的贡献率大小,建立卫生总费用最优回归模型。[结果]全国健康产出水平相对较低但健康产出水平提升较快,其卫生总费用与健康产出指标相互对应。卫生总费用与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等三大健康产出指标紧密相关。只要增加卫生总费用就可以获得三大健康产出指标的提升。其提升顺序分别是: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上海健康产出水平相对较高但健康产出水平提升缓慢,其卫生总费用只与平均预期寿命相关,与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两大健康产出指标不相关。[结论]应重视卫生总费用与健康产出指标的对应关系,不同区域(健康水平)的卫生总费用投入应分类施策。重视同一区域内不同人群健康水平差异对卫生总费用与健康产出对应关系的影响,加强对高健康产出地区低收入(低健康水平)人群中与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指标相关的卫生总费用投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天津市2010年—2021年卫生总费用发展变化情况,并预测2022年—2030年卫生总费用的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文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2010年—2021年天津市卫生总费用等相关数据,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进行研究。结果 2010年—2021年天津市卫生总费用呈逐年增长趋势,社会卫生支出是引起总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构成,个人卫生支出次之,政府卫生支出贡献率最低;预测2022年—2030年卫生总费用将保持稳定增长,社会卫生支出占比逐年提高,政府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逐年下降。结论“十四五”“十五五”时期,天津市卫生总费用应保持适度增长,应建立健全政府卫生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多元社会筹资渠道,进一步减轻居民个人就医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标:分析上海市卫生费用的筹资来源,并进行国内外比较。资料与方法:在国家卫生总费用核算框架的指导下,参考国际卫生总费用核算经验,应用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比较。结果:2001—2007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介于3.84%~3.98%,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12.98%,基本与上海市生产总值增长相协调。上海市卫生总费用的构成状况总体呈"一升一降一平稳"的态势,2007年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占卫生总费用的20.47%、57.34%和22.19%。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例的下降并不代表群众不存在"看病贵"问题,其背后仍隐含不少问题。建议:适当提高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建立长效的卫生投入机制,新增卫生投入重点投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将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正卫生总费用(total expenditure on health,TEH)不但可以反映地区一定时期全社会用于卫生服务的资金总额,而且可以为卫生政策制定和政策效果监测提供依据~[1-2]。作为我国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之一,山东省目前正处于推进"健康中国2030"建设、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以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山东省卫生总费用进行预测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卫生总费用预测的方法有许多,如ARIMA模型法~[3]、BP神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评价北京市基于时间序列的卫生筹资总额、结构变化等。方法: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结果:2000—2016年北京市卫生筹资总额从166.72亿元增长到2 048.9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3.00%,人均卫生总费用从1 222.65元增长到9 429.73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5.27%增长到7.98%,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差异较大。结论:北京市卫生总费用变化体现宏观政策变化,社会卫生支出高速增长,政府对卫生筹资贡献的影响力减弱,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筹资比重下降,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有所缓解。建议:保证政府卫生投入的可持续性,规范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医疗,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控制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十二五"时期广西卫生投入的充足性以及卫生筹资的公平性、效率性、可持续性状况进行分析,为改善广西卫生筹资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西卫生筹资状况、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GDP和卫生总费用增长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与全国发展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十二五"时期,广西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均超过5%,人均卫生总费用均低于全国水平;政府卫生支出与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均高于全国水平,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均低于全国水平;卫生总费用流向医院比重超过50%,而流向公共卫生机构的比重呈逐年下降;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014年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10%。结论:广西卫生筹资结构在不断优化,个人卫生负担有所减轻,但人均卫生总费用远低于全国水平,卫生费用支出总额离百姓的需求尚存在差距,影响卫生投入充足性;社会卫生支出不足,影响卫生筹资公平性;卫生筹资配置结构失衡,影响卫生筹资效率;卫生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性不足,影响卫生筹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核算202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分析“十三五”时期中国卫生筹资取得的成绩,总结当前中国卫生筹资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卫生筹资体系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来源法和机构法核算卫生费用,采用时间序列的指标分析法分析中国卫生总费用变化情况。结果:202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72 175.00亿元,占GDP比重为7.12%,人均卫生总费用为5 112.34元。其中,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至27.65%,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政府卫生支出占比升至30.40%;社会卫生支出占比降至41.94%。“十三五”期间,中国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9.60%。结论:“十三五”期间,中国卫生总费用保持较快增长,筹资结构明显优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政府卫生投入大幅增长,个人卫生支出相对比重下降明显,但未来政府卫生投入可持续性面临较大挑战,需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提升筹资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获得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预测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趋势,分析各类医疗机构卫生总费用的发展阶段。方法收集我国1990—2015年卫生总费用序列数据,使用SPSS的曲线估计拟合logistic函数模型。结果预测到2020年前后,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出现拐点,由凹增函数变为凸增函数。在2009年之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处于渐增期;2009—2030年处于快增期;从2030年以后,进入缓增期。城市医院的增长拐点预计发生在2010年左右,快速增长期在2000—2021年,持续22年;县医院的增长拐点预计发生在2026年左右,快速增长期在2016—2036年,持续21年;卫生院的增长拐点预计发生在2019年左右,快速增长期发在2006—2032年,持续27年。结论流向各类医疗机构的卫生总费用极不平衡,城市医院率先进入快速增长期,卫生院紧随其后,而县医院最晚进入。提示卫生政策制定者应遵循卫生总费用发展变化规律,根据各级医疗机构费用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卫生总费用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分析1978~1998年20年间 ,中国卫生总费用的发展变化趋势 ,认为医疗卫生保健消费的收入弹性反映社会对医疗卫生费用的承受能力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医疗消费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医疗消费水平、国有经济单位负担的职工人均医疗消费水平、人均卫生事业费四项指标对卫生总费用的影响最大。因此 ,21世纪中国卫生总费用增长的主要潜力是政府对卫生投入的增加和国有经济单位对职工医疗卫生卫生费的负担水平的提高 ,而居民个人医疗消费负担水平的开发潜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我国2018-2030年卫生总费用及其占GDP比重进行预测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合适维度数据序列的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结果 8维和9维数据序列新陈代谢GM(1,1)模型在预测卫生总费用及其占GDP比重方面具有更高精度。以2017年为基,经过GDP指数平减后预测我国卫生总费用实际值及其占GDP比重在2030年分别达到7.55万亿元和7.11%,在2030年其占GDP比重将达到11.09%。结论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应用我国卫生总费用及其占GDP比重的预测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我国卫生总费用规模和占GDP比重在2030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建议从监测体系、控制不合理增长等方面保障卫生总费用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对卫生总费用主要指标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卫生总费用变化趋势提示这些目标的实现面临挑战,有必要开展预测研究。方法:以全国卫生总费用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基于国际卫生筹资战略指标和国外政府卫生投入有关情况,结合"十二五"医改目标,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到201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将达到5.7%,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下降到30.0%。财政卫生支出年均增速应不低于22.0%。结论:积极构建政府卫生投入长效增长机制,拓宽社会筹资渠道,实现公共筹资的稳步增长,进一步优化卫生筹资结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国城镇化、老龄化、政府卫生支出对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影响,并从我国整体、东部、中部和西部比较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差异,为保障卫生总费用合理增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以人均GDP作为控制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我国整体情况来看,人均GDP和人口老龄化对人均卫生总费用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18和0.40。人均GDP、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对东部地区人均卫生总费用的影响显著为正,回归系数分别为1.57、0.95和0.19,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为负向。城镇化、人均GDP和人口老龄化对中部人均卫生总费用具有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1.26、0.94和0.30。政府卫生支出对西部地区人均卫生总费用的影响最大,回归系数为0.66。结论:我国人均卫生总费用受经济增长水平影响最大,城镇化水平在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大,老龄化在短期内对人均卫生总费用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政府卫生支出对西部地区人均卫生总费用有较大影响。各省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使卫生总费用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