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内胆管粘液腺癌致反复发作急性胆管炎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内胆管粘液腺癌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肝内胆管粘液腺癌致反复急性胆管炎发作诊断困难。报告如下。女性,57岁。患者因发作性上腹绞痛20年,伴黄疸、发热3d,于1995年9月以“梗阻性黄疸”收入院。术前B超、CT等检查示肝内外胆管扩张,ERCP造影胰管正常,胆总管直径2.3cm,其上段有多发不规则类圆形及长条形充盈缺损,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患者既往腰椎结核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行开腹探查,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造影,肝门淋巴结活检术。术中见肝无异常,左右肝管汇合处前方有成团肿大淋巴结。病理报告为结核钙化及反应性淋巴结增生,胆总管内…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无胆囊并胆总管囊肿、胆管癌变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66岁,干部。因反复右上腹痛、黄疸、发热30余年入院。检查:T36.1℃,P76次/分,16/10kPa。皮肤巩膜无黄梁,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及包块,肝区有叩痛。Hb146g/L,WBC4.2×10/L,。肝肾功正常,B超: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及左右肝管结石伴扩张。CT: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胆总管轻度扩张。ERCP:胆总管扩张,左右肝管未显影。术中所见:肝脏质地稍硬,可触及肝内结石,未见胆囊,胆总管呈囊状扩张,直径约4cm,内充满结石,管壁软。切开胆总管取出胆管内大部分结石,术中胆道造影肝内外均无…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53例因胆石症施行胆总管探查术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通过术中造影和胆道镜检查了解乏特氏壶腹及远端胆管通畅性及其功能状况.胆管内触到结石、术前及术中造影显示胆管充盈缺损或梗阻为胆总管探查术的绝对适应证,而黄疸、胰腺炎或胆管炎是胆总管探查的相对适应证,需视胆管造影的结果而定.除非胆总管过细或病情危重,探查胆总管时应常规行胆道镜检查.作者选用40mmStorz硬性直角胆道镜,能很好地观察到肝胆管分叉,并至少可看到二级肝胆管以及壶腹收缩和扩张的情况.测量壶腹内径用3~4mm扩张器或软橡胶导管,避免强力扩张.探查完毕后即置入T管并做造影.53例病人中45例为女性,年龄19~93岁,平均44.75岁,49例同时切除胆囊,4例既往已行胆囊切除术.探查证实44例胆总管内有结石或碎块.50例行胆道镜检查.18例病人有黄疸,平均血清胆红素4.3mg%,均高于正常值1.5mg%,其中除1例外均探查发现结石,9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造影和胆总管囊肿根治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3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胆道造影,胆囊和囊状胆管完全切除,经脐孔提出空肠行Roux-en-Y吻合和体内肝管空肠吻合手术。结果:胆道造影显示胆管囊状扩张24例,梭形扩张10例。33例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2h(3.5~6.5h);1例胰腺内胆总管远段囊肿中转开腹手术。4例合并肝管狭窄同时行胆管成形术。术后5~7d患者痊愈出院。31例获得随访,5~40个月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造影简便实用,对指导镜下根治切除囊肿,避免损伤胆胰管连接部和处理肝内胆管狭窄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73例胆管癌(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癌)的经验,以评价ERCP在术前确诊此病的意义.在1976~1985年期间共治疗73例胆管或十二指肠乳头癌,其中59例为胆管癌,14例为壶腹癌.肿瘤的部位计肝总管20例、胆总管19例、肝门分叉部18例、左肝内胆管2例.作超声扫描,如果黄疸病人有肝内胆管扩张,则作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如果需要则放置导管引流(PTCD).如PTCD失败则经手术在肝内胆管或胆囊内放置外引流.病人如无黄疸或肝内胆管无扩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移植后不同类型胆道狭窄的造影特点,并探讨其与病因的联系.方法 46例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黄疸,行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及经皮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诊断;1例行肝动脉造影检查,45例行多层CT检查及肝动脉重建.回顾性分析其胆道造影表现,对胆道狭窄类型进行分类,利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类型胆道狭窄患者的肝内、外胆道形态学改变的异同点,并结合发病机制加以阐述.结果 PTC证实吻合口狭窄(ABS)为21例,非吻合口狭窄(NBS)为25例,其中NBS伴肝动脉栓塞(HAT)13例,不伴HAT 12例.PTC示肝门区胆管狭窄患者共26例,NBS患者(发生率92.0%)发生肝门区胆管狭窄明显多于ABS患者(发生率14.3%,P<0.05).肝内胆管狭窄患者共31例,NBS患者(发生率100.0%)发生肝内胆管狭窄明显多于ABS患者(发生率28.6%,P<0.05).肝内胆管扩张患者共33例,不合并HAT的NBS患者(发生率16.7%)发生肝内胆管扩张明显少于ABS患者(发生率100.0%)及合并HAT的NBS患者(发生率76.9%,P<0.05).肝外胆管扩张患者共21例,ABS患者(发生率85.7%)发生肝外胆管扩张明显多于NBS患者(发生率12.0%,P<0.05).肝内胆管狭窄、扩张同时出现的患者共18例,ABS患者肝内胆管扩张较多见(发生率100.0%),不合并HAT的NBS患者以肝内胆管狭窄多见(发生率100.0%),但合并HAT的NBS患者(发生率76.9%)出现肝内胆管狭窄并扩张明显多于ABS患者(28.6%)及不合并HAT的NBS患者(发生率16.7%,P<0.05).46例经皮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符合胆管狭窄的诊断.结论 肝移植后ABS患者、合并及不合并HAT的NBS患者的造影表现有不同的特点,其胆管狭窄及扩张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难治性胆道残余结石的治疗。方法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的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120例,其中30例为复杂性肝内胆管残余结石,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取石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有结石因素和胆管因素;其中结石因素11例,胆道因素19例,其中12例存在肝内胆管狭窄,3例合并胆管的汇流异常或胆管变异;4例结石所在胆管与其汇入的胆管呈锐角。经肝胆B超或CT证实胆管残余结石,再次行胆道镜检查和(或)结合术中胆道镜超选造影,成功发现残余结石,经胆管扩张、液电碎石及取石等措施将残余结石取净,无残留结石发生。结论肝内胆管残余结石难治性的原因复杂,针对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结合胆道镜超选造影、胆管扩张、液电碎石可提高取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巨大胆总管囊肿伴胆道发育不良症患儿的诊断和手术难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道扩张症患儿278例,其中3例伴有肝外巨大囊肿的胆道发育不良症患儿.本组患儿术中都进行胆道造影检查,了解肝内、外胆管通畅情况以及肝内胆管扩张情况;术中行肝脏活检,行囊肿切除术,术中放置肝总管支架管,并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 结果 3例患儿手术年龄在1~2个月之间,术中造影显示囊肿较巨大,左、右肝管发育较细且与肝内相通,有黄色胆汁流出.切开囊肿时有1例损伤肝总管,行肝总管修补手术,并行肝总管部位囊肿成型术,再行肝门-空肠吻合术.3例患儿术后无吻合口狭窄和结石形成;肝活检病理证实有通畅胆管,但胆管数量减少,未见类似胆道闭锁的胆管增生以及胆栓形成.术后随访1~5年,未见黄疸发生,超声显示无肝内胆管扩张.结论 术中胆道造影检查非常必要,如遇囊肿巨大,左、右肝管较细,切开囊肿时应小心,切口位置选择在胆囊管水平以下,勿损伤肝管,造成吻合困难,吻合时放置支架管对于早期胆汁引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胰胆管汇合异常是指胆总管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的一种少见的解剖异常 ,可引起许多胆胰系统疾病。我院 2 8例术后胆道造影患者中 ,有 8例出现主胰管显影 ,其中 3例清晰显示胆总管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 ,现对其作一报道。病历摘要例 1:男 ,5 7岁。无痛性黄疸 10d以“肝门部胆管癌”住院。术中见 :肿瘤位于肝门部 ,直径 4cm ,固定。以胆道探子扩张右肝管 ,置入 6cm长镍钛记忆合金胆道支架 ,胆总管内置 1根引流管 ,肿瘤表面以钛夹标志。术后 10d经胆管引流管行胆道造影 ,见胆总管直径 0 .8cm ,肝内胆管直径 1.0cm ,主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胆道支架置入在不能切除的肝门区胆管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对17例术中发现无法根治切除的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经胆总管切开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扩张闭塞或狭窄的胆管,完成胆汁内引流。结果17例放置支架术后2周内黄疸消退,经引流管造影显示胆道梗阻解除。16例随访4—30个月,平均11.5月,13例死亡(生存期4~20个月,平均11个月),3例分别已经存活10、12.5、30个月。结论对术中发现无法根治切除的肝门区胆管癌患者,记忆合金胆道支架置入术操作简单,能有效解除梗阻性黄疸,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们利用胆道镜观察和处理胆道损伤15例,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患者资料 1.肝移植术后并发胆管损伤: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46.1岁.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流速度正常,吻合口通畅.术后2~4个月开始出现黄疸,T管造影可见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或不扩张.其内呈现片状、条状负影.2.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栓塞和胆管损伤: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7.5岁.肝移植后出现肝动脉狭窄和栓塞,早期即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T管造影显示移植肝胆树显影淡,呈柳絮状,镜下造影显示造影剂胆管外渗出征象,1例出现肝内"胆汁瘤".  相似文献   

12.
胆道手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9年7月期间使用术中胆道镜处理的136例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1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经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和针对性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取净率为100%(85/85);肝外胆管和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的发生率(简称残石率)分别为0(0/85)和22.6%(7/31),总残石率为6.0%(7/116)。经胆道镜探查发现良性肝内胆管狭窄13例,恶性肝内、外胆管狭窄8例;通过胆道镜取活检,确诊肝门部胆管癌4例,胆总管癌4例,胆总管下段息肉2例,肝胆管结石合并左肝胆管内胆管癌3例;16例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得以证实。全部病例均无胆管撕裂、膈下脓肿、急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胆道镜可大大降低胆管残石率,提高胆道疾病的确诊率,对其治疗方案起到合理的指导作用,术中胆道镜对明确黄疸病因有其独特的优势,胆道镜在胆道疾病诊治中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梗阻性黄疸180例PTC及PTCD体会杨求进,许玉友,隋洛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6医院当涂2431O0)1989年以来,我们对180例收住本科B超提示为梗阻性黄疸,肝内外胆管扩张病人常规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对其中27例胆道内压较高或经造影...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胆肠内引流术后行再次手术的其中6例病人实施了胆道修复术,使胆道恢复再通,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2例,女4例,年龄34~60岁。胆肠内引流术后2~12年,其中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3例,Roux-Y式胆肠吻合3例,均为侧侧吻合。5例因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就诊,B超示肝内胆管复发结石,钡餐透视示肠胆返流,其中1例胆总管远端显影良好,并见钡剂向十二指肠内排放。1例因阻塞性黄疸就诊,B超及CT示肝外胆管巨大胆石,肝内胆管扩张,有结石。术中见:6例肝内胆管均有结石,无吻合口及肝内胆管狭窄。其中1例阻塞性黄疸病人在Roux-Y胆…  相似文献   

15.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经验和认识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经验和认识。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4年6月因肝外胆管结石择期行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27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不含肝内胆管结石,术中经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排除胆道残石并常规放置右肝下引流管。结果术后14例腹腔引流液含胆汁,均未特殊处理。术后平均住院8.73d。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内门诊B超复查,未发现胆道残石。216例(79.70%)获得远期随访,无一例发现肝外胆管狭窄。结论对经过严格选择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例,胆总管探查后不应强调一律放置T管。术中精细操作和经术中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检查排除残石后,一期缝合可作为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术中造影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术中胆道造影与术前影像检查的差异,分析其对胆道疾病的诊断及术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 118例胆囊结石和胆道疾病患者,术前24例行B超检查,发现正常胆管22例,胆总管结石1例,胆管扩张1例;69例行CT检查,发现正常胆管49例,泥沙样胆管结石16例,胆管扩张4例;25例行MRCP检查,发现正常胆管17例,胆总管结石6例,胆管扩张2例。术中行胆道造影,根据造影结果确定相应术式。结果术前行B超检查的24例中造影发现正常胆管15例,胆总管结石6例,胆管癌1例,胆囊管变异1例,Caroli氏病1例;术前行CT检查的69例术中造影发现正常胆管51例,胆总管结石10例,胆管癌1例,胆囊扩张2例,胆囊管变异1例,Mirizzi综合征2例,胆管损伤2例;术前行MRCP检查的25例,术中造影发现正常胆管14例,结石5例,胆管扩张4例,胆囊管变异1例,M irizzi综合征1例。术中胆道造影对正常胆管的识别能力优于术前B超(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结果可靠等优点,对胆道早期肿瘤、解剖畸形、术中胆道损伤的诊断及术式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道 1例罕见的梗阻性黄疸由于胆囊癌伴胆总管内癌栓引起。患者系一 4 7岁男性 ,主诉中上腹疼痛和黄疸 7天入院 ,实验室检查示血清总胆红质 13.5mg/ d L、碱性磷酸酶 871u/ L和 CA19- 94 60 u/ ml。影像学示胆囊肿瘤伴肝内胆管扩张。作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胆管造影显示胆总管内一充盈缺损。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显示胆总管内一癌栓 ,去除粘液样癌栓 ,组织学检查仅见不典型上皮。管内超声扫描显示胆囊内肿瘤经胆囊管突入胆总管。确诊后行扩大右肝叶和肝外胆管切除。肿瘤位于胆囊颈部 ,病理证实为分化良好的管状腺癌 ,并已侵犯胆囊浆膜下层。…  相似文献   

18.
儿童肝内胆管结石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报告例1.女,11岁。患儿1 6/12岁时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6岁时因吻合口狭窄又行胆囊空肠Roux-Y吻合术。10岁时再现梗阻性黄疸。入院时体温36.6℃,肝于右季肋下4.0cm,有触痛。B型超声:肝内胆管明显扩张。PTC:胆肠吻合部位高度狭窄,肝管及肝内胆管扩张,并有结石形成。遂行胆囊及胆总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中见残存囊肿内有一鸽卵大结石,肝管及肝内胆管内亦有胆砂存在。病理诊断为胆管壁炎症改变、胆色素性结石。术后胆管造影,肝内胆管扩张程度减轻,吻合口通过良好,随诊2年健康。例2.女,13岁。生后不久即发现右上腹较膨隆,但无临床症状。6岁时因右上腹痛曾误诊为胆道蛔虫症。9岁时表现右上腹痛、包块及黄疸,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断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2周行引流管逆行胆管造影,见吻合口直径约0.5cm左右,肝内胆管呈轻度扩胀状。术后一年患儿反复右上腹疼痛、发热、寒战并黄疸。术后3年因上述症状加重再次入院。体温39℃,肝右季  相似文献   

19.
经胆道输尿管镜体压弹道碎石处理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16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应用经胆道输尿管镜体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结石取净,1例术后经T管胆道造影及复查B超提示胆总管下段有泥沙样结石残留,经胆道冲洗后结石消失。提示:应用电视监视下经胆道输尿管镜体压弹道碎石是处理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明显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减少结石残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胆总管急性梗阻时胆道压力、胆管扩张、黄疸三者的关系.方法 犬10条,在十二指肠上缘的胆总管内置入连接自动测压装置系统直经为3.5mm的小管,先测胆道基础压和胆总管直径,然后转开三通开关,通过直经3.5mm小管向胆总管内滴入美蓝盐水(NS 100 ml+美兰60 mg),20滴/min,等于造成胆道梗阻,按结果中显示的时间段测量胆道压力和胆总管直径,并观察美兰染色的胆汁返流至肝脏的情况.结果 滴人美兰盐水前,胆道压力为<8 mm Hg(1 mm Hg =0.133 kPa),胆总管直径为4.0mm,肝脏色泽正常.经3.5 mm测压管向胆管内滴入美兰盐水7 min后,胆道压力上升至15.42 mm Hg,胆总管直径增宽至5.5 mm;15 min后,胆道压力上升至20mm Hg,胆总管直径6mm,肝脏开始变蓝、表示胆管内胆汁巳向肝内染色返流;30 min后,胆道压力上升至34 mm Hg,胆总管直径6.7mm,肝脏美蓝染色加深;45 min后,胆道压力21 mm Hg,胆总管直径7.5 mm,肝脏呈深蓝色;60 min后,胆道压力18 mm Hg,胆总管直径7.5 mm.结论 胆道压力升高后先有胆管扩张,后有黄疸;在一定范围内,胆管扩张程度与胆道压力呈正相关;黄疸程度与胆道压力和胆管扩张程度呈正相关.但胆道压力上升至34 mm Hg时不再升高,胆管扩张至7.5mm时不再扩张,表明胆道压力和胆管扩张均有一定的自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