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小荪教授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为蔡氏妇科七世传人。他秉承祖训,勤习深研,学以致用,既继承了蔡氏妇科的传统,又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行医六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成为全国妇科名家。通过了解蔡师的成才之路,总结其成才特点,从中得到一些关于中医人才培养的启示。其成才特点:出生世医之家,早临床,多实践,早成名;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学校与家传相结合,衷中参西;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诊治态度;出生爱国爱民世家,培养了高尚的品质。从蔡师的成长历程和成才特点,结合不少专家的成才的特点,在如何培养中医临床型人才方面我们得到一些启示。师承名师、早临床,多实践是中医成才的捷径;学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培养名医的最佳形式;熟读中医经典,注重文化积淀;一切从病人出发,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中医临床辨证模式,认为中医辨证应用了比较、类比、分类、归纳演绎、分析与综合、反证等逻辑思维方法,突出了整体性和模糊性。现代中医临床上存在着系统辨证、单症辨证、指标辨证、主次症辨证、症状贡献度辨证和统一体系辨证等不同模式,提出在对其各自的内容与特点全面了解基础上,建立一套较为客观和简要的现代辨证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李灿东 《中医药导报》2001,7(10):496-498
本文探讨了中医临床辨证模式 ,认为中医辨证应用了比较、类比、分类、归纳演绎、分析与综合、反证等逻辑思维方法 ,突出了整体性和模糊性。现代中医临床上存在着系统辨证、单症辨证、指标辨证、主次症辨证、症状贡献度辨证和统一体系辨证等不同模式 ,提出在对其各自的内容与特点全面了解基础上 ,建立一套较为客观和简要的现代辨证体系 ,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当"与"思维方式的不当"两大方面入手,结合临床案例,归纳常见中医误诊的临床思维原因有"四诊不全""无证可辨""思维定势或依经验从事""不当抽象,西医理论指导中医""有中无西"等五个方面,为临床减少误诊、提高疗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俊杰 《中医教育》2003,22(4):10-11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其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在近阶段,中医界提出了中医要现代化,其核心和前提就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但如何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如何做到继承和创新并行,才能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中医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紧密结合。1中医研究方法的现状1.1对古典文献的整理中医古典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这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而目前对中医学古典文献的整理研究中,尤其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基本处于分散、自发状态,未能统一规划。这主要基于二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古典文献的研究,易习惯于理…  相似文献   

6.
张剑  邓永琼  杨文信 《河南中医》2013,(12):2075-2076
杨文信教授认为,中医思维范围宽泛,非独中医临床思维也,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中医哲学思维指导或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主要体现在“整体观”、“准确观”、“中庸平和”、“顺势而为”四个方面。中医思维培养的关键是“勤学博览,培养底蕴”。  相似文献   

7.
中医人才的培养在于实践,"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以师承为主的古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不适合于大规模的人才培养。以院校教育为主的高等中医教育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规模化、标准化,但因缺乏师承环节,学生缺少在临床实践中的感悟和将中医理论熟练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造成临床型中医人才的缺乏。因此,将院校教育与师承体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将是今后培养中医临床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新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而此课程不仅传授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中医思维,启发其应用中医思维方法掌握中医理论精髓,服务临床。具体包括整体系统思维、取象比类思维、辩证思维、中和思维、灵感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应将中医思维方法与中医基本理论融合,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相似文献   

9.
李艳 《光明中医》2012,27(11):2175-2176
睡眠不足可以引起肥胖,但是也存在不少引起消瘦的案例,那么睡眠不足既可引起肥胖也可以引起消瘦,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又该如何分析呢?本文主要是对此睡眠不足会引起肥胖的成因分析谈谈中医思维的多元化特色与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象思维谈中医证本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同样是中医理论形成的源头,其贯穿于中医理论形成的始终。证作为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型,也是象思维的产物。因此,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不能忽略证的“象”思维特性,一味地运用还原分析的研究方法寻求证的特异性指标,而必须追根溯源,在深刻了解象思维对中医证理论发生发展影响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医学证理论自身特点的科研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学麟  杨鸿 《光明中医》2008,23(8):1052-1054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以外感病为主线,结合病人的不同体质、不同的基础病及误治、失治等因素,论述了:①体质禀赋的强弱、地域的区别等,使之在同一病邪的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病证;②同一病症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病理机制;③不同的基础病在同一病邪的作用下可有不同的病证;④通过症状差异的鉴别对病位、病性等进行判断。详尽地介绍了其在治疗过程中的辨证思路和步骤,以及鉴别诊断的要点,从而制定了治疗原则和治法、方药,对中医临证思维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培养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过程中传统思维的重要性。方法加强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医经典的学习,尽量多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并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加强导师队伍的传统思维培训,努力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教学中努力渗透传统思维要素;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加强研究生的人文思想教育。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展的土壤和源泉,要想进一步掌握中医学的精髓,传统文化思维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结论主要论述对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在临床阶段的培养过程中,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渗透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临床疗效是中医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卓著的疗效,中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中医的疗效取决于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根本与灵魂所在.由于西学东渐,现代医学以科学的名义,在理论和意识形态上对中医实行一场“和平演变“,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医的思维方式,认为中医的观念日渐僵化,从而导致了最为致命的后果--中医疗效下降.笔者认为,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伟大的贡献,中医师应当掌握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认识中医渊源,以提高中医临床思维,才能在临床中游刃有余,真正以中医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  相似文献   

14.
"五辨"就是辨症、辨证、辨机、辨人和辨病,本文从中医临床思维的角度,探讨辨症论治、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机论治、辨人论治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应用,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谈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文化是从整体、宏观上归纳,西方文化是从微观上着眼分析。在目前西方文化占优势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以东方文化的思维方式继承中医。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对张仲景的误解很深。但很多误解是为了突破禁区,发展学术,这种误解、甚至曲解都是善意的。在中西医并存,而非并重的情况下,再加上不规范的医疗市场,中医不断被边缘化。在这样的严重现实面前,再误解、误读张仲景的学术,就会加重中医事业的损失,或者会延误中医事业的复兴。复兴中医的道路,必须从大处着眼。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提出的口号是学仲景、说仲景、用仲景、做仲景,回归中医原创思维,达到理论自信、疗效自强、传承自觉,中医复兴才会有希望。  相似文献   

17.
18.
建宇  李杨 《光明中医》2008,23(12):2025-2025
日前,在京举行的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高层论坛”的与会专家的共识是:注重中医思维方法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肖鲁伟以及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出席。  相似文献   

19.
中医思维方法决定着中医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方向,掌握中医思维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门径和钥匙,是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中医高等教育应重视学习文、史、哲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加深学生对中医思维方法的理解。从中医典籍中学习中医临床的思维方法,从临床实践中掌握中医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医临床对疾病的诊疗,过去长期以来它既不凭借物理器械的检查,又不以化验为依靠,而仅从医者望、闻、问、切简单的四诊,于瞬间即能判断患者为何病,并了解掌握其病因、病机,施以方治,每能取得卓效,究其原因,此盖即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思维方法,它通过诸如查询病史、症状、观形、察色、闻声、嗅昧、诊脉、辨舌等感官直觉,把这些四诊获得的感性认识,根据脏腑经络八纲辨证等的思维过程,把它迅速提升为对疾病的理性认识,从而洞察其证因,故能获得有效的治疗,兹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