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因其化学性质稳定、无光漂白现象、用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亦不影响其荧光性质等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医学等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1994年 ,Chalfic等从研究维多利亚水母 (AequoreaVic toria)发光现象中分离纯化出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 centProtein ,GFP)基因[1] ,由于其荧光稳定 ,检测方便 ,对活细胞无伤害等优点 ,已被作为一种标记基因 (MarkerGene)广泛应用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目前 ,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肿瘤细胞可直接用于显示肿瘤的侵袭转移 ,尤其是显示微小侵袭灶及单个细胞的侵袭 ,为揭示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规律提供了简便、直观、有效的工具。1 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及发光特性来源于水母的由一个 2 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 ,分子量为 2 7× 10 …  相似文献   

3.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近年来 ,绿色荧光蛋白 ( greenfluorescentpro tein ,GFP)作为新一代的基因转移报告物和 /或定位标记物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1] 。本文就GFP或GFP突变体的来源、生物化学特性、发光机理、生物安全性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1 GFP的来源、生化特性及其发光机理来源及生化特性 :GFP主要来自两种海洋无脊椎动物 ,西南太平洋水母———Aequoreavictoria和佐治亚沿海水域的三色堇———Renillarenifomis[2 ] 。上述来源的GFP ,其原始发光蛋…  相似文献   

4.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种来源于水母的生物发光蛋白。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的研究中。白念珠菌感染在临床真菌感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对白念珠菌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GFP在白念珠菌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GFP基因可与目的基因融合形成融合基因,融合基因可表达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可发出荧光信号,进行基因表达和蛋白定位等方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GFP在白念珠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种生物发光蛋白,其内源荧光基团在受到紫外光或蓝光激发时可高效发射清晰可见的绿光。由于其具有发光的特性,已成为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中研究和开发应用得最广泛的蛋白质之一,因而在科研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GFP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为了解和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光谱学功能关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GFP已成为一个监测在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定位的理想标记。本文对GFP及其发现和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来源于海洋多管水母属的荧光标志物。其能在细胞内稳定表达,具有对细胞无毒性,检测无需底物及辅助因子,且可以实时跟踪记录细胞生长情况,检测结果真实可靠的优点。绿色荧光蛋白的性质特点使其在膀胱肿瘤动物模型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8.
绿色荧光蛋白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来源于海洋生物水母 ,近年来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中成为最广泛应用的标记性蛋白质之一。随着对基因的表达调控 ,蛋白质在活细胞中自然状态下的变化等重要问题研究的深入 ,迫切需要一种操作方便、不用加外源底物就能在活细胞中检测的分子探针。 1994年发现的GFP[1] 就能满足以上要求 ,它将彻底改观过去的研究方法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GFP的性质GFPcDNA从水母 (Aequoreauictoria)中分离得到 ,是在研究水母的发光…  相似文献   

9.
高苒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17(11):I0017-I0019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在水母中发现的新型报告分子,该蛋白及其衍生物能在多种生物体内表达并发出荧光,是目前在生物学中研究和开发应用得最广泛的蛋白质之一。尤其是在肿瘤的研究中,荧光蛋白的分子影像可为深入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的机制,以及对其治疗进行实时、动态、细致、无创、靶向性的探测和跟踪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及高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方法;PCR法克隆GFP-S65TcDNA并改造其两端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RSET-GFPS65T。结果;在IPTG诱导条件下,GFP-S65T的表达量占细菌蛋白的 上。细菌培养物及其超声上清在长波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1.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鸡胚盘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鸡胚发育为X期的鸡蛋中取胚盘细胞,经原代培养后用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作为标记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LEGFP-C1转染鸡胚细胞观察GEFP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条件下的活细胞均见有EGFP基因的稳定表达,这提示通过EGFP基因转染鸡胚盘细胞可连续且直接观察活细胞中的表达,为转基因鸡的研究提供一实用的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在肌源性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实验中的应用。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n=20)和对照组(n=20),均进行脊髓半切损伤。伤后9d,移植组于伤处移植体外转染GFP基因的大鼠MDSCs,而对照组仅注射等量PBS,于移植后1、2、3、4周用BBB评分方法测大鼠的运动功能,同时进行损伤脊髓取材、快速冰冻切片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移植后1周两组动物运动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移植后2、3、4周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显著提高运动功能;荧光显微镜观察经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肌源性干细胞在损伤脊髓组织局部生长良好,并且有沿着脊髓神经束向头尾两侧迁移的趋势。结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细胞标记方法是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生物示踪标记方法,可以用于标记细胞移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绿色荧光蛋白作为神经干细胞示踪标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腺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后的荧光稳定性和持久性及其对N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利用其作为NSCs示踪标记的可行性.方法利用GFP-腺病毒空载体感染NSCs(NSCs-GFP),经G418筛选并连续传代,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未感染NSCs和感染NSCs的形态以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NSCs及其诱导分化后的GFP表达情况;并检测NSCs-GFP的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调整GFP标记神经干细胞浓度为1×105/μl,将其植入大鼠侧脑室内,观察其在脑内的表达.结果未感染NSCs和感染NSCs的形态学、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等无明显差异(P>0.05).GFP在诱导分化后的NSCs-GFP子代细胞中有高表达,并且第1代和第20代NSCs-GFP的绿色荧光无明显差别.在植入侧侧脑室周围可见绿色荧光的强表达,且持续时间较长.结论 GFP荧光稳定持久,对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无明显影响,并且移植后的荧光呈长时间强表达,因此可以将其作为神经干细胞的示踪标记,这将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可塑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作为一个监测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及蛋白定位的理想标记物,是最具潜力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1].借助这一"指路标"并结合荧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心肌干细胞再灌注治疗心肌梗死中,通过提供能够在活体干细胞内进行体内和体外示踪观察、检测的有效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使得在心血管疾病基础科研与临床治疗研究发生了突破性转变[2].  相似文献   

15.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肝细胞移植治疗放射性肝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移植肝细胞在放射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体内的代谢支持作用,评价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肝细胞移植对放射性肝病(radiation-induced liver disease,RILD)的治疗效果?方法:以60Co作为放射源照射实验大鼠肝区,总剂量40 Gy,一次性照射,剂量率为100 cG/min,制成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动物模型?4天后将所有照射动物施行部分肝叶切除术(约占2/3)?将上述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经脾脏实质行Ad-EGFP感染的肝细胞移植,移植细胞数为5.0×106个,对照组经脾实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7天两组分别采血测血清清蛋白水平?术后42天再次检测清蛋白,并作常规病理切片及透射电镜检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绿光的肝细胞的分布,比较两组在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动态观察两组生存率的变化?结果:肝细胞移植术后7天,实验组血清清蛋白水平明显上升,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移植后42天,实验组血清清蛋白水平进一步升高,与对照组?5 周前的实验组水平均有显著差异?移植后42天两组动物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放射性肝损伤轻于对照组?结论:同种肝细胞经脾脏移植后,在放射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体内有良好的代谢支持作用,并可提高其短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人脂肪细胞分化的绿色荧光蛋白活体检测动态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脂肪细胞分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从培养的人前脂肪细胞总DNA中扩增出过氧化物体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启动子.将该启动子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1后转染3T3成纤维细胞及人前脂肪细胞,并诱导脂肪细胞分化,结果在胰岛素、地塞米松及30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诱导下,人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而3T3细胞则不能防导为脂肪细胞及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结论脂肪组织特异表达的PPARγ2基因启动子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构成的重组基因转化人前脂肪细胞后,能够用来动态活体检测脂防细胞分化状态。这一模型的建立为脂肪细胞分化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更加方便的检测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和瑞典突变型APP695共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获得高表达APP的PC12细胞克隆。观察基因转染后PC12细胞的细胞周期,超微结构和β淀粉样蛋白的分泌情况。方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挑选高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PC12细胞克隆。放射免疫方法测定β淀粉样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瑞典突变型APP转染能使PC12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变长,微绒毛增多,分泌Aβ增多,细胞周期中G0和G1期细胞比例增多。结论 绿色荧光蛋白和瑞典突变型APP695共表达载体转染的PC12细胞可作为AD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8.
1荧光蛋白概况 目前在医学研究领域引用的荧光蛋白主要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与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两种。RFP是1999年由Matz等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珊瑚虫体内分离出来的荧光蛋白,与GFP同源,两者在医学研究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绿色荧光蛋白(GFP),它是1962年由Shi momura等首先从水母类(aequorea victoria)海洋无脊椎动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能发射强烈荧光的特殊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人脂肪细胞分化的绿色荧光蛋白活体检测动态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脂肪细胞分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从培养的人前脂肪细胞总DNA中扩增出过氧化物体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启动子,将该启动子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1后转染3T3成纤维细胞及人前脂肪细胞,并诱导脂肪细胞分化。结果在胰岛素、地塞米松及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诱导下,人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而3T3细胞则不能诱导为脂肪细胞及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结论脂肪组织特异表达的PPARγ2基因启动子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构成的重组基因转化人前脂肪细胞后,能够用来动态活体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状态。这一模型的建立为脂肪细胞分化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更加方便的检测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反转录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和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在原代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四肢骨的bMSCs,原代培养8~10 d后,同时利用含EGFP和TH基因的反转录病毒上清依次转染bMSCs并进行抗性筛选,7~10 d可得到稳定表达EGFP的bMSCs,在稳定转染EGFP后10 d进行TH病毒上清的转染,7~10 d可得到稳定表达TH和EGFP的bMSCs。结果原代培养bMSCs 3~4 d后生长至70%~80%汇合,病毒转染EGFP后第2天,细胞呈现弱荧光,经G418筛选2~3 d后出现阳性细胞,约8~10 d生长融合,阳性率60%~70%,第2~5代阳性细胞比率无明显变化。TH阳性率也达60%以上。结论利用反转录病毒载体可有效地将EGFP和TH基因转至bMSCs中,并能在体外稳定表达传代。这种表达EGFP和TH的bMSCs对于研究bMSCs的体内迁移分化及帕金森病(PD)的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