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黄河  孙翼虎  孙纲 《安徽医药》2009,13(10):1273-1274
目的:探讨粘弹剂在眼前节外伤手术中应用。方法在进行角膜穿通伤修复术,外伤性前房积血冲洗术中,将适量的粘弹剂注入前房。结果在角膜伤口修复术中粘弹剂加大了前房空间,保护晶状体和角膜内皮,防止虹膜与伤口的粘连,维持瞳孔圆形。在外伤性前房积血冲洗术中,粘弹剂起到推移、松动血凝块作用,减少手术难度。结论粘弹剂在眼前节外伤手术中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它保护眼前节组织、提高了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常由广泛累及眼后节的缺氧或局部性眼前节缺氧引起,以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或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为多见,是一种较难治疗的致盲性血管疾病相关性青光眼,用一般抗青光眼药物和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在近年来较多的研究证实,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对消退虹膜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3.
第二十六节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并非独立疾病 ,而是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症状与体征。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 ,前者指由肾脏本身疾病 (如急、慢性肾炎等 )引起 ,后者常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等。肾病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主要有以下类型 :1微小病变型肾病 ;2膜性肾病 ;3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4系膜增生性肾炎 ;5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一、诊断要点1.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1大量蛋白尿 :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分子屏障与电荷屏障破坏 ,大量血浆蛋白通过滤过膜进入原尿 ,超出肾小管对蛋白…  相似文献   

4.
自70年代末瑞典Pharmacia药厂生产出玻璃酸钠制剂Healon以来,Healon作为眼前节手术理想的填充剂而被应用于多种眼前节手术中,从而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粘弹性手术。但Htalon价格昂贵,很难临床常规应用。为观察爱维(山东正大祸端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Healon的临床效果及反应,  相似文献   

5.
眼前节疾病在眼科疾病占有很大的比例,因而对眼前节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探讨眼前节正常解剖。  相似文献   

6.
眼前节缺血综合症(ASIS),是斜视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们采用前睫状动脉(ACA)分离方法,在显微镜下将前睫状动脉分离保留,使之不影响眼前的血液供应,可避免ASIS的发生,手术在同一眼完成3条以上肌肉的手术量。本文对24例斜视患者施行该项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住院的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分类、病因及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青光眼科住院的继发性青光眼227例267眼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患病年龄、病因、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 227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中剥脱性青光眼58例69眼(25.55%),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6例72眼(24.67%),眼前节炎症性青光眼34例36眼(14.98%),晶状体源性青光眼28例28眼(12.33%),眼部术后继发性青光眼16例18眼(7.05%),外伤性青光眼14例14眼(6.17%),其他病因者21例30眼(9.25%).继发性青光眼中以剥脱性青光眼最多,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次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视网膜静脉阻塞(42.86%)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7.50%)引起者为多.眼前节炎症性青光眼以葡萄膜炎因素引起最多,晶状体源性青光眼以晶状体膨胀因素引起居多.手术治疗3年内267眼中,共行手术202眼(75.66%),睫状体激光光凝术63眼(占手术眼数的31.19%),小梁切除术44眼(21.78%),引流物植入42眼(20.79%)(引流阀25眼,引流钉17眼),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30眼(14.85%),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15眼(7.43%),其他8眼(3.96%).结论 在住院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中以剥脱性青光眼为首位,其他依次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前节炎症性青光眼和晶状体源性青光眼;在手术治疗中以睫状体激光光凝术和小梁切除术居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滤过泡修补术纠正青光眼滤过术后持续性低眼压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行滤过泡修补术的13例(15只眼)患者的眼压、眼底、视力、结膜情况观察6~12个月。结果14眼眼压在6~18mmhg之间,1例因眼压升高再次行滤过手术;所有患者黄斑区改变均消失;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膜切口愈合良好。结论滤过泡修补术为治疗滤过术后持续性低眼压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眼用玻璃酸钠注射液(爱维)已逐渐从白内障手术扩大到眼前节穿通伤手术中,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各种原因所致的眼前节穿通伤11例,其中合并虹膜脱出9例,合并有外伤性白内障7例、合并前房出血3例,年龄4~50岁,就诊时间大多数在伤后0.5~3h,极  相似文献   

10.
腰椎的运动节段随年龄的增长将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性改变,运动节段稳定性的维持与脊柱本身的结构和与之相关的肌肉系统有关。因创伤、感染、肿瘤、退形性变、各种减压手术、先天畸型或峡部裂等因素造成的腰椎不稳,和由此引起的下腰痛,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对腰椎节段失稳概念、诊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滤过手术的目的在于形成房水引流新通道,从而降低眼内压。滤过道成纤维细胞增生、疤痕形成阻塞滤道,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抗疤痕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抗疤痕药都已投入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临床使用中,其对改善滤过泡功能、降低眼压、提高手术成功率起到明显作用,但毒副作用和并发症应该引起重视。现将报道较多的抗疤痕药的研究、使用进展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1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作为叶酸拮抗药,5-Fu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非竞争性的酶抑制作用,阻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从而抑…  相似文献   

12.
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疾病有40多种,主要是由于广泛的眼后节缺血和局限性眼前节缺血所致.缺血导致房角新生血管形成,与之相伴随的纤维血管膜进入房角引起房角结构、功能异常,眼压升高.术中术后出血、纤维血管膜收缩,是滤过性手术治疗十分困难的重要原因.近年我们应用立止血直接作用于出血创面,控制术中、术后出血,有一定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肾上腺素对体外培养的兔Tenon囊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探讨肾上腺素引起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率提高的原因。方法 :取第 4代体外培养的兔Tenon囊成纤维细胞 ,在含不同浓度肾上腺素的培养液中培养 6天后进行细胞计数。结果 :浓度大于 1 0 - 6mol/L的的肾上腺素可以抑制细胞的生长。结论 :肾上腺素不直接刺激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引起滤过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14.
曹娟 《江苏医药》2007,33(10):1080-108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又称"顽固性青光眼",是一组以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为特征的难治性青光眼,主要由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他疾病引起眼后节缺氧或局限性的眼前节缺氧,临床愈后差.  相似文献   

15.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华 《河北医药》2009,31(7):824-82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总结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9例76只眼,术后追访观察其术后眼压、视力、视野、眼前节等情况。结果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均有良好的视力恢复和眼压控制,但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术后有较重的眼前节炎性反应。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最佳方法之一,具有眼压控制好、视力恢复好等特点,但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宜先用药物控制眼压,待眼前节反映消退后手术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 SD 大鼠采用抗青光眼滤过术处理后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HSP47)在滤过泡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成年 SD 大鼠24只,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d 组、4 d 组、6 d组、10 d 组、14 d 组、正常组6组(每组4只),2 d、4 d、6 d、10 d、14 d 组大鼠均行右眼抗青光眼滤过术处理,术后采用裂隙灯观察各组大鼠滤过泡及眼前节情况,分别于术后第2、4、6、10、14 d 处死相应组大鼠,检测滤过泡中 HSP47及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 的表达情况。结果2 d 组大鼠 HSP47及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 在滤过泡中的表达略微上升,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6、10、14 d 组大鼠滤过泡中的 HSP47及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0.05);6、10、14 d 组大鼠滤过泡中的Ⅰ型胶原蛋白、mRNA 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0.05)。结论 SD 大鼠抗青光眼术后 HSP47及 mRNA 的表达水平变化基本与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 表达变化一致,表明 HSP47在大鼠眼滤过泡瘢痕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青光眼术后高龄白内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颞侧巩膜遂道切口,对27例(29眼)青光眼术后高龄白内障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等情况.结果 随访半年,3眼视力无提高,4眼视力提高,22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相同,滤泡形态无改变.结论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青光眼术后高龄白内障中的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视力,不影响原有滤过功能及原有滤过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后表面形态变化。方法将151例(288眼)近视患者按近视程度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采用眼前节全景仪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检测各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和角膜后表面高度,并进行动态对比分析。结果低、中度近视组术后各时间段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及后表面高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而在高度近视组,术后1、3个月角膜后表面屈光力比术前均有增加(P<0.05),术后6个月角膜后表面屈光力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术后各时间段角膜后表面高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结论 LASIK手术可改变高度近视患者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及后表面高度,眼前节全景仪对于高度近视LASIK术后疗效观察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一涵  孙晓祥  王继兵 《安徽医药》2024,28(6):1066-1071
滤过性手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方式,滤过泡瘢痕化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中及术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丝裂霉素 C(MMC)和 5-氟尿嘧啶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但相关并发症难以避免。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证实植入物的应用能有效保持滤过道通畅,将植入物赋予缓释抗代谢或抗瘢痕化的能力将会增强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效果。该研究将对各种植入物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小梁切除术是临床最常用的青光眼滤过的手术方式,理想的手术是保持恰当的滤过,一方面防止滤过泡瘢痕化导致手术失败,另一方面防止术后出现滤过过强或渗漏性浅前房,因此人们一直探讨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防止。2003--2008年我们对60例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术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