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经常提到瞑、眠、睡、卧、寐五字。对于这五个字,《伤寒论》在使用时是十分讲究的,虽均与睡觉、闭目有关,但又有所区别,常用以描述不同的临床表现。瞑,《说文》说:“翕目也。”即合目、闭上眼睛的意思。但《伤寒论》原文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条文中“目瞑”是指目眩,目力昏花,“瞑”是“瞑眩”之意。眠,本义也是闭合眼睛,后来引申为睡眠、睡觉。《伤寒论》中“眠”字多用其…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中医文献没有此病名,对类似此病症状的记载大多散见于眩晕、头痛等篇中,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明确指出春脉太过所致,眩晕、头痛、眼花、耳鸣、健忘等头部症状。《灵枢.口问篇》又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即内风理论。《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论“瞑眩”》一文中曾经提出:“瞑眩的定义是:在采用各种疗法的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一时性、没有预料到的各种不快症状,随此之后出现主体疾病的好转或痊愈者,即为瞑眩。这是一种和药物中毒或副作用等所不同的反应现象。笔者称之为正反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中医文献没有此病名.对类似此病症状的记载大多散见于眩晕、头痛等篇中,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明确指出春脉太过所致,眩晕、头痛、眼花、耳鸣、健忘等头部症状。《灵枢·口问篇》又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呜,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即内风理论。《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眩晕和头痛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互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眩晕证治     
眩晕一证,又称头眩、眩运、旋晕等名。眩是眼花、晕是头运,两者往往同时并见。轻者头旋眼暗,重者天旋地转,如坐舟车之上,起则颠倒,不能站立,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心悸。《医砭》说:“眩惑乱也:从目从玄,玄黑暗也,谓眼见黑暗也;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眩晕发生之原因,历代医家认识颇为不一。《内经》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立论。张仲景提出痰饮上逆可致眩晕。刘河间谓:“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倡导内风致眩。丹溪主“无痰则不作  相似文献   

6.
脑动脉硬化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男比女多,往往合并有冠状动脉,肾动脉和周围动脉硬化,有些还伴发高血压病,女性患者多见于绝经期后,假如经常喝酒,或合并有糖尿病,则动脉硬化症可出现较早,而且发展较快,程度亦较重。中医无此病名记载,多散见于眩晕、虚损的老年人,其脉证、病位,与今之脑动脉硬化临床见症吻合。《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怡安卧。”《灵髓·口问篇》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眼花、睡眠障碍(睡眠  相似文献   

7.
眩晕病;内伤为主,多系本虚标实,其病变以肝、脾、肾为重点。三者中以肝为主。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亦可单独出现。1历代沿革眩晕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如《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人于脑则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念则目眩以转矣”;吸枢》海论篇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统上所述《内经)}认为其病在肝在脑,病机属民,属虚,外邪乘虚而入所致。历代医家在…  相似文献   

8.
中医书上所说的“眩晕”,是两种症状组合而成的一个病,在《证治汇补》上说:“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曰眩晕”。古书上又称为“眩冒”,尤在泾解释说:“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眩冒。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中医书里所记载的眩晕病,其现象和耳源性眩晕[又称内耳眩晕病,旧译成美尼尔(优)氏病]比较相近,请看下引的一些叙述即可明瞭。  相似文献   

9.
眩,亦作,指眼花。晕,指头晕。《医学心悟》:“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故称头旋眼花是也。”因临床上头晕与眼花常并见,故合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昏倒。本病在古医书中尚有“眩冒”、“头眩”  相似文献   

10.
抒情诗:中国最早源起的诗体中国是一个诗国,主要是指一个抒情诗国。诗即抒情乃至诗有“抒情”之名,在中国都是源起极早的。据《尚书·尧典》记载,距今约四千多年前的一位古帝——舜就说过“诗言志”的话。当然,此说并不可靠,但“诗言志”早就被人频频提到却是事实:《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有“诗以言志”;《礼记·仲尼闲居》记录了孔子(前551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提出:“儒之门户分子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此说是有一定见解的,如刘河间主火,张从正主攻邪,李东垣主补土,朱丹溪主滋阴降火等,把他们的特点突出来了,主要成就亦反映出来了,便于人们概括地了解,亦有助于学习时把握重点。但仅仅就此而论,亦尚欠全面,即把分的方面讲得多了,而介绍他们之间在学术上的渊源与发展较少,会产生一些误会,甚至发生流弊。正如王好古所说的:学习张元素者,“或未尽张氏之妙,则瞑眩之药终莫敢投,至失机后时而不救者多矣;学习刘完素者,未悉刘氏  相似文献   

12.
防风是一味常用中药。其味辛甘 ,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痒、解痉镇痛之作用。《本草正义》指出 :“防风 ,通治一切风邪”。《本草纲目》中解释防风的药名时说 :“防者御也 ,其功疗风最要 ,故名防风”。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中医把防风列为辛温解表药类 ,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或风湿所致头痛、目眩、骨节疼痛等症。如《本经》说 :防风“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 ,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由于防风药性平和 ,被称为“风药中之润剂” ,再经过适当配伍 ,还可治疗很多疾病 ,如风疹、胁痛、痢疾、腹泻、出血…  相似文献   

13.
<正> 美尼尔氏病又名内淋巴积水,病因尚不明白,多发生于中年人,男性和脑力劳动者居多。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有类似本病记载。如《灵枢、海论篇》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仁斋直指方》进一步指出:“眩者,言其黑运旋转,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愤欲呕”。美尼尔氏病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诊断学》中对于神的诊察内容,各家均将其放在望诊中阐述,就此,提出一点不同看法,是否得当,请同道们共同商讨。众所周知,神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是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盛衰的外露征象,主宰着全身。因此,神的盛衰与存亡反映在全身各部。在临床上对于神的诊察,不仅要注意观察病人局部的变化,而且还应该重视对病人的全身情况进行仔细的诊察。具体言之,主要诊察眼神、神情、神志、言语、声音气息、饮食,舌象和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才能正确地判断出病人神气的盛衰与存亡。 1.眼神:由于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所注,目系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神之舍,《医原·察病须察神气论》说:“人之神气,栖于两目”。因而人的精神活动往往能从眼神的变化中反映出来,即  相似文献   

15.
“神明”一词,一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又泛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众所周知,神明统属于心,但笔者认为其与肾的关系亦不容忽视,故本文试从神明与心肾相关论方面略作初步探讨。祈望同道予以指正。1 神明与肾《明堂》谓:“肾者,引也,为言引水谷和利精神。”“引”者,不独“引水谷”,更能“和利精神”。大抵肾之气化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之精下藏之,精足持守则气化常行而不已。又肾藏先天之精,而脾化后天之精,两精相搏,神即随之始生。故《灵枢·本神》云:“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集注·卷一》曰:“《平人绝谷篇》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盖…  相似文献   

16.
肝气一词,含义多种,在使用中存在混乱现象。有的为生理性名词,指肝之脏气,即肝的机能活动。《内经》中所说的肝气,就是这种意义。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者木始治之,肝气始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灵枢·脉度》中“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和《灵枢·天年》中“五十岁,肝气始衰”之“肝气”,都是指肝之脏气。有的以“肝气”概括肝气之病的病理及多种肝气病证名称。如李冠仙在《知医必辨》中说:“五脏之病,肝气居多, 而妇人尤甚。”“治病能治肝  相似文献   

17.
夏永良治疗失眠临证医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失眠在《内经》有“夜不瞑”、“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名称,《难经》称为“不寐”.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患失眠的病人日益增多.夏永良老师在治疗失眠上显示了独特的疗效.本文对夏师辨治失眠的3则临证医案(黄连温胆汤治疗痰浊内扰之失眠,黄连阿胶汤治疗心肾不交之失眠,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化火之失眠)进行分析,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18.
按摩与推拿     
按摩疗法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它是不以药物而以动作“摸、接、端、提、按、摩、拿”八大法以达到疗效的一种治病方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 :“按者 ,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 ,谓徐徐揉摩也。”“推者 ,谓以手推之 ,使还旧处也。拿者 ,为两手一手捏定患处 ,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按摩”与“推拿”之名即由此而得。“推拿”的名称 ,是在明代张介宾的《类经》中才开始出现。“按摩”与“推拿”只是名称不同的同一个治疗方法。关于按摩和推拿名词之互换 ,在明代周于藩氏有记载说 :“按即拿之说也 ,前…  相似文献   

19.
湿温治疗之“三禁”乃吴鞠通所提出,吴氏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3条原文明确指出:“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至此,继王叔和在《脉经》提出湿温不可发汗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湿温的“汗”、“下”、“润”之禁,自此,湿温...  相似文献   

20.
试论“肝开窍于目”阎振立,孙刚,邬国龙(河南省商丘县公疗医院,467300;河南中医学院;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主题词中医名词,注释《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强调目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但就其脏腑的生理功能与临床病理变化对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