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药品零差价前后银川市属6家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变动趋势及特征,为找到影响医疗收入结构合理化及费用有效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贡献率等指标分析6家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前后医疗收入结构变动情况。结果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6家公立医院门诊及住院收入结构变动度有所加大;药品收入所占比例在药品零差价后呈负向变动,其对收入结构的变动贡献率也较高;部分体现技术价值的收入项目仍呈负向变动趋势。结论医院的收入结构变动较大,药品费用控制有所改善,而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价值依然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建议进一步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及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机制,重视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同时加强医院成本管理,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疆某县级公立医院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情况,为进一步合理调控县级医院住院费用、体现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收入占比提供实证依据。[方法]运用结构变动度评价2016-2021年该院各项住院费用的变动度、变动方向、贡献率和拉动力。[结果]2016-2021年该院住院患者医疗总费用呈总体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8.06%,其中药品费用占比明显下降,且2017-2018年变动幅度最大(-14.181),治疗费呈正方向变动幅度明显(8.255),但手术费、护理费等其他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费用增长不明显。[结论]药品费和治疗费是引起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药品零加成政策取得初步成效,住院费用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现阶段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收入占比仍需提高,以进一步优化住院费用结构的同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医疗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广东省耗材零加成政策对县级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和医疗费用结构的影响,为政策动态调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不同地区的6所县级公立医院为样本,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医疗收入及患者医疗费用结构的水平变化和趋势变化。结果:药品收入占比和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在短期内分别显著增长1.32%、1.00%;门急诊费用中检查化验费用占比呈现即时下降(P0.05),住院费用中卫生耗材费用占比在短期效益和长期影响方面均呈现显著的下降;但医疗服务费用占比增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样本县级公立医院耗材零加成政策效果初显,医疗收入结构和医疗费用结构有所优化,但医疗服务补偿远期影响尚不明显,仍需长期跟踪评价政策效果,动态调整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后广西公立医院的运营效果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2017年广西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人均药费、人均检查费、医院药品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以及医院业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比率分析法分析人均药费、检查费占比及不同收入项目占医院总收入比重情况。[结果]①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后药占比下降,门诊药占比由2014年的45. 6%下降至2017年的39. 6%,住院药占比由34. 8%下降至28. 4%,而人均检查费占比逐年上升;②门诊及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略有下降,但在2017年药品零差率政策全面铺开时,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明显反弹;③诊疗人次与入院人数均有较大增长,医生工作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作负担较重;④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较低,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无法弥补药品零差率政策带来的政策性亏损。[结论]药品零差率改革初见成效,但次均医药费用控制效果不够理想,需探索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立长效财政投入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取消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对公立医院收支费用的影响,以评价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实施后的效果,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医院统计报表导出取消药品加成前、后住院患者的明细,对患者住院、门诊费用结构、医院收支结构和不同科室收治病种等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取消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后医院药占比由24. 7%降至22. 5%,但并没有带来医疗费用的下降,医院收支结余出现负增长,常见典型病种显示药占比均降低,病种费用结构趋向合理。[结论]取消药品加成后药品收入在门诊和住院收入中占比均有所下降,医疗价格调整补偿不达预期,应"三医联动"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以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综合改革针对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和新型补偿机制实施的效果。方法查阅某医院会计报表,比较综合改革前后患者医药负担。利用数据测算,分析医疗服务收费的增加和政府专项补助是否能够弥补药品差价收入。结果门诊费用略有下降,住院费用略有上升,患者医疗负担未能降低。医疗服务收入的增加弥补了药品差价收入的减少,新型补偿机制发挥作用。结论药品零差价降低了患者药品费用,但是病人总医疗费用不降反升,加强医疗总费用控制才能减轻病人负担。政府对医院药占比的考核,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患者总体医疗费用的增加。医院对于医药价格调整有着灵活的适应能力,区域医疗市场的医疗价格对于医院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对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患者住院次均费用的影响,观察各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提出应对相关变化的政策建议。方法对2010-2015年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住院次均住院费用数据进行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定量评价各年份住院费用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和结构变动。结果在6年间次均住院费用增长31.68%,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药费的关联度最大(1.000 0),其次是以卫生材料费和化验费为主要构成的其他费用(0.888 8);结构变动贡献率中,其他费用(卫生材料费和化验费等)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37.05%),其次是药费(23.91%),两者的累计贡献率为60.96%,是主要影响次均住院费用的因素。结论药品零差价政策,初见成效,药品费用占住院次均费用比例出现下降趋势,以卫生材料和化验费为主的其他费用增长明显,关联性强,结构变动贡献率大,整体变动结构不太合理,建议进一步完善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控制其他费用增长,建立县级公立医院合理的激励和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贵州省16所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前后居民医疗费用的变化分析,为该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缓解人群医疗费用负担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门诊费用增加,住院费用降低.结论 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推广,应在乡镇卫生院补偿机制、药品配送机制及基药种类等方面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管理》2016,(6):15-17
目的分析杭州市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对其市属公立医院经济运营情况的影响程度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市属14家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前后医院收入结构、工作量、均费水平、收支结余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杭州市属公立医院纯医疗收入由21.03亿元增至38.14亿元;药占比由55.66%降至41.49%;医务人员劳务性收入占比由12.08%升至19.52%;医保均次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收支结余持续下降,2015年亏损扩大到31 948万元。结论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后,杭州市属公立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降低,医院收入结构得到优化,但收支结余持续下降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宁夏某三级公立医院2009-2016年医疗收入结构变化情况及各医疗服务项目对医疗收入结构的影响,为优化该院医疗收入结构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变动度的方法,分析该院2009-2016年医疗收入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9-2016年该院门诊收入结构变动度为41. 112%,平均每年的结构变动度为5. 139%,检查收入对门诊收入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为33. 576%;住院收入结构变动度为84. 793%,平均每年结构变动度为10. 599%,药品对住院收入结构贡献率最大为40. 284%。[结论]检查收入是影响该院门诊收入变动的主要因素,药品收入是影响该院住院收入变动的主要因素。该院应建立完善的医院费用核查系统,促进检查和药品收入合理化。同时,不断优化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结构,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从根本上保障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药品收益减少以及物价补偿收益增加情况,评价物价政策补偿到位比例及其改革成效,为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中获取2013—2016年西药、中成药使用总额,药品零差价实施前后医疗收费物价目录及项目次数,分门诊、住院计算药品收益减少以及医疗项目收费增加情况。结果:2013年至2016年物价政策补偿到位率分别为94.59%,89.51%,95.18%和95.64%;4年合计政策补偿到位率为93.67%;门诊补偿主要以诊查费(75.22%)、治疗费(11.18%)和手术费(5.91%)为主;住院补偿主要以手术费(36.40%)、护理费(19.09%)、诊疗费(19.08%)和治疗费(13.53%)为主;物价政策补偿效果良好。结论:物价政策补偿符合改革预期;与物价主管部门信息共享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物价补偿政策;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与耗材使用控制扩大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大型公立综合医院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趋势及特征,为控制住院费用过快增长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收集24所广西三甲综合医院2014 - 2016年的住院患者费用资料,采用结构变动度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三甲综合医院住院人均费用逐年增长,2015年和2016年广西三甲等综合医院住院人均费用增长率分别为5.59%和3.23%。2014 - 2016年各项费用占比前5位均包括药品费、卫生材料费、化验费、治疗费和检查费,药品费和治疗费占比逐年下降。2014 - 2016年广西三甲等综合医院药品费、床位费和治疗费的结构变动值呈负向变动,检查费、化验费、卫生材料费、诊察费、手术费和护理费的结构变动值则均呈正向变动。2014 - 2016年对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前5位项目依次为药品费(31.60%)、卫生材料费(27.40%)、治疗费(12.52%)、化验费(7.43%)和检查费(7.36%),这5项累积贡献率达86.31%。结论 住院人均费用增速下降,药费控制政策初见成效。但药占比仍然较高,费用结构不合理,卫生材料费、化验费和检查费占比逐年上升,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手术费、护理费等费用项目比重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基层医疗机构收支结构影响。方法:以宁波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对象,收集该单位实施该政策前后3年的收入、支出、收支结余等数据,进行分类比较。结果:该中心的业务收入与业务量出现上升,但其收入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药品收入占比下降(下降了4.68%),医疗收入与政府财政补助比例显著上升(分别上升了32.49%、119.07%);业务收支结余率从实施前的3.90%下降至实施后的-3.18%,下降了181.51%;均次门诊病人西药费及其占比分别下降了0.38%、9.94%。结论:基本实现"一升一降"改革政策目标,但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收支亏损增大,应加强配套综合改革,构建多渠道联动补偿机制,加强医疗行为与就医行为的监管,有效降低患者医药费用。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实施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与相关补偿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标:实证研究药品加价率下降后,医院经济运行及医药费用的变化,并提出实行药品零差率相关补偿政策。资料与方法:对上海市医疗机构2003—2008年财务报表数据(含复旦附属医疗机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实证研究表明,2006年实施控制药品加价率政策后,上海市医疗机构的药品加价率从33%下降至17%;药品收入仍然是医疗机构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药品收支结余的减少,有37%的医疗机构出现了亏损;医药费用并没有因药品加价率的降低而减少;若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上海市医疗机构每年所需补偿约30亿元;经测算,不同补偿渠道的补偿结果将会对患者医药费用产生不同影响。建议: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应采用综合补偿模式,通过政府财政出一点、医疗保险分担一点、药事服务收费补一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一点,建立医疗机构主动合理控制药品费用的长效机制,既维护医院的正常运行,又减轻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我国不同药品采购模式的控费情况并探索出控费效果相对最佳的采购模式,为药品采购的发展和减轻患者负担提供建议。方法 对上海、福建、广东3个省市的药品采购模式进行对比,并从2013 - 2017年的药品价格指数、医院药品费、人均医药费负担这3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各指标进行排序。结果 近2年中药和西药的价格逐年上涨,接近居民消费价格总涨幅,其中上海实行药品集团采购后,其药价增速明显减缓;人均医药费中药费占比逐年下降,人均药品费减少,但人均医药总费用仍在上涨。总的来看,福建省控费效果最优,人均医药费负担仅为26.60%,而上海和广东均超过31.00%。结论 3种采购模式均有一定的控费效果,上海模式的药品价格控制作用最明显,福建模式总体控费效果相对最佳,但患者负担依然沉重,政策目标尚未实现。应加强药品采购与医保的衔接度,建立药品质量评价体系,从整体上控制医药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2—2019年广东省公立医院住院次均医药费用变化趋势,分析探讨影响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方法 用灰色关联分析住院次均医药费用与其各个分项费用之间的关联程度,利用结构变动分析方法描述各个分项费用的变动程度方向和对住院费用影响程度。结果 广东省公立医院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在2012—2019年间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发展速度4.1%。药品、床位费用占比逐年下降,检查、化验、护理费用占比逐年上升。住院次均医药费用中关联度最大的为检查费用(0.914),其次是治疗费用(0.913)。药品费用在所有时间段均负向变动,检查费用、化验费用、护理费用所有时间段均为正向变动。药品费用的结构贡献率最大(41.473%),其次是卫生材料费(23.135%)。结论 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抑制,取消药品加成取得明显成效,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得到提升,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优化费用结构。  相似文献   

17.
In an effort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drug shortag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mplemented Low‐price Medicines (LPM) policy to raise the price cap in July 201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on drug price in China. Price data of 491 LPM, including 218 low‐price chemical medicines (LPCM) and 273 low‐pri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LPTCM), were collected from 699 hospitals. We used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design to identify the variation of monthly Laspeyres Indexes (LI) and Paasche Indexes (PI) for LPM, LPCM, and LPTCM.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although LPM expenditures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LPM expenditures accounting for all medicine expenditures fell from 3.6% to 3.2%.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PM polic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in LPM‐PI, LPCM‐PI, and LPTCM‐PI. The trend in LPM‐LI and LPCM‐LI was found from descending to rising. However, for LPTCM, the trend in the LI remained to decrease after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Despite the LPM policy had an increasing impact on the LPM drug price, the proportion of LPM expenditures accounting for all medicine expenditures did not increase. More efforts are needed in the future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drug use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某省县级公立医院为例,探讨药品和耗材零加成政策实施前后费用结构及重要影响费用项目的变化情况,以评估政策实施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结构变动度和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2013—2019年各项构成费用结构变动情况及其对次均费用的影响程度变化情况。结果取消药品加成后,门急诊和住院次均费用中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的均为西药及中成药费,分别为50%、46.10%,检查化验费次之。取消耗材加成后,门急诊次均费用中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的是医疗劳务性费用,为43.55%,卫生材料费呈负向变动,贡献率为20.58%。检查化验费成为与医疗费用关联度最大的费用,在门急诊和住院费用中关联度分别为0.989 6和0.996 7。结论以药养医的逐利机制逐步破除,耗材零加成下医疗费用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以检补医"问题逐渐凸显,建议动态评估改革效果,构建科学有效的控费指标,优化费用结构,以有效缓解就医负担。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公立医院试点医事服务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在公立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收取医事服务费.对试点医院门诊调查发现,医院改变传统管理和经营模式,从关注创收转变为控制成本,从多开药转变为合理用药,门诊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多数患者对现行的医事服务费政策支持并感到满意.部分医院管理者认为采用医事服务费并取消药品加成没有真正切断医生和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长期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