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目的探讨桥本氏病的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其疗效。方法总结自2003年3月-2007年3月,对30例手术治疗的桥本氏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人中有13例作TGA和TMA测定,TGA和TGM均为阳性6例,均为弱阳性5例,TGA阳性及TGM弱阳性1例,均为阴性1例。甲状腺B超共做26例,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8例,甲亢2例,甲状腺癌2例,桥本氏病1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7例,甲状腺癌3例,甲亢1例,慢性甲状腺炎6例。术后病理均为桥本氏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26.7%。其中行双侧次全切10例,单侧次全切11例,单侧部分切除活检6例,峡部切除3例。30例病人术后均痊愈出院。术后远期出现甲低者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桥本氏病诊断有赖于TGA、TGM、B超、穿刺细胞学或手术病理学检查。因桥本氏病合其他甲状腺疾病比例较高,误诊率高,为了确诊和治疗,有选择的对一些病人施行手术,是安全而必要的。在甲状腺手术中施行冰冻活检应视为常规,可明确诊断及指导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2例甲状腺结节病人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本组72例中,45例单发结节的病理结果为甲状腺腺瘤3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癌4例。27例多发结节的病理结果为甲状腺腺瘤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甲状腺癌2例,桥本氏病6例;结论: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较可靠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为75例甲状腺腺瘤及1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病理证实甲状腺腺瘤6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3例,甲状腺癌3例,桥本氏病2例.彩色多普勒对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正确率88%和89%.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于甲状腺肿物实行外科手术治疗,在目前看来是唯一的有效方法。除了几种甲状腺炎(桥本氏病、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核、硬化性甲状腺炎、嗜酸细胞甲状腺炎等)以外的甲状腺肿物——甲状腺腺瘤、囊肿(均叫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甲状腺癌、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性甲状腺肿物等一般都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块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冬芳 《海南医学》2005,16(8):11-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块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9例甲状腺肿块病人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99例中,61例单发结节的病理结果为甲状腺腺瘤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甲状腺癌6例。38例多发性结节的病理结果为甲状腺腺瘤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甲状腺癌3例,桥本氏病4例。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较可靠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卢定友  陈望 《中外医疗》2016,(23):188-190
目的:分析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探讨各种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整群收集该院2009年11月—2015年12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共54例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54例中,甲状腺腺瘤24例,甲状腺癌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甲状腺囊肿2例,Graves病1例。该组病例依据其CT表现,分为三大类型:①单结节型33例,包括甲状腺腺瘤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癌12例,甲状腺囊肿2例;②多结节型16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腺瘤7例,甲状腺癌3例;③弥漫肿大型5例,包括Graves病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结论甲状腺病变CT分型、CT平扫和增强特点,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关系,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是甲状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9例曾诊治的甲状腺结核患者,该组病例均已经手术及病理方式确诊。结果:术前大多被误诊为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少数被误诊为地方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术后均诊断为甲状腺结核。结论:甲状腺肿块伴发热及结核病史者应考虑甲状腺结核的可能,甲状腺结核术前诊断困难,治疗方式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9例曾诊治的甲状腺结核患者,该组病例均已经手术及病理方式确诊。结果:术前大多被误诊为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少数被误诊为地方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术后均诊断为甲状腺结核。结论:甲状腺肿块伴发热及结核病史者应考虑甲状腺结核的可能,甲状腺结核术前诊断困难,治疗方式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其合并的癌肿和其它病变外科治疗的经验和问题,探讨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2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包括甲状腺癌、腺瘤、甲状腺炎和继发甲亢等并发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石腊切片检查报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18例,合并甲状腺癌7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癌后二次手术病理仍有癌灶1例;合并其它退行性病变176例.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癌变的几率很小.手术治疗后必须使用甲状腺激素治疗,才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接受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的构成,总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5年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3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明显增加,该组以结节性甲状腺肿(58.18%),甲状腺腺瘤(25.69%),甲状腺癌(6.69%)为主,甲状腺功能亢进(后文简称甲亢)占2.39%,桥本氏病(也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有所增加(6.21%),且高出甲亢患病率;手术方式:局限于一侧的良性疾病近来以单侧腺叶切除术为主,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主要为患侧腺叶、峡部联合对侧次全切除术,不主张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麻醉以颈丛阻滞为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14%,其中术后出血0.36%,喉返神经损伤0.71%。甲状旁腺永久性损伤36%,甲状腺功能低下0.71%;术后复发率2.14%,近年来复发率有所下降。结论:该组甲状腺疾病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为主;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采取个体化方案;专业化培训、细致操作以及颈丛阻滞麻醉等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规范、系统的内分泌治疗可降低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生物学特性与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6例甲状腺微小癌均为术前拟诊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良性病变,经术中冰冻并术后石蜡切片确诊微小癌。28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者,26例一侧TMC者,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例双侧微小癌行甲状腺全切除,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者行患侧叶加峡部切除及对侧叶大部切除术。6例甲状腺腺瘤者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2例活检诊断淋巴结转移者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34例获得随访6个月~10年,均无瘤生存。结论: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生物学特点利于其诊断及治疗的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重要手段,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和/或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为主要术式,一般不作预防性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方法、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乳人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4例、甲状腺腺瘤2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和甲状腺癌1例。结果成功完成手术60例,2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6.2±27.0)min,术中失血平均15.5ml,均未输血。术后2d~3d拔除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1d,平均住院费用为14510元,本院同期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平均为4700元,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肿瘤切除11例,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23例,双叶次全切除27例,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1例。甲状腺肿块长径最大4.0cm。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随访,失访2例,58例随访3—60个月(平均20个月),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小结节,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术后无复发。患者均对手术美容效果满意。1例甲状腺癌目前仍生存,并继续随访。结论经胸乳入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而可行的手术方法,手术视野清晰,显露神经清楚,具有显著美容效果。但该方法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费用较开放手术高,因此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肿块149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德根 《当代医学》2010,16(19):68-69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的构成,手术方法及总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09年11月我院149例甲状腺手术病人临床资料。该组以结节性甲状腺肿80例,甲状腺腺瘤55例,甲亢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甲状腺癌6例;良性疾病以患侧腺叶次全切除术为主,甲亢行双侧次全切除术,甲状腺癌以根治性手术为主;采用颈丛麻醉及全身麻醉。结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暂时性声音嘶哑6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149例手术病人无死亡、切口感染、术后大出血、术后抽搐、窒息及气管切开等。结论该组甲状腺疾病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为主,患侧腺叶次全切除术为主要术式,但应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大小而采取个体化方案,而术前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正确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细致及注重手术细节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乳入路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32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甲状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腺瘤,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有1例转为开放手术,术后2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其中1例在1个月恢复,另1例在术后4个月恢复。手术时间平均109min,术中出血约38ml,术后4d出院。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与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7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西南医院乳腺中心共完成216例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采用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72例,左侧22例,右侧31例,双侧19例。单发结节41例,多发结节31例,共113个结节,结节直径0.4~6.3cm,平均2.8cm。结果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19例,手术时间80~150min,平均97min;单侧次全切53例,手术时间25~12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5~120ml,平均45ml。行颈丛加局麻68例,耐受良好66例(97%),全麻4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穿刺道内出血2例。随访3~5年,医患双方对美容效果均非常满意。1例术后半年复查出现单侧结节复发,复发率为1.4%。结论经前胸壁入路或经乳房途径腔镜下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方法,局麻加颈丛在大多数病例安全可靠,游离甲状腺时避免直接抓夹甲状腺组织或肿块,采用钝性推、挡法及超声刀的正确使用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农跃 《中国现代医生》2013,(9):139-140,142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并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200例,其中2005年1月-2008年1月行甲状腺被膜外次全切除手术100例(被膜外组),2009年1月~2011年1月行甲状腺被膜内次全切除手术100例(被膜内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被膜内组患者术后发生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及手足抽搐等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被膜外组(P〈0.05)。两组上述单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被膜内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改良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改良颈部切口与传统颈部切口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4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25例行改良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29例行传统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输血。两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止痛剂用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后均出现1例声音嘶哑,经治疗后3个月内恢复;48例患者得到3~20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改良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其出血量少、术后止痛剂用量小、切口美观、手术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及相应的病理学基础,探讨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28例甲状腺腺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中性别、年龄、病灶的大小、病灶液性与实性回声的比例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叶是否肿大、病灶是否单发、病灶有无包膜、声晕、病灶周围有无正常甲状腺组织、边界是否清晰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两者的病理基础不同,构成了超声图像上的不同特征,可作为两病的超声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胸乳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6例,甲状腺单腺叶次全切除术7例,甲状腺单腺叶全切除术1例。结果 24例经胸乳入路甲状腺手术均在全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甲状腺腺瘤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无神经、甲状旁腺损伤、无气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例出现胸前区皮下感染。手术时间50min~137min(平均62min),术中出血5ml~65m1(平均27m1),术后住院时间2~5天(平均3.6天),随访1~13个月,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经胸乳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是一种兼顾安全性,可行性及美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