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的应用在肝脏小血管的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42例小血管瘤(我们定为直径≤3cm)患者,通过中心静脉(一般选肘窝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观察肿瘤强化方式。结果:造影后的超声表现:(1)34例动脉期呈环状增强或快速完全性向心性增强;(2)5例动脉期周边结节状增强、中心无增强;(3)2例动脉期病灶完全强化;(4)1例动脉期病灶中央强化。结论:超声造影在肝脏小血管瘤的诊断方面应用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脏硬化性血管瘤(HSH)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21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HS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6例行MR检查,2例行CT检查,2例行MR+CT检查。图像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强化方式、相邻肝包膜等影像学特征,并测量病灶与肝实质的ADC值,两者ADC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大小(35.8±44.4)mm,8例类圆形、1例类椭圆形、1例分叶状,边缘均清楚。CT平扫均为低密度,2例轻度均匀持续强化,2例向心性强化;T1WI呈低、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例病灶内见低信号,增强扫描4例向心性强化,2例轻度环形持续强化,1例延迟强化,1例类似环形“快进快出”强化,病灶与肝实质的ADC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例出现相邻肝包膜皱缩现象。结论HSH影像表现不典型但具有一定特点:动脉期环形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不减退,病灶ADC值高于肝实质ADC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旨在提高超声对低回声血管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15例肝低回声血管瘤的声像特点结果 15例肝低回声血管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晰,规则,其内有不规则小等号状血管断面回声.低回声外周可有相对较厚的线状或血管壁样高回声环绕,瘤体后方可有轻度增强.结论超声检查对肝脏低回声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肝脏血管瘤的CT诊断特征,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和应用价值的评价。方法:收集到62例肝脏血管瘤患,经CT检查所见,着重分析病变在CT平扫、增强造影扫描影像特征。结果:62例肝脏血管瘤中,女性39例,男性23例,单发45例,多发病灶17例,发生于肝右叶39例,左叶17例。平扫病灶表现为圆形、椭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表现为特征性边缘呈结节状,团状强化,且随着时间的延迟,逐渐充满病灶之高密度影。结论:根据造影增强CT扫描特有征象,在诊断肝血管瘤中有重要价值,为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较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脏不典型血管瘤的CT和MR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脏不典型血管瘤病例的CT和(或)MR检查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总结其一般表现和特殊表现。结果肝脏血管瘤的共性表现有:(1)类圆形,边缘光整;(2)CT平扫表现为稍低密度,MRI平扫表现为稍长T1、长T2信号,其内密度或信号可不均匀,见瘢痕影;(3)增强扫描后,动脉期边缘结节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向病灶内部推进、填充,呈典型的早出晚归表现,瘢痕不强化。肝脏不典型血管瘤的个性表现有:(1)病灶内瘢痕可发生囊变、坏死及钙化,或瘢痕生长过大,将整个瘤灶填充;(2)瘤灶出血,CT表现为病灶内密度增高影,MR表现为短T1、短T2异常信号改变;(3)瘤体可压迫邻近肝实质及脉管系统,发生继发性改变,如肝组织变形、血供异常、胆管梗阻等。结论典型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不难诊断,当发生某些不典型表现时,仍需多方面观察、分析,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螺旋 CT 在肝脏血管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年间收治的60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60例患者的临床螺旋 CT 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60例患者中共计72个病灶,其中病灶直径>6cm 的15个,处于4-6cm 的病灶23个,处于2-4cm 的病灶29个,直径<2cm 的病灶5个。其中处于肝脏右叶的病灶共计36个,处于肝脏左叶的病灶共计31个,处于肝脏尾叶的病灶共计5个。60例患者中单发干燥血管瘤患者19例,肝脏血管瘤在2-3个的患者27例,肝脏血管瘤个数>4个的共计14例患者。结论:螺旋 CT 应用于肝脏血管瘤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能够提供清晰的肝细胞瘤影像,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肝细胞血管瘤提供可靠的影像学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脏超声诊断疾病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行肝脏超声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脂肪肝和肝脓肿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本组共117例患者,检查结果:肝癌19例,肝血管瘤22例,脂肪肝51例,肝囊肿17,肝脓肿8例.结论:掌握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脂肪肝和肝脓肿的超声图像特征,可协助临床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肝血管瘤(HCH)的临床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对HCH的临床表现和X线平片、超声、CT、MRI、动脉造影以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HCH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X线平片检查意义不大,超声检查简单、易行、无创伤,属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诊断HCH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与检查技术密切相关,“两快一慢”的CT增强扫描技术是诊断HCH的必要检查手段,CT增强特征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与同层之腹主动脉一致;增强区域呈进行性向心性扩展;延迟(~5min)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再延迟1h后病灶又恢复到平扫时之低密度,这就是HCH特有的对比剂“快进慢出”表现,与肝癌的CT增强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有CT征象相鉴别。MRI对HCH具有特殊诊断意义,T1弱信号,T2高强度信号,是鉴别肝癌的重要指征。动脉造影是肝血管瘤最可靠诊断方法之一,呈现颇有特征的“早出晚归”征。同位素标记红细胞肝扫描对诊断血管瘤有高度特异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肝血流一血池显像方法对HCH的诊断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方法。结论:HCH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影像学有典型表现者可以诊断,其中超声属首选,次选CT、MRI或同位素标记红细胞扫描,大部分得到确诊,肝血管造影常为术前了解或对诊断不明者作必要的补充。因此,影像学表现对HCH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确诊22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经肘静脉丸式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 Vue2.4ml,在反向脉冲序列成像的低机械指数下实时观察肝脏血管瘤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结果2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在造影早期(动脉相或门脉相)发生周边环状强化或斑点状强化,并且缓慢向心性充填式增强,实质相肿瘤完全或大部分强化呈强回声,强度高于周围的肝实质;1例患者表现为动脉相快速整体增强,门脉相与实质相持续增强,其回声高于周边的肝组织;1例患者仪表现周边增强,中心始终不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血管瘤时有特征性表现,是诊断肝脏血管瘤的又一种新方法,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0.
11.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71例(共计146枚)肝血管瘤的磁共振(MRI)、超声(US)、CT资料,结果发现:1.MRI对本病的检出率及确诊率远高于US、CT;2.US、CT的漏诊多位于左叶及右叶包膜下区;3.US、CT之误诊多见于3cm以下的小病灶和4cm以上的大病灶,多被误诊为肝癌;4.US、CT、MRI具有不典型表现者分别有33.3%、39.4%、1.4%。作者认为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最高,尤适于其他技术表现不典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7)
目的:观察多排螺旋CT在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实现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于2015年7月—2018年2月期间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符合手术指征,且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将其分为原发性肝癌组(A组)、肝脏转移瘤组(B组)、肝脏血管瘤组(C组),分别有22例、31例、30例,所有患者均行整个肝脏的CT增强检查,对3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CT增强扫描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6.39%,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排螺旋CT运用于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诊断中可取得较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大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是外科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常由于其位置深在造成漏诊甚至误诊。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检查方法的改进,其发现率不断提高。本文综述了超声、MRI、CT、X线平片、X线血管造影等在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时的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并对比了其优缺点,最后认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MRI对深在的、复杂的病变是理想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低场MRI 和超声在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中的作用.方法 对11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进行MRI 及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能够揭示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MRI可反映肿瘤的良性特征, 根据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可对大多数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作出定性诊断.二者均有助于肿瘤的准确定位,MRI 可明确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结论 B超是显示本病简单而又经济的方法,能够对本病作出难确定性诊断,但其定位能力差;MRI 可以明确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指导选择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肝脏血管瘤的声像图特点,探讨CDFI在肝脏血管瘤与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6例肝脏血管瘤的声像图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326例肝脏血管瘤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占50%;低回声有强回声边缘占20%,无强回声边缘占7%;混合回声占23%。CDFI显示血流0级占85%,I级占11%,II占3%,III级占1%。结论肝脏血管瘤声像图具有其特征性,对于低回声和混合性回声肝血管瘤应与肝癌进行鉴别,超声是临床诊断肝脏血管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B超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120例肝内血管瘤患者采用GELOGLQ73.5C腹部探头,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同时应用BrightspeedeliteGEl6层CT检查肝脏。结果肝脏血管瘤超声的图像特征:强回声型90例(75.00%),弱回声型17例(14.17%)、混合回声型13例(10.83%)。CT对肝脏血管瘤诊断特异性87.50%高于B超检查的66.67%(P〈0.05);CT诊断敏感性98.21%、准确率97.50%虽然也高于B超检查的96.40%、94.17%,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肝血管瘤的高准确率及敏感性使其成为检出肝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MRI、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比较CT、MRI诊断准确率。结果CT.、MRI检查.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总准确率为84.21%.、94.74%,两者总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41例颅内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CT可见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等至稍高密度影,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轻中度强化。MRI扫描11例T_(1)WI、T_(1)WI上均呈高信号,24例T_(1)WI呈网状混杂信号,T_(1)WI上呈网状混杂信号。6例T_(1)WI上呈等或低信号,强化不均匀。35例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CT增强扫描强化明显。MRI可见圆形或哑铃型长T_(1)WI长T_(1)WI信号,信号均匀,肿瘤边界清晰,呈明显均一强化,无血管留空和钙化。结论MRI、CT检查均可有效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但MRI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