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芷提取物欧前胡素对洗涤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分别以ADP和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考察欧前胡素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欧前胡素有极显著降低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聚集曲线斜率的作用(P<0.01)。通过比较凝血酶诱导的聚集曲线,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欧前胡素对血小板的第二相聚集反应有抑制作用。结论:欧前胡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对血小板释放和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蝎毒和蝎毒多肽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PSV)和蝎毒(SV)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麻醉家兔,颈动脉取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分别加入PSV和SV,用CHRON0-IDG 540VS双通道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PSV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当PSV的浓度在10.0~15.0mg/ml时,血小板聚集受抑制最为显著;SV对血小板聚集受其剂量及作用时间影响很大,但总的趋势为较低浓度时促进血小板聚集,较高浓度时则抑制血小板聚集。结论PSV对血小板聚集起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SV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在高浓度和低浓度时产生的效应相反,推测由于SV成分较为复杂,各成分之间互相作用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对ADP、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以间接证明丹参粉针对心肌缺血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给药30min后,麻醉取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及贫血小板血浆(PPP)。在血管中加入0.45mLPRP,37℃温孵3min后,分别加入50μL的ADP、50?l胶原(含50mg)及50μL凝血酶。然后用血小板聚集仪和血凝测试仪记录聚集曲线,并记录5min内最大聚集百分率。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表示血小板最大聚集程度。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RPA)=(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实验组血小板聚集率)/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100。结果丹参粉针对ADP、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影响。结论丹参粉针改善心肌缺血,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芷提取物欧前胡素对洗涤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分别以ADP和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考察欧前胡素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欧前胡素有极显著降低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聚集曲线斜率的作用(P<0.01).通过比较凝血酶诱导的聚集曲线,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欧前胡素对血小板的第二相聚集反应有抑制作用.结论:欧前胡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对血小板释放和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血小板聚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测量出一组能反应正常血小板聚集全过程的图像参数即P_0、P_1、P_2、K_1、K_2、K_3和T_0。分析该组参数的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反映聚集速率和时间的参数(K_1、K_2、T_0)是引起图象改变的敏感指标;图象初聚与次聚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或0.001);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三个共性因子即:散聚决定因子、聚集幅度因子和聚集速率因子。7个参数反映散聚过程和聚集幅度能力较强而反映聚集速度的能力稍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栓塞 (PE)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素功能及其 PE发病机制中的关系。方法 :检测 2 5例 PE和 30例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素的功能 ,并将粘附、聚集和血栓素与 PE疾病作相关性的分析。结果 :PE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素测值明显增高 ,且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素与 PE疾病呈正相关性。结论 :本文通过检测 PE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聚集、粘附和血栓素分析 ,能反映 PE疾病各期的血小板功能情况 ,可作为评价 PE受损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应用全血血小板聚集仪阻抗法对34例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 ATP 释放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 ATP 释放明显低于正常。提示白血病患者不仅有血小板投量减少,亦存在其聚集及释放功能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用比浊法测定普诺洛尔(propranolol)对家兔、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发现普诺洛尔使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加强。加大普诺洛尔剂量,促聚集作用随之加大。大鼠血小板实验,发现小剂量普诺洛尔促进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加大剂量则抑制聚集。实验表明,普诺洛尔对家兔和大鼠血小板功能影响存在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正常动物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给予红景天苷5 d,观察其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小鼠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数的影响;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法,利用不同的诱导剂,观察红景天苷对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结果:红景天苷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对ADP、花生四烯酸和胶原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红景天苷1.85、0.93 m g/mL能显著降低1 min、5 min体外血小板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红景天苷48.0、24.0 mg/kg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各剂量组对血小板数目无明显影响.结论:红景天苷明显降低大鼠和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AD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并初步探讨血小板中NO含量对其聚集率的影响。方法运用比浊法测定29例AD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并运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血小板NO含量,比较两组间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最大聚集时间及血小板NO含量。结果两组间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NO含量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0.05),AD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NO含量存在负相关(=-0.703,=0.003)。结论 AD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血小板合成NO减少,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的体外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测定34例肺心病息性发作期病人体外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的血小板5分钟聚集率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二氧化碳分压有显著直线相关性(r=0.7999;P<0.01),与氧分压,血小板计数无相关性。说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的体外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并随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对预测脑梗死复发的价值。方法:将3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既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情况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未预防组和为规范组,对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比较,并对其与脑卒中的复发进行比较。结果:服用阿司匹林主要表现为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而氯吡格雷主要表现为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可以显著减少脑梗死复发的风险,但两组患者均存在对血小板无显著抑制和复发脑梗死的患者。结论使用血小板聚集率可以有效评估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发作期、稳定期和消退期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方法以2017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OLP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细胞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发作期、稳定期、消退期。检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流变学指标。结果三组血小板1 min聚集率、3 min聚集率、最大聚集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发作期组1 min聚集率、3 min聚集率、最大聚集率高于稳定期组(P<0.05)及消退期组(P<0.05);稳定期组1 min聚集率、3 min聚集率、最大聚集率高于消退期组(P<0.05)。三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发作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率高于稳定期组(P<0.05)及消退期组(P<0.05);稳定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率高于消退期组(P<0.05)。结论OLP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流变学指标均发生异常,并且在发作期、稳定期、消退期依次减弱,检测上述指标利于评估OLP的疾病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及血小板显微镜下聚集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镜下分析红细胞血小板聚集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在患者指尖取一小滴血,制成活血片,直接置多媒体显微成像分析系统镜下观察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程度。结果:病变组193例中,发生红细胞聚集的阳性率为74.6%,血小板聚集率为61.6%,对照组250例,红细胞聚集率仅为25.6%,血小板聚集率为26.8%。结论:采用多媒体显微成像分析系统镜下观察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程度,可以早期发现亚健康状态的细胞流变学的改变,提供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的检验数据。为心脑血管病的监测、治疗、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一个新的早期、快速辅助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α2巨球蛋白抑制聚集素酶ADAMTS-4和5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α2巨球蛋白对聚集素酶ADAMTS-4和5表达以及聚集素分解的影响。方法利用ADAMTS-4/-5和不同浓度的α2巨球蛋白(0、10、20、30、50、80、120和180nmol/L)在37℃共孵育2h后加入聚集素,在样品37℃孵育30min后,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聚集素浓度变化。结果在没有α2巨球蛋白作用下,聚集素的浓度最低,但随着α2巨球蛋白浓度的不断升高,聚集素的浓度也不断升高。结论α2巨球蛋白可能通过降低ADAMTS-4和ADAMTS-5活性而抑制聚集素的分解,推测其可作为治疗骨性关节炎(OA)疾病的一种良好蛋白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与慢性肝病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血小板聚集计分别检测63例肝硬化患者、15例慢性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肝硬化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低于慢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随肝功能障碍而减弱,可以间接地反映慢性肝病病情程度,可作为肝功能损害程度评估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红细胞聚集过程的测定,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采用一自制的光测系统研究红细胞的聚集过程,主要内容为:让血样通过一平行平板流槽,用一束红外光透过样品,记录流槽内红细胞聚集过程所对应的透射光强变化,得光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聚集曲线.实验分动态和静态两部分,静态系指血样静止时的聚集过程,动态则为血样在低切变率作用下的聚集过程.所得的聚集曲线基本上能反映聚集的全过程,并与国外同类研究相符.  相似文献   

18.
张永强  王跃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3):2522-2523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素功能及其PE发病机制中的关系.方法:检测25例PE和30例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素的功能,并将粘附、聚集和血栓素与PE疾病作相关性的分析.结果:PE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素测值明显增高,且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素与PE疾病呈正相关性.结论:本文通过检测PE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聚集、粘附和血栓素分析,能反映PE疾病各期的血小板功能情况,可作为评价PE受损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之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TA—COMPACT血凝仪和3—9D型血流变仪分别测定50例病人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血小板聚集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发现血小板聚集前后的纤维蛋白原有着明显的差异(P〈0.01),提示血小板聚集需要纤维蛋白的参与。并发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纤维蛋白的消耗量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山蒟醇提取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蒟醇提取物在兔的体内和体外-体内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表明山蒟醇提取物可抑制由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花生四烯酸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对2者所致的血小板聚集(体外试验)的IC_(50)。分别为40. 34、345. 46 mg/L。静脉注射山蒟醇提取物30 mg/kg,15 min后产生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最明显,其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花生四烯酸所致的血小板聚集(体内-体外试验)的抑制率分别为82.75%和33.34%;血小板聚集的持续时间分别为60、30 min。这表明山蒟醇提取物对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