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教《针灸医籍选》网络助学平台以"课程助学"为基础,"知识拓展"为特色,"互动论坛"为创新,针对成教学生的特点,摆脱"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教学情境的不断变化,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已难以适应当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维走的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针灸医籍选是针灸专业带有提高性质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基于古代经典文献,内容复杂繁多,教学难度较大。笔者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探索利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针灸医籍选课程教学方略,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收集整理了古代针灸医籍中关于头痛的论述,分析其理论价值、诊疗方案及意义。针灸医籍中关于头痛的内容,主要散在于《黄帝内经》《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涉及病因、辨证、四诊、治疗、禁忌等方面。风寒湿热是头痛的外因,运气、阴阳失调是重要病因;经脉辨证和脏腑辨证是辨证角度;望闻问切是诊断依据;针刺是常见治疗方法;取穴、选经以及针刺手法是治疗关键;治疗与针刺的禁忌内容,保障了诊疗的安全性。针灸医籍中关于头痛的各种论述,为后世医家对于头痛的认识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并为临床诊治头痛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民国广东针灸医籍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 《中医研究》2011,24(6):72-74
民国时期的广东针灸医学在摸索中前行。本期广东针灸医家医籍有周仲房的《针灸学讲义》、梁湘岩的《针灸科讲义》、曾天治的《科学针灸治疗学》等等,对这部分内容的挖掘整理,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的发展,并为现代针灸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针灸古典医籍的特点提出传统课程安排及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强调通过建立知识链接、理论结合临床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课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灸医籍选是高等中医教育中针灸推拿专业开设的唯一经典课程,也是针灸专业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理论课程。该课程摘选了《黄帝内经》《难经》中针灸理论的精华,是针灸专业学生接受中医理论熏陶的基础,也是塑造学生中医思维的关键。因此,在针灸推拿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课程设置时间及内容等原因,使得课程并未充分发挥文化熏陶及思维指导的效能,因此建议优化课程设置,改进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8.
受民国时期汉译日本针灸医籍影响,我国近代针灸理论著作吸纳西医知识,应用西医医理阐述针灸原理,并将经络腧穴理论与西医知识比附;临床论著引介新颖技术,采用西医疾病论述针灸治疗,并对操作规范有所关注;针灸教育加入西医课程,学科设置逐步细化。总体而言,民国时期汉译日本针灸医籍促进了我国近代针灸理论与西学汇通,为针灸临床增添了新颖技术与经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针灸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以《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江苏省志》《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为依据,梳理出明清江苏针灸医籍36部,其中既有对医论经典的解读,也有个人临证经验的总结。代表性医籍如《经络全书》《经络考》《经穴指掌图书》《针灸逢源》《考正穴法》。通过研究,将明清时期江苏针灸的学术特点总结为:承前启后,由博返约;针灸歌赋,由盛而衰;医学繁荣,苏南居首;儒医吴医,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病,源远流长,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即出现了“制砭石大小”,多用于痈肿放血及治疗。随着历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完善,针灸术也日益完整,广泛用于包括内、外、妇、儿,各科的临床疾病。其中针灸对一些急危重症的治疗,更是一枝独秀,显示出针灸在治疗急症中的重要地位。兹举几例验案以观其貌。1 尸厥  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对于此症的治疗见于最早的有记载的针灸文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虢太子暴厥而死,“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闲,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  相似文献   

12.
明代针灸学发展迅猛,大量针灸文献涌现。运用文献研究法以明代不同时期针灸医籍为切入点,发现明初期为针灸医籍的普及阶段,明中期为针灸医籍出现尊经崇古的萌芽阶段,明晚期及末期为从均衡走向单一的时期,总结各时期不同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针灸文献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安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独树一帜的著名流派,他们特别重视脾胃、肝肾和气血的调养,用药平正中和,形成了主张调补气血,固本培元的学术思想,清代新安名医项天瑞汇纂的<同寿录>就是其中之一.项天瑞在书的自序中说:"夫人寿安有定耶?善养则气充而寿永,不善养则神耗而寿促,<同寿>一书,固欲人遇病知医,欲医知方,先天后天调养滋培,俾神凝气固,寿可延绵,溥天下而皆同也."可见项氏汇纂<同寿录>的目的在于延年益寿,有病治病,无病注重养生,未病先防.所以在<同寿录>卷一首列养生法.  相似文献   

14.
张仁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6):64-64,F003
不久前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晓江先生以该社出版的二册厚重的《中国医籍大辞典》相赠 ,并嘱写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我平素虽爱读书 ,但往往不求甚解 ,很少写评述类文章。当我将二册书细细浏览一遍之后 ,从心中肃然升起一种深深的敬意。搞过文字工作的人都知道编撰辞典的艰辛 ,是一种吞下一大堆草只能挤几滴奶的工作 ;而我们这批从事中医文献研究的同道则更懂得全面收罗考证古今典籍的艰巨。而这部巨著正是产生于上述二难之中。裘沛然、严世芸二教授和他们所率领的近三百名编撰人员的庞大的团队 ,经历十五个寒暑 ,始玉汝于成 ,远远超出了十年…  相似文献   

15.
中医医籍辑录体目录以《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为代表。对比这3种医籍考不仅可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色,也能为更好的利用这3种医籍目录提供便利,同时可以为相关目录的著录提出一些建议。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这3种医籍考在写作时间、收书取材、著录目的与内容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医籍考》为另两本目录书的著录提供了借鉴,《宋以前医籍考》更侧重版本上的记述,而《中国医籍通考》则扩宽了收书时间与范围。从对比中还可以了解到不同中医书籍在所有书籍中的地位,同时也可以发现这3种医籍考在医籍分类与材料删减方面同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介宾(1929—),四川省金堂县人,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杨氏出身于中医名门世家,幼承庭训,儒而兼医。髫龄即熟诵古典医籍,长则潜心攻读孔孟诸子、歧黄本草,刻苦自励,后被选送到四川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8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  相似文献   

17.
18.
针灸医籍选读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必修课,但内容深奥难懂,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针推专业本科三年级3个班的教学实践中。因该学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学生都各自居家学习,线上教学主要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在学情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隔堂对分”的模式,在部分章节进行实践,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对分课堂”的评价。结果显示,在线授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分课堂”作用的发挥,但在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自主学习和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还是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值得在更多的课程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史博物馆馆藏孤抄本医籍——《百药图》,是一部介绍中药性能与功效,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的民间秦腔剧本,作者为清末陕西户县上马营张兆羆先生。此剧自问世以来,主要在户县、长安两地流传。此本和中医古籍戏曲剧本《药会图》、小说《草木春秋演义》均属明清时期中医药科普文学、艺术中的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20.
《针灸医籍选》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而过多的讲授则课堂效果不好.因此,在《针灸医籍选》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满足同学多方面的需求,增强课程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