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发生是个多因素多阶段的演进过程.Wnt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4种Wnt通路上的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制作由199例食管鳞癌组织与其癌旁164例正常粘膜、34例基底细胞增生和30例不典型增生上皮组成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PC、B-catenin、E-cadherin、cyelin DI的表达情况.结果:APC和E-cadherin在ESCC阳性率分别是69.6%、19.6%,均低于各自正常组(98.0%、96.3%,均为P<0.01),B-catenin和eyclin D1在ESCC的异常表达率分别是65.5%和70.9%,均高于各自正常组(1.2%,0.8%,均为P<0.01).按正常粘膜→基底细胞增生→不典型增生→ESCC的顺序,APC低表达发生在ESCC,β-catenin和E-eadherin表达异常始于不典型增生.cyclin DI过表达始于基底细胞增生.随着ESCC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改变,APC、E-cadherin和cyclin D1阳性率逐渐减少,β-eatenin逐渐增加.β→catenin的表达与APC无相关(r=-0.10,P>0.05),与E-eadherin呈负相关(r=-0.31,P<0.01),与cyclin D1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APC、E-cadherin、β-catenin 和cyclin D1可能在ESCC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β-catenin、E-cadherin和eyelin D1的表达检测有助于ES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α,β-连接素(α,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α,β-catenin、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有37例(61.7%)α-catenin,42例(70%)β-catenln异常表达,28例(46.7%)cyclin D1过度表达。α,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显著相关性(P〉0.05);α,β-catenin在浸润性小叶癌中的异常表达率(85.7%、95%)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50%、58.3%)(P〈0.05)、(P〈0.01)。cyclin D1过度表达率与乳腺癌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显著相关(P〈0.05)。β-catenin异位表达病例中,57.1%(24/42)的病例出现cyclin D1的过度表达,但β-catenin正常膜表达病例中,22.2%(4/18)的病例呈现cyclin D1的过度表达。β-catenin异常表达与cyclin D1过度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n=0.321,P〈0.05)。结论 β-catenin的异常表达激活cyclin D1的过度表达,引起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在乳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熏要作用。α,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不是影响乳腺癌细胞转移的主要因素,但可能是一个协同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Wnt1、β-catenin、APC和cyclin D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45例人胃癌组织标本及肿瘤边缘5cm以外的正常组织进行LSAB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45例胃癌组织中Wnt1、β-catenin、cyclin D1阳性率分别为57.78%、73.33%和51.11%,正常对照组织几乎不表达(β-catenin正常组织膜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C 在GC(gastric carcinoma,GC)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3.33%),低于正常组织(9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同一胃癌标本中,Wnt1、β-catenin、cyclin D1同时高表达,即Wnt通路处于活化状态(Wnt+)占44.44%(20/45),正常组织未见激活状态(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Wnt1-β-catenin APC-cyclin D1通路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存在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中APC、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PC、β-catenin和cyclinD1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10例大肠腺瘤恶变及50例大肠癌组织中APC、β-catenin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和大肠腺瘤恶变APC阳性率分别为44.0%,40.0%,显著低于大肠腺瘤(86.7%)和正常大肠黏膜(100%)(P〈0.01)。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和大肠腺瘤β-catenin胞浆和/或胞核异位表达率分别为:62.0%,50.0%,30.0%,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0)(P〈0.01),大肠癌β-catenin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P〈0.01)。大肠癌中β-catenin膜表达缺失率为:46.0%,显著高于大肠腺瘤(10.0%)和正常大肠黏膜(0)(P〈0.01)。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大肠腺瘤cyclinD1阳性率分别为:66.0%,60.0%,30.0%,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0)(P〈0.01),大肠癌cyclinD1阳性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P〈0.01)。β-catenin膜表达缺失和cyclinD1高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APC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大肠癌中β-catenin异位表达与cyclinD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7,P〈0.01),而与APC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39,P〈0.05)。结论:APC失表达和/或β-catenin异位表达,可能是原癌基因cyclinD1激活的重要原因,并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β-catenin膜表达缺失和cyclinD1高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Wnt2、β-catenin及其下游的靶基因c-myc、cyclinD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期探讨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石蜡包埋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Wnt2、β-catenin、c-myc、cyclinD1表达情况,分析Wnt2、β-catenin和c-myc、cyclinD1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Wnt2、β-catenin和c-myc、cyclinD1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食管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catenin和c-myc与肿瘤浸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Wnt2β-catenin Tcf4通路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通路有可能成为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及贲门各级病变组织中APC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化ABC法分析30例食管癌和38例贲门癌组织及癌旁上皮组织中AP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癌组织中AP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各癌前病变组织(P〈0.05);食管上皮从正常→基底细胞过度增生→不典型增生→食管癌,AP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χ2=19.085,P=0.000)。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APC蛋白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织(P〈0.05);贲门上皮组织从正常→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贲门癌,AP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χ2=11.390,P=0.010)。食管癌中AP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贲门癌(P〈0.01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APC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上皮组织,提示APC蛋白表达变化可能在食管癌和贲门癌癌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彦艳  刘鑫  单保恩 《癌症》2009,28(5):456-460
背景与目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人类肿瘤尤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香加皮杠柳苷(periplocin extracted fromcortex periplocae,CPP)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MTT法检测CPP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和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PP处理组与对照组细胞总蛋白、细胞浆蛋白及细胞核蛋白中β-catenin表达变化,电泳迁移率改变法分析CPP作用后SW480细胞核TCF复合物与其特异性DNA结合序列结合能力变化。半定量RT—PCR法检测CPP作用后细胞中β-catenin、survivin、c—myc和cyclin D1mRNA的表达。结果:CPP明显抑制SW480细胞增殖(P〈0.01),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0.5μg/mLCPP可将SW480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CPP作用后SW480细胞总蛋白、胞浆蛋白及细胞核蛋白中的B—catenin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核中TCF复合物与其特异性DNA结合序列结合能力受到抑制,其下游靶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而β-cateninmRNA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CPP可明显抑制SW480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抑癌基因PTEN与食管鳞癌血管新生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及其对血管新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2例ESCC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检测ESCC组织微血管密度(MVD),Kaplan—Meier法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ESCC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63.7%(65/102),在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达到96.7%(29/30)(P〈0.01)。PTEN表达强度与浸润深度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MVD呈负相关(P〈0.01),而与ESCC预后呈正相关。[结论]PTEN表达下调可能参与ESCC发生及肿瘤血管生成,有望成为评价ESCC患者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KAI1和E-Cadher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AI1和E-cadherin蛋白在60例食管癌及对应的食管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KAI1表达(50%)显著低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81.67%)(P〈0.01)。食管一常组织中E-cadherin表达(80%)显著高于癌组织(41.67%)(P〈0.01)。KAI1低表达与食管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食管癌浸润深度无关(P〉0.05);E-cadherin低表达与食管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食管癌浸润深度无关(P〉0.05);两者表达皆与食管癌的人体分型无关(P〉0.05)。KAI1与E-cadherin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cadherin的低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KAI1低表达未见对食管癌浸润转移的影响;两者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Id-1 PTEN表达与食管鳞癌血管新生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d—1、PTEN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二者在食管鳞癌血管新生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ESCC手术切除标本131例,癌旁正常组织40例为正常对照,免疫组化检测Id-1、FFEN表达,通过CD-34计算食管鳞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Id—1、PTEN与MVD的关系,并通过Kaplan—Meier寿命表法及COX回归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Id-1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3.2%(109/131),切缘正常组织中阳性率5%(2/4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而与细胞分化、MVD呈正相关(P〈0.01).与ESCC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TEN在切缘正常组织中达到97.5%(39/40),而在E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2.6%(82/13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MVD呈负相关(P〈0.05),而与ESCC预后呈正相关。在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面,可能Id-1起更重要作用,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提示Id-1、PTEN表达及侵袭深度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Id—1高表达或PTEN表达下调可能促进了ESCC发生、血管新生,并降低了ESCC患者的预后生存期。ESCC中Id-1、PTEN表达在血管生成方面呈桔抗关系,以Id—1作用为主,Id—1、PTEN可能是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KAI1、E-cadherin、β-caten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恶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100例宫颈癌组织、50例宫颈正常上皮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KAI1、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KAI1 mRNA、E-cadherinmRNA、β—cateninmRNA在宫颈癌组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宫颈正常上皮组(P值均〈0.05);蛋白表达率亦明显低于宫颈正常上皮组(P值均〈0.01)。E-cadherin与β-catenin蛋白表达之间正相关(r=-0.834,P〈0.05),与KAI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r=-0.604,P〈0.05),而KAI1与β—catenin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中KAI1、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恶变程度有关.联合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宫颈癌的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12.
肾癌中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肾癌组织、24例正常肾组织中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上述三种蛋白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肾癌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E-cadhetin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P〈0.01)。在肾癌组织中,肿瘤高分级组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水平(IHC、FCM)显著高于低分级组(P〈0.01,P〈0.05),而E—eadherin蛋白的表达(IHC)显著低于低分级组(P〈0.01);肿瘤高分期组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水平(IHC、FCM)显著高于低分期组(P〈0.01,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IHC)显著低于低分期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IHC、FCM)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IHC)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phA2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83,P〈0.01),EphrinA1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E-0.414,P〈0.01).EphA2与EphrinA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06,P〈0.01)。结论:EphA2/EphrinA1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共同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联合检测三种蛋白对于评价肾癌的恶性程度、判断其转移潜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Yang JF  Chen SL  Liu ZH  Zhang Y 《癌症》2004,23(7):799-802
背景与目的上皮性钙粘素(E-cadherin)通过连接素(catenins)与细胞骨架相连介导细胞同质粘附反应,β-catenin除与E-cadherin结合介导细胞粘附反应外,还作为Wnt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成分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及cyclinD1的表达,探讨E-cadherin、β-cateni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cyclinD1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有29例(48.3%)E-cadherin、18例(30.0%)β-catenin正常表达,28例(46.7%)cyclinD1过度表达。E-cadherin正常表达病例中,31.0%(9/29)的病例呈现cyclinD1过度表达,而E-cadherin异常表达病例中,61.3%(19/31)的病例呈现cyclinD1过度表达,E-cadherin异常表达与cyclinD1的过度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s=0.303,P<0.05)。有42例癌组织表现出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其中57.1%(24/42)的病例出现cyclinD1的过度表达,而β-catenin正常膜表达病例中,22.2%(4/18)的病例呈现cyclinD1的过度表达。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cyclinD1的过度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s=0.321,P<0.05)。结论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促使或激活cyclinD1的过度表达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β-Catenin、cyclinD1及c—myc蛋白的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EnVisions^TMplu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β-Catenin、cyclinD1及c—myc蛋白在52例HCC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52例HCC中β-Catenin、cyclinD1及c-myc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55.8%、48.1%及53.8%,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为36.5%、25.0%及32.7%,β-Catenin、cyclinD1及c-myc在HCC及癌旁肝组织两者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HCC中β-Catenin的阳性表达与cyclinD1、c-myc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P=0.0108,r=0.3920;P=0.0295,r=0.3406)且呈正相关;β-Catenin、cyclinD1及cmyc在人肝癌组织中的检出率与肝外转移、术后复发及肿瘤分化程度明显有关(P〈0.05),cyclinD1的检出率与门静脉癌栓也明显有关(P〈0.05),β-Catenin的检出率与临床分期和门静脉癌栓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β-Catenin、cyclin D1及c-myc蛋白的过表达可促使肝癌细胞增殖,使肝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力,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APC、β-catenin和c-myc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10例大肠腺瘤恶变及50例大肠癌组织中APC、pcatenin和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肠癌和大肠腺瘤恶变APC阳性率分别为44.0%、40.0%,显著低于大肠腺瘤(86.7%)和正常大肠黏膜(100%)(P〈0.01)。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和大肠腺瘤β-catenin胞浆和(或)胞核异位表达率分别为62.0%、50.0%、30.0%,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0)(P〈0.01),大肠癌8Icatenin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P〈0.01)。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大肠腺瘤c-myc阳性率分别为56.0%、60.0%、46.7%,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0)(P〈0.01)。大肠癌中8-catenin膜表达缺失率为:46.0%,显著高于大肠腺瘤(10.0%)和正常大肠黏膜(0)(P〈0.01),且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APC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大肠癌中8Icatenin异位表达与c-myc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3,P〈0.01),而与APC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一0.39,P%0.05)。结论 APC失表达和(或)pcatenin异位表达,激活癌基因c-myc过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pcatenin膜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APC、β-catenin和c-myc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10例大肠腺瘤恶变及50例大肠癌组织中APC、pcatenin和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和大肠腺瘤恶变APC阳性率分别为44.0%、40.0%,显著低于大肠腺瘤(86.7%)和正常大肠黏膜(100%)(P〈0.01)。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和大肠腺瘤β-catenin胞浆和(或)胞核异位表达率分别为62.0%、50.0%、30.0%,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0)(P〈0.01),大肠癌8Icatenin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P〈0.01)。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大肠腺瘤c-myc阳性率分别为56.0%、60.0%、46.7%,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0)(P〈0.01)。大肠癌中8-catenin膜表达缺失率为:46.0%,显著高于大肠腺瘤(10.0%)和正常大肠黏膜(0)(P〈0.01),且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APC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大肠癌中8Icatenin异位表达与c-myc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3,P〈0.01),而与APC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一0.39,P%0.05)。结论APC失表达和(或)pcatenin异位表达,激活癌基因c-myc过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pcatenin膜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计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内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中随机选取的45例标本进行上述三种蛋白的定量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胃癌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P〈0.01),而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粘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P〈0.01),而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粘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胃癌组织中,随分化程度的降低,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随浸润深度的增加,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则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EphA2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31,P〈0.01),EphrinA1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03,P〈0.01),EphA2与EphrinA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07,P〈0.01)。结论:EphA2/EphrinA1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联合捡测三种蛋白对于评价胃癌的恶性程度、判断其转移潜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EGFR及β-caten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食管鳞癌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EGFR和β-catenin的表达,并随访6~18个月。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和β-catenin的阳性率为71.7%(43/60)、65%(39/60),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18.3%(11/60)、91.7%(5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和β-catenin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18个月生存率相关(P〈0.05),且EGFR与癌浸润深度相关(P〈0.05);EGFR和β-catenin表达呈负相关(r=-0.384,P〈0.01)。结论EGFR和β-catenin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在食管鳞癌组织巾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食管癌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yclinD1、Rb和p16基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D1、Rb和p16基因在19例食管早期癌、20例异型增生以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标本中的表达。结果cyclinD1在早期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Rb与p16在早期癌中的表达低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结论cyclinD1、Rb、p16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他们的变化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CDK4/cyclinD1/p16/Rb通路在食管癌的早期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NF-κB、cyclin D1和p27在非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B(NF-κB)、细胞周期素DI(cyclin D1)和p2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NF-κBp65、cyclin D1、p27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NF-κBp65和cyclin D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P〈0.01),p27表达则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P〈0.01)。NF-κBp65表达与NSCLC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cyclin D1表达与瘤体大小、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p27表达与瘤体大小、肿瘤分化密切相关(P〈0.05)。NF-κBp65与cyclin D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cyclin D1与p2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NF-κBp65与p27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NF-κB、cyclin D1、p27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三种蛋白的表达可以间接判断NSCLC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