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腺苷钴胺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志良  冷健  崔红燕 《中国药事》2006,20(2):122-125
腺苷钴胺,又称腺苷辅酶维生素B12,化学名为5,6-二甲基苯并咪唑基-5-脱氧腺嘌呤核苷基钴胺,是维生素B12的活性辅酶形式之一。羟钴胺、甲钴胺、腺苷钴胺是从哺乳动物的组织中分离出的维生素B12的3种最常见的形式,但只有甲钴胺和腺苷钴胺可作为人体内酶的辅因子[1]。腺苷钴胺在195  相似文献   

2.
周围神经病治疗剂甲钴胺的药理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彤 《天津药学》2003,15(4):62-64
194 8年 Spies等人首先将维生素 B12 作为一种特异的药物用以治疗恶性贫血。以后又研究开发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维生素 B12 ,如氰钴胺 (CN- B12 ) ,羟钴胺(OH- B12 )和腺苷钴胺 (DBCC) ,用于治疗贫血和神经病变。甲钴胺 (mecobalamin)是不同于 DBCC的另一种辅酶型 B12 ,在其化学结构中 ,一个甲基结合在中心的钴分子上。已经发现 [1] ,甲钴胺对与维生素 B12 缺乏症无关的周围神经病的疗效优于其他维生素 B12 的衍生物。1 甲钴胺的药理作用机制 [2 ]1.1 增强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生成 神经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是组成轴突的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苦碟子注射液与腺苷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确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患者,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ml同时每日应用注射用腺苷钴胺1mg肌注1次,共2周后,口服腺苷钴胺片500μg/次每日3次,共3周。对照组40例,每日应用注射用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μg肌注1次。2周后,口服腺苷钴胺片500μg/次,每日3次,共3周。结果 苦碟子联合腺苷钴胺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05),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腺苷钴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B12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目前临床应用相对较多的两种维生素B12制剂对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一医院临床收纳的满足试验条件的神经卡压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甲钴胺组(41例),腺苷钴胺组(39例)和针灸组(41例),甲钴胺组患者静脉滴注弥可保,每次0.5 mg,1次/d;腺苷钴胺组患者肌肉注射腺苷钴胺,每次0.5 mg,1次/d;针灸组选用针灸理疗、按摩等常规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两周.观测治疗后患者的主观症状、各项体征,并严密观察、记录试验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3组治疗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甲钴胺组在主观症状、客观体征方面改善均优于腺苷钴胺组及针灸组.结论 甲钴胺作为最新一代的维生素B12临床应用疗效、安全性方面均优于以往维生素B12,且西医治疗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纯针灸治疗有明显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5.
腺苷钴胺是维生素B12产生菌直接代谢产生的,属于辅酶型维生素B12可直接参与人体内的生化反应,其疗效较普通维生素B12好许多,因此它被研制成多种剂型用于恶性贫血和神经炎症的治疗.本文章从高温、高湿、强光等方面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目的在于给其制剂生产过程和临床用药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章林  汪学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26-2627
目的:探讨眶上神经炎的治疗方案。方法:汉桃叶片配合腺苷钴胺、维生素B1口服治疗眶上神经炎30例,与卡马西平相对照。结果:汉桃叶片配合腺苷钴胺、维生素B1口服治疗眶上神经炎,总有效率100%;与卡马西平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汉桃叶片联合腺苷钴胺、维生素B1治疗眶上神经炎,初步显示该疗法具有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化学名] 5′-脱氧腺苷钴胺 [作用特点] 本品是一种新型B_(12)产品,即氰钴型维生素B_(12)中的CN基由腺嘌呤核苷取代。它是维生素B_(12)在体内的主要形式,因为它以辅酶的形式参加体内各种重要的代谢反应,故称为辅酶B_(12),辅酶型维生素B_(12)在生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参加  相似文献   

8.
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为维生素B12在体内两种辅酶活性形式之一,其钴原子与甲基相连。维生素B12另一辅酶活性形式5’-脱氧腺苷钴胺接受CoF递来的甲基,生成甲钴胺,后者再将甲基转移给甲基受体[1]。甲钴胺可参与物质的甲基转化反应及核酸、蛋白质和脂类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以及神经髓鞘的合成,从而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2]。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近年来有文献报  相似文献   

9.
产生庆大霉素的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urea)在发酵代谢过程中除产生庆大霉素以外,也产生维生素B_(12),而且大部份是以腺苷辅酶维生素B_(12)的形式(图1、R=R_1)存在于发酵液或菌丝体中。过去我们在提取过程中将它转化为氰钴胺(图1,R=R_2),再纯化精制,供临床使用。但氰钴胺进入人体内一定要转化为腺苷辅酶维生素B_(12)以后才能发挥治疗作用。当患者的肝功能受到损伤时,这种转化能力就很低,甚至消失,此时氰钴胺就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若采用腺苷辅酶维生素B_(12)则情况就不一样。它进入  相似文献   

10.
<正>甲钴胺(甲基维生素B12,mecobalamin)属于维生素B12(Vit B12)类,是Vit B12的衍生物,因在中央钴分子上结合了一个甲基基团,可参与物质的甲基转运及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的代谢,促  相似文献   

11.
甲钴胺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甲钴胺 (Mecobalamin)商品名弥可保 ,是VitB1 2 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 ,主要用于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性疾病及因缺乏VitB1 2 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 ,副作用少。1 药理及临床1 1 药理药效 在生物体内 ,氰钴胺 (VitB1 2 )经钴胺运载蛋白结合形成TCS VitB1 2 复合物而摄入细胞内 ,然后由溶媒体蛋白酶释放出羟钴胺 ,再经甲基化生成甲钴胺。甲钴胺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髓液中。甲钴胺系一种糖酶型维生素 ,甲钴胺可直接转运入神经细胞 ,刺激轴浆蛋白质合成使轴突受损区域再生。甲钴胺为维生素B1 2 在体内的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评价注射用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维生素B12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动态观察评价卡马西平联合腺苷钴胺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2.5%,疗效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使用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甲钴胺的药理及临床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小姜  徐敏 《中国药师》2000,3(2):100-102
甲钴胺为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药物,属于维生素B_(12)类,别名为甲基维生素B_(12)。它通过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以及神经髓鞘的合成,从而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从1948年Spies等人把维生素B_(12)作为药物研究以来,维生素B_(12)的研究取得飞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作为药物的维生素B_(12)主要有:氰钴胺、羟钴胺、腺苷钴胺和甲钴胺。前两种维生素B_(12)在人体内没有生物活性;后两种辅酶型维生素B_(12)已经实现人工合成,  相似文献   

14.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一种辅酶形式,具有其他形式的维生素B12所不具有的代谢和治疗应用价值。作为周围神经治疗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神经障碍及多发性神经炎等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对于癌症、艾滋病、男性不育症以及睡眠节律紊乱等也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腺苷钴胺针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给予腺苷钴胺针剂1.0mg肌注,1次/d,连续10d;后改为腺苷钴胺针剂1.0mg,隔日肌注,连续20d。对照组40例,给予维生素B12针剂0.5mg肌注,1次/d,连续10d;后改为维生素B12针剂0.5mg,隔日肌注,连续20d。治疗10d及30d后分别记录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1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5)。2、治疗3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P〈0.01)。3、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腺苷钴胺针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高效,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戴伟国 《上海医药》2004,25(8):371-371
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cyanocobalamin),是一种含有钴的咕啉类有机化合物,为深红色结晶或结晶粉末,分子式为C63H88CON14Po维生素B12是人体组织代谢过程中必需的维生素,是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维持生长和促进红细胞生长的重要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参与体内甲基转换及叶酸代谢,促进神经髓鞘中脂蛋白的形成,保持中枢神经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前列地尔10μg+1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次/d;腺苷钴胺1.5mg,肌肉注射,1次/d。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2 500μg,1次/d,肌肉注射。疗程均为3周。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腺苷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在室温不同光照条件下注射用腺苷钴胺与维生素B1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并与临床常用溶媒进行比较。方法:将注射用腺苷钴胺分别与维生素B1注射液、灭菌注射用水及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2 h内在室温避光、红光、部分见光及完全见光条件下,分别观察和检测各配伍液外观、不溶性微粒数及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腺苷钴胺及维生素B1的含量。结果:在避光和红光条件下,注射用腺苷钴胺与维生素B1注射液配伍2 h内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数及含量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在部分见光及完全见光条件下,配伍液2 h内不溶性微粒数、pH值及维生素B1含量保持稳定,但腺苷钴胺的含量明显下降。相同光照条件下,注射用腺苷钴胺分别与灭菌注射用水、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2 h内,pH值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腺苷钴胺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下降速度较维生素B1配伍组更快。结论:注射用腺苷钴胺与维生素B1注射液配伍2 h内,在避光和红光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在部分及完全见光条件下的稳定性均优于其与灭菌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  相似文献   

19.
欧盟批准MerckSerono公司的羟钻胺(hydroxocobalamin,Cyanokit)上市,用于氰化物中毒患者,特别是由于气道吸入导致的氰化物中毒的患者的治疗。羟钻胺为维生素B12前体,其可直接与氰离子结合生成氰钴维生素.是一种可以直接从尿液中排除的维生素B12的天然形式。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B12是含有以钴原子为中心的咕批核,且是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均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红色类咕批化合物的总称,又名钻胺素(cobalamins)。根据其钻原子β-位上配位体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钴胺素类型。其中最重要的β-配位体分别为氰基、甲基、5'-脱氧腺青基和羟基,因而分别被称为氨钴胺(Cyanocobalaml)甲钴胺(methylcobalamin)、腺音钻胶(adenosylcobalamin)和羟钻胶(by-droxocobalami),它们都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贫血和神经疾病。其中氰钻胺和羟钴胺在进入人体细胞后被转化为它们的代谢活化型(又称辅酶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