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影响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免疫的因素很多,政府和民众对乙型肝炎(乙肝,HB)了解和认识程度、经济等状况、有关行政部门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决定是否推行HBV疫苗免疫接种;接种者的年龄及个体差异、用药情况、疫苗的种类、接种方案、接种方法和剂量、是否辅用佐剂等对接种后能否尽早产生保护性抗-HBs均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对不同人群、不同个体应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案和剂量,必要时应用佐剂或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2.
重点、高危和特殊人群之乙肝免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重点、高危和特殊人群除自身更易感染乙肝病毒(HBV)外,还包括当他们感染HBV后易形成慢性肝炎或携带并造成HBV传播,他们是乙肝免疫的重点对象或需要尽快接种HBV疫苗的特殊对象.该人群乙肝免疫覆盖率较低,而HBV感染率和携带率较高;其中一些人对HBV疫苗反应低下,常规接种程序和接种剂量免疫后抗-HBs出现晚.阳转率低,几何平均滴度低,有效保护时间短,宜用快速免疫方案和大剂量HBV疫苗或接种4针,必要时应用佐剂或免疫激动剂.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自实行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免疫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新生儿和此间出生的儿童乙型肝炎(HB)患病率、HBV携带率平均下降约80%,部分地区下降90%以上.HBV疫苗联合HB免疫球蛋白对阻断母婴传播亦收到较好效果.目前,一些国家HBV疫苗接种范围已扩大到新生儿以外人群.一些新疫苗已经或正在研制并用于HB免疫.但不同国家、地区HB免疫进展并不平衡,国内一些地区对新生儿尚未做到及时全程免疫.现用的HBV疫苗、标准接种方案有其局限性,对含有高危人群的流动人口、囚犯、性乱等人群的HB免疫从管理到系统接种尚未系统实施;对所发现的新老HB患者及HBsAg携带者除疫卡报告和数字统计外,对其本人、家族成员及密切接触者未作系统卫情调查和免疫等处理.HB免疫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接种是预防HBV感染的主要措施.运用卫生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评价HBV疫苗接种策略以确定最佳乙肝(HB)免疫策略,对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有效的控制HB流行有重要意义.常用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有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国内外自对新生儿实行普及接种HBV疫苗以来已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婴幼儿和青少年、普通成人和高危人群接种HBV疫苗有关的卫生经济学分析和评价的资料较少,也不全面.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助于确定HBV疫苗最佳免疫策略,充分发挥接种HBV疫苗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综合性预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吴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2):1135-1138
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接种实行计划免疫以来,母婴垂直传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高危人群的性传播、医源性传播、静脉注射毒品等水平传播增多,还有农村地区HBV疫苗接种率低、接种失败、献血员漏检、HBV变异株增多,HBeAg(-)慢性乙型肝炎比例增多存在HBV隐匿性感染等.因此,需要实施多环节综合性的预防策略来有效的阻止HBV的感染.他们分别是:推行大面积的HBV免疫计划确实实施对新生儿(包括农村地区)、高危成年人群及未接种人群的HBV疫苗的接种和接种后监测管理;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被动免疫与HBV疫苗主动免疫联合阻断包括宫内感染在内的母婴垂直传播和意外暴露HBV后预防;重视对血制品、器官组织和捐献者的病毒核酸检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规范、医疗器械的消毒和HBV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6.
由于艾滋病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因此HIV/HBV合并感染十分常见。与单一感染者相比,合并感染者导致的肝脏疾病高发且严重,死亡率高,对合并感染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任务十分迫切。在HIV阴性人群中,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HBV感染,但HIV感染者存在严重的免疫缺陷,按标准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后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血清阳转率低,不能有效预防HBV感染。已有研究中针对HIV感染者增加疫苗接种剂量和次数的疫苗接种策略仍然存在不足,存在抗体阳转率不高且部分HIV感染者处于顽固性无或低应答的问题。HIV感染者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应答不同于HIV阴性人群,为此类人群制定有效的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值得进一步努力。本文从HIV/HBV合并感染的疾病特征、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及影响因素、HIV感染者接种乙肝疫苗后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及疫苗接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做综合性叙述。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和儿童乙肝免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1991年WHO提出将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纳入新生儿计划免疫以来,绝大多数国家新生儿HBV疫苗接种覆盖率平均在90%以上,婴儿HBV疫苗接种覆盖率为85%-99%.我国HBsAg携带率从10.19%下降到0.2%-3.2%.不同地区新生儿和儿童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免疫覆盖率差异较大.对不同新生儿和儿童HB免疫尚需注意的问题如HBV疫苗接种程序和接种剂量,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免疫接种,HBsAg阳性母亲子女的免疫接种和母乳喂养,抗-HBs保护时间和加强免疫问题.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首要原因。在土耳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5%~10%。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完全可以预防HBV,最常使用的是那些含有高效的病毒表面多肽的疫苗。这些疫苗可使90%以上的健康人群产生保护性抗体。最近报导,含有前S_1和前S_2抗原区的疫苗对那些注射分离的S-抗原疫苗不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个体,有很好的免疫效果。本文作者对含有S和前S疫苗与用两种不同标准分离的S-抗原疫苗效果进行了比较,以观察过去从未被免疫过的人群对HBV所产生的免疫保护力。 76名17~22岁的青年人随机注射两种标准分  相似文献   

9.
正【据BMC Medicine 2021年7月报道】题:慢性HBV感染母亲所分娩婴儿增加乙型肝炎疫苗剂量的母婴阻断效果及免疫应答情况: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队列研究(作者Zhang XH等)母婴传播是我国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阻断HBV母婴传播和预防婴儿感染HBV的主要策略,婴儿联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然而,即使出生后及时完成了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的主被动联合免疫,仍有约5%婴儿发生阻断失败,还有部分婴儿会表现为无(低)应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HBV疫苗接种产生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反应。方法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0.65、1.25、2.5、5组小鼠腹腔分别接种0.65、1.25、2.5、5μg的HBV疫苗,其中一半小鼠2周后加强免疫1次:对照组小鼠同时按种5μg佐剂。分别在初次免疫后4周或加强免疫后2周,分离小鼠牌T淋巴细胞;体外用HBV疫苗特异性CTL表位多肽S28-39-刺激;用特异性多肽S28-39、^51Cr标记的P815细胞作为靶细胞;4小时^51Cr释放实验检测CTL反应。结果开始时随接种剂量增大CTL反应逐步增强,至1.25μg达到最大,以后又逐步减弱;加强免疫显著增强CTL反应。结论不同剂量HBV疫苗接种产生的CTL反应强弱不同,而且加强免疫能够提高CTL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