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始终坚持"天人合一"的生态医学观念,认为食物的性状、色泽与阴阳五行相对应。那么,一年不同的季节如何颐养五脏呢?明代名医张景岳曾指出:"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按照中医理论,春夏属阳,故此时饮食应以养阳为主;秋冬属阴,则应以养阴为主。根据中医五行学说,春季属"木"、与肝相应;夏季属"火"、与心相应;秋季属"金"、与肺相应;冬季属"水",与肾相应;夏秋之间的"长夏"时节属"土",则与脾相应,即一年各个季节相应于五脏。  相似文献   

2.
长夏养生 告别“暑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玺 《药物与人》2006,19(7):52-53
众所周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然而中医药学理论却将一年分为五季,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中医药学理论的基础是以自然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基础的,按照阴阳学说的理论,春夏属于阳,故以养阳为主.“木火土金水”作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治病养生讲究五行与五脏(肺、肝、肾、心、脾)互相配合;透过观察身体症状,找出自己五行所欠,就可趋吉避凶保健康。五行配五脏五行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与堪舆学说中的五行一样,同指大自然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盛衰,会影响万物运作;而中医的五行学  相似文献   

4.
春季养肝     
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季交替,周而复始,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内经》中明确指出了”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我国古代的医学家认为,“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就是说人体的生理功能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顺之则昌,逆之则伤,这是人们在医疗、养生实践过程中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世音万物生生不息的原理被归结为古老的五行学说。一般认为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五行的属性来归类。如果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现象、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可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例如,中医将人体的五脏与五行相配合,比拟出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五行学说还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在不断的相生相克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之祖,藏象学说是其精髓。《移精变气论》指出藏象学说是医家修成“神医”的“大则”“要极”。而“五脏”是“藏”的中心。基于此,本文在对藏象学说定义及本质特征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着重对脾、肾、肝、心、肺“五脏”的藏象内容及其临床应用展开了探讨,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应用藏象说指导疾病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您知道吗?中医通过对眼睛的“望诊”,可以诊断眼部疾病,甚至是一些全身性的疾病! 有关眼睛的中医理论主要是“五轮学说”。该学说是基于眼睛与脏腑关系的原理,将眼从外向内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五个部分,它们分别属于脾、心、肺、肝、肾五脏。  相似文献   

8.
凌依 《现代养生》2015,(6):24-25
目前春节已过,打春阳气转,气温开始回升,自然界阳气生发。中医专家介绍,根据天人相应的原则,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应顺应季节变化,及时调整饮食起居,使机体与外界和谐共处,以保证阴阳平衡,稳固身体健康内核。饮食:少酸多甘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春季养肝得法,将为一整年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养肝不利,则会累及脾、肺、肾的养护。肝脏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及调节情志的作用。按中医五味入五脏的观点,酸入肝,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理论认为,一年有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9月后,天地阴阳变化为阳气渐弱,阴气逐盛。中医理论讲究“天人相应”,所以人体在这个阶段也会表现出阳气逐渐向内潜藏、收敛。同时,秋季属金易燥,为五脏之肺所当令。因此,秋季养生,尤其要注意养肺。  相似文献   

10.
<正>春季是一年之始,此时万物生发,大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根据“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的四季养生原则,春季应当注重肝的养护。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肝郁气滞不仅容易导致疾病产生,也容易诱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志。  相似文献   

11.
薛明新  陈四清 《健康》2012,(5):10-11
中医运用五行学说,将人体归纳为心、肝、脾、肺、肾五大体系,根据喜、怒、思、悲、恐的不同特点,将其具体归纳为某一脏器的生理功能,即五脏生五志。其中喜(惊)为心之志,怒为肝之志,思为脾之志,悲(忧)为肺之志,恐为肾之志。当发生突发、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失调时,首先损伤有关的脏腑,即喜(惊)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中医还巧妙地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正>音乐可以通过心理效应而达到养生保健作用。人有五脏——肺、肝、肾、心、脾,不同的脏器有不同的特征,按照中医的理论五行分属金、木、水、火、土;古代音乐分商、角、羽、徵、宫来对应上面所说的五行,不同的脏器可以用不同的音乐来调理。  相似文献   

13.
有些人不相信中医,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不相信中医的基础理论,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我们不妨从更宏观的意义上来理解古人创造五行学说的用意:天人合一学说是强调自然界的整体观念,是一元论;阴阳学说是强调一对一的双边关系,是二元论;而五行学说则是强调一对多的多边关系,是多元论。五行和五脏相配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  相似文献   

14.
萱同 《祝您健康》2022,(7):19-21
<正>时值7月,很多地区已经进入了闷热而多雨的夏季。在中医眼中,炎热的7月份正属于五季之一的长夏,长夏与五脏之脾相通,亦有其自身所主的邪气。长夏之季暑湿盛行,极易伤及人体阳气。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其性重浊黏滞。《黄帝内经·素问》曰:“因于湿,首如裹。”这说的便是由于天气多雨,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  相似文献   

15.
苏纪迅 《长寿》2012,(4):38-39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是天地自然之子,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变化息息相关,即所谓的"天人合一"。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外在世界称为大宇宙。从阴阳平衡的角度看,血、津、液、五脏等属阴;气、六腑等属阳。而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人体内部阴阳失调的结果。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缺一配搭,所以想出用一个长夏来弥补的办法,于是春夏秋冬加上长夏就合乎五行。长夏在立夏之后,是指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这是中医学的范畴。正如明代大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重视“人与天地相应”,认为春、夏(长夏)、秋、冬分别内应人体之肝、心、(脾)、肺、肾,故民间亦有谚语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是气象医学形象而规律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韩经寰 《健康向导》2011,17(5):54-55
人体五脏六腑、四肢九窍及皮、肉、筋、脉、骨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却能协调统一,相互联系,有机配合,这些主要是通过依靠经络系统实现的。讲到中医的“肝”,既指五脏(心、肝、脾、肺、肾)中的“肝”(肝脏).又包括经络学说中的“肝经”(足厥阴肝经的循行与穴位)。肝经与肝脏直接连属,有特定的循经路线,并与其他有关经脉连接。因此,中医所说的“肝”,  相似文献   

18.
女人为人妻,不论你是下厨做饭还是日日扫除.都是为了家人健康快乐。健康是一个家庭的生活主旨.而如何保健康是做好主妇的关键。“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每个季节该怎么养生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9.
正饮食养生春季篇春季须养肝肾春季与五脏之中的肝相对应,故在春季养生之重点应在养肝。养肝不能一味补之,否则会有肝阳上亢之虞。中医的五行学说中认为水生木,故肾为肝之母脏,补母脏则益子脏,所以补肾则益肝,即所谓的"滋水涵木"之法。春季容易感冒,也与肾虚有关。中医学认为,人的阳气根于肾,全身的阳气都要从这里散布出来。人若在冬季没有好好收藏肾精,让它过度消耗,导致肾元亏损,而春季各个脏腑又要升发,则此时  相似文献   

20.
音乐疗法历史悠久.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埃及就有了音乐疗法的记录,在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患部放置管乐器演奏,直接对患部进行音乐的“振动”,以缓解疼痛. 我国的《黄帝内经》也有“五音疗疾”的记载.阴阳五行学说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人体五脏(脾、肺、肝、心、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有机地结合起来.《金匮真言论》中说五音的宫、商、角、徵、羽的特性,正好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有不谋而合之处,如宫音雄伟、宽宏,具有“土”之特性,可入五脏中的“脾”;商音清净、肃穆,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音属“木”,可入“肝”;徵音属“火”,可入“心”;羽音属“水”,可入“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