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药品流通管理模式,是人民用药安全的基本保证,是维护人民用药的合法权益。其制度的核心目的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误用药物,危及生命健康,消除安全用药的隐患。但是安全用药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消费者自我保健意识低,假劣药物的流通使用,药物缺乏疗效,用药错误,药物的滥用和误用,药物配伍禁忌,药物的急性、慢性中毒等等,均可导致药物潜在的安全性问题,特别对婴幼儿、孕妇、老人更要注重安全用药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收到3万多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处方药的不良反应占97.4%,其不良反应和严重程度是远远高于非处方药,给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维护人民用药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临床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的现状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洁 《护理研究》2011,25(1):6-8
分析临床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策略在于落实各项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开展用药安全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入分析导师系统中的不良结构系统特性,提出了采用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ISSM)研究导师绩效考核问题的思路,并采用ISSM逻辑步骤分析绩效考核体系的基本构成.ISSM绩效考核模式的设计,使导师绩效考核中出现的软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弥补传统考核设计中的不足,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 目的:探讨科学有效的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方法,为用药及患者安全提供保障。方法:总结2013年~2015年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护士在药品管理、使用等过程中各种风险防控的方法和举措,比较护理用药缺陷、隐患、防差发生率,并调查比较护士用药规范掌握情况。结果:护理用药缺陷、隐患发生率2013年~2015年比较逐年降低,用药防差率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用药规范掌握率升高,与201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用药管理体系和手段,能降低用药中的危险值,提升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医院用于预防、治疗,科研的物质保证。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院医疗效果及信誉并直接关系患者的安危,药品从购入医院到应用于临床的全过程,各个环节都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把好药品质量关,保证用药安全是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药品在医院循环的环节主要有采购、储存、使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药物是疾病治疗最常用的手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是医患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复杂的临床用药与药品管理程序给住院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1].住院患者使用药物的过程,需要病区和药房两个部门的合作,涉及多名医师、护士和药师,潜在的用药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常规高危药品管理)、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针对性高危药品管理)两个时间段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两组的高危药品不合理用药情况及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调查两个时间段工作人员的高危药品知识知晓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药品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1.67%、4.00%,低于对照组的8.33%、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的高危药品知识知晓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房实施针对性的高危药品管理,可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医院药库管理是保证药品质量,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加强药库管理,做到以较低廉的价格采购到质量上乘的药品,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笔者将几年来的管理经验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血液病房药品的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建立药品监管小组,运用PDCA循环法,对给药流程中涉及的医嘱处理、药物储存、药物配制、床边给药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结果 2016年全科实施安全用药质量管理后,医嘱处理、药物储存、药物配制、床边给药环节缺陷发生率分别由第一季度1.57%、2.83%、3.46%、8.18%下降至第四季度的0.4%、0、0.8%、2.81%,给药接近差错发生率和差错发生率分别由第一季度的0.31%和0.63%下降到第四季度的0和0.4%。护士药理知识合格率从第一季度的53.33%上升到第四季度的93.33%。结论病房成立药品监管小组运用PDCA用于安全给药质量管理,能够逐渐降低安全给药环节缺陷率、接近差错率和差错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9,自引:0,他引:119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安全护理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目前护理队伍存在的问题为内容,抽样调查5所县级以上医院336名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相关问题的认识情况.结果:调查内容中最高正确率97.02%,最低正确率仅为36.01%,不同年龄组与不同学历组比较,不同年龄组对安全管理认识存在着显著差异,学历组无明显差异,各类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全面理解掌握<条例>内容,从法律角度规范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工作方法、常规、制度,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fine risk management behaviours related to medication safety. Mixed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318 nursing related medication incidents reported in an Australian metropolitan hospital. Most incidents did not result in patient harm (93%). Omission of medications was the most frequent often related to patient absences from the unit or nurses failing to sign for medications. Thematic analysis resulted in the Medication Safety Subscales including 29 behavioural statements within three domains-administering medications, storage and management of medications, managing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medications. The Medication Safety Subscales can be used by managers, educators and clinicians to reinforce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tion safety. Early action by nurses may reduce patient injury.  相似文献   

12.
临床用药中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在临床用药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如何规避,达到安全用药。方法:采取全院大查房的形式讨论药物在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各科在临床工作中安全用药经验。结果:促进了医护及临床药剂师人员之间的沟通及对药物知识的掌握,药品的规范管理,安全用药。结论:严格的药物使用、保管制度及对药物使用知识的掌握是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探讨如何预防给药错误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至2012年自愿非惩罚报告系统中上报的给药错误137例,分析护士给药错误的类别、特点及原因。结果给药错误主要发生在综合科室占31.39%,外科占24.82%;患者身份识别错误、药物遗漏、给药技术性错误是给药错误的主要类别;发生给药错误的药物种类,占前2位的分别是抗生素和心血管系统用药;在发生给药错误的原因中,操作过程中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占48.9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给药错误的特点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护士药物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降低给药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病区用药安全水平,护士长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定期检查病区药品、加强与药学部静脉配置中心的协作与交流、监测输液全过程、指导口服用药、对出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与用药指导、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6个方面来指导护理人员正确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患者在药物使用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规避措施,达到安全用药。方法:应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患者在使用药物中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药物使用方法错误最多。药品保管、使用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非常重要。结论: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及对患者实施药物知识的教育,是保证辅助生殖技术患者安全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口服药服药到口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日常工作程序中的各个环节,找出导致不能服药到口的主要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士亲视病人服药到口率提高(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方法管理服药可以提高服药到口率,有效控制服药中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护士安全用药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代玲  李晓莉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652-1653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与临床护士安全用药有关的主要因素,为护士用药环节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全院在岗护士、进修人员、实习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对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与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有关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护士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药理知识、正确医嘱、查对制度五个方面。统计学经卡方检验分析护理人员随工作年限增加、职称职务的提高,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强低年资护士责任心、安全意识教育是保障安全用药重要的管理环节。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护士在医院安全用药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的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在人力配置、操作程序及管理系统上较先进和完善,尤其是护士在医院安全用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医嘱核对到取药、发药整个过程中,护士都在药剂师的保障和"电子智能药柜"的辅助下,按照严格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进行,不仅维护了患者的安全,也起到了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作用,对我国临床药品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级分层互动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患者安全用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来院就诊的260例老年患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按患者在用药安全问题上需要帮助指导的不同程度划分为A级、B级、C级3个层次开展三级分层互动管理,分别进行安全用药护理干预,4个月后进行回访,比较不良用药行为改善情况。结果开展3级分层互动管理后,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患者从70.38%降至5.38%,随意服用保健品的患者从81.53%降至11.92%,改变服药时间、漏服、误服、忘服药物的患者从73.46%降至7.30%,实施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3.40,267.89,226.62;P<0.05)。结论三级分层互动管理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社区老年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Medication errors made unintentionally by nurses continue to be a major concern in hospitals, medical centres and aged care facilities throughout Australia. While there is a plethora of literature available, which has identified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nurses making errors, few studies have reported on factor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errors made by nursing students. Design.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Method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final‐year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n = 28) to explore their experiences of administering medication. Constant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categories from the data. Results. The central category was identified as ‘shifting levels of supervision’. This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supervision students received when administering medication. Four levels were identified: ‘being with’, ‘being over’, ‘being near’ and ‘being absent’.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nursing students do not always receive the level of supervision that is legally required. Less than satisfactory levels of supervision were identified by participants as leading to medication errors or near misses. Conclusion. Apart from ‘Being with’, the levels of supervision described by participants have major implications for the safe administration of medication by nursing students and represent the actual or potential cause of error. Relevance to clinical practice. The potential for medication errors pose a major safety issue. Healthcare service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patient safety. Appropriate supervision of nursing students when administering education therefore requires urgent attention to ensure best practice is execu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