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2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彦青 《河北医药》2002,24(9):730-730
近年来 ,急性心肌梗死 (AMI)在诊治方面有较大的进展 ,病死率由 2 0世纪 60~ 70年代的 2 0 %~ 3 0 %降至 10 %~ 15 % [1 ] 。我院自 1988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AMI 2 0 2例 ,现对AMI的几个临床问题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2例中 ,男 15 9例 ,女 43例 ,男∶女 =3 .7∶1,年龄 2 6~ 86岁。梗死部位 :前壁 5 6例 ( 2 7.7% ) ,前间壁 44例( 2 1.8% ) ,广泛前壁 2 5例 ( 12 .4% ) ,下壁 3 2例 ( 15 .8) ,侧壁 2例( 1% ) ,下壁 +右室 5例 ( 2 .5 % ) ,下壁 +正后壁 10例 ( 4 .9% ) ,下壁 +正后壁 +右室 3…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并发症。方法对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滴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血管再通率为76.9%(40/52);5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好,使用方便,相对安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观察了12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分析了不同时间、年龄、溶栓对血管再通及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急诊溶栓组(A组)和入院后溶栓组(B组),各30例。A组患者诊断为AMI后,在急诊科立即给予尿激酶(UK)静脉点滴,B组患者按常规办完入院手续后再按上述方法溶栓治疗。结果从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 A组(145±33)min,B组(253±116)min(P<0.05)。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A组86.7%,B组63.3%(P< 0.05)。A、B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结论急诊溶栓可缩短AMI患者溶栓开始的时间,增加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病人 ,女 ,70岁。入院前 45d因“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外院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本次劳累后胸闷、憋气、呼吸困难 4h以“冠心病、心肌梗死 (MI)并急性左心衰”于 2 0 0 1年 3月 3日急诊入院。体检 :T 3 6 5℃ ,P 12 4,R3 4 ,BP 176/98mmHg。急性痛苦病容 ,极度呼吸困难 ,憋气 ,烦躁 ,端坐呼吸 ,喉中痰鸣 ,濒死感 ,颜面口唇严重紫绀 ,肺底可闻广泛中小水泡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尖区可闻 2 /6级粗糙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肝剑下 4cm ,肋下 3cm ,触痛明显。即吸氧 ,予速尿、西地兰、氨茶碱、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治疗渐平稳 ,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特殊病例,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人民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100例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为阿斯综合征或急性左心衰竭者为4例,伴AMI急性并发症者35例,其中4例死亡,行静脉溶栓治疗23例,再通14例,血栓自溶7例。梗死前反复心绞痛者11例,住院期间其心功能明显好于无梗死前心绞痛者,且无死亡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规范细致的治疗方案可降低死亡率,应强调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但相当一部分病例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这就为正确的治疗带来了困难。不过只要从一救治就认真仔细分析,就能及时发现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就能控制严重的并发症(如端坐位做ECG检查),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尿激酶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64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冠脉再通率为59.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其中,心力衰竭9.4%,梗死后心绞痛3.1%,死亡3.1%,没有出血并发症的患者。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能够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4例患者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4例患者均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运用尿激酶溶栓治疗17例冠状动脉再通,胸痛迅速缓解,7例未通,5例患者给予对症处理,胸痛逐渐缓解,2例死亡,未有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应在6 h以内效果最好,溶栓使心肌再灌注,治疗方法是最重要和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2月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观察再通情况、并发症发生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再通率为93.3%,其中,发病<6h内溶栓的再通率为100.0%;6~12h再通率为88.9%,>12~24h再通率为33.3%。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死亡2例,死亡率为6.7%,其中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为并发室颤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降低病死率;且溶栓距发病时间越短,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则越高,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将42例无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另将伴有高血压的4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临床特征和血压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现典型胸痛者占比67.4%,对照组中则为83.3%;就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再梗死和病死率等指标看,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要较对照组高,两组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其余各指标差异不明显。结论对于高血压伴AMI的患者,首先应当对其血压加以控制,尝试逆转左心室肥厚,以此改善后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的研发进展 ,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的文献进行评述。结果与结论 :溶栓仍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措施。至于何种溶栓剂疗效更好 ,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虽然近年来人们开发和研制出各种新型溶栓剂 ,但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仍低 ,故还应寻找联合其他治疗措施的溶栓方案。  相似文献   

13.
陈锐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22):25-25,2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人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 观察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并与58例健康人QT离散度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15例发生室颤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并与未发生室颤患者QT离散度比较。结果 急性心梗塞组QTdQTc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生室颤患者QTd及QTcd明显大于无室颤度者。结论 推测QTd作为无创性预测心脏事件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各种因素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总结分析某院近5年急性心梗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入院组与晚期入院组患者年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8.898,P=0.031)。当收缩压<80mmHg或舒张压<60mmHg时,AMI患者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分别为χ2=99.329,P=0.00;χ2=78.521,P=0.00)。发病前有无心绞痛对AMI患者死亡率有很大的影响(χ2=9.303,P=0.02);心肌梗塞面积对AMI死亡率有着重要的影响(χ2=25.016,P=0.00)。结论:心梗病人的年龄、血压、梗塞部位、范围及有无侧支循环直接关系到AMI患者病情的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静脉输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文鼎  张承宗 《天津医药》1991,19(12):714-717
  相似文献   

16.
用均相竞争法直接测定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结果显示AMI早期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组织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引起ET的大量释放,是机体释放的一种内源性致损伤因子。AMI早期血浆ET浓度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力变化不一致。(r=-0.154,P>0.05),但与AMI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及心肌细胞破坏程度密切相关,上述资料提示:AMI患者血浆ET变化有助于病情严重度的估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8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老年组(61例,≥65岁)与非老年组(47例,<65岁)无胸痛时的主要临床症状、梗死部位、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以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情况差异。结果老年组无胸痛者39例,占本组63.9%,非老年组无胸痛者9例,占本组19.1%;两组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后发现,其梗死发生的部位情况接近,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组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脑血管意外等情况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死亡15例,占本组24.6%,非老年组死亡7例,占本组14.9%。组间病死率比较具显著性(P<0.05)。结论 AMI与性别及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老年人AMI临床多数表现为无痛或非典型性胸痛,且具有更多的并发症和更高的病死概率,熟悉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尽早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Numerous factors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determining the formulary status of thrombolytic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efined treatment options, predicted outcomes, and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is disorder continue to evolve from clinical trials. Pharmacists have a major role in delivering patient care, with responsibility for evaluating, procuring, and monitoring thrombolytic agents and drug therapy in general.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eatment guidelines, evaluating economic and therapeutic outcomes, providing timely optimal drug therapy, and educating health care providers and the public, they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health care team.  相似文献   

19.
王希柱  宋月霞 《中国药房》2005,16(18):1408-1410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的可能机制。方法:60例AMI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比较2组恶性心律失常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以及QT离散度、左室重构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恶性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例数明显降低(P<0.01~0.05),QT离散度显著减少(P<0.01),左室重构变化更小(P<0.05)。结论:美托洛尔可能通过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减少QT离散度、抑制左室重构等方面降低AMI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征。方法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STEMI组中吸烟、持续性胸痛及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明显较NSTEMI组多;NSTEMI组患者年龄、女性比例和糖尿病并发率均明显高于STEMI组;STEMI组血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明显高于NSTEMI组;造影显示冠脉单支病变NSTEMI组明显较少,而三支病变则多于STEMI组;冠脉狭窄程度≤90%的患者NSTEMI组较多,而狭窄>90%者STEMI组更多;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MI患者年龄偏大,且好发于女性,临床症状较轻,化验检测结果严重程度低,且造影显示冠脉病变程度低,但有基础TIMI血流3级和存在侧支循环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