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对9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进行治疗,并施行恰当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治疗过程中密切护理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并发症的处理和健康宣教.结果随访1~12个月,眼压控制42例(42.9%),加降眼压药眼压控制44例(44.9%),总有效率为87.8%,未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在患眼手术后1~3周内,对另一只眼(临床前期)施行常规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平均随访54个月(12~96个月),36例36只眼中共有34例有效,占94.44%,2例有不同程度眼压升高,仅占5.56%。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预防性手术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晶状体摘除术与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将8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观察组行晶状体摘除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术前2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视力及术后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前房深度及视力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相比,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有助于视力恢复,且并发症相对较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前房穿刺术(ACP)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急性发作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53只眼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急性发作患者非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4例26只眼和药物组24例27只眼,观察治疗后眼压下降情况及眼压下降至21 mm Hg(1 mm Hg=0.133 kPa)所用时间和用药种数、房角开放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0.5、1、2、4、8、12 h眼压分别为:治疗组(10.4±3.8)mm Hg、(11.3±4.1)mm Hg、(11.9±3.6)mm Hg、(16.5±4.6)mm Hg、(17.2±3.3)mm Hg、(16.9±4.4)mm Hg。药物组(40.7±4.4)mm Hg、(36.3±4.8)mm Hg、(25.4±4.8)mm Hg、(18.7±6.6)mm Hg、(20.2±2.9)mm Hg、(17.3±4.1)mm Hg。治疗后0.5、1、2 h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392,17.539,8.573。P<0.01)。眼压下降至21 mm Hg所用时间:治疗组30 min内全部降至21 mm Hg以下,药物组为1~12 h,平均6.73 h,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5,P<0.05)。眼压下降至21 mm Hg用药种数:治疗组平均(1.15±0.50)种,药物组(3.87±0.33)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81,P<0.05)。房角开放范围>180°治疗组为88.46%,药物组74.0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513,P<0.05)。主要并发症有前房内炎症反应和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无眼内感染和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药物降低AACG急性发作时眼压所用时间长。ACP联合LPI治疗迅速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可作为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4例(99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47眼)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44例(52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和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持等临床指标。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2组术后1周眼压控制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浅前房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压控制良好率优于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维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控制效果好,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整理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治疗效果的分析,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当中,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情况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视力取得很好的恢复,眼压控制效果也非常明显,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3个月内均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患者视力恢复和眼压控制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最主要和最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现简要介绍其合并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1—2021-07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手术治疗的9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恶性青光眼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青光眼类型、术前眼压、房角结构、手术方式、晶体厚度、眼轴长度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年龄、青光眼类型、术前眼压、房角结构、晶体厚度、眼轴长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慢性青光眼类型、持续高眼压、房角结构完全关闭、晶体厚度<4.5 mm、眼轴长度<22 mm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青光眼类型、术前眼压、房角结构、晶体厚度、眼轴长度,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因素,其中年龄≤50岁、慢性青光眼类型、持续高眼压、房角结构完全关闭、晶体厚度<4.5 mm、眼轴长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后均获3~6个月的随访,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变化、房角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2个月复查,最佳矫正视力水平高于术前,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加深;术后1个月前房角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恢复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前房穿刺、虹膜根切及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42例眼压控制较差的闭角型青光眼实施前房穿刺、虹膜根切及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植入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42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中1出现前房少量出血,经对症处理吸收良好。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和玻璃体脱出及术后脉络膜脱离、脉络膜渗漏、恶性青光眼等其他并发症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测眼压,眼压控制良好(10~21mm Hg)38眼(90.48%),眼压控制较差(22~31 mm Hg)4眼(9.52%)。结论对药物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不佳者,可采取前房穿刺、虹膜根切及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手术,安全性及有效率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青光眼手术类别 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一旦确立,就应根据其所处的不同阶段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临床前期:治疗目的足预防发作,主张及时做周边虹膜切除(开)术,解除瞳孔阻滞.急性发作期:挽救视功能和保护房角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应急诊全力抢救,以期在最短时间内控制高眼压,减少对视功能的损害并防止房角形成永久性粘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0例(90眼)PACG患者分为2组,各45例(45眼)。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对照组仅行超声乳化手术,对比2组术后6个月眼压、视力、房角粘连程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视力、眼压、房角粘连度数分别为(0.69±0.72)、(10.80±1.59)mm Hg、(43.24±22.53)°,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是治疗PACG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择济源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2015-03—2018-04间收治的10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2组,各54例。观察组行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三角形巩膜瓣复合小梁切除术。随访3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性滤过泡率高于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患者的眼压及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术前,但观察组均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力,减少浅前房发生率,且滤过泡形成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降眼压治疗效果不佳的闭角型青光眼在高眼压状态下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5月~2010年10月治疗的33例33眼应用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获得明显的提高;术后1周所有患者眼压均在8~11mmHg,经6~12个月随访,患者眼压基本控制在14.36~21.58mmHg。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都应积极处理高眼压,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预防和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原发性房角关闭PAC两种不同表现类型:急性PAC(APAC)与慢性PAC(CPAC)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后的疾病转归.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005年5月至2007年9月行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的PAC患者按照入选标准分为APAC组和CPAC组,观察眼压变化、房角粘连范围以及视神经损害的进展情况. 结果 研究共纳入患者124人(APAC组48人,CPAC组76人).两组的平均观察时间为APAC组(52.3±1.4)个月和CPAC组(54.2±1.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平均年龄、房角粘连范围的差异皆没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间APAC组的平均房角粘连范围(4.2±2.4)要高于CPAC组(3.4±1.4)(P< 0.05),同时疾病的进展率APAC组(35.4%)显著高于CPAC组(25.0%)(P<0.05). 结论 国际地域性和流行病学眼科学组(ISGEO)分类系统下PAC急性与慢性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其周边虹膜切除术后的疾病转归存在明显差异,提示房角关闭存在不同进展机制,建议新分类系统需要考虑进一步将PAC的两种形式分开,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的效果。方法对2013-09—2015-09间收治的42例(45眼)白内障合并APACG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眼压、视力、房角变化、前房深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均小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眼视力明显优于术前,中央及周边前房深度大于术前,房角分级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角膜水肿5例、瞳孔区絮状渗出3例、前房炎症2例,经对症处理后逐渐消失。结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APACG,可明显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增加前房厚度、改善房角开放程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4—2015-04间10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水平、视力水平、前房深度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眼压水平、视力水平及前房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李红  唐静 《中国科学美容》2011,(20):187-188
目的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科学治疗方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确保良好的术后护理,以提升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011年11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发挥的作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制定和实施适合患者特点的治疗方案,患者眼压基本恢复正常,视力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得到恢复,无一例致盲。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应在认真分析患者病史、入院状况的基础上确定综合治疗方案,从而达到确切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80例(8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容积(ACV)、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角度(ACA)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的视力优于术前,眼压水平明显低于术前,ACV、ACD水平高于术前,各点的ACA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改善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81例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进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术后观察患者滤过泡形成情况、前房的恢复状况以及眼压的控制能力。结果联合手术后,视力<0.1的患者有3例5眼,0.1~0.3之间的患者有8例15眼,>0.3的患者有70例76眼。结论眼压过高会导致患者的视功能以及视神经受到严重伤害,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力恢复及滤过泡形成状况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