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位胆囊的术前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1例左位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中年男性,并有先天性右六指畸形,术前CT检查提示左位胆囊可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明确诊断左位胆囊,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结论:术中谨慎操作,明确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的解剖位置关系是预防异位胆囊术中损伤胆管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例1,男性,63岁,因反复左上腹痛3月入院。不伴黄疸,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及腹胀。体查: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B超示:肝胆位于左上腹,胆囊肿大,壁欠光滑,囊内查及多个强光团伴声影,最大一颗约1.4cm。CT检查:内脏左右倒置,胆囊下垂,壁增厚,囊内未见增强回声。静脉胆道造影:胆囊未显影,胆总管通畅,造影剂顺利进入肠腔。腹腔镜胆囊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5岁。因右上腹部间断性隐痛反复发作4年余人院。无皮肤黏膜黄染病史。入院后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无肿大,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凝血系列等辅助检查均在正常值范围。腹部彩超提示胆囊大小正常,  相似文献   

4.
<正>全脏器反位(situs inversus totalis,SIT)是一种先天性胸腔及腹腔器官的完全性倒转镜像位,非常罕见,也就是俗称的“镜面”人。SIT合并外科疾病的发生率较低,迄今暂无证据表明内脏转位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在镜面人中行微创手术的病例虽然不断有报道,但总体例数不多。左位胆囊患者在解剖上存在其特异性,因此术中极易损伤血管、胆管,给微创手术操作增加了难度。我科行腹腔镜全内脏反位胆囊切除手术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切除左位胆囊1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1991年 9月至 1999年 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70 0 0余例 ,其中左位胆囊 17例 (0 2 4% )。本组 17例左位胆囊位于左内叶 8例 ,胆囊经肝镰状韧带至肝左外叶 9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其中胃大部切除术后 1例 ) ,女 11例 ,年龄 40~ 6 0岁 ,平均年龄 5 2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11例 ,急性胆囊炎 6例。术前B超和静脉胆系造影检查提示左位胆囊仅 5例 ,其余 12例术前未明确胆囊异位。2 .腹腔镜术中所见 :胆囊有明显炎性改变 6例 ,胆囊体部完全位于肝左内叶并紧靠肝圆韧带 8例 ,胆囊沿肝镰状韧带下方至…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68岁,因"右上腹疼痛2个月"入院,无寒热及黄疸病史。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无肿大,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5次/min,其他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胆囊隆起样病变4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西金  张彤 《普外临床》1993,8(2):111-111,85
近年来,胆囊隆起病变在胆系疾病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B超等辅助检查的日益推广,对该病的认识也有了很大提高,本文对我院5年来42例胆囊隆起病变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6 4岁 ,因间歇性发作的右上腹绞痛伴右肩背部疼痛 5年 ,于 2 0 0 1年 6月收住院。患者 2年前有误食鱼刺史 ,有反复呕吐宿食史。查体示体温正常 ,皮肤巩膜无黄染 ,心肺 (- ) ,右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 ,莫非氏征 (+)。白细胞计数8 6× 10 9/L ,中性 0 85。B超示胆囊内多发结石 ,胆囊壁毛糙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入院后 2d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与大网膜片状粘连 ,与胃、十二指肠无粘连 ,胆囊 8 9cm× 5cm ,充血、水肿 ,手术顺利 ,取出胆囊 ,查切除标本 ,内有多枚大小不等的混合结石 ,胆囊底部有一 2 8cm× 1 0cm的 7…  相似文献   

9.
10.
腹腔镜切除左位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积水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位胆囊较为罕见,最近我们遇到1例肝圆韧带正下方胆囊结石合并积水,经过变换主操作套管的戳口位置,加用肝圆韧带悬吊,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超声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难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超声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 (L C)手术难度分级标准。方法 :根据病人胆囊大小、形态、胆囊壁厚薄 ,胆周有无粘连及胆总管情况 ,将 L C手术难度分为三级。结果 : 级为适应证组 , 级为相对适应证组 , 级为禁忌证组 ,与手术对照 ,B超分组符合率 96 .5 %。结论 :B超可为手术难度及病例选择提供较为全面的依据 ,对降低 L C手术中转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4 7岁。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 1年余收住院。查体示右上腹无压痛 ,剑突下压痛 (士 ) ,肝区叩击痛 (士 )。B超示多发胆囊结石 ,胆总管无异常。在全麻下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在肝右叶胆囊窝处未发现胆囊 ,亦无网膜包裹盖、仔细寻找发现胆囊位于肝左外叶 ,前方被镰状韧带遮盖 ,切除部分镰状韧带后 ,暴露胆囊 ,顺行切除 ,胆囊管长约 1cm ,汇入胆总管 ,胆囊动脉分 2支 ,均来自肝固有动脉左支 ,1支位于胆囊管下方 ,1支位于胆囊管上方 ,取出胆囊后解剖无明显异常 ,术后病检示慢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讨 论 胆囊位置变异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病人,女,42岁,聋哑人,反复上腹部胀闷不适3年,于2004年4月10日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4次/min,血压120/7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阴性,腹平坦、对称、腹软、无压痛,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B超诊断:肝内胆管不扩张、胆囊积液、胆总管囊肿。于2004年4月13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胆囊积液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病人,女,74岁,间歇性右上腹疼痛3年余,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疼痛向腰、肩部放射,无黄疸,无恶心呕吐,无腹泻。经抗炎治疗疼痛可缓解,B 超提示“胆囊多发结石、胆囊炎”,入院体检: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Murphy 征(-),无腹水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9.3g/L,RBC 3.39×10~9/L,WBC 6.1×10~9/L,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6例全内脏反位型左位胆囊结石,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于脐部做一长约1.5 cm弧形切口,采用隧道法置入3个trocar,使用曲线型器械完成手术。6例均获成功,未放置腹腔引流管,均治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ic cholecystectomy简称LC)是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完成的。由于该法具有创伤小,术后病人恢复快等优点,优于传统的剖腹手术,故在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已广泛应用,国内也有报道。LC的手术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7.
<正> 1 临床资料 张某,女,23岁。住院号261219。因剑突下时有不适隐痛3年而按“胃病”治疗,服药后症状可有暂时减轻。近半年来在饮食不当时上腹部有阵发性疼痛,经B超检查为胆石症而收住。体检: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扪及,剑突下偏左有压痛,但无包块。胸片及心电图检查无异常。B超报告为胆囊清,大小如常,胆囊壁毛糙,透声性差,胆囊内可见数个强光团,后方伴声影。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胆囊有8cm×4cm×3cm大小,位于左肝叶,胆囊管在肝总管前方越过后再在其右侧汇合成胆总管。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内有结石24块,呈多角形,棕黄色,均有1cm×1cm×cm大小。  相似文献   

18.
19.
笔者于2003年9月—2004年9月在大理州医院进修期间收治了5例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胆固醇结石患者。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组122例.男51例,女71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20岁,平均45岁。全部患者均经B超检查确诊胆囊结石。122例中.择期胆囊切除114例,急诊胆囊切除8例(胆囊化脓,坏疽)。并有肝硬变(代偿期,无腹水)12例。术中最多出血150ml.最少50ml.平均100ml。腹腔胆囊床烟卷或皮管引流12例.未置腹腔引流110例。术中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并取石4例。术后肺部感染发热2例,切口有轻度浸润发红10例,切口局部皮下化脓感染1例。术后轻度巩膜黄染6例,其中4例为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的患者,1例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1例为择期胆囊切除,胆囊结石为微小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