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张锡纯氏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大气”的生理、病理及证治详加阐述。张氏明确指出“大气”即胸中之气,亦即宗气。“大气下陷”,是大气病变的主要病理机制,并创制了升陷汤的升补举陷。张氏重视“大气”,时刻注意保护“大气”的学术思想,为临床治疗用药宜忌及摄生保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剖析张锡纯大气下陷理论,胸中大气即宗气,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为诸气之纲领,宗气充足则心肺功能正常,气血流通如常,痰饮水湿及壅滞之气自去。大气下陷可以导致多种疾病,轻者气短不足以息,危重者可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张锡纯依据大气下陷理论创制了升陷汤系列方,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现结合病案详述升陷汤及其类方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拓展临床应用范围,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锡纯先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对大气的生成、部位、生理、病理及大气下陷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等在书中都做了系统而详尽的论述,并制升陷汤一方,为后人广为应用。 张氏认为,大气是“于肺呼吸之外,别有气贮于胸中,胸中所积之气,当名为大气。”所谓胸中大气,即《黄帝内经》所言之宗气。《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灵枢·邪客篇》:“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  相似文献   

4.
正升陷汤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胸中大气下陷证。张锡纯认为"大气"存在于胸中,包绕肺外,乃胸中之气,宗气也。宗气主要功能有二,即"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1]。《素问·平人气象论》载:"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隔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2]说明宗气具有鼓舞心脏搏动、调节心率和心律的功能。所以张锡纯言:"大气不但为诸气之纲领,并可为周身血脉之纲  相似文献   

5.
大气之说,首见于《黄帝内经》.何谓大气?历代医家各有见解.张锡纯在以前认识的基础上,对大气的阐述更为透彻,他创立的“大气下陷”理论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大气即宗气,大气下陷可导致很多危重证候,甚至引起死亡.因此,治疗大气下陷诸症,当以升提大气为首务.张氏制升陷汤一方,旨在升提胸中大气.  相似文献   

6.
河北盐山已故名医张锡纯的“大气”理论是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精髓。胸中之大气,即《内经》之所谓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胸中大气,一名宗气,《内经》谓其积于胸中,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盖心肺均在膈上,原在大气包举之内,是以心血之循环,肺气  相似文献   

7.
大气下陷证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海 《陕西中医》1989,10(12):543-544
<正> 大气亦称宗气。《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灵枢·客邪篇》曰:“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明·孙一奎认为:“宗气又叫大气,是为诸气的宗主”(《中医各家学说·孙一奎》)。《医门法律》中有,“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曰:“夫均是气也,至胸中之气,独名为大气者,诚以其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包举肺外,司呼吸之枢机,故郑而重之曰大气。夫大气者,内气也……且知《内经》之所谓宗气,亦即胸中之大气。”可见,宗气也叫大气。大气下陷一证,首见于张锡纯《医学衷中  相似文献   

8.
五、益气与升麻柴胡配伍治大气下陷张锡纯氏《医学衷中参西录》拟有升陷汤治大气下陷证,张氏发明《内经》“宗气积于胸中”诣谓宗气即大气,充满胸中以司呼吸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喻嘉言《医门法律》谓“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可知“人身之精神振作,心思脑力官骸动作莫不赖于此气”。“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酸懒,精神昏愦……若其虚而且陷或下陷过甚者,其人呼吸顿停,昏然罔觉。”曾历述大气下陷出现种种表现,如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  相似文献   

9.
近代杰出医家张锡纯先生(1860-1933),学验俱丰,颇有建树,为中医学一代大家。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成为继《伤寒论》以来最受欢迎的中医著作之一,被称为中医学中“第一可法之书。”张氏治学严谨,立论精当,对后世颇有启迪。其中张氏宗《黄帝内经》之旨,参喻嘉言之说,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所创立的“大气下陷”理论,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笔者在临证中有所领悟,遂不揣浅陋,略陈于下。1大气的生理功能张氏认为大气即胸中之宗气。宗气是由自然界吸入之气和脾胃消化得来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具有推动脏腑功能,行呼吸、贯心脉以行营血的作用。《灵枢&#183;邪客篇》说:“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人之大气虽在胸中,实能统摄全身”,“诚以其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故郑而重之曰大气”。因此,凡人体的呼吸、语言、声音高低强弱,以及气血的运行、肢体的活动,无不与宗气有关。2大气下陷证的病因病机关于大气下陷证的病因,张锡纯说:“力小任重,或枵腹力作,或病后气力未复勤于动作,或因泄泻日久,或服破气药太过,气分虚极自下陷,种种病因不同。”又说:“大气下陷之证,不必皆内伤也,外感证亦有...  相似文献   

10.
1理论基础 大气,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味》曰“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而《灵枢·邪客》篇云“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大气诠》中阐述“大气积于胸中,为后天全身之桢干,《内经》所谓宗气”,  相似文献   

11.
段东印 《河南中医》2004,24(1):26-26
近代名医张锡纯溯源《内经》 ,法宗前贤 ,结合临床经验及体会 ,提出大气下陷学说 ,创设升补大气方药 ,并证之临床。现简要辨识如下。1 大气下陷学说的理论渊源大气的论述 ,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曰 :“谷始入胃 ,其精微者 ,先出胃之两焦 ,以灌五脏 ,别出两行 ,营为之道 ,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 ,积于胸中 ,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 ,故呼则出 ,吸则入。”这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宗主———宗气。《灵枢》曰 :“宗气积于胸中 ,出于喉咙 ,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素问·气穴篇》曰 :“分肉之间 ,溪谷之会 ,以行营卫 ,以会大气。”《灵枢·五…  相似文献   

12.
胡桃夹综合征伴漏斗胸,辨证为宗气下陷,治宜升补宗气、固摄精微。本案基于张锡纯“宗气下陷”理论,采用脐疗联合针刺的方法治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张锡纯对大气下陷证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对大气下陷证的论说,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张氏认为,大气充满胸中,即是《内经》所言之宗气。他说:“夫均是气也,至胸中之气,独名为大气者,诚以其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包举肺外,司呼吸之枢机,故郑而重之曰大气。”大气发生于先天肾气,培养于后天水谷之气,积贮于胸膺空旷之府。大气不但为诸气之纲领,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首创"大气"之名,最早阐述了大气的来源、部位、生理与病理特性;张仲景沿用继承了《黄帝内经》"大气"一词,对后世医家继续深入研究大气起到了推动作用。喻嘉言首创"胸中大气"名称,为张锡纯系统研究胸中大气说提供了前提和依据。张锡纯首创"胸中大气下陷"学说,并系统地阐释了胸中大气和胸中大气下陷,标志着胸中大气及其下陷学说的完善成熟。"胸中大气"及"胸中大气下陷"学说孕于《黄帝内经》,育于张仲景与喻嘉言,完善成熟于张锡纯。  相似文献   

1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对消渴的治疗颇有独到之处 ,笔者在学习中很受启迪 ,兹略抒体会如下。1 倡大气学说 治重升举《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 :“《内经》之所谓宗气 ,亦即胸中大气”,“是大气者 ,原以原气为根本 ,以水谷之气为养料 ,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说明大气来源在脾肺 ,合成在肺 ,贯注在心 ,根本在肾 ,部位在胸中心肺 ,流入血脉营养全身。若肺气不足 ,元气衰微 ,清阳不升 ,津液不能随宗气上潮 ,故咽干烦渴多饮 ,治用升陷汤 ,用生黄芪升补元气为主药 ,以升麻、柴胡和桔梗助黄芪升阳之力。知母、花粉凉润以抵黄芪之温燥。若气虚…  相似文献   

16.
宗气实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认为 ,宗气即积于胸中之气 ,是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 ,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成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成的。宗气 ,又称大气 ,《灵枢 五味》在论及宗气时说 :“其大气抟而不行者 ,积于胸中 ,命曰气海”。另外 ,张隐庵说 :“大气 ,宗气也。”故历代大多数医家都认为大气就是宗气。宗气积于胸中 ,贯注于心肺之脉。《灵枢 五味》曰 :“出于肺 ,循喉咽 ,故呼则出 ,吸则入。”《类经 针刺类 解结推引》说 :“蓄于丹田 ,注足阳明之气街而下行于足。”另《灵枢 邪客》说 :“宗气积于胸中 ,出于喉咙 ,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归纳起来 ,宗…  相似文献   

17.
古今中医界对宗气下陷一证论述甚少,唯张锡纯氏对此有较详细的阐明。笔者试对宗气下陷证作一初步探讨。一、宗气的生理功能“宗气”一名始出《内经》。因宗气所居部位是一切后天精气的出生地、起点站和归宿处,宗气的实质是心肺阳气,可谓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宗主,故被历代医家尊称为“宗气”。宗气是综合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空气而成的后天精气,可以化生为心肺阳气。《灵枢》曰:“谷始人于胃,  相似文献   

18.
《医学衷中参西录》大气下陷用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盐山张锡纯所著,其对大气下陷证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讨和研究.张锡纯首先提出了大气下陷一词,并且对大气的生理和大气下陷的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认为大气者,宗气是也,以元气为根本,培养于后天水谷,储藏于胸中,总司一身气化.  相似文献   

19.
对“大气”、“宗气”和“胸中大气”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气”一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味》:“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博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这里的“大气”,明代张介宾在其所著《类经》中认为:“大气,宗气也”;近代名医张锡纯也认为:“大气积于胸中,为后天全身之桢  相似文献   

20.
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篇中曰:"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1]。此句指胸中大气衰弱,水气不行而致水气病的治疗法则。《内经》中早就提出了"大气"一词[2],多指胸中大气、宗气、元气等;《灵枢.邪客》篇中指出"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3]。宗气走肺卫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宗气亦就是大气,大气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