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比较了PM_(2.5)单次染毒和3次染毒后对小鼠血液学、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并对炎性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用气管滴注法对BALB/c雄性小鼠染毒,PM_(2.5)剂量分别为对照组、0.5、2.0和5.0 mg/kg·bw。染毒结束后进行血细胞计数,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4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含量,用RT-q PCR检测肺组织NLRP3(NACHT、LRR and PYD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HE染色法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PM_(2.5)染毒1次后,各剂量对小鼠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无显著影响,5.0 mg/kg·bw剂量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M_(2.5)3次染毒后,3个剂量组均可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而淋巴和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PM_(2.5)单次染毒和3次染毒后,2.0和5.0 mg/kg·bw剂量组均可引起小鼠肺组织IL-1β表达量的升高,5.0 mg/kg·bw剂量组可使IL-4和IFN-γ表达量下降(P0.05或P0.01)。此外,染毒3次后,2 mg/kg·bw剂量组比染毒1次同等剂量组白细胞计数和IL-1β表达量均降低(P0.05)。PM_(2.5)染毒3次的肺样本5.0 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Nlrp3的表达量则明显升高(P0.05),但胱天蛋白酶1(Caspase-1)表达量未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可见5.0 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气管周边淋巴滤泡增大,肺泡内可见巨噬细胞。结论 PM_(2.5)能引起小鼠的炎症反应,反映在血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而淋巴细胞比例下降,且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同时PM_(2.5)染毒可使IL-1β升高,但IL-4及IFN-γ在染毒1次和染毒3次均降低。PM_(2.5)可能通过活化NLRP3炎性小体和IL-1β受体途径参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芹菜素(apigenin,AP)对丙烯腈(acrylonitrile,ACN)染毒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 50只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CN组(46 mg/kg·bw ACN)、低AP干预组(46 mg/kg·bw ACN+117 mg/kg·bw AP)、中AP干预组(46 mg/kg·bw ACN+234 mg/kg·bw AP)和高AP干预组(46 mg/kg·bw ACN+351 mg/kg·bw AP),按5 ml/kg·bw灌胃染毒,1次/d,6 d/周,连续4周;检测大鼠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N组大鼠脑湿重及脑脏器系数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升高,GSH-Px活性降低,IL-6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干预后,与ACN组比较,低和高AP干预组大鼠脑湿重升高,低、中和高AP干预组大鼠脑脏器系数上升,中AP干预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升高,低、中和高AP干预组GSH-Px活性及GSH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AP干预组TNF-α含量降低,低、中和高AP干预组IL-6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N染毒可诱导大鼠脑组织发生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117和234 mg/kg·bw AP对ACN引起的大鼠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讨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低剂量组(125 mg/kg·bw)、中剂量组(250 mg/kg·bw)、高剂量组(500 mg/kg·bw)和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2 mg/kg·bw),每组10只。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各剂量组每天按设定剂量灌胃给予受试物,其余3组均灌胃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30 d,阳性对照组在造模前1 h灌胃给予2 mg/kg·bw地塞米松。第31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经口气管插管后,采用雾化注射器喷入LPS溶液(3 mg/kg·bw)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染毒3 h后,经腹主动脉采血处死大鼠。检测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含量;计算右肺中叶湿/干重比(W/D),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右肺后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高剂量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右肺中叶W/D比值明显降低(P0.05);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和GSH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中、高剂量组MDA明显降低(P0.05);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中、高剂量组NO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在肺泡灌洗液检测中发现,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IL-1β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不同剂量组IL-6水平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不同剂量组的炎症反应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对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减轻肺水肿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溴乙酸(dibromoacetic acid,DBA)对大鼠下丘脑的毒性作用并通过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2方面对其损伤的可能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和低(20 mg/kg·bw)、中(50 mg/kg·bw)、高(125 mg/kg·bw)剂量染毒组,每组10只。染毒组大鼠经口灌胃DBA 28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并比较其穿梭次数。取大鼠下丘脑组织,按照试剂盒方法测定下丘脑MDA和GSH含量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血红素氧合酶(HO-1)、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染毒剂量组大鼠运动轨迹明显复杂,且穿梭次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丘脑MDA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 PCR结果显示,中、高染毒剂量组大鼠下丘脑中HO-1、TNF-α、IL-6和IL-1β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中、高染毒剂量组大鼠下丘脑中HO-1、IBA-1、TNF-α、IL-6和IL-1β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暴露于DBA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和神经炎性两方面对大鼠产生下丘脑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母体大鼠接触芬太尼后对所生幼仔肺部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母鼠随机分配4组(n=12),分别在分娩时腹腔注射浓度为0、5(低剂量组)、10(中剂量组)和20(高剂量组)μg/kg·bw的芬太尼用于麻醉镇痛,在新生大鼠出生后第3周,仅从每组中随机选择雄性后代(每组6只)进行实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新生大鼠肺部形态异常,并计算肺泡个数和每个肺泡的大小;称量各组大鼠肺部和体重;采用ELISA法分析各组新生大鼠肺组织中IL-6、TNF-α、IL-10和IL-1β细胞因子的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分析肺组织中NLRP3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和RT-PCR分析各组新生大鼠肺组织中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0μg/kg·bw芬太尼组相比,新生大鼠肺部形态随芬太尼的浓度增加明显异常,肺泡数目逐渐减少,而单个肺泡面积逐渐增大,肺部重量逐渐降低,而肺重量与体重比值逐渐增加;与0μg/kg·bw芬太尼组相比,新生大鼠肺组织中IL-6、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随芬太尼的浓度增加逐渐升高,而IL-10呈剂量依赖式降低;与0μg/kg·bw芬太尼组相比,新生大鼠肺组织中NLRP3阳性细胞数,NLRP3、ASC和pro-Caspase-1的蛋白水平随芬太尼剂量依赖式的增加。结论母体大鼠接触芬太尼后,通过NLRP3炎性小体表达增加引起所生幼仔的肺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七氟烷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200~290 g)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七氟烷低(1.0 MAC)、高浓度(1.5 MAC)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2 mL后机械通气2 h,股静脉注射内毒素5 mg.kg-1后机械通气2 h,股静脉注射内毒素5 mg.kg-1后机械通气分别吸入1.0,1.5倍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七氟烷2 h的处理。处死大鼠,取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测定ICAM-1和TNF-α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毒素组ICAM-1和TNF-α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0.05);与内毒素组相比,七氟烷低、高浓度组ICAM-1和TNF-α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吸入1.0或1.5倍MAC的七氟烷2 h可下调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后肺部ICAM-1和TNF-α的蛋白及mRNA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长期暴露吡虫啉对正常小鼠免疫系统的损伤作用和机制。方法在体实验:将近交系雄性C_(57)小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低剂量组(10 mg/kg·bw)和高剂量组(25 mg/kg·bw),分别按照25 ml/kg·bw连续灌胃生理盐水、5%羧甲基纤维素钠悬液和吡虫啉羧甲基纤维素钠悬液21 d。称重后,断头采血,检测小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同时提取各小鼠脾和胸腺并称重记录。离体实验:用近交系C_(57)雄性小鼠分别制备密度为1×10~6~1×10~7个/L腹腔巨噬细胞(Pm?)、脾细胞和胸腺细胞悬液,每种细胞悬液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0.125 mg/L)和高剂量组(0.250 mg/L)。24 h后,检测Pm?培养上清中的IL-1β和TNF-α;48 h后,检测脾细胞和胸腺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较,在体实验10和25 mg/kg·bw吡虫啉组小鼠体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增高(P0.05);离体实验0.125和0.250 mg/L吡虫啉组Pm?培养上清中IL-1β和TNF-α免疫活性明显增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125和0.250 mg/kg·bw吡虫啉剂量组的脾淋巴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ConA增殖反应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长期暴露吡虫啉对正常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损害作用,其损伤机制与Pm?分泌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和直接损伤免疫器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VGX-1027能否抑制PM_(2.5)介导的小鼠肺部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方法将成年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VGX-1027(50 mg·kg~(-1))+PBS组、PM_(2.5)组、VGX-1027(12.5 mg·kg~(-1))+PM_(2.5)组、VGX-1027(25 mg·kg~(-1))+PM_(2.5)组和VGX-1027(50 mg·kg~(-1))+PM_(2.5)组。小鼠在鼻腔滴入PBS或PM_(2.5)混悬液(7.8 mg·kg~(-1))前1 h,腹腔注射PBS或相应剂量的VGX-1027,每天1次,连续2 d。24 h后,测定小鼠气道高反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HE染色评估肺部炎症积分,ELISA检测BALF炎性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NF-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结果 PM_(2.5)鼻腔滴入引起明显的肺部炎症和气道高反应。12. 5 mg·kg~(-1)VGX-1027不能抑制PM_(2.5)介导的气道高反应和肺部炎症浸润;而25、50 mg·kg~(-1)的VGX-1027明显抑制PM_(2.5)介导的气道高反应和肺部炎症浸润,降低BALF中炎症细胞数量和炎性因子的水平;下调NF-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结论VGX-1027可抑制PM_(2.5)介导的小鼠肺部炎症和气道高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全氟辛基磺酸钾(PFOS-K)对环青春期雌性大鼠的毒性。方法根据环青春期雌性大鼠青春期发育和甲状腺功能试验,PFOS-K喂饲给予,其在饲料中浓度分别为0、2、6和18 mg/kg·bw,连续染毒21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8 mg/kg·bw组体重明显下降;6和18 mg/kg·bw组肝脏体比增加,肝细胞肿大,18 mg/kg·bw组谷丙转氨酶、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和总胆汁酸浓度均明显升高,各剂量组胆碱酯酶和甘油三酯浓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剂量-反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网织红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 mg/kg·bw组青春发育延迟,垂体和附属性器官脏体系数降低,子宫内膜和肌层变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厚,滤泡面积减小;18 mg/kg·bw组肾脏体比降低,尿素氮升高;18 mg/kg·bw组脾脏体比降低,6和18 mg/kg·bw组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单核细胞比率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OS-K对环青春期雌性大鼠有肝毒性、骨髓毒性、内分泌干扰作用(抗雌激素和甲状腺干扰作用)、肾毒性和免疫毒性;最小可见损害作用水平(LOAEL)为2.39 mg/kg·bw。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尔泰金莲花总黄酮对PM_(2.5)致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PM_(2.5)模型组,PM_(2.5)+阿尔泰金莲花总黄酮高、中和低剂量(28.19、14.10和7.05 mg/L)组,PM_(2.5)+地塞米松阳性对照(1 mmol/L)组;实验开始时,各组根据所设药物剂量分别干预细胞24 h;24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浓度为100 mg/L PM_(2.5)溶液作用于BEAS-2B细胞24 h,构建急性肺损伤(ALI)模型;24 h后收集细胞与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IL-6、IL-8、IL-1β和TNF-α含量,比色法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qRT-PCR检测各组细胞内IL-6、IL-8、IL-1β和TNF-αmRNA含量。结果与PM_(2.5)模型组相比,PM_(2.5)+阿尔泰金莲花总黄酮各剂量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IL-8和TNF-α含量与细胞内IL-1β、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均降低(P0.05);PM_(2.5)+阿尔泰金莲花总黄酮各剂量组细胞内SOD和GSH含量均升高,细胞内MDA和细胞培养上清中LDH含量均降低(P0.05);相比于PM_(2.5)+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PM_(2.5)+阿尔泰金莲花总黄酮高和中剂量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IL-8和TNF-α含量与细胞内IL-1β、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细胞内SOD和GSH含量均升高,细胞内MDA和细胞培养上清中LDH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阿尔泰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对PM_(2.5)诱导的BEAS-2B细胞急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百草枯急性染毒大鼠肺组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氯沙坦对大鼠百草枯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百草枯(PQ)组以及氯沙坦干预7和14 d组。NS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PQ组为PQ 40 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此后每天灌胃生理盐水;氯沙坦干预组为PQ 40 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后,氯沙坦10 mg/kg·d连续灌胃给药7和14 d。各组分别于第15d处死并取肺组织,常规制备肺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制备组织匀浆并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肺组织中IFN-γ、TNF-α、IL-8、IL-10的含量。结果 (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PQ急性染毒后大鼠肺泡间隔弥漫性显著增宽,部分区域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小血管壁增厚,经氯沙坦干预后病理改变有一定程度的逆转。(2)与NS组比较,PQ染毒后大鼠肺组织中IL-8和TNF-α含量升高(P0.05),而IL-10和IFN-γ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PQ组比较,氯沙坦干预7和14 d组IL-8、TNF-α、IL-10和INF-γ含量均逐渐升高(P0.05);与NS组比较,氯沙坦干预7和14 d组IL-10和INF-γ含量基本恢复正常(P0.05)。结论炎症因子可能参与PQ急性肺损伤过程,且氯沙坦对PQ引起的肺组织炎性因子异常改变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次静脉注射和灌胃毒死蜱后,毒死蜱在家兔体内的毒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分别以2和10 mg/kg·bw剂量给家兔静脉注射染毒,分别以100和500 mg/kg·bw剂量给家兔灌胃染毒,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样本;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样本中毒死蜱及其特异性代谢产物的含量,用DAS 3.0软件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毒死蜱经静脉染毒2 mg/kg·bw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参数血浆中峰浓度为(1.83±0.43)mg/L;半衰期为(7.03±3.26)h;浓度曲线下面积为(0.53±0.19)mg/L×h。10 mg/kg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参数血浆中峰浓度为(2.95±1.10)mg/L;半衰期为(10.91±2.21)h;浓度曲线下面积为(2.13±0.45)mg/L×h。毒死蜱经口染毒100 mg/kg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参数血浆中峰浓度为(1.21±0.42)mg/L;半衰期为(13.58±11.18)h;浓度曲线下面积为(2.80±0.91)mg/L×h。500 mg/kg·bw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参数血浆中峰浓度为(6.38±1.26)mg/L;半衰期为(22.07±7.73)h;浓度曲线下面积为(154.06±43.69)mg/L×h。结论毒死蜱经静脉染毒在家兔体内的变化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经口染毒符合三室模型。获得了不同染毒方式毒死蜱在家兔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48例SD大鼠,随机分4组:C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kg;M组: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5mg/kg;P1组: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LPS 5mg/kg+PHC 0.25mg/kg;P2组: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LPS5mg/kg+PHC 0.75mg/kg。每组12只。观察与C组和M组比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6结果。结果 TNF-α:与C组比较,3组升高(P<0.01);与M组比较,P1和P2组降低(P<0.01);与P1组比较,P2组降低(P<0.05)。IL-6:与C组比较,3组升高(P<0.01);与M组比较,P1和P2组降低(P<0.01);与P1组比较,P2组降低(P<0.05)。结论 PHC预处理能有效减低脓毒症大鼠肺组织血浆TNF-α和IL-6水平,并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百草枯(paraquat,PQ)急性染毒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探讨氯沙坦对大鼠百草枯急性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百草枯(PQ组)以及氯沙坦干预7和14 d组。NS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PQ组为PQ 40 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此后每天灌胃生理盐水;氯沙坦干预7 d组为PQ 40 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后,氯沙坦10 mg/(kg·d)连续灌胃给药7 d,此后7 d每天灌胃生理盐水;氯沙坦干预14 d组为PQ40 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后,氯沙坦10 mg/(kg·d)连续灌胃给药14 d。各组大鼠分别于第16天采集血样并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IFN-γ、TNF-α、IL-8、IL-10的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以及羟自由基(H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Q染毒后大鼠血清中IL-8含量升高(P0.05),而IL-10和IFN-γ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CAT活力和HO·含量升高(P0.05),T-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氯沙坦干预7和14 d组IL-8和羟自由基含量、CAT活力以及氯沙坦14 d组仅IL-10和INF-γ含量基本恢复正常(P0.05);与PQ组比较,氯沙坦干预7和14 d组IL-8和HO·含量以及CAT活力均降低,而IL-10和INF-γ含量逐渐升高(P0.05)。TNF-α含量和T-SOD活力仅氯沙坦14 d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可能参与急性PQ中毒过程,且氯沙坦对PQ急性毒性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5.
某地大气细颗粒物对大鼠肺损害与维生素E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气管滴注法建立细颗粒物(PM2.5)染尘实验动物模型,探讨细颗粒物对大鼠肺组织的氧化性损伤作用及维生素E在细颗粒物(PM2.5)致肺组织损伤中的拮抗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染尘组(1.5 mg/kg·bw)、低剂量染尘干预组、中剂量染尘组(7.5 mg/kg·bw),中剂量染尘干预组、高剂量染尘组(37.5 mg/kg·bw)、高剂量染尘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气管滴注生理盐水(1.5 ml/kg),各染尘组及干预组用各组设定浓度的细颗粒物生理盐水混悬液进行气管滴注,3组干预组初次染尘后即给予添加维生素E的饲料进行干预,添加量为500 mg/kg。每周染尘1次,共4次,于最后一次染尘后2 d内处死,测定肺泡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丙二醛(MDA)活力。结果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染毒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染尘剂量增加各指标活性水平升高,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维生素E各干预组与同剂量染尘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干预组与同剂量染尘组指标水平比较明显降低。结论环境细颗粒物对大鼠肺组织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氧化性损伤作用,维生素E对其造成的损伤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和双酚A(BPA)混合染毒对大鼠睾丸损伤作用及与氧化应激关系。方法将32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750 mg/kg·bw DEHP、100 mg/kg·bw BPA、750 mg/kg·bw DEHP+100 mg/kg·bw BPA和溶剂对照组,每组8只;用玉米油配制成相应浓度,以5 ml/kg·bw容积连续灌胃染毒6周,1次/d。观察大鼠睾丸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改变、精子数目、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含量,检测睾丸组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氧化应激相关因子SOD、GSH-Px、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合酶(HO-1)、γ-谷氨酸半胱氨酸合成酶(Gclc)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xnrd)的基因表达。结果 DEHP组及混合剂量组睾丸脏器系数及3个剂量组精子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曲细精管萎缩、生殖细胞大部分消失;混合剂量组血清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混合剂量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DEHP组MDA含量和GSH-Px活性均升高,BPA组SOD活性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染毒组的SOD1基因表达降低、SOD3和GSH-Px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染毒组Gclc、Txnrd和Nrf2表达低于对照组,DEHP组Txnrd表达也降低,而BPA组Txnrd、Nrf2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HP和BPA单独及混合染毒均能导致大鼠睾丸发育不良,生精细胞减少,精子总数下降;可诱导睾丸产生氧化应激,破坏体内抗氧化稳态失衡;DEHP和BPA混合染毒可导致更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前期构建锰中毒动物模型并证实锰损害血脑脊液屏障和多巴胺神经元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评价亚急性染锰后大鼠锰内暴露情况及锰对大鼠血脑脊液屏障功能和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与染毒组[氯化锰,MnCl_2,6 mg (Mn)/kg·bw,1次/d],腹腔注射染毒30 d。染毒期间每周记录大鼠体重和平衡木评分,末次染毒后立即进行Y迷宫和新物体识别实验,24 h后采集血清和脑脊液、分离黑质和纹状体。应用生化分析仪和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脑脊液中的白蛋白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血清、脑脊液以及黑质与纹状体中的金属离子含量。结果大鼠经腹腔注射6 mg (Mn)/kg·bw 30 d后,血清和脑脊液的锰内暴露量为3.1~4.2(μg/L),比对照组高310%~740%。黑质、纹状体中锰的含量比对照组升高400%~640%,无明显性别差异。染锰大鼠血清中铜离子升高,雄性染锰大鼠纹状体铁离子升高,雌性纹状体锌、铜、镁和钙离子升高(P0.05)。染锰组大鼠脑脊液中白蛋白指数升高,提示锰对血脑脊液屏障功能有不良影响。染锰组大鼠平衡木行走评分降低,Y迷宫中认知安全臂的错误数增加(P0.05),但新物体学习记忆探索次数无明显变化(P0.05)。雌性染锰大鼠Y迷宫主动回避次数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对大鼠进行6 mg(Mn)/kg·bw的亚急性腹腔注射染毒,发现大鼠血清、脑脊液中锰增高,血脑脊液屏障功能受损,黑质和纹状体锰蓄积,大鼠出现神经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18.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实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大鼠中毒脏器损害的治疗保护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百草枯250 mg/kg剂量染毒对照组、百草枯250 mg/kg剂量染毒 血必静注射液高剂量治疗组(1.72 g生药/kg)、百草枯250 mg/kg剂量染毒 血必静注射液低剂量治疗组(0.86 g生药/kg)3组。取原液加蒸馏水稀释至1 ml灌胃染毒。治疗组于染毒后1 h经鼠尾静脉给予相应剂量的血必静注射液缓慢注射,观察染毒组和治疗组动物表现。染毒8 h后处死动物,留取动静脉血及大鼠肺组织,行动脉血气分析、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尿素氮(BUN)、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测定,同时行常规病理观察。结果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组大鼠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pH值明显好于非治疗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肝肾损害减轻,表现为ALT升高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变化治疗组明显小于非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TNF-αI、L-6血必净治疗组与染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0I、L-1β、PDGF和IGF-1高剂量血必净治疗组均明显小于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低剂量治疗组也明显小于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示百草枯染毒8 h后肺泡毛细血管的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出现大量以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充血,有蛋白水肿液的渗出。血必净治疗组上述改变明显较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部分炎性因子的活力。对百草枯中毒脏器损害有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GSTP1基因低表达与全氟辛烷磺酸(PFOS)暴露致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关系,及其在PFOS肝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PDFOS 0.5、5.0、20 mg/kg·bw·d 3个剂量组,经口灌胃染毒90 d,1次/d。染毒期间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检测肝脏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STP1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 0.5、5.0和20 mg/kg·bw·d剂量组染毒大鼠均出现体重下降、精神状态差和躁动易激惹等中毒体征,20 mg/kg·bw·d剂量组体重降低明显、肝脏系数增加(P0.01)。病理形态学发现各剂量组大鼠肝细胞不同程度的肿胀、胞浆空泡化及囊泡样脂滴沉积等毒性病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5.0和20 mg/kg·bw·d剂量组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伴随T-AOC活性降低。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肝脏GSTP1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PFOS中、高剂量组呈现下降趋势,20 mg/kg·bw·d组下调明显(P0.05)。GSTP1 mRNA表达水平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307,P=0.028)。结论 PFOS暴露大鼠肝脏组织的GSTP1 mRNA表达水平下调。GSTP1基因转录抑制可能加剧肝脏氧化损伤发生发展,与PFOS的肝脏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敦煌医方四时常服方对镉染毒大鼠肝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6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镉染毒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氯化镉1.5 mg/kg·bw加敦煌四时常服方1.2 g/ml低剂量干预组、氯化镉1.5 mg/kg·bw加敦煌四时常服方2.4 g/ml中剂量干预组和氯化镉1.5 mg/kg·bw加敦煌四时常服方4.8 g/ml高剂量干预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单纯镉染毒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四时常服方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均腹腔注射0.1%氯化镉,1.5 mg/kg·bw注射,相当于1.5 ml/kg·bw,每周5次,共5周。模型组用蒸馏水、四时常服方组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分别用1.2、2.4和4.8 g/ml四时常服方灌胃,1次/d,连续5周,末次给药后股动脉采血,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分离肝,称重,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镉染毒模型组血清ALT含量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镉染毒组比较,四时常服方各干预组血清ALT含量下降,以高剂量干预组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的SOD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肝脏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镉染毒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肝组织的SOD、M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敦煌医方四时常服方对镉染毒大鼠肝氧化损伤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