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起唇腭裂的原因可分两类:环境因素与先天因素,均属多因性。单纯唇裂或伴有腭裂的唇裂的发生与单纯腭裂的发生原因不同。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少患儿得以治愈与生存,从而显得本病发生率较以往为高,并有利于病因学的研究。作者首先分析了唇裂或带有腭裂的唇裂  相似文献   

2.
舌在腭部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大部分腭发育的研究都聚焦于腭突本身,但大量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腭裂发生往往伴有舌的异常,舌异常的原因及其与腭裂发生的关系尚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针对腭裂中伴发的舌异常、舌异常的发生机制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阐明继发性腭裂的病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双生儿同患唇裂、腭裂者,颇为罕见,国内尚未见诸报道。1982年4月我科收治过1例双生姊妹同患先天性腭裂的病例;1986年8月又收治1例双生姊妹同患先天性唇裂伴腭裂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双生儿李×(姊)和李×(妹)两人同患先天性软腭裂。1982年4月患者为6岁半,同时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4.
宋儒耀教授和柳春明教授合著的《唇裂与腭裂的修复》第4版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90万字,插图1000余幅,侧重于唇腭裂及其相关畸形的手术修复。共分四个部分:总论篇,论述唇裂与腭裂的发生情况、发生机制、发病原因、预防措施、畸形分类和治疗原则;唇裂篇,论述唇裂的修复历史、初期和继发畸形的修复;腭裂篇,论述腭裂修复的历史、腭裂修复、腭咽成形、赝复治疗和语言治疗;颅颌面篇,论述牙槽裂的修复、术前矫形、颌面畸形的外科矫正、牵引成骨技术以及颅面裂等。经验和创新,是本书最突出的特点。论述由浅入深,可帮助初学医生学习,亦可…  相似文献   

5.
358例唇裂与腭裂的临床统计和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唇腭裂为口腔科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我国上海、北京、四川等地调查的发病率(1954年~1973年)为0.87~1.62‰,美国(1974年~1978年)为0.86~0.95‰,丹麦(1939年)为1.50‰,匈牙利(1977年)为1‰。综合国内外的发病率,大致在千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6.
非综合征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基因位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病因极其复杂。大量的研究表明基因在它的病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寻找导 基因位点,尤其是导致非综合征特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基因和位点。本文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病因极其复杂。大量的研究表明基因在它的病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寻找导致唇腭裂的基因位点,尤其是导致非综合征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基因和位点,已初见端倪。本文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家族性非综合征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病率因国家,地区、种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国外新生儿唇腭裂发病率约为1‰,而在我国约为1.2%。其中,以非综合征形式存在的唇腭裂患者约有50%~70%,且有家族性发病的倾向。有家族史的单纯性腭裂(cleft palate only,CPO)和非综合征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nonsyndromic  相似文献   

9.
曹喆  贾绮林 《口腔正畸学》2008,15(4):169-172
目的观察唇腭裂患者颈椎异常的影像学表现,统计颈椎异常在唇腭裂患者中的比例及分布情况。材料与方法实验组304名6岁以上唇腭裂患者(男191人,女113人),对照组6岁以上非唇腭裂223人(男132人,女91人),应用头颅侧位片观察颈椎异常的表现。结果颈椎异常的表现类型分为后弓发育缺陷和融合两大类,其中,后弓发育缺陷分为椎弓裂、发育不足和寰枢对位不良三个亚类,融合分为寰枕融合和椎体融合两个亚类。寰枢对位不良在以往的研究中未曾报道。实验组中,55人(18.1%)发现颈椎异常,对照组中19人(8.5%)发现颈椎异常,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颈椎异常的表现类型分为后弓发育缺陷和融合两大类,发现新的表现类型寰枢对位不良。颈椎异常在唇腭裂患者中的发生比例高于非唇腭裂人群,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综合征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非综合征唇裂伴或不伴腭裂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唇裂不伴腭裂52例(唇裂不伴腭裂组),唇裂伴腭裂38例(唇裂伴腭裂组);选择同期我院口腔科常规口腔检查、口腔健康的4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应用问卷调查法评估口腔健康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口腔健康与日常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唇裂不伴腭裂组与唇裂伴腭裂组在龋失补指数(DMFT)、功能牙数目(TH)、咬合牙对、龋齿牙数、LOA≥6 mm牙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裂不伴腭裂组与唇裂伴腭裂组的DMFT、TH、咬合牙对、龋齿牙数、LOA≥6 mm牙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唇裂伴腭裂组OIDP量表各条目得分、OIDP总分显著高于唇裂不伴腭裂组(P<0.05);唇裂不伴腭裂组OIDP量表各条目得分、OIDP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临床口腔健康指数与OIDP分数的相关关系,唇裂不伴腭裂组与唇裂伴腭裂组DMFT、MT与根龋牙数、LOA≥6 mm牙数与OIDP分数呈负相关;咬合牙对与OIDP分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非综合征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口腔健康对日常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任务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研究腭裂患者感知异常语音的神经激活模式。方法 采用组块设计,在16例腭裂患者和20名正常听者执行声门停顿音、高鼻音、正常语音三类听觉刺激的感知任务时,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扫描,统计分析腭裂组和正常组在感知不同语音刺激时脑激活模式的差异。结果 (1)腭裂组与正常组在感知声门停顿音时,右侧额中回出现显著的激活差异(FDR校正,P<0.05);(2)腭裂组在不同语音刺激下,脑激活反应存在差异,声门停顿音在右侧梭状回、枕上回、颞中回、颞上回、角回和中央前回等脑区的激活反应显著高于其他语音刺激(FDR校正,P<0.05)。结论 腭裂组与正常组在感知以声门停顿音为例的异常语音时,其神经激活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出现显著的右侧半球言语相关脑区激活,提示腭裂患者可能存在言语功能的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12.
腭裂术后异常语音的治疗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从事唇腭裂专业医师越来越关注腭裂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恢复程度.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在语音病理学方面国内一些院校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缩小,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在该领域的整体水平还需提高.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语音病理学发展的客观因素依然存在,如:偏重外科手术、忽视功能治疗、缺乏专业人员、收费不规范等;专业人员自身知识结构的问题,如:缺乏扎实和系统的语音病理学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缺乏相应的专业职称等等.以上因素虽然不同程度影响着国内腭裂术后语音治疗的整体发展,但腭裂术后语音治疗被视为是腭裂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共识也逐渐形成.由此可见,如何尽快规范腭裂术后语音治疗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双侧唇裂或唇腭裂患者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Ⅱ期整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介绍双侧唇裂/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按鼻畸形、唇畸形的不同,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对上唇组织较多者,采用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上唇创缘直接缝合法;对鼻及上唇畸形较轻者,采用Noordhoff整复法治疗;对鼻唇畸形严重并有上唇过紧者,采用前唇组织瓣延长鼻小柱,下唇Abbe瓣旋转修复上唇正中缺损。结果:50例患者中,30例Ⅱ期修复后鼻形态正常,鼻孔大小对称,有良好的鼻堤,鼻小柱长度适中;恢复了上唇的高度和宽度,有明显的人中嵴、唇峰及唇珠,上下唇和谐。11例患者一般。结论:本文介绍的三种术式适用于不同类型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15.
受体和生长因子在其它学科和领域研究较多,对于它们在腭裂形成中的作用,国内未见报道,国外学者也是八十年代以来才陆续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致畸原受体和生长因子与腭裂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诱发腭裂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腭裂咽成形术后患者异常语音的发音特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腭裂咽成形术后患者的发音特点和发生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本组病例82例(男46,女36),年龄4~31岁(平均13.44岁)。采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表(包含音节、词、词组、短句)对患者录音,并对其语音清晰度、异常语音、代偿性发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82例患者巾,以腭咽闭合不全型为持点的代偿性语音71例:声门塞音60例、咽摩擦音11例;以腭咽闭合良好型为特点的代偿性语音11例:腭化音6例、腭化 侧化音2例、侧化音3例.清晰度:声门塞音46.27%、咽摩擦音57.19%、腭化音67.17%、腭化 侧化音74.67%、侧化音77.50%.异常辅音多见于塞音、擦音、塞擦音,辅音的弱化以送气音p66.67%(8/12)、t78.95%(15/19)、s60%(39/64)、sh60%(39/64)、c66%(43/65)、ch66%(43/65)、x62%(39/63)、q67%(43/64)、k76%(31/41)、b73%(43/59)所占比例较多;辅音的脱落则以不送气音z81%(56/69)、zh81%(56/69)、i80%(56/70)、g84%(48/57)所占比例较多。结论:咽成形术后仍以腭咽闭合不全型为特点的代偿性语音为主,主要表现为辅音的脱落与弱化。产生弱化的辅音多见于送气音,产生脱落的辅音则多见于不送气音.  相似文献   

17.
腭裂与中耳疾病及听力丧失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腭裂患者的中耳疾病及听力丧失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我国从事腭裂治疗的口腔外科医生或整形外科医生并没有对腭裂患者的耳疾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的目的是应用声阻抗测听仪及纯音测听仪对腭裂患者的咽鼓管功能,中耳炎的发病情况及听力损失程度,腭裂手术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等做一初步的观察及探讨,为临床治疗工作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因先天和后天因素具有对分泌性中耳炎及中耳功能障碍的易感性 ,但由于样本选择及测试方法的差异对腭裂患者中耳功能状况报道结果尚不完全一致 ,尤其对腭裂类型与中耳功能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1.1 样本本研究腭裂患者均来自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 1996 0 9~ 2 0 0 1 10门诊及住院患者。1.2 样本纳入及排除标准非综合征型腭裂 ;排除由噪音、爆震、传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耳毒性药物、家族性等因素所导致的听力下降 ;测试前1周无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腭裂修复术对腭裂患者中耳状况及听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分析23例腭裂患者术前、术后(平均复诊时间8.6个月)声阻抗检查结果及纯音听阈变化情况。结果 腭裂修复术后渗出性中耳炎患病率及平均听闻值均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耳声反射阳性率有明显提高。结论 腭裂修复术后短时间内,咽鼓管功能及听力恢复表现的不明显,声反射是反映中耳状况较为敏感的指标,可作为腭裂总者术前、术后渗出性中耳性监到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是口腔常见疾病,发病率约10~20%,而且可出现在白塞氏病(BD)等具有多系统表现的炎性病变中。虽然BD的口腔溃疡在临床表现及组织学变化上与RAU的溃疡相同,但两者的具体联系还不清楚。诸多研究已提出了BD与RAU的免疫病理机制,提示RAU及BD患者最初有免疫异常而导致免疫调节的改变。人类T辅助细胞亚群根据交联的单克隆抗体的不同而分为两种不同的亚类,单抗4B_4定义的CD_4阳性亚类(辅助/诱导细胞),可为B细胞产生抗体提供帮助;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