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平均分为2组,分别给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和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对比治疗半年后2组Cobb角度的变化情况和引流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半年后Cobb角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影响较大,给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可以有效固定骨折,且治疗后Cobb角度恢复较好,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伤椎经椎弓根一侧置钉一侧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5月,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伤椎一侧置钉一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4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测量并比较椎管容积率、Cobb角、伤椎楔变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上下间隙角的变化,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5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椎体楔变角、上下间隙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改善,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恢复.术后随访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即刻相比仅少许丢失.结论 采用伤椎一侧置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一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以及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和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植骨的优缺点.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跨伤椎固定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后路经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植骨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恢复...  相似文献   

4.
任勇 《大家健康》2013,(24):108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8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方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NEER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统计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方案,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应广泛运用到临床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皮后路伤椎椎体内植入硫酸钙+单侧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住院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30例患者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予以经皮后路伤椎椎体内植入硫酸钙+单侧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伤椎椎体内植入硫酸钙、单侧伤椎置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体位复位、后路伤椎椎体内植入硫酸钙、单侧伤椎置钉结合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等围术期指标及影像学指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0 mL,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42例均获随访24~32个月,无脊髓、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伤椎高度和Cobb角度均有满意的恢复,末次随访Cobb角及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经皮后路伤椎椎体内植入硫酸钙、单侧伤椎置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能有效防止椎体高度再丢失,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严学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09-2810
目的:分析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植骨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40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取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恢复情况、伤椎前高压缩比及术后早期锻炼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植骨手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单侧伤椎置钉与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分为经单侧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植骨组(A组)和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组(B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2年的伤椎前缘高度、椎管正中矢状径、脊柱后凸角(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rankel分级等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椎管正中矢状径、Cobb角、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两项指标,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良好,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经后路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能重建椎体高度,使脊柱的载荷分布更加合理,降低内固定失败率,减少矫正丢失,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进全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09-2910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胸腰椎骨折病例共90例,平均分成2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经伤椎置钉螺钉固定,对照组患者接受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优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进行伤椎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经胸腰椎后侧正中切口入路,观察组30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将两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33例(患者均为新鲜骨折且伤椎及邻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其中15例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18例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分别随访观察患者伤椎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5一36个月,平均10个月,伤椎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有利于充分矫正后凸畸形及维持矫正效果,有助于伤椎恢复伤前高度,显著增强内固定系统牢固性和脊椎稳定性,减少卧床过久及加重骨质疏松等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王立山  卢海波  钱浩 《河北医学》2022,28(2):271-277
目的:探究经伤椎单、双侧置钉及跨伤椎置钉对A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A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为A、B、C组,各43例.A组患者采取跨伤椎置钉治疗方式,B组患者采取经伤椎单侧置钉方式,C组患者采取经伤椎双侧置钉方式.对...  相似文献   

13.
谢克恭  唐毓金  潘生才 《广西医学》2010,32(9):1106-1108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患者均行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和椎弓根内固定术,分别测量术前、术后2周及去内固定后3个月患者的椎体高度和脊柱后凸角,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2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4.8个月,伤椎高度和后凸Cobb角恢复良好,无内固定断裂、感染及神经症状加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可重建伤椎高度和防止后期矫正度丢失,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植骨置钉对预防椎体矫正度丢失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12月本院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20例(伤椎处置组),单纯后外侧植骨23例(伤椎未处置组)。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15个月时伤椎处置组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均小于伤椎未处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置钉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获得满意复位,能重建椎体高度且能长期维持,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治疗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术治疗,对他们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了6个月至2年不等的随访,结果43例患者VAS评分明显改善,术后疼痛明显得到缓解,术后伤椎前缘的平均高度恢复到96%,椎管正中的矢状径也平均恢复到92%,脊柱后凸角(即Cobb 角)为3.6度,采用统计学分析手术前后可知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术后相关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骨折皆获得一定的复位,并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除了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复位之外,椎体高度也可以得到重建,并且脊柱抗压稳定性得以增强,甚至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如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的发生,是临床有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方式,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注射型人工骨结合包括伤椎的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对21例简单胸腰椎骨折患者,经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并经伤椎椎弓根植入可注射型人工骨,术前、术后行X、CT检查并随访,评估椎体高度、Cobb角恢复和维持情况,观察人工骨的吸收情况、组织相容性。结果平均随访11.4个月,伤椎平均高度、Cobb角恢复、维持良好。所有病例无长期发热、渗出现象,人工骨均在3月内吸收。结论可注射型人工骨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恢复、维持了椎体高度,伤椎植入可注射型人工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单侧置钉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对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疗效,得出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经单侧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伤椎对侧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后,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远期椎体高度和矫正Cobb角的再丢失以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8例,2013年1月以前35例患者用传统的后路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治疗,2013年1月以后43例患者选用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治疗,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短节段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平均下地时间组间比较,传统固定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下地时间长于研究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11.338,P=0.000 0)。结论:临床上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伤椎邻近椎体的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显著,脊柱后凸矫正满意,失败率低,值得临床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9.
    
俞宇  田晓华 《安徽医学》2014,(10):1402-140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加自制植骨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加自制植骨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共16例,骨折愈合后,行椎弓根钉取出术15例,并行远期随访,分别测量不同时期伤椎楔变角、后凸角及伤椎椎体、椎间隙高度。结果术后15例患者得到平均9.5年的远期随访,测得伤椎平均高度及Cobbs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能恢复伤椎高度,能有效预防远期伤椎的椎体塌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经椎弓根植骨和钉棒固定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经后路椎弓根植骨、钉棒固定并结合椎管减压予以治疗。并于术前、术后即刻及后续的随访中行X线、CT及MRI检查,测量并比较患者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Cobb角,并观察神经功能、脊柱活动度等的恢复情况。结果手术顺利,术后切口无感染。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椎管侵占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在维持椎体高度,促进骨愈合,重建脊柱稳定性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并有效减少远期椎体塌陷及椎弓根钉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