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调肝导浊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方法:采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分组喂养,免疫比浊法检测血中载脂蛋白含量,苏丹Ⅲ染色计数主动脉斑块面积,结果:该中药可降低ApoA,I,提高ApoB100的含量;缩小主动脉斑块面积。结论:该中药通过调节ApoA I,ApoB100的含量,阻止AS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冠心康对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及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protein,SA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的影响,探讨中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70只ApoE-/-小鼠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4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70只ApoE-/-小鼠给予高脂饲料造模,于第12周龄时随机抽取正常组小鼠和模型组小鼠各2只,取主动脉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易损斑块是否形成。68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高剂量冠心康组(生药浓度为3.456g/mL)、中剂量冠心康组(1.728g/mL)、低剂量冠心康组(0.864g/mL)、阳性药物辛伐他汀组[3mg/(kg.d)],每天1次灌胃治疗。连续灌胃8周后,经眼眶采血,分离血清。酶偶联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含量,选择性沉淀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含量,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及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含量,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ABC)法检测ApoE、CRP、SAA和Fbg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TC、TAG、LDL-C、ApoB、CRP、SAA和Fbg含量下降(P〈0.05),ApoAⅠ和HDL-C含量升高(P〈0.05)。高剂量冠心康组与低剂量冠心康组比较,血清HDL-C和ApoAⅠ含量升高(P〈0.05),TAG、TC、ApoB、CRP、SAA和Fbg含量下降(P〈0.05)。与辛伐他汀组比较,髙剂量冠心康组血清HDL-C和ApoAⅠ含量升高(P〈0.05),TAG、TC、ApoB、SAA和Fbg含量下降(P〈0.05),中剂量冠心康组血清HDL-C含量上升(P〈0.05),TC、ApoB和Fbg含量下降(P〈0.05),低剂量冠心康组HDL-C和CRP含量升高(P〈0.05),ApoB含量下降(P〈0.05)。结论:复方冠心康可改善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脂质代谢紊乱,降低小鼠血清炎症标志物CRP、SAA和Fbg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进展,且以高剂量作用为突出,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脂蛋白、载脂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在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EH患者血液中oxLDL、Lp(a)、ApoA1及ApoB100含量.结果:EH患者血液中oxLDL和ApoB1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和P<0.001),Lp(a)和ApoA1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以及各项性别、年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oxLDL、ApoB100参与EH的病理过程,其升高是EH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6例冠心病患者的HDI-C、TG、TC、ApoAⅠ、B水平,并与46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ApoAⅠ含量及ApoAⅠ/ApoB比值显著低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B显著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载脂蛋白ApoAⅠ/ApoB对于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患者载脂蛋白AⅠ(ApoAⅠ)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48例,空腹12h后,收集其清晨静脉血2ml,采用HITACHI718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清ApoAⅠ、ApoB100水平。结果:患者ApoAⅠ和ApoB100水平较对照组检测结果显著下降(P<0.01)。结论:ApoAⅠ、ApoB100的水平变化可以较准确反应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患者的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其病变及预后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 (ApoB/ApoA1)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88例接受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ACS患者的资料,将符合纳入条件的314例患者根据ApoB/ApoA1比值的中位数(0.708)分为低ApoB/ApoA1组和高ApoB/ApoA1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IVUS参数。结果 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发现,ApoB/ApoA1比值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独立相关。与低ApoB/ApoA1组相比,高ApoB/ApoA1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OR=6.46,95%CI:4.40~9.46,P <0.001)、冠状动脉斑块破裂(OR=2.24,95%CI:1.13~4.38,P=0.005)和冠状动脉血栓形成(OR=3.81,95%CI:2.55~7.69,P=0.018)的发生率更高。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确定ApoB/ApoA1比值的界值,提示ApoB/ApoA1比值可以预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和冠状动脉斑块易损。结论ApoB/ApoA1...  相似文献   

7.
高甘油三酯患者血清载脂蛋白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华  吕国才 《浙江医学》2007,29(10):1023-1025
目的分析高甘油三酯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谱,探讨其在高血脂患者病情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高血脂患者血清ApoAⅠ、ApoAⅡ、ApoB、ApoCⅡ、ApoCⅢ、ApoE水平,并分析其与TG、LDL、TC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高血脂患者血清ApoB、ApoCⅡ、ApoCⅢ、Apo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TG、LDL、TC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TG水平组中,TG水平大于2.80mmol/L组除ApoAⅡ外,其他各项指未示水平均较前几组高(P<0.05)。高血脂患者血清ApoA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脂患者血清ApoAⅠ、ApoAⅡ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ApoB、ApoCⅡ、ApoCⅢ、ApoE水平则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高血脂患者血清Apo谱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ApoB、ApoCⅡ、ApoCⅢ、ApoE等水平增高而ApoAⅠ、ApoAⅡ水平降低,支持高血脂患者存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复方贞术调脂胶囊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AS) 的影响。方法 取 50 只家兔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 (3 mg/kg) 组,复方贞术调脂胶囊高、低剂量 (生药 1.6、0.8 g/kg) 组,每组 10 只。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兔 AS 模型,药物组在喂高脂饲料的同时每天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喂养 12 周。实验末,检测血清脂质、载脂蛋白水平、主动脉组织中总胆固醇 (TC) 和甘油三酯 (TG) 水平以及主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比,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组血清 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I) 及载脂蛋白-B (ApoB) 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水平和载脂蛋白 A1/载脂蛋白 B(ApoA1/ApoB) 值显著升高 (P<0.05);ApoA1 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主动脉组织中的脂质的量以及内膜斑块面积比显著低于模型组 (〖WTBX〗P <0.05、0.01)。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各给药组主动脉病变程度均明显减轻。结论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具有抑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脂质代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DM)患者继发动脉粥样硬化(AS)心血管合并症的危险性因素。方法:测定符合WHO标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01例(男45例,女56例,年龄38~77岁)的血糖(GLU)、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均由Auto lab-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CHO、TG、LDL-C和ApoB100的含量糖尿病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在糖尿病中,有合并症较无合并症、高血糖较血糖正常CHO、TG、LDL-C和ApoB100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HDL-C和ApoA1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CHO、TG、LDL-C、ApoB100升高,HDL-C、ApoA1降低,提示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动脉硬化性心血管合并症之前,体内已经具备了诱发合并症的生化基础,故应早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活体人主动脉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3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主动脉打孔时废弃的主动脉组织为研究组,12名活体肾移植供体者的动脉组织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样本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组织HMGB1表达;研究组患者术前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采用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超声检测冠状动脉及颈动脉的病变。结果 研究组主动脉组织HMGB1显著表达,而对照组动脉组织HMGB1无表达。研究组患者血清TC、TG、LDL-C、Lp(a)、ApoB、non-HDL-C、VLDL-C、hs-CRP测定值较参考值显著升高(P均<0.01),而血清HDL-C、ApoAⅠ、TBIL、DBIL、IBIL测定值较参考值明显降低(P均<0.01);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发生率为86.1%;颈动脉超声检测显示内膜中层厚度均>1.2mm。结论 活体人主动脉组织HMGB1表达显著,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明显;利用CABG主动脉打孔时废弃的主动脉组织为样本,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干预靶点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Graves'病甲亢患者血清TC、Tg、HDL-C、LDL-C、ApoAⅠ、ApoB100和Lp(a)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配对方法比较Caaves'病甲亢患者组(甲亢组)和正常对照(正常组)血清TC、Tg、LDL-C、HDL-C、ApoAI、ApoB100和Lp(a)差异.结果甲亢组较正常组血清TC明显降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甲亢组较正常血清Tg、LDL-C、HDL-C、ApoAI、ApoB100降低,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甲亢组较正常血清Lp(a)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Graves'病甲亢病人血清TC、Tg、HDL-C、LDL-C、ApoA、ApoB100均降低,以TC更明显;(2)尽管甲亢病人血清HDL-C、ApoA1水平降低,但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TC、Tg、LDL-C、ApoAI、ApoB100也同步降低.因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对于肥胖伴高脂血症,尤其是T4偏低的病人是否可使用T4减肥同时降低高脂血症;(3)甲亢病人血清Lp(a)虽有轻度降低,但进一研究甲亢病人的Lp(a)变化及其机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刘明涛  刘海峰 《现代医学》2003,31(3):178-179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Ⅰ (ApoAⅠ )及B(ApoB)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83例肝硬化患者血清ApoAⅠ及ApoB水平 ,并与肝功能Child Pugh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Child Pugh积分的增加 ,血清ApoAⅠ、ApoB水平逐渐下降 ,肝功能A、B、C级 3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或P <0 .0 5 ) ;肝功能B级及C级组与A级组之间ApoB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血清ApoAⅠ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 (r =0 .5 68,P <0 .0 1) ,与血清总胆红素呈负相关 (r =-0 .5 3 9,P <0 .0 1) ,与丙氨酸转氨酶无显著相关性 (r =-0 .197,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ApoAⅠ、ApoB水平显著降低 ,血清ApoAⅠ水平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 ,对肝硬化的诊断、肝功能分级及判断预后均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血中载脂蛋白AⅠ(ApoAⅠ)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呈负相关。ApoAⅠ是体内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预测冠心病发病危险的指标之一。在意大利乡村的一些居民体内发现了ApoAⅠ Milano,这些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极低,但却很少发生心血管病。从而在ApoAⅠ Milano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近期已研制出此类相关实验性药物:ECT-216,可以清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是第一次一种药物能显地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本就ApoAⅠ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48只雄性新西兰纯系家兔,分成4组,观察中药有效成分8501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降低胆固醇和预防斑块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8501可以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主动脉组织胆固醇酯(CE)及总胆固醇(TC)含量,对抗高脂饲料,降低血清α-脂蛋白比例的作用,并可使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小于高脂组。阿斯匹林虽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轻度升高α-脂蛋白比例的作用,但主动脉组织TC、CE含量及斑块形成面积与高脂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者血清ApoA1、ApoB变化的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者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分析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正常人的血糖和血脂。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脂中TG、TC、LDL-C、ApoB水平升高是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HDL-C、ApoA1(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则明显下降。结论:血清ApoA1和ApoB的含量变化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有血管并发症及其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5,(11):1457-145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新西兰大白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TLR2表达的影响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TLR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分为高脂饮食加阿托伐他汀钙组、高脂饮食组、正常对照组,喂养8周后处死每组动物取出主动脉,测量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行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观察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TLR2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加阿托伐他汀钙组、高脂饮食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动脉内膜面积比值及TLR2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加阿托伐他汀钙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动脉内膜面积比值及TLR2蛋白表达均低于高脂饮食组。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使主动脉粥样斑块内TLR2蛋白表达下调,具有显著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po)AⅠ、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面积及肝脂肪变的相关关系。方法复制家兔AS模型,测定血清Apo AⅠ,血清和肝组织的TC、TG;取主动脉SudanⅣ染色后进行绘图、测斑块面积(%);在病变区及非病变区分别取材制片,作HE Wegrt Van Gieson染色;另取材作冰冻切片、SudanⅢ染色、镜检。肝脏肉眼观察后作HE染色、镜检。结果血清ApoAⅠ水平与主动脉壁脂质斑块面积(%)呈负相关(r=-0.41,P<0.05),TC与之呈正相关(r=0.59,P<0.005);血清TC、TG高于肝组织7~14倍。结论血清Apo AⅠ水平下降、TC和TG增高,同时伴动脉壁病变和脂肪肝。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值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500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组,206例)和对照组(294例),比较血清ApoB、ApoB/ApoA1值在两组中的变化,分析ApoB、ApoB/ApoA1值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D组血清ApoB[(1.02±0.25)vs(0.86±0.22).gL-1,P<0.05]和ApoB/ApoA1值(0.94±0.50vs0.78±0.21,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ApoB(r=0.46,P<0.01)、ApoB/ApoA1值(r=0.52,P<0.01)与IMT呈显著正相关,与冠脉病变支数(ApoB:r=0.29,P<0.05;ApoB/ApoA1:r=0.42,P<0.01)及狭窄程度(ApoB:r=0.32,P<0.01;ApoB/ApoA1:r=0.38,P<0.01)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poB、ApoB/ApoA1值与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血清血脂和载脂蛋白ApoA1、ApoB100的水平及ApoA1/ApoB100比值在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5例,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4组(无并发症组,1种并发症组,2种并发症组,3种并发症组)。同期选取健康人47例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清TG、TC、LDL-C、HDL-C、ApoA1、ApoB100水平,并计算ApoA1/ApoB100比值。结果: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TG、TC、LDL-C、ApoB100水平明显升高(P<0.01),HDL-C、ApoA1/ApoB100比值明显下降(P<0.05),ApoA1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变各组与无并发症组相比,TG、TC、HDL-C、ApoA1水平改变不明显(P>0.05),LDL-C和ApoB100水平明显升高,ApoA1/ApoB100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定期检查ApoB100和ApoA1/ApoB100,为糖尿病患者预测是否并发心血管病变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是通过比较初发脑梗死患者和复发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情况(颈动脉中内膜厚度、斑块类型、斑块指数)和血脂水平,从而发现两组患者的联系,为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自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2周,全部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和/或MRI扫描证实为脑梗死患者,同时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患者、胆汁淤积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心房纤颤患者、发病前4周有感染史患者、慢性炎性疾病患者,以后循环梗死为主的患者、脑动脉畸形患者、脑出血、TIA患者.将全部病人分为初发脑梗死患者和复发脑梗死患者各3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匹配,两组的吸烟、饮酒史均有可比性.用SPSS10.0统计包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斑块类型、硬化程度及血脂水平.结果 1.复发组与初发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情况:(1)6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共检出有斑块者37例,斑块发生率为61.67%,其中复发组27例,占检出斑块者72.97%,初发组10例,占27.03%;检出软斑13例,占检出斑块者35.14%,硬斑16例,占43.24%,复合斑8例,占21.62%;斑块发生在双侧的25例,占检出斑块者67.51%,发生在左侧4例,占10.81%,右侧9例,占24.32%;其中CCA起始段7例,占检出斑块者18.92%,ICA起始段14例,占37.84%,分叉处16例,占43.24%.(2)初发脑梗死组与再发脑梗死组病人斑块类型比较,两组斑块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再发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较初发组有显著差异(P<0.01).2.初发型和复发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超声和血脂指标的关系:(1)初发脑梗死组与再发脑梗死组病人IMT、血清学检测指标相比较,IMT、TC、TG、LDL-C、HDL-C、ApoA1.ApoB无显著差异,而 Lpa、ApoA1/ApoB有显著差异(P<0.01).(2)把研究对象分为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IMT增厚组,比较三组血清学指标水平,对其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三组各指标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与斑块的发生,尤其是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与IMT增厚、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与发展没有关系.2.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与LP(a) 血浆水平升高和ApoA1/ApoB比值降低密切相关,LP(a)、ApoA1/ApoB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