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腹膜透析组3组患者.测定三组空腹透析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结果 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腹膜透析组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均明显下降(P< 0.01),且腹膜透析对其清除率较其他两种更有优势.结论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透析前有所下降,但不能降至正常,腹膜透析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与腹膜透析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特点,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规律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98例,腹膜透析伴高血压者68例.对其行动态血压检测,观察指标两组间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及其下降率.结果 腹膜透析伴高血压组杓型血压比例明显高于血液透析伴高血压组(P=0.009).血液透析伴高血压组24hSBP、24hDBP、nSBP、nDBP高于腹膜透析组伴高血压组(P<0.05).血液透析伴高血压组夜间SBP下降率、夜间DBP下降率低于腹膜透析伴高血压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比腹膜透析伴高血压患者杓型血压比例较少,夜间SBP下降率、夜间DBP下降率低,昼夜节律不明显.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更应该注意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用骨化三醇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37例血液透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检测甲状旁腺素(iPTH)在300pg/ml以上,进行血液透析加骨化三醇冲击治疗6~8周.结果 36例甲状旁腺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例甲状旁腺素下降不理想.结论 血液透析加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及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
床边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床边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HDF)对伴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急慢性重症肾功能衰竭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43例重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严重出血倾向进行床边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血滤器凝血情况及血滤器容量下降率.结果 43例在进行床边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中无一例因出血死亡,首次血滤器凝血情况及容量下降率较复用的血滤器好.结论 对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急慢性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床边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秀华 《江苏医药》2012,38(19):2358-2359
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53.6%.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和透析疗程的延长而增加.营养不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下降与各种感染和非感染并发症密切相关,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准确评估和早期诊断及干预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我科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了综合的护理干预,收效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红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87-3188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可分为症状性低血压和慢性持续性低血压,前者为患者的基础血压正常或升高,在透析过程中平均动脉压≤100 mm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Hg,发生率为20%~40%,后者多见于透析多年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常不超过100mmHg,发生率为5%~10%.尽管血液透析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的降低.现将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 对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组和血液透析(HD)组2组,观察透析前后患者PTH水平的情况.结果 (HP+HD)组和(HD)组PTH水平较透前均有下降,但(HP+HD)组下降明显,(HP+HD)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PTH水平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PTH水平,降低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高通量透析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高通量透析器和普通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使用高通量透析器治疗后血清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压明显下降,血清钙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器能清除较多的中、大分子毒素,从而使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素下降,同时能够改善因中、大物质蓄积而导致的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腰椎骨密度情况以及相关指标分析.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血白蛋白、钙、磷、iPTH和腰椎T值进行测定,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腰椎T值和血钙明显下降(P<0.05),而血磷、iPTH明显上升(P<0.05).骨质疏松患者与非骨质疏松患者相比,透析时间更长,女性所占比例更大,血磷更高,而iPTH较非骨质疏松者低(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腰椎T值较健康人群明显下降,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具有独特机理,应给予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荣珍 《淮海医药》2011,29(5):462-463
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低血压护理的疗效.方法 将3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2组均进行常规透析.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加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透析中的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在针对性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普通血液透析器(HD)和可复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器(HFDR)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清除作用.方法 在我院接受长期血液透析的29例患者,随机分为HD和HFDR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M及iPTH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单次治疗后β2M及iPTH水平的下降率.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尿毒症患者并发皮肤瘙痒者,随机平均分组,治疗组采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结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PTH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瘙痒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所有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应用起到优势互补的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提高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持续改进在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方法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从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用药、健康教育、血管通路的保护、感染的预防及从事血液透析的护理人员等多方面着手,进行合理管理。结果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由1.78%下降到0.19%,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由7.75%下降到2.35%,Hb达到110g/L的患者比例从27%上升到42%,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可自理者由66%上升到93%,可参加工作者由42%上升到59%,患者满意度由82%上升到96%。结论在血液透析质量管理中运用持续改进,减少了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β2-微球蛋白升高症患者清除效果.方法 将我院β2-微球蛋白升高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1周2次血液透析,其中1次单纯血液透析,1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照组仍接受1周2次单纯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B2-微球蛋白水平和关节肿胀、疼痛、骨痛及活动障碍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3周后患者的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关节肿胀、疼痛、及感觉异常等改善.结论 1周两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β2-微球蛋白浓度,较快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处方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应用个体化饮食处方对4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通过对比其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透析前血液相关指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来了解处方的效果.结果 12个月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透析前血液相关指标改善(P<0.01), 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个体化饮食处方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动静脉内瘘感染的相关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126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采取绳梯式或局域穿刺法.结果 41例动脉瘤形成的内瘘发生内瘘感染的机率较高.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原因与局部反复穿刺、消毒不严格、自身免疫力下降有关.掌握穿刺内瘘方法防止动静脉内瘘感染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维持性透析的患者多并发严重的皮肤瘙痒,多不能耐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经济负担.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采用组合型人工肾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所致的皮肤瘙痒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并发血栓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5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发血栓20次的原因及护理.结果 5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有8例患者并发20次血栓,7例血栓经溶栓治疗后通畅,1例血栓溶栓治疗失败后予重新置入永久性双腔导管.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应加强宣教,血液透析置管做到专管专用,血液透析中要严格正规操作.对并发血栓者应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溶栓措施,确保血液透析置管通畅,延长血液透析置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情况,并分析其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原因。方法选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70例。在手术治疗后的4~8周内,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血液透析的情况,总结内瘘失功的原因。结果在70例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有16例患者内瘘使用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占比22.86%,其中功能下降的患者5例,占比7.14%;功能丧失的患者11例,占比15.72%。结论内瘘狭窄和形成内瘘血栓,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形成失功的原因,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干体质量进行准确的测评,对患者低血压的问题做好防治工作,提高临床穿刺水平,并给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才能延长患者的内瘘寿命,最终达到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并按年龄因素对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238例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支皮下注射,剂量每周100~150U/kg,分2~3次给药.分析其疗效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238例患者中有效224例(94.12%),无效14例(5.88%).治疗后238例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明显改善(P<0.01),贫血改善情况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P<0.05或P<0.01).对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呈负相关(r=-0.682).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安全有效,但疗效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