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人工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合并可吸收丝线捆扎术与其他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疗效,前瞻性评价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108例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合并可吸收丝线捆扎术,对照组采用其他方式治疗。结果108例患者得到平均2 a的随访。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合并可吸收丝线捆扎术将成为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带大粗隆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研究31例骨折患者,采用带大粗隆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对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患者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带大小粗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18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按Evans分型,Ⅲ型骨折8例,Ⅳ型骨折6例,Ⅴ型骨折4例,均采用带大小粗隆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零2个月,平均14个月.患髋无疼痛,活动基本恢复术前水平.Brumback髋关节功能评分优5例,良8例,可5例,无失败病例(平均得分50分).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高龄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新的治疗方法选择,可明显降低卧床并发症,比较目前保守骨牵引、各种内固定手术,该方法治疗可更早下地锻炼,延长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打压植骨技术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00年3月~2008年6月间51例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采用打压植骨技术。结果:5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6月,平均34.5个月,末次随访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90.2%。末次X光片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未见骨水泥渗漏,未见假体松动下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采用打压植骨技术,疗效满意,有利于早期下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假体松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2009年1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2例,分别应用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27例)和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15例),分析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前Harris评分39.7±11.5,术后Harris评分90.5±6.5.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11.4461,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1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2.2个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的注意事项。方法:高龄患者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78~92岁,平均84.5岁,进行手术前基础疾病干预后采用小切口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3.5年,按Harris评分系统评定,优(90~100分)12例,良(80~89分)14例,可(70~79分)4例,差(<70分)2例。优良率81.2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在控制好基础疾病后采用小切口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具有卧床时间短,早期康复,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较快之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6例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积极治疗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均未见脱位,术后恢复独立行走12例,扶拐或助行器行走4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同时加强重点环节的护理,积极治疗并发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总结21例高龄老年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2年4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18例。按AO分型:A2II型6例,A2III型12例。结果 18例均获随访,分别随访3~32个月(平均随访13.2个月),术后按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其中优7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88%。本组病例无切口感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肝益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18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住院患者,使用补肝益肾活血方(黄芪、党参各15g,白术、茯苓、泽泻、生苡仁各10g,牛膝、鸡血藤、当归各15g,川芎、丹皮、地龙、续断、骨碎补、鹿衔草各10g,蜈蚣2条,甘草6g),1剂/d,水煎300 m L,100m L/次,3次/d,口服。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后起,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Harris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愈12例,好转6例,未愈0例,总治愈率100%。Harris评分:优12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补肝益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71~94岁;按Tronzo-Evans分型:III型4例,IV型8例;通过门诊复查、电话等方式随访,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本组病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经治疗后痊愈;无关节感染、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按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其中优4例,良6例,优良率83.33%。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莫刚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47-48
目的: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71~94岁;按Tronzo-Evans分型:III型4例,IV型8例;通过门诊复查、电话等方式随访,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本组病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经治疗后痊愈;无关节感染、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按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其中优4例,良6例,优良率83.33%。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接收并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6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予以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则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结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总体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2.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分别为5.0%、9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全面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骨外科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治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例,全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5min,平均住院时间18天,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各死亡1例,有2例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8~12个月,18例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 83.3%.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用于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少,能够早期下床活动,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1例合并有其他器官疾病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患者,采用半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3年,30例中优17例、良11例、中2例;优良率达到93.33%.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手术创伤相对较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及经验。方法对38例患者行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部获得1 a以上随访。结果行双极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肢功能的优良率为97%。结论无绝对手术禁忌证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效果好,不仅可最快地恢复伤肢功能活动,还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1例合并有其他器官疾病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患者,采用半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3年,30例中优17例、良11例、中2例;优良率达到93.33%.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手术创伤相对较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3~5 d。结果28例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和假体周围骨折,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术后根据Harris评分,优8例,良15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2%。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满意的方法,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疼痛,减少老年人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能存在中晚期并发症,对于年轻患者的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效果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63—77岁均为单侧。颈干角在90°-120°,平均108°,肢体短缩3-6cm。畸形均为受伤后应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不当或各种原因未经过正规治疗而致。3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例行粗隆间截骨DHS鹅头钉内固定术。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随访5例时间6个月-5年,平均15个月,无假体松动、断裂及中心型髋关节。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粗隆间截骨DHS鹅头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快捷满意,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建股骨距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23例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采用重建股骨距,使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61例(修复组),采取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62例(对照组)。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长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及术后下床负重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开始下床负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修复组优良率为95.08%,对照组优良率为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股骨距的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较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更具优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可更早下床活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