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磁共振显像(MRI)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先后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的胰腺病变(时间间隔≤2周),并以病理及临床影像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18FFDG PET/CT、MRI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胰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共86个病灶,其中58个恶性,28个良性,18F-FDG PET/CT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21%,82.14%,84.88%,90.91%及74.19%,MRI分别为67.24%,64.29%,66.28%,79.59%及48.65%,PET/CT+MRI分别为93.10%,89.29%,91.86%,94.74%及86.21%,3种方法的灵敏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较MRI高,必要时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胰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PECT全身骨显像在儿童和青少年腰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因腰痛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3例患儿的病例资料。男56例,女37例;年龄4~15岁,中位数9岁;病程8~38 d,中位数15 d。所有患儿最初的实验室检查和常规X线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或不能确诊。均采用Discovery NM/CT670型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行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显像剂选用99mTc-MDP。由2位有5年以上诊断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共同阅片确定是否存在阳性病变,最终通过病理检查联合MRI或CT检查予以确诊。结果:22例SPECT全身骨显像诊断为阳性,均经病理检查联合MRI或CT检查确诊;71例SPECT全身骨显像诊断为阴性的患儿仅2例确诊为假阴性,经MRI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灵敏度为91.7%(22/24)、特异度为100%(69/69)、准确度为97.8%(91/9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22/22)和97.2%(69/71)。22例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阳性的病例中,病灶位于脊柱11例、骨盆3例、骶髂关节3例、髋关节3例、骨外组织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7例、骨髓炎5例、骶髂关节炎3例、腰椎峡部裂3例、良性骨肿瘤2例和非骨性病变2例。结论:SPECT全身骨显像能准确探测多种引起儿童和青少年腰痛的骨骼病变和非骨性病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建议将此检查作为儿童和青少年腰痛的首次影像检查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或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8)F-FDG(18F标记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鼻咽癌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43例健康检查者和我院接诊的45例鼻咽癌患者分别进行~(18)FDGPET/CT和MRI显像检查,统计两种方法中鼻咽癌的阳性例数和阴性例数,计算相应的评价指标。结果:~(18)F-FDGPET/CT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6%、97.67%、96.59%、97.73%和95.45%,MRI分别为71.11%、79.07%、75.00%、78.05%和72.34%,二者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PET-CT在鼻咽癌的临床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与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对骨转移瘤可疑病灶诊断效能并进行比较,为可疑骨转移瘤患者选择最为适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可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于5 d内分别行平面核素骨显像及可疑转移灶部位SPECT/CT融合显像和WB-DWI显像,对所得结果行双盲法判读,判断并记录两种显像结果中可疑骨转移灶数量、位置并逐一对比分析。以活检病理、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或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作为最终确诊依据。计算两种显像方法在诊断骨转移病灶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并对2种检查方法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SPECT/CT融合显像对35例可疑骨转移瘤患者105处可疑骨转移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Kappa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2.13%,68.75%,88.57%,0.579,0.804。WB-DWI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Kappa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3.15%,81.25%,86.67%,0.492,0.822。经卡方检验,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转移瘤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与WB-DWI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相似,可根据患者病情及就诊条件酌情选择最适宜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CT、HR-HPV联合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LCT、HR-HPV、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LCT诊断灵敏度60.61%,特异度71.91%,阳性预测值21.05%,阴性预测值93.66%。HR-HPV诊断灵敏度57.58%,特异度87.27%,阳性预测值35.85%,阴性预测值94.33%。阴道镜诊断灵敏度66.67%,特异度87.64%,阳性预测值40.00%,阴性预测值95.51%。LCT、HR-HPV联合阴道镜诊断灵敏度90.91%,特异度95.51%,阳性预测值71.43%,阴性预测值98.84%。LCT、HR-HPV联合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个检测方法(P0.05)。结论:LCT、HR-HPV联合阴道镜可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99mTc-SPECT/CT融合显像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5个(173例)髋关节疼痛临床怀疑撞击综合征,而解剖影像学(DR,CT及MRI)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进行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以6个月以上的临床随访或手术资料为最终诊断标准,探讨其诊断价值并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205个髋关节SPECT/CT显像阳性189个(176个为真阳性,13个为假阳性),16个阴性(8个为真阴性、8个为假阴性)。SPECT/CT对FAI的诊断灵敏度是95.65%(176/184),特异度是38.09%(8/21).FAI的SPECT/CT的影像学特征可分为两类:髋臼缘及股骨头颈骨质均显示团状或斑片状核素异常浓聚;髋臼缘骨质显示团状或斑片状核素异常浓聚。结论:解剖影像学不能明确诊断关节FAI时,SPECT/CT融合显像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并有一定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81例肺占位病变患者,CT发现肺部病变112个。CT检查后2周内行18F-FDG符合线路检查,记录病变部位、大小、个数,采用视觉及半定量方法(T/N比值)分析,并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对比。结果①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肺内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94.62%,特异性为89.47%,准确性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97.77%,阴性预测值为81.71%。②胸部CT对肺部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86.02%,特异性为52.63%,准确性为80.36%,阳性预测值为89.89%,阴性预测值为43.48%。③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肺内结节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方面明显高于CT(P<0.05)。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可提高对肺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螺旋CT、MRI在盆腔附件囊实性病变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盆腔附件囊实性病变的66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前接受的螺旋CT、MRI诊断临床诊断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分析螺旋CT、MRI诊断对良恶性以及病理类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螺旋CT检查不同疾病的总体诊断灵敏度为73.91%,特异度为85.00%,阳性预测值为91.89%,阴性预测值为58.62%;MRI检查不同疾病的总体灵敏度为84.78%,特异度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95.12%,阴性预测值为72.00%。两种诊断方式的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螺旋CT与MRI在诊断盆腔附件囊实性病变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MRI诊断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比较术中分离淋巴结是否转移及MRI和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计算MRI检查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比较其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RI评价淋巴结转移灵敏度为74.4 %、特异度为94.8 %、准确率为85.7 %、PPV为92.0 %、NPV为82.2 %。假阳性率为5.2 %、假阴性率为25.6 %。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MRI评价淋巴结是否转移与临床病理高度一致(Kappa=0.72),评价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高度一致(Kappa=0.71)。结论:MRI诊断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 SPECT/CT 联合三骨显像对骨骼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诊 的 52 例骨骼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放射性核素 SPECT/CT、三骨显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骨显像 和联合放射性核素 SPECT/CT 诊断骨骼病变的诊断效能和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二者联合诊断骨骼病变特异度、准 确度、阳性预测值高于三骨显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与三骨显像相比,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三骨显像诊断骨骼病变结果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一般(Kappa = 0.414,P = 0.001);二者联合诊断骨骼 病变结果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 = 0.837,P = 0.000)。结论:放射性核素 SPECT/CT 联合三骨显像诊断能有效鉴 别骨骼病变性质,其与病理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具有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99 mTc-MIBI亲肿瘤显像与超声引导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活检(FNAC)对甲状腺"冷结节"良性与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冷结节"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99 mTc-MIBI亲肿瘤显影和超声引导细针吸取细胞学活检细胞病理检查,对2种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冷结节"恶性结节为19例,恶性患病率为32%;99 mTc-MIBI亲肿瘤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良恶性鉴别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3.68%,72.50%,46.18%,72.88%,56.00%,85.29%,3.15和0.49,与组织病理学诊断金标准一致性为中度符合(Kappa=0.43,P=0.001);细针吸取细胞学活检(FNAC)对甲状腺"冷结节"良恶性鉴别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4.21%,95.00%,79.21%,94.91%,88.89%,92.68%,16.84和0.35,与组织病理学诊断金标准一致性为高度符合(Kappa=0.80,P=0.000);FNAC与99 mTc-MIBI一致性为中度符合(Kappa=0.531,P=0.000),2种方法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实性"冷结节"恶性率较高;超声引导甲状腺FNAC与组织病理学诊断金标准一致性比较高;FNAC较99 mTc-MIBI亲肿瘤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CT、MRI检查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及MRI检查,总结脑胶质瘤在CT及MRI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MRI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CT检查以低密度病变最为常见,增强CT扫描以花环状强化最为常见。MRI检查以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最为常见,增强MRI扫描主要表现为边缘强化及结节强化。CT、MRI及CT、MRI联合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的灵敏度分别为76.92%、90.38%、96.15%,特异度分别为75.00%、85.71%、96.43%,准确度分别为76.25%、88.75%、96.2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11%、92.16%、98.0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64%、82.76%、93.10%,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大于CT单独检测(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MRI及联合检查AUC值分别为0.724、0.75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MRI成像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间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为67、50例,所有患者均行病灶MRI成像扫描及病理诊断,对比结果来分析MRI成像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MRI成像对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患者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同术后病理分期诊断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4(P 0.0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MRI成像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分期诊断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和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阳性结果为39例,占75.0%,发生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肋骨,其次为脊椎骨、盆骨、四肢骨、肩胛骨和颅骨。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肺癌和鼻咽癌较其它类型更易发生骨转移。结论:核素骨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灵敏度较高,所以恶性肿瘤患者应常规作全身核素骨扫描,以帮助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和MRI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因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流产手术的晚期高危妊娠患者中选取200例,将超声诊断、MRI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检查方式在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200例高危晚期妊娠患者中,有60例被手术诊断为胎盘植入;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68.3%,特异度为99.3%,阳性预测值为97.6%,阴性预测值为88.0%;MRI诊断的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99.3%,阳性预测值为97.9%,阴性预测值为91.4%。超声和MRI两种方式比较,诊断胎盘植入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胎盘植入在两种检查方式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影像学特征。结论:超声及MRI在胎盘植入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TI反转恢复序列(STIR)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脊柱转移瘤31例,包括混合型转移19例,溶骨型转移9例,硬化型转移3例,共涉及117个椎体及103个椎体附件。结果:通过分析其STIR像上的信号表现与常规FSE序列T1WI,T2WI及增强MRI像对比,所有117个椎体及103个椎体附件的转移灶在STIR像上均有明显的信号改变。结论:短TI反转恢复序列(STIR)对脊柱转移瘤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显示率高,但在鉴别诊断方面还需结合T1WI、T2WI像及增强MRI扫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普宁市人民医院就诊且经病理诊断确诊的10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比较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及非转移患者的病灶边缘超声特征(毛刺征、回声、血流速度、肿瘤最大径、钙化灶)。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91%(40/44),特异度87.93%(51/58),准确率89.22%(91/102),阳性预测值85.11%(40/47),阴性预测值92.73%(51/5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速度、肿瘤最大径均大于非转移组,且毛刺征阳性率(54.55%)高于腋窝淋巴结非转移组(25.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声情况、钙化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较高,且超声检查显示血流速度高、肿瘤最大径大、毛刺征为阳性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应用ECT全身骨显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为研究时段,取研究时段内本院收治的1500例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进行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肿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00例患者经过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发现1200例患者出现骨转移肿瘤,检出率80.00%(1200/1500),其中包括乳腺癌骨转移肿瘤患者701例(91.40%)、肺癌骨转移肿瘤患者310例(75.24%)、肝癌骨转移肿瘤患者137例(66.18%),前列腺癌骨转移肿瘤患者52例(45.61%)。经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发现骨转移肿瘤部位共75处,其中比例最高的部位为胁骨转移,接下来依次为椎骨转移、四肢转移,其它部位转移。在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诊断中,ECT全身骨显像诊断敏感率、阴性预测值、特异度均较高。结论:在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中,应用ECT全身骨显像诊断价值较高,其可以提前诊断出骨转移肿瘤,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颈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新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12例的临床资料,评价CDFI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出112条狭窄或闭塞的颈动脉。CDFI检查颈动脉狭窄、闭塞的准确度为94.90 %(186/196),灵敏度为89.29 %(100/112),特异度为95.24 %(80/84),阳性预测值为96.15 %(100/104),阴性预测值为86.96 %(80/92),CDFI检查对轻度、中度、重度颈动脉狭窄与颈动脉闭塞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84 %(33/38)、90.00 %(36/40)、90.00 %(27/30)、50.00 %(6/12)。结论:CDFI能较为准确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方法将该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接收的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70例纳入至该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分别采用99Tcm-大颗粒聚合白蛋白(99Tcm-MAA)核素静脉显像(RNV)和磁共振成像(MRI),对2种诊断方式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放射性核素显像分别是97.14%、92.86%和85.71%;磁共振成像分别是85.71%、80.00%和71.43%,放射性核素显像均较磁共振成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过程中,放射性核素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而且可以将患者疾病状况清楚的显示出来,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