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问题。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小肠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83例。结果 术前诊断为小肠肿瘤38例(35.0%)。诊断方法为消化道造影,纤维内镜检查加活检,选择性动脉造影,CT、B超检查,余均为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小肠良性肿瘤24例行局部切除;十二指肠肿瘤33例行Whipple/Child术,7例行手术探查;空回肠恶性肿瘤44例中,18例行根治术,4例行姑息切除术,2例行手术探查,恶性淋巴瘤20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行正规化疗。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术前误诊率高;纤维内镜检查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对十二指肠肿瘤诊出率高;小肠分段造影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是空肠、回肠肿瘤的重要诊断手段。手术为小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小肠恶性淋巴瘤术后加化疗。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方法 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消瘦、腹部肿块及上消化道出血;术前确诊率:胃镜活检72%,消化道造影25%,CT 38%;术前误诊率为28%;术后组织标本幽门螺杆菌(HP)检出阳性率为84%.行根治性手术24例,全胃切除术3例,剖腹探查活检术3例,所有病例术后都明确病理分型及免疫组化结果 .结论 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胃镜及病理活检是主要的检查手段;外科手术是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治疗方法 ,该病常通过外科手术获得组织学诊断和分型;HP感染是原发性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应重视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与手术切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1例临床资料。结果:良性24例,恶性27例。完整切除43例(84.3%),其中良性肿瘤21例,恶性肿瘤22例;肿瘤部分切除3例,探查活检5例;联合脏器切除13例(25.5%)。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诊断和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早期诊断,首次手术的彻底性,术后定期复查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该文报告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1例,其中良性11例(263%),恶性30例(732%)。全部手术治疗,全组完全切除14例(342%),大部切除11例(268%),手术探查活检16例(390%)。该文分析了肿瘤的性质与手术处理的关系,探讨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原则。指出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措施,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是提高切除率的关键,部分病人术后化疗能使未切除的肿瘤缩小,延长生存期。该文还对巨大腹膜后肿瘤的术中处理要点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吉慧军  孙鹏 《齐鲁医学杂志》2009,24(5):411-412,415
目的 探讨颅内原发性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6例原发性颅内恶性脑膜瘤术前均进行了CT 和(或)MRI检查,随后均经手术治疗,术后均由病理检查确诊,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 5例恶性脑膜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病理检查结果均为恶性脑膜瘤,WHOⅡ级4例,WHOⅢ级2例.结论 恶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与良性脑膜瘤无显著不同,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确诊需根据病理学检查.恶性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放疗可以延缓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恶性腹膜间皮瘤(MPM)的认识。方法:总结10例MPM的诊治经验,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腹水检查常规和脱落细胞学、腹膜穿刺活检及腹腔镜检查结果,术前6例怀疑为MPM,4例确诊:MPM。10例行剖腹探查术,其中9例行肿瘤灭减和肿瘤切除,术后均辅以化疗。2例行免疫治疗。随访6例,5例生存18个月以上。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术前不易确诊MPM,确诊本病需依靠腹膜穿刺活检及腹腔镜检查。治疗以肿瘤灭减和肿瘤切除为主,辅以化疗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2例原发性肾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资料,并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2例患者诊断为原发性肾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无特异性,1例患者死亡,1例术后行化疗联合放疗后病情好转。结论 原发性肾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查。术前确诊原发性肾非霍奇金淋巴瘤可避免手术,联合化疗和放疗应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8例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经验以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术前诊断率、手术切除率和减少手术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992/2000年期间共收治48(男26,女22)例患。B超检查的确诊率90%;CT扫描的确诊率为96%,但两种检查结果有互补意义。肿瘤的切除率为67%;11例行肿瘤部分切除术;5例未能切除肿瘤而行活检术。10例行联合脏器切除;5例行血管重建术。4例在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广泛渗血,经压迫均得以控制。手术死亡率2.1%。结论 多种影像学检查并用可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率;细致的体检常有诊断意义;扩大手术范围切除受累的脏器和血管不增加手术死亡率,但可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9.
张清健  吴锋 《实用新医学》2006,7(12):1093-1094
目的探讨和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3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分析总结其病理学类型、影像学检查、外科手术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21例,交界性肿瘤1例,均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良性肿瘤完整切除13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15例;交界性肿瘤行完整切除。手术中联合脏器切除共6例,其中良性1例,恶性5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诊断和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13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均以颈部肿块就诊,2例稍有气管压迫症状,13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术前均被误诊为甲状腺癌,常规病理学检查确诊3例,常规病理学检查加免疫组化染色确诊10例。4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及对侧次全切除术,7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例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术。术前13例患者均行颈部B超检查,有6例患者术前首次行颈部CT检查发现肿块。11例患者术后给予CHOP方案化疗,其中2例患者术后接受外院放疗。至2012年3月随访结束,53.8%(7/13)仍存活,平均生存74.6个月;2例未行放化疗者平均生存16个月。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诊断较困难,临床易误诊。B超在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方面较其他实验室辅助检查更有优势,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获得良好预后需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我院1990~2000年9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其中36例良性肿瘤,57例恶性肿瘤.所有病历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影象学结果及病理类型.结果B超和CT的诊断率分别为83.75%和93.85%.完整切除率为73.1%,相邻器官切除者为7.5%.结论B超和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完整切除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复发者应积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5年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外科收治54例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43例,共手术48例次.其中完整切除29例次,姑息切除14例次,剖腹探查加活检术5例次.联合脏器切除21例.无手术死亡,院内死亡8例.未手术11例.[结论]准确的术前评估,确切的影像学诊断,良好的手术技能是提高切除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乳房外Paget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000年~2007年我院收治的5例乳腺外Paget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结果:所有手术标本均行病理学检查确诊,1例切口脂肪液化,经Ⅱ期缝合痊愈,余Ⅰ期愈合。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0±0.6)年。所有患者局部无复发,1例出现腹膜后广泛浸润,死亡;1例死于他病,余存活。结论:临床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可疑时及时行皮肤活检,免疫组化对于明确诊断有很大价值。术中标明方位的多点快速冰冻切片确定切缘阴性是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关键,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腺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胸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asaoka Ⅲ期7例,Ⅳ期1例,手术切除率87.5%(7/8),术后7例放疗,辅加化疗3例。随访12—78个月,1年生存率为100.0%,3年生存率为62.5%,有1例复发,4例转移。结论原发性胸腺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CT和穿刺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早期诊断率很低,首选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放疗的综合治疗,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对原发性肾淋巴瘤(primary renal lymphoma,PRL)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后病理证实的15例PRL患者的16个患肾病灶的超声表现、超声分型及诊断。结果 本组15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62.1±14.2)岁;单侧患病14例,双侧患病1例,共计16个病灶。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肾内肿块型7个,弥漫型1个,肾周肿块型及混合型各4个,肿块最大径41~164 mm。超声诊断:恶性肿瘤10例(其中6例7个患肾诊断为淋巴瘤),性质待定3例,肾周出血及错构瘤出血各1例,确诊率为43.8%(7/16),误诊率为12.5%(2/16);超声引导下穿刺12例,手术5例(2例穿刺后再手术);病理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9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KT细胞型及Burkitt淋巴瘤各1例,另2例门诊患者仅诊断为淋巴瘤,无进一步分型诊断。结论 PRL的超声表现分型有:肾内肿块型、肾周型、弥漫型及混合型,其中肾周型及弥漫型为特异性超声表现,肿块型需与常见的肾肿瘤鉴别,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术前明确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深对原发性恶性附睾肿瘤的认识,积累诊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附睾恶性肿瘤的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临床随访。结果恶性小细胞肿瘤3例,恶性畸胎瘤1例,左附睾恶性淋巴瘤1例。其中3例恶性小细胞肿瘤行术后放疗。术后随访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于术后2月因并发肾功能衰竭死亡,其余4例随访21月未见其他脏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征象。结论附睾肿块多为良性病变,附睾恶性肿瘤属于少见病,一旦确诊为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均应行患侧高位睾丸附睾切除,加强对附睾恶性肿瘤的研究总结有助于提高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SCT重建技术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异常血供及毗邻血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MSCT重建,比较MIP及VR两种重建方法在肿瘤异常血供及毗邻血管显示中的价值.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MIP显示异常血供及毗邻血管8例,血管数目15支,VR显示7例,血管数目11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阴囊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按Ray分期:A1期16例,A2期7例,B期3例.全部患者先行患部活检,后手术治疗.切除肉眼所见病变区域,切缘距病灶边缘2 cm,深度达深筋膜,18例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肿瘤细胞累及切缘者3例(16.67%)予以扩大切除范围.1例术后病理证实累及切缘,立即再予手术治疗,3例经病理证实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行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结果 26例患者病理检查均见Paget病的典型特征;15例肿瘤局限于表皮,11例侵犯真皮;9例淋巴结肿大者,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3例,淋巴结炎6例;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年,平均5年.5例(19.23%)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痊愈.结论 对疑为阴囊Paget病者应尽早行组织学检查,确诊后病灶根治性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局部复发者可行二次手术,预后良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s of 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26 cases of scrotal Paget′s disease were included. According to Ray staging, 16, 7 and 3 cases had A1, A2 and B stages of Peget′s diseases respectively. All cases underwent surgical resection of their diseased sites after a biopsy. The excision margin was 2 cm apart from the edge of lesion. And resection depth reached deep fascia. During operation, frozen sections of excised tissue specimens in 18 cases were pathologically examined. And the excision margins were involved by tumor cell in 3 cases(16.67%). Thus extended excision was performed immediately. Postoperatively, excision margin involvement was confirmed in 1 case and phaseⅡoperation performed. Three cases with ingu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underwent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ingu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Results Paget′s disease was confirmed in all 26 cases. Tumor was localized in epidemis in 15 cases and skin invasion found in 11 cases. The lymph node was tumescent in 9 cases. Among them, 3 had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metastasis and 6 was diagnosed with lymphadenitis. All cases received a mean follow-up period of 5 years (range: 1-7 years). Five locally recurrent cases healed after a second operation. Conclusion Chronic skin lesions of the scrotum should be biopsied as early as possible if 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 is suspected. Radical resection of diseased skin is its preferred therapy. A second operation may be performed for recurrence. The prognosis of 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 is excellent after radical surger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科2000年5月~2006年7月收治的2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均行胃肠镜及病理检查。其中,胃淋巴瘤15例:仅1例确诊,术前10例误诊为胃低分化腺癌,3例误诊为胃未分化腺癌,1例误诊为胃溃疡。肠淋巴瘤7例:也仅1例确诊,2例误诊为肠结核,4例误诊为腺癌。2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1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和其他手术相比无差异。经治疗后均全部顺利出院。术后给予化疗,无一例死亡。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误诊率高,手术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检查是主要的确诊方法,手术联合化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