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对9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标准评分,测定发病后24h内及3、7、14d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脑梗死灶不同面积CRP变化,并以96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脑梗死发病后24h内CRP水平即升高并达到峰值,随着病情好转而逐渐下降;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变化与梗死灶大小关系密切。提示血清CRP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医学综述》2014,(2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蛋白Z(PZ)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保定市唐县康定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正常分娩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血压、病程下各组间hs-CRP与血清PZ的相关性及差异。结果不同血压程度间比较,PZ、hs-CR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妊娠期血清PZ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Z水平随妊娠期发展而渐趋下降,对照组以渐趋上升为主要表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妊娠期hs-CRP呈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期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检测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PZ与hs-CRP,可提供防控方案的参考依据,价值显著,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左室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对9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测定其血清CRP水平,并用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心脏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主动脉根部内径(AOD)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搏量(SV)、心排血量(CO)和左心舒张功能指标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E/A比值、EF斜率。根据CRP水平将患者分为CRP升高组(CRP>8mg/L),CRP正常组(CRP<8mg/L),分别观察左室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CRP升高组患者的LAD、LVD、IVST、LVPWT、AOD较CRP正常组明显增大(P均<0.01)。CRP升高组患者的左心功能减退较CRP正常组明显(P<0.05或0.01)。结论CRP水平可用来评价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左室结构与功能,预测血透患者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5.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93例MHD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s-CRP水平,同时检测IgG、IgA、IgM和C3、C4水平,然后根据hs-CRP参考范围(0~10 mg/L)将93例MHD患者分成hs-CRP正常组63例,hs-CRP异常组30例,并分析3组间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结果:MHD患者hs-CRP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补体C3则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hs-CRP异常组IgG明显高于hs-CRP正常组(P0.01)。结论:hs-CRP和IgG的升高对MHD患者继发慢性感染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而补体C3水平的降低则是MHD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其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GB),根据CRP水平分为正常组(CRP〈5mg/L)和升高组(CRP〉5mg/L),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血红蛋白、营养状况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34例中21例(占61.8%)CRP升高,13例(38.2%)正常,CRP增高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低于正常,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血CRP与血红蛋白、白蛋白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7.7(P〈0.01),-7.71(P〈0.05)。提示微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常见,C反应蛋白可作为慢性炎症反应状态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可以用来评价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可作为间接判断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与贫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贫血的关系。方法3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在血透前后采静脉血,1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进行超敏CRP、血清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测定。MHD患者同时进行透析前血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铁蛋白(SF)测定。结果MHD患者CRP与对照组比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透后较血透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相同和血清铁蛋白(SF)、血甲状旁腺素(PTH)指标无差异时,CRP与白蛋白、血红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MHD患者CRP升高,提示存在炎症状态,炎症状态与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系统性炎症反应状况及其对生存影响。方法收集119例血液透析病人(生存组96例,死亡组23例;NYHA分级1~2级64例,3~4级55例),对其血常规、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进行分析。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血清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4.69,P<0.05)。不同心功能组血清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9.50,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死亡与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清蛋白和胆固醇水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30.05,P<0.05)。结论系统性炎症反应对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方法测定40例1年以上透析充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糖(Glu)、血浆白蛋白(ALB)、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应用超声测定颈动脉中层厚度(MT)及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结果IMT增厚和(或)有斑块形成组Hcy、hsCRP、TNF-α明显高于非增厚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在收缩压、脉压、血TC、TG、血糖、血尿酸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Hcy、hsCRP、TNF-α的升高可以作为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C-反应蛋白与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抽取3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静脉血,检测血清中CRP、总胆回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回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根据CRP水平分为正常组(CRP≤8mg/L)和升高组(CRP〉8mg/L)。结果异常组总胆固醇(CHOL)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RP与CHOL正相关(P〈0.05),与TG、HDL-C、LDL-C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RP是炎症反应较好的预测指标,其对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前后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分别运用NEPHSTAR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和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前后网织红细胞(RET)参数、血红蛋白(HBG)、红细胞压积(HCT)和CRP。结果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CRP、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和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F和MFR能够敏感反映透析后患者的贫血改善程度,可作为患者透析疗效监测的有效手段;C反应蛋白的浓度测定对透析疗效观察及预示贫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中心患者睡眠障碍的调查,探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率及与微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以126例透析龄≥6个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不宁腿诊断标准量表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检验指标(铁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并以AIS=6为界值,将患者分为失眠和非失眠两组,对两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失眠患者占总人数的30.18%;失眠组患者体内CRP水平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率为30.18%;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存在可能是睡眠障碍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RP水平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为实验组,健康人35例为对照组,检测肝肾功能、血脂、CRP,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CRP水平分为CRP增高组及CRP正常组,分析CRP水平与肝肾功能、血脂的关系.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P<0.05),其升高程度与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呈负相关(r=-0.379,-0.246,-0.229),而与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100浓度呈正相关(r=0.213,0.341).结论:CRP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可作为其脂质代谢紊乱的指标,有可能预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血清微RNA-155(miR-155)、白细胞介素-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长安医院收治的156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86)和对照组(n=70)。2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纠正贫血及进食低盐、富含优质蛋白质类食物等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HFHD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黄芪注射液和HFHD联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测量患者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检测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IL-17和hs-CRP及miR-155水平,并测量患者24 h尿量和24 h尿蛋白。治疗6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DBP、SBP、SCr、BUN水平及24 h尿蛋白、24 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DBP、SBP、SCr、BUN水平及24 h尿蛋... 相似文献
16.
血浆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检测186例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同时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根据颈动脉检查的结果分6组,比较不同组间血清的CRP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间血CRP水平分别为:颈动脉重度狭窄组(7.31±3.32)mg/L、颈动脉中度狭窄组(5.16±2.94)mg/L、颈动脉轻度狭窄组(3.78±2.47)mg/L、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组(2.67±2.06)mg/L、颈动脉内膜增厚组(2.03±1.85)mg/L和颈动脉内膜正常组(1.79±1.63)mg/L。颈动脉中度狭窄组和颈动脉重度狭窄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01),颈动脉轻度狭窄组和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及颈动脉内膜增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余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浆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关系密切,对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蛋白饮食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31例;A组行横断面研究,每日蛋白摄入量>1.2 g/kg/day的15例患者为A1组,患者每日蛋白摄入量≤1.2g/kg/day的16例患者为A2组;B组行前瞻性队列研究,者每日蛋白摄入量>1.2 g/kg/day的16例患者为B1组,每日蛋白摄入量≤1.2 g/kg/day的15例患者为B2组,分别观察比较患者饮食状况、生化指标以及营养状况.结果:A组中A1组患者DPI、DEI、nPNA、血磷均高于乙组,CO2CP水平低于A2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血钙、iPTH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B组中B1患者DPI、DEI、nPNA、血磷均高于B2组,CO2CP水平低于B2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血钙、iPTH、BMI、AMC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DPI>1.2 g/kg/day组和DPI≤1.2g/kg/day组患者营养不良率相同(均为25.81%),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建议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DPI摄入量略低于1.2 g/kg/day,既能满足患者日常需求,又减避高磷血症和酸中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在食管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2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CRP水平,分析术前CRP水平、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CRP水平与TNM分期、T分期、N分期相关。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的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CRP浓度5 mg/L为分界点分为CRP正常组和CRP升高组,单因素生存分析示病理类型、TNM分期、T分期、N分期及术前CRP是预后危险因素。血清CRP水平升高者和血清CRP正常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3%和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示病理类型、T分期、术前CRP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升高组和正常组的预后风险比(HR)为2.765,95%CI为(1.713,4.46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CRP水平升高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对终末期肾衰CRP和MDA的影响。方法选择炎症反应产物C反应蛋白(CRP)和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指标。选取健康对照组、尿毒症保守治疗组、尿毒症血液透析组,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的CRP和MDA水平;通过对比各组间血清中CRP和MDA的变化,推测持续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①健康对照组血清CRP为0·76±0·26mg/L、MDA为7·79±0·73nmol/L;②尿毒症保守治疗组血清CRP为1·36±0·24mg/L、MDA为10·20±0·49nmol/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尿毒症血液透析组CRP为2·24±0·41mg/L、MDA为12·23±0·88nmol/L,均高于保守治疗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清的CRP和MDA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液透析患者两种指标较保守治疗组明显升高,这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可能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而促进了终末期肾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与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及相关性,以寻找更好的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方法,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8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划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UAER〈20μg/min)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UAER20~200μg/min)22例,临床白蛋白尿组(C组,UAER〉200μg/min)16例,另选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对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尿、尿β2微球蛋白进行测定。结果:A、B、C组之间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CRP、FIB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UAER增加而升高,3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P和FIB与UAER呈显著相关性(r=0.626、0.812,均P〈0.05),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目检测。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CRP及纤维蛋白定量较正常人群升高,且随着肾病的加重,以上指标也呈上升趋势,通过对CRP与FIB的动态观察及联合检测,可能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