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蜱叮咬1例     
蜱又名扁虱,常叮咬狗、牛、马,偶尔叮咬人,主要流行于美国、欧洲和澳洲等地。国内偶有发现。2008年6月,我科诊治软蜱叮咬人体并在体表寄生长达7d的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家兔被二棘血蜱分三批进行叮咬、每次间隔1~2周。结果表明,初次叮咬后第二天外周血液嗜碱性粒细胞开始升高,第四天达高峰;再次重复叮咬,嗜碱性粒细胞较初次叮咬仍有显著升高(P<0.01),但升高的时间、方式与初次叮咬略有不同。本文就该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张萍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5):113-113
总结6例蜱叮咬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目的是提高大、中、小城市医师对蜱叮咬伤的诊疗。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宿主(家兔)被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叮咬后,体内红细胞功能原变化,结果显示:中华硬蜱成虫初次和再次叮咬家兔,宿主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C3bR)较正常对照组家兔降低,但第三次感染(叮咬)后宿主红细胞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ICR)较正常对照组兔明显升高(P<0.05),第三次感染家兔其红细胞增强白细胞吞噬试验的蚕噬增强率为41.86±10.29,较正常对照组家兔(28.04±6.25)显升高(P<0.01),结果表明,在抗蜱免疫作用中,家兔除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免疫应答作用外,宿主红细胞免疫功能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虽华硬蜱叮咬105kDa纯化抗原免疫接种宿主后,其中肠组织化学变化。方法 采用茚三酮法、PAS法、Feulgen法及图像分析仪,对中华硬蜱叮咬不同免疫力宿主后中肠蛋白质、糖原及多糖定位和分布以及DNA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中华硬蜱叮咬105kDa纯化抗原宿主后,中肠上皮细胞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糖原及多糖含量与初次叮咬或佐剂对照组相比无显性变化;随着叮咬时间的延长,纯化抗原组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2-4倍体为主。结论 105kDa纯化抗原组诱导的抗蜱免疫作用可干扰中肠消化细胞蛋白南和核酸的合成,而对中肠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报道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用二棘血啤叮咬家兔诱导其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结果表示:叮咬组家兔经ELISA法测定其体内抗(OD值0.54),较对照组(OD值0.09)有显升高(P<0.01),叮咬家兔后其^3H-TdR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PHA刺激指数为67.11±35.16,较对照组15.49±14.53,有显升高(P<0.01),另外,两组的皮肤试验也有极显差异。(P<0.001),表明家兔对二棘血蜱咬所产生的获得性免疫力不仅与宿主的体液免疫有关,同时也与宿主的细胞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 莱姆病是新近被发现的一种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通过吸血昆虫叮咬、献血和消毒不彻底的注射针头及输液针头传给健康人,危害匪浅。本文就蜱叮咬引起的6例莱  相似文献   

8.
用二棘血蜱分批重复叮咬家兔(5只)三次。每次间隔1-2周,发现蜱第二,第人吸血量,吸血时间和产卵量与第一次比较分别为减少,延长和减少(P<0.01)。但第二,第三次两比较,无显差异(P>0.05)。并就该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中华硬蜱叮咬唾液腺抗原免疫接种和佐剂对照组宿主后中肠蛋白质、、糖原和多糖以及DNA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硬蜱叮咬唾液腺抗原免疫接种宿主后,中肠上皮细胞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明量降低,多糖组织化学显示,蜱中肠上皮发生破损,基膜可出现松散和断裂现象,但糖原及多糖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DNA含量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果提示,抗蜱免疫作用可干扰蜱中肠上皮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而对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蜱又称草爬子、壁虱。多生活在森林、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是一种吸血寄生虫。是人的一种体外寄生虫,也是森林脑炎病的重要传染源。其外形似小蜘蛛,头部叮入皮下吸血后腹膨隆似息肉状,身体为空腹时数倍大。蜱可寄生于人体隐蔽部位或者爬入外耳道,叮咬后致局部充血、水肿、  相似文献   

11.
宿主被中华硬蜱叮咬后局部皮肤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电镜和体视学方法观察和分析经不同抗原免疫接种兔被蜱叮咬的局部组织病理变化,以了解局部组织的反应性。结果表明佐剂对照组,纯化抗原和唾液腺抗原组兔被叮咬后均出现炎症变化,佐剂对照组和纯化抗原组反应较轻,唾液腺抗原组反应较重;佐剂对照组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接种组主要为嗜碱性细胞浸润,并可见脱颗粒现象。局部组织细胞数密度纯化抗原组织显著低于唾液腺抗原组,提示纯化抗原接种既可诱导宿主产生较强的获得性免疫力,局部反应又较轻,是抗蜱疫苗主要候选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采到的蜱类:全沟硬蜱、嗜群血蜱、中华革蜱,并对保护区内蜱类叮人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保护区内蜱叮人情况较普遍,居民中既往蜱叮史率为19.89%,以男性受叮显著于女性(X2=61.26.P<0.05),与活动场所有关。蜱叮咬人体的部位以预部、小腿、腹部较为常见,部位相对受叮率分别为76.19%、74.29%和67.62%;腹部为30.48%,后背和大腿相对较少,分别为8.57%和3.81%。  相似文献   

13.
以皮肤损害为首发表现的莱姆病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皮肤损害为首发表现的莱姆病临床较多见 ,易误诊误治 ,现将我们诊治的 84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84例中 ,男性 4 8例 ,女性 36例 ,年龄1 2~ 4 5岁 ,平均 2 4 2岁。均生活在疫区 ,有明确蜱叮咬史。叮咬部位依次为腋下、上肢及头颈部 ,叮咬蜱种为全沟硬蜱[1] 。于发病 1~ 7d内采血 ,分离血清 ,经免疫荧光抗体 (IFA)测定 ,抗体滴度≥ 1∶1 2 8阳性 ,并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皮肤损害。临床表现 :84例患者均于蜱叮咬后 1周内出现典型的皮肤损害 ,呈红色斑疹、丘疹、湿疹、环型红斑或慢性移走性红斑 (ECM) ,单发或多发 ,直径…  相似文献   

14.
选用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雌性全虫可溶性抗原对家兔进行了人工免疫接种,在按常规方法免疫接种三次后,用中华硬蜱成虫进行感染(叮咬),分别观察全虫抗原接种组,佐剂和空白对照组中华硬蜱的吸血、生殖情况,结果显示,中华硬叮咬全虫抗原免疫接种兔后其吸血量,产卵量均较对照组显降低,蜱的吸血量较佐剂和空白对照分别下降19.02%和31.52%,中华硬蜱产卵前时间延长,并且产卵量和产卵量指数降低,并对蜱抗原免疫接种诱导宿生产生特异性抵抗力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1991年4~8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对莱姆传播媒介全沟硬蜱季节消长、带菌及人群自然感染季节分布等进行调查。结果证明全沟硬蜱是当地蜱类的优势种,从5月上旬发现蜱开始活动,6月上旬为蜱密度高峰期,占总捕数的36%,7月末蜱基本消失。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查蜱带菌率,从采集的549只全沟硬蜱中,检出带菌蜱164只,自然带菌率为29.9%。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63例被蜱叮咬者血清,其中13例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0.6%。本次调查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5~6月为莱姆病媒介全沟硬蜱活动繁殖的高峰期。对63例被蜱叮咬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被蜱叮咬季节与全沟硬蜱季节消长曲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蜱虫叮咬后的继发危害、处理及预防。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对2018-07-06、2018-07-1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蜱虫叮咬致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处理等)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儿中,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岁7个月、5岁3个月、15岁6个月;病程中均有发热,体温最高均超过38.5 ℃。患儿1经外科清除蜱虫,同时局部行清创缝合,治疗效果最好,病程最短,费用最少。患儿2和患儿3为姐弟俩,均未找到明确蜱虫叮咬部位,均因“发热”就诊,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液检验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其中弟弟常规对症治疗后好转,姐姐病情较重,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和丙种球蛋白2 g/kg后好转。结论 蜱虫叮咬后及时有效清除虫体效果好,对找不到叮咬部位者,如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降低,应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血液,尽早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一位26岁妇女在纽约长岛家中度夏假时从其大腿上去掉1只蜱,1周后出现低热、不适、关节痛、头痛和颈痛。检查发现在蜱叮咬部位有一个不痛、卵圆形(8×12cm)、均匀的红色皮损,与游走性红斑皮损一致。如何处理该患者?如果她更早就诊,假如刚去掉蜱后即就诊会出现怎样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用拉赫钝缘叮咬豚鼠后a-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率于第3天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14d仍低于正常值水平。认为酯酶染色法测定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的高低可作为判定细胞免疫功能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9.
侯钧 《世界感染杂志》2006,6(2):112-112
1病例报告例 1,男,32岁,珠海市人。2004年7月6日来诊,自诉4月一天在钓鱼时被虫子(草蜱)叮咬小腿,次日发热,出现红斑,周身及关节痛。某医院按过敏和痛风治疗,病情发展。体检:颈项、腋下、小腿内侧、委中周围,均有环状红斑。少数红斑中心凹陷呈脓疮;多数红斑演变为陈旧性紫斑脱屑状,有的变石硬,关节明显肿胀,疼痛,活动加剧。舌苔黄,质紫红,舌边齿痕,脉洪且缓,素有胃脘不舒。体温37.5℃。治法:石膏60克、知母10克、甘草9克、元参9克、青黛6克、丹皮10克、二花15克、黄连6克,忍冬藤、青风藤、神曲、土茯苓、生地、大青叶、苡米各30克,大黄10克(后下),每日一剂,共七剂,水煎服,后疼痛消失、红斑面积缩小、色淡收敛,病情明显好转。又在上药方的基础上去青黛,减石膏、大青叶、土茯苓、神曲各半,加鸡血藤、丹参、黄芪、扁豆、白芷,共七剂,水煎服,后关节肿胀、痛疼和红斑均消失,病情基本恢复。但为巩固疗效,再续用上药方加减七剂后,完全康复,半年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20.
莱姆病(Lymedisease,LD)是7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普遍存在于林区和山区的自然疫源性蜱媒传染病。我们于1991~1995年对内蒙大兴安岭林区的170例LD病人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部分作了随访,现得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男129例,女41例。年龄10~60岁,平均24.5岁。其中林业工人112人,干部17人,家属28人,学生13人。各例均来自疫区,有明确蜱咬史,血清学化验阳性,临床有慢性皮肤游走性红斑(ECM)和/或心脏,神经及关节多系统受累的各期不同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本组皆有蜱叮咬史,被蜱叮咬1次52入,2次37人,多次叮咬81人,占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