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中枢神经系统新生隐球菌病(CM)在国内报道逐年增多,然而误诊率及死亡率仍很高。早期确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是提高CM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现对我院1985~2003年12月,收治经病原学确诊并系统治疗的29例CM诊疗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us neoformans meningitis,CNM)的治疗一直是临床诊疗中的难点。近年来已有一些新的抗真菌药进入临床,新的治疗方案也在探索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出现的耐药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usneoformansmeningitis,CNM)的治疗一直是临床诊疗中的难点。近年来已有一些新的抗真菌药进入临床,新的治疗方案也在探索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出现的耐药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简称隐脑,是由隐球菌属中某些种或变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为CNS最常见的真菌感染。隐脑为机会性感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后CNS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在过去30年里,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化学治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流行,使得隐脑的发病率显著增加[1]。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由于HIV的严重流行,使得隐脑已经超越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成为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脑膜炎。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HIV相关性隐脑患者[2],目前国内多以散发、非AIDS人群为主。隐脑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在免疫缺陷患者中表现更为突出,即使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 retroviral therapy, HAART),HIV相关性隐脑患者3个月内的死亡率仍然高达20%左右[3-4]。如何做到早期、迅速、准确诊断及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仍然是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由于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等抗真菌药物的有效、合理使用及新的抗真菌药物的不断推出,使得隐脑的治疗现状有所改善。现就隐脑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38岁,以乙肝标志物阳性13年、发热20 d、伴腹胀及皮肤黄染1周于2006年4月3日入院.患者于1983年发现HBsAg、HBeAg、抗-HBc阳性,1998年以后出现转氨酶反复升高现象,2002年出现腹水,诊断为肝硬化,间断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8岁,以乙肝标志物阳性13年、发热20d、伴腹胀及皮肤黄染1周于2006年4月3日入院。患者于1983年发现HBsAg、HBeAg、抗-HBe阳性,1998年以后出现转氨酶反复升高现象,2002年出现腹水,诊断为肝硬化,间断保肝治疗。2006年3月上旬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0℃,伴流涕、咳嗽、咯白痰,头孢哌酮治疗效果不佳,体温波动于37.5—38.5℃,3月27日起体温高达39.0℃,腹胀渐明显,并出现面黄、眼黄,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感染,血常规WBC7×10^9/L,Hb137以,PLT22×10^9/L,中性粒细胞0.8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23U/L,总胆红素(TBIL)80μmol/L, 相似文献
7.
何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Z2)
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30%~50%的隐球菌感染病例与肾脏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征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和慢性衰竭性疾病伴发[1].临床易误诊,确诊靠血性脑脊液中找到隐球菌. 相似文献
8.
王笑中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3,(5)
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无论在临床症状上或在检验学特点方面均极为类似,因而给诊断带来困难。作者观察了2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16例结核性脑膜炎,前者平均年龄43岁(17~77岁),后者平均年龄56岁(22~81岁)。隐球菌性脑膜炎男性比女性多1倍(65%:31%),伴随疾患中隐 相似文献
9.
10.
隐球菌性脑膜炎为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常见典型,治疗困难,死亡率高,临床极易延误诊断。现就我们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和临床表现 8例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2岁~45岁,平均24.5岁。城镇3例,农 相似文献
11.
12.
13.
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人体体表、口腔和粪便中,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亦可通过皮肤黏膜或肠道侵入人体,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经血行播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妊娠期或产褥期妇女患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肺炎报道较少见,我院2014年7月5日收治产褥期妇女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肺炎1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黎族,因持续头痛1月余,于2014年 相似文献
14.
魏兵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1,(2)
隐球菌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临床上易误诊。隐球菌检查是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的关键。临床上对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在治疗效果不佳时均应想到隐球菌脑膜炎的可能 ,反复进行隐球菌检查 ,以期尽早确诊 ,尽早治疗 ,改善预后。1材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来源于我院1994年~1997年住院患者 ,男10例 ,女6例 ;年龄23~56岁 ,平均年龄39岁 ;其中有肺结核病史8例 ,手足癣病史2例 ,养鸽史3例 ,其他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刺激征 ,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 相似文献
15.
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 ,由该菌引起的脑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 ,极易误诊。笔者遇到大学新生发病 1例 ,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应引起学校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 ,2 0岁 ,2 0 0 1级化工系学生 ,以“头痛、恶心、呕吐 4日”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入院。患者于当年 9月初由山东省安丘县入学 ,因受凉于 10月 2 3日起咽干、头痛 ,伴失眠 ,未求治。 10月 2 5日仍头痛 ,且进食后呕吐 ,为非喷射性 ,( 5~6 )次 /d ,在校医院门诊按“胃炎”“上感”给静滴环丙沙星、能量合剂等疗效不佳 ,2 7日下午以“头痛待查”收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经过病原学确诊的10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均起病较缓慢、病史长.确诊依据脑脊液真菌涂片、培养或隐球菌抗原检查.症状以发热、头痛为主,头部影像学检查以脑室扩大、脑积水为主.治疗采用两性霉素B静滴,5-氟胞嘧啶口服,辅以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等药物治疗.10例患儿痊愈4例,病情明显好转4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结论:儿童新型隐球脑膜炎起病缓慢,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对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时,应该积极新型隐球菌相关辅助检查,尤其是脑脊液检查.儿童新型隐球菌脑炎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肖镇祥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1,(3)
隐球菌性脑膜炎时脑脊液的变化与病期、病理类型、治疗情况、脑脊液中是否有菌存在以及个体的特异性等因素有关。压力急性期时腰穿压力中度或显著增高,有时可高达600~800mmH_2O,颅内压的增高与炎症反应不一定相平行。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颅内压增高,其视乳头水肿往往比结核性脑膜炎更为突出,这提示当有颅内压很高的颅内感染时,首先要注意到隐球菌感染的可能性。慢性病例压力可以正常。 相似文献
19.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近年我院及文献复习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下简称隐脑)共404例,其被误诊达205例,误诊率为50.8%,多数被基层医师误诊,今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总结分析,以供临床参考。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38例,参考文献共366例,总例数404例,男,260例,女144例,年龄4~85岁,20岁~45岁占53%,病程8天~10年,1~3个月占65%,急性起病40例(9.9%),亚急性起病168例(41.6%),慢性起病196例(48.5%)。二、主要临床表现:头痛402例(99.5%),呕吐343例(85%)、发热311例(76.9%)、意 相似文献
2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以下简称隐脑 )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 ,10岁以下小儿发病率较低 ,男性多于女性[1] 。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缺乏特异性 ,病死率较高 ,首发症状多为非特异性头痛、头晕、呕吐、发热 ,病程长、病情重 ,治疗难度大。我科从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了 13例患儿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7年 1月~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了 13例患儿 ,其中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3~ 12岁 ,平均 6 4岁 ,10岁以上 2例 ,住院时间最长 4个多月 ,最短半个月。结果 :9例痊愈 ,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