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血液流变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流动与变形的一个分支——流变学,向生物学和医学渗透而出现的一门新兴研究血液流动与变形规律的边缘基础学科。血液流变学的发展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并逐渐成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血液流变学的广泛应用,使祖国医学“血瘀”的本质和“活血化瘀”的机理得到了进一步阐明。本文仅就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血液”的实质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及凝固性的科学,是生物流变学的一门分支科学,其临床应用较广,不仅可对祖国医学“血瘀”本质及“活血化瘀”的原理进行探讨,而且对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贫血性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冠  相似文献   

3.
在探讨祖国医学“活血化瘀”这一治则时,我们进行了2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30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比较,为进一步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机制和“血瘀”证的现代理论研究,打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治疗血瘀症的一个独特的法则,特别是治疗外伤疾病方面,伤科医生常常依据这个方法,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选用一些药物治疗伤后血液壅滞,瘀阻不通的“血瘀症”。但所用药物的作用机制迄今还不十分了解,笔者就我们近年来有关活血化瘀药物对血清FDP值影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提出讨论。一、外伤与血清FDP值的关系通过20例外伤患者手术前血清FDP值的测定(其平均值为1.05μg/ml )和外伤后5  相似文献   

5.
血瘀症是汉方医学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血液循环障碍。抗血栓形成为驱瘀血作用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日本近年研究驱瘀血生药及其方剂对血瘀症的影响,为活血化瘀药物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肾脏病血瘀症与活血化瘀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病广泛存在血瘀症,表现为血液流变学和血粘度异常,病变局部有瘀血的特征。活血化瘀法治疗肾脏病显示其良好的效果。本文根据近年有关肾脏病的研究进展,结合笔者多年临床体会,就肾脏病血瘀症和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做一论述。1 肾脏病血瘀症的现代病理学概念  相似文献   

7.
有关“活血化瘀”学说、治则及临床运用的进展血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则,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重要遗产。历代医籍对血瘀学说论述甚详、对活血化瘀的药物和方剂也早就有丰富认识,特别近年来,随着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对血瘀学说的研究和活血化瘀治则的实验探讨及临床应用都获得了巨大进展。目  相似文献   

8.
浅述血瘀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瘀证理论始于《内经》,经历代不断延伸发展,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说,成为祖国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血瘀证理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瘀血的认识不断深化,活血化瘀治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就中医学血瘀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用以治疗血瘀证的基本疗法。近年来,各地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中也广泛地应用这一疗法,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各地有关报导简述如下: 一、血液系统病证与瘀血的关系祖国医学的血瘀学说与现代医学的血液系统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血液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所表现的出血、贫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以及全身衰竭等症状。可归属于中医的“血证”、“发斑”、“症积”、“虚劳”等范畴。而这些病证的形成,均与瘀血有关。血证的形成与瘀血内阻有关:血证是指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产生出血的病证。其产  相似文献   

10.
用血液流变学的理论、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祖国医学所说的“血脉不通”,“血瘀滞不行”“气滞血瘀”就会直接影响血液的四大生理功能的减弱紊乱。  相似文献   

11.
血瘀证目征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瘀证球结膜微血管特点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探讨目征机理.方法:按1986年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和1988年北京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上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血瘀组与非血瘀组,拍摄球结膜图像,检测18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各组血瘀证诊断记分(包括症状积分和血液流变积分)、血瘀证目征积分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瘀证诊断记分、血瘀证目征积分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诊断记分、目征积分与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黏度、血沉、纤维蛋白原、血栓长度、血栓干重等关系密切.结论:血瘀证目征是诊断血瘀证的有效方法,目征与高黏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药是治疗血瘀证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检查的进展,对血瘀证的病理改变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因而对活血化瘀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有较大的扩展。1 现代医学对血瘀证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血瘀证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血液流变性质和血管病理改变所致。常表现为:①血液循环障碍(包括微循环)所造成的人体组织的血瘀、血栓、出血、水肿等改变。②炎症所造成的组织变性、坏死、萎缩、增生等病变。③组织无限制的增生或细胞分化不良。④局部组织的代谢发生障碍以及由此产生的病理反应。总之,血瘀证是…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学上的重要方法之一,历代医家曾应用此法治疗过多种病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活血化瘀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临床应用日益扩大。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看到,血液系统疾病常有瘀血见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治疗血瘀症的重要方法之一.伤科依据这个方法,选用一些药物治疗伤后血液壅滞,瘀塞、"恶血内留"的血瘀症,收到一定效果.我们选用伤科常用的由赤芍、落得打、留行子三味药物组成的"赤通I号"进行了探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论血瘀证与活血化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理论已成为祖国医学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进一步阐明中医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并梳理历代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血液流动和变形规律的血液流变学,近来已开始用于临床,并试图作为研究祖国医学“血瘀”本质的一客观指标。我们从1978年开始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查方法观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液流变学的生理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和血管流变性的一门科学,是物理学中流变学向生物学和医学渗透和交叉的边缘基础科学,即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凝固性、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的粘滞性及形变性与血管粘弹性的科学。 血液的正常流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前提。在人体内任何一个有生命的细胞、组织、器官若得不到良好的血液循环,其生命功能很快减退,甚至发生不可  相似文献   

18.
陈永武 《海南医学》2004,15(10):125-125,128
活血化瘀法应用于临床,愈来愈被人们重视,它是针对血瘀症而设立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祖国医学对各种血瘀症的一种治疗原则。早在汉代医圣张仲景就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科、妇科等多种疾病,他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记载了桃仁承气汤、下瘀血汤、当归芍药散、桂枝获苓丸等。活血化瘀的方剂。开创了后世活血化瘀的途径。在临床上无论何种疾病,只要有血瘀者,均可“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法,而收桴鼓之效。本文就活血化瘀的临床应用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9.
联合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运科  姜迎春 《新疆医学》2000,30(2):99-100
扁平苔癣是一种皮肤,粘膜慢性炎症,临床以口腔扁平苔癣(OLP)为常见,目前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发现本症主要与免疫反应,系统性疾病、感染、遗传、血液流变学等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辩证为OLP届气血两虚,血瘀所致。我们通过对病理确诊的OLP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即以八珍汤加减,养气补血。活血化瘀;用氢化泼尼松、维生素B_(12),利多卡因配成局部注射液于病变粘膜下注射,及早控制局部症状,消除病损。以求局部用药与整体扶正治疗措施协调统一,提高疗效。为治疗本病找到一种简便、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 ,应用益气解毒祛瘀法 (四妙汤加味 )对感染人巨细胞病毒的大鼠模型进行中药治疗 ,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易栓倾向及血液流变学改变 ,属血瘀证表现。用益气解毒祛瘀法可改善血液循环 ,降低血液黏度 ,防止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益气解毒祛瘀法也适于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