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行走步态参数和足弓力学结构,探究行走支撑期足弓功能的转化机制及变化规律。 方法 利用动作捕捉系统及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同步采集 8 名受试者不同步速行走时的步态参数及横、纵弓角度。 使用单 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步速下足横、纵弓角度变化及足底受力的特征值差异。 结果 行走支撑期,纵弓 角度、横弓角度及足底受力曲线均存在两个特征值,3 条曲线特征值在 4 种步速下存在一致性规律。 1. 4 倍和 1. 2 倍最适速度行走时,蹬伸离地阶段时长显著性高于 0. 8 倍最适速度(P<0. 05),横弓升高的拐点和第 1 个受力 峰值出现时间早于 0. 8 倍最适步速(P<0. 05);1. 4 倍最适步速相比于 0. 8 倍最适速度横弓在蹬伸离地阶段的最小 角度显著性增加(P<0. 05),最小角度出现的时间显著性提前(P<0. 05);1. 2 倍最适速度步行时,纵弓第 2 个峰值 出现的位置相比于最适速度提前(P<0. 05)。 结论 行走支撑期,足以纵弓、横弓升降实现功能转化。 足纵弓和足 横弓共同降低完成缓冲,纵弓降低、横弓升高使足增加刚性完成蹬伸。 在执行蹬伸推进功能时,步速增加会加大蹬 伸离地阶段在步态支撑期的时间占比,足横弓和纵弓的变化随蹬伸期提前。 探究足弓变化及足功能转化机制对了 解足部运动规律及足踝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宁夏回族青少年足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回族青少年足型及发育规律。方法 :采用人体测量方法 ,测量了宁夏固原地区 1 6 5 8名回族 7~1 7岁学生的足长、足宽 ,并按足长宽指数分型 ,并将足长、足宽数据和足型与畲族、哈萨克族和汉族比较。结果 :回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足长与足宽存在正相关关系 ,足型以中间型最多。结论 :回族青少年足型与其他民族比较存在差异 ,足长与足宽发育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青少年足型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壮族青少年足型及足的生长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吴汝康的人体测量方法,对广西南宁市马山县1 323名(男656,女667) 7~19岁壮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进行测量,按足长宽指数分型.结果:壮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15岁时已接近成人水平,足长与足宽存在正相关关系,总体足型以短宽型最多(男61.28%,女38.23%),中间型次之(男37.81%,女60.42%),窄长型最少(男0.92%,女1.35%).结论:壮族青少年足型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与回族、哈萨克族、畲族和汉族比较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都水族儿童少年足型特点及其生长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方法,对1 382名(男689,女693)6~16岁水族儿童少年的足长、足宽进行测量,按足长宽指数分型。结果:水族儿童少年的足长、足宽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15岁时已接近成人水平,足长与足宽存在正相关关系,总体足型以中间型为主(男50.22%,女59.45%),短宽型次之(男49.06%,女37.81%),窄长型最少(男0.73%,女2.74%);聚类分析显示,水族与侗族、土家族、苗族等南方族群较为接近。结论:水族儿童少年足型发育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且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与壮族、回族、哈萨克族和汉族比较存在民族间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湘鄂渝黔边区苗族学生足型特点及其发育规律,为足的保健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邵像清的人体测量方法,测量了边区1896名6~16岁苗族学生的足长、足宽,并按足长宽指数进行分型。结果苗族学生的足长、足宽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足长与足宽存在正相关关系;足型以中间型最多,短宽型次之,窄长型最少;苗族男女学生足型有差异。结论苗族学生足型发育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足型与足长宽指数的数据可为足的保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主观舒适度和行走时足底压力的评测,整合主观感知和生物力学指标,探究个性化鞋垫对正常足型足部感知和足功能的影响。方法 招募16名具有正常足型的男性受试者,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价极简鞋和个性化鞋垫着鞋干预下主观舒适度指标的差异;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赤足、极简鞋、个性化鞋垫3种着鞋条件支撑期各阶段时间和足底压力的变化;通过多重线性回归筛选极简鞋和个性化鞋垫下影响着鞋总体舒适性的主要指标。结果 在足底压力测评上,着鞋行走的步态支撑期缓冲阶段高于赤足和极简鞋(P<0.05),个性化鞋垫的动态足弓指数(arch index, AI)大于极简鞋和赤足行走(P<0.05),极简鞋动态AI大于赤足(P<0.05),加入个性化鞋垫中足冲量占比高于赤足行走(P<0.05),着鞋时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 COP)轨迹的平均斜率低于赤足(P<0.05),个性化鞋垫COP轨迹斜率低于极简鞋(P<0.05);在主观舒适度测评上,加入个性化鞋垫后鞋总体舒适性、后跟缓冲、前足缓冲、足弓支撑性、前足包裹和足部控制性高于极简鞋(P<0.05...  相似文献   

7.
背景:有研究表明足的部分解剖区域支撑着人体大部分质量,并调节着人体的平衡,测量这些区域的压强峰值及分布即可获取足、下肢乃至全身的生理、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的大量信息。 目的:观察健康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然行走时左右足峰力值、负荷冲量等的动态足底压力分布。 方法:采用三维动态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对16~19岁适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 结果与结论:受试者足底应力-时间曲线呈明显的双峰型,足底10个分析区域峰力均值在足跟外侧最大(P < 0.01),右足习惯者第1 趾、第1,2 跖骨、足跟内外侧区域平均峰力值右足大于左足(P < 0.05),而第5跖骨、足弓2个区域平均峰力值左足大于右足(P < 0.05)。受试者行走时整足接触阶段、离地阶段负荷中心在第1、2跖骨、足跟内外侧区域,足部最大负荷部位在第1、2跖骨、足跟内外侧区域,男女左右足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结果证实,健康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左右足动态与静态足底压力分布规律存在一致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手段从动、静态两个方面评价不同足型受试者足踝功能的差异,为足踝运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 对65名受试者以足弓指数区分成扁平足、低弓足和正常足3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受试者静、动态足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静态足踝功能方面,正常足踝关节适应性(malleolar valgus fl...  相似文献   

9.
广西瑶族青少年足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瑶族青少年足型及足的生长变化规律。方法用吴汝康的人体测量方法,对广西巴马县1186名(男600,女586)6~19岁瑶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进行测量,按足长宽指数分型。结果瑶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15岁时已接近成人水平。足长与足宽存在正相关关系。总体足型以中间型最多(男51.33%,女54.61%),短宽型次之(男48.33%,女44.20%),窄长型最少(男0.33%,女1.20%)。结论瑶族青少年短宽足型出现的比率仅小于壮族,大于汉族、畲族、哈萨克族和回族,这与遗传、生活的气候环境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布依族人足形态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布依族成年人足的非对称性,为体质人类学积累资料和鞋型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足部测量方法,测量了312名(男153,女159)世居贵州黔南地区的布依族成年人足18项指标.结果:足部形态指标多呈非对称性.足长左侧>右侧差值均数男性为(5.34±2.56)mm、女性为(4.42±1.57)mm;足长左侧<右侧差值均数男性为(4.58±1.70)mm,女性为(4.70±2.05)mm.足长Ⅰ型、Ⅱ型和Ⅲ型的构成比男性分别为39.87%、36.60%和23.53%,女性分别为37.11%、45.91%和16.98%.结论:布依族成年人足形态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背向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的变化,从而探究其对人体步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Pedar-X压力鞋垫)采集10名受试者在正向和背向两种行走模式下的足底压力数据。试验在跑步机上进行,以正向行走作为对照试验组。依据试验条件及预试验时受试者的直观感受,选取4个速度(2.0、2.5、3.0、3.5 km/h)分别进行两种行走模式下的试验,分析不同速度下足底压力中心轨迹、足底压力、足-地接触时间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速度的两种行走模式下,人在行走过程中的足底压力有所不同。背向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中心从足前部向足跟过渡,从内侧向外侧过渡。相比正向行走,背向行走时的足底压力显著减小,行走过程中的足-地接触时间有所增加。结论研究背向行走的压力分布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人的动态平衡机制,并为行走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国人胫骨前肌腱止点的形态 ,附丽部位范围以及变异情况 ,为胫骨前肌外移矫正马蹄内翻足的手术提供一些解剖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 2 2例国人踝关节防腐足标本 ,进行胫骨肌腱止点解剖学和组织切片观察 ,并进行分类 ;记录了胫骨前肌腱以内侧楔骨或第一跖骨为主要止点的各自数目。结果 :可分为三型 ,分别为 :Ⅰ型 :束状型 1 4侧 ,占总数 63 . 6 % ;Ⅱ型 :中间型共 6侧 ,占总数 2 7. 3 % ;Ⅲ型 :分叉型共 2侧 ,占总数 9. 1 % ;胫骨前肌腱止点以第一跖骨为主 3侧 ,占总数 1 3 . 6 % ;胫骨前肌腱止点以内侧楔骨为主 1 3侧 ,占总数 86 . 4 %。结论 :束状型胫骨前肌腱不适于作半腱外移植手术矫正马蹄内翻足 ;中间型胫骨前肌腱适于作半腱外移植术矫正马蹄内翻足 ;分叉型胫骨前肌腱除作以内侧楔骨为主的横切口外 ,还可在内侧楔骨远端加作一竖切口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足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1 材料和方法为研究国人青少年足型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我们对鄂西1533名青少年学生(7~17岁)的足长和足宽进行测量和按指数法分型研究.方法:按照活体测量的要求,令检查者赤足,均匀用力踏在仿制的毛氏印画式检查器上,然后取出印在白纸上足印,用直脚规测量跟点(pte)至趾尖点(ap)的距离,即足长及腓侧跖骨点(mtf)到胫侧跖骨点(mtt)的距离,即足宽,再求出每人的足长、宽指数,即足宽/足长×100%.根据前苏联学者的分型方法,将指数在34.9以下(包括34.9)者定为窄长型;指数在35~39.9者为中间型;指数在40以上者为短宽型.  相似文献   

14.
学龄儿童背负不同重量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测试学龄儿童背负不同重量行走时动态足底压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龄儿童背负4 kg书包行走时,足底第二、三跖趾关节处峰值压力增大,支撑时间延长;压力中心变化曲线呈横向摆动偏大趋势,足中部控制不良需要肢体参与维持平衡;随着背负重量的增加出现足支撑各阶段内外翻的比例加大,造成下肢伤害的可能性增高,说明儿童长期负重行走对足及下肢肌肉负荷较大,足掌跖趾区相应部位易形成胼胝体,将会影响儿童足弓正常发育,应引起社会及家长的重视.建议家长应限制儿童书包重量,避免儿童长时间背负重物行走与站立,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龄儿童身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足舟骨的研究文献国内报道不多见,为积累国人资料.本文对足舟骨进行了调查.1 材料和方法 所用材料为成都地区收集的供研究用的成年足舟骨160例(男92例;左侧44例.侧48例.女68例,左侧33例,右侧35例).左右侧配套.方法依据吴汝康、吴新智编著《人体骨骼测量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三维足型测量系统足部参数自动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足部参数的自动提取方法.利用到钢化玻璃平板垂直距离小于5 mm的足部三维点云在钢化玻璃平板上投影轮廓线和整个足部三维点云在钢化玻璃平板上投影轮廓线提取足部的纵轴、足后跟点和趾尖点,并建立局部足部坐标系;利用局部足部坐标系和有关截面进行足背点、足弓点、内踝点、外踝点、胫骨前下点、第1跖趾关节突出点和第5跖趾关节突出点等特征点的识别;根据特征点自动提取足长、足宽、足围和足弓曲线等足部参数或特征曲线.测量结果表明,参数自动提取方法有较高的重复精度和测量精度, 而且在足部纵轴线和扫描方向不一致时也有较好的适应性.足部参数自动提取方法避免了采用人工贴点或手动识别特征点的繁琐过程,缩短了测量时间,适合于足型普查和足型数据库建立等大批量测量场合.  相似文献   

17.
文题释义:矫正鞋垫:是根据足部生物力学特征设计的,为人体提供保护、支撑及改善活动能力的辅助性器具,置于鞋内与足部密切融合,通过调整足底与外界接触的面积、角度等,改变足部生物力学结构及特征、分散足底压力,改善人体生物力学轴线、提高关节稳定性,解决人体由于外界因素、下肢生物力学异常及代偿等引起的各关节及人体姿势异常等问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以及运动损伤预防及康复领域等。 代偿:人体某些器官因疾病受损后,机体调动未受损部分和有关的器官、组织或细胞来替代或补偿其代谢和功能,使体内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由于其他器官原本不应该承担此功能,使器官处于异常状态,长期处于异常状态会对这些器官造成代偿性损伤。 背景:足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足部疾病及损伤成为困扰人们的问题,矫正鞋垫能够有效治疗及预防足部疾病及损伤风险,已成为物理矫正的主要手段。 目的:明确矫正鞋垫的设计原理,根据制作方式对矫正鞋垫进行分类,梳理矫正鞋垫对人体各关节相关疾病、儿童偏瘫及运动损伤的康复功能,探究当前矫正鞋垫的研究现状及不足,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方法:以“矫形鞋垫”“拇外翻、扁平足、高足弓、足底筋膜炎”“膝内翻、膝外翻、膝骨关节炎”“脊柱侧弯”“足踝损伤”“步态”“异常步态”“Orthopedic insoles”“Corrective effect”“Motion pattern characteristics”等作为关键词,在CNKI、万方、百链、百度文库、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05至2019年期间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归纳及总结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矫正鞋垫的设计原理包括调整足底受力点,分散足底压力;支撑足弓,提高缓冲能力;改善下肢力线,提供稳定及支撑;改善本体感觉,提高足部舒适性4个方面;②矫正鞋垫按制作方式可分为预制型、半定制型和定制型3类;③矫正鞋垫在足踝、膝关节、脊柱畸形、儿童偏瘫型脑瘫、运动损伤方面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及康复功能;④矫正鞋垫在其应用领域及治疗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矫正鞋垫的研制与评价中,应考虑到人体运动过程中足型与鞋型的变化情况,体现“足鞋整合”的理念。可对矫正鞋垫不同形状、材质、硬度等,矫正鞋垫对损伤的预防、疾病的治疗、运动能力的提升效果,以及动态矫正鞋垫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ORCID: 0000-0002-9109-6962(张新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跖袖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只足的跖袖的构成特点进行应用解剖学观测及力学分析。结果:跖袖的构成复杂,其中收肌、展肌是维持前足横弓及籽骨系统动力平衡的关键因素,跖袖的动力平衡失调,特别是展肌与收肌通过籽骨系统导致的平衡失调是外翻形成的核心机制,在外翻畸形的发生中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结论:展肌与收肌移位吻合矫正外翻的新术式恢复了跖袖的正常解剖关系,重建前足横弓,恢复了前足的生理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功能。  相似文献   

19.
畲族青少年足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解畲族青少年足型及其发育趋势,按活体测量要求,对闽东地区1250余畲族青少年学生的足长,足宽进行了测量,并按足宽足长指数进行分型。结果表明:畲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分别随年龄增长而增长,17岁时接近成人水平;足长与足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足型以中间型最多。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族青少年足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肖辉  艾琼华 《解剖学杂志》2000,23(3):278-281
目的:了解哈萨克族青少年足型及发育趋势。研究对象和方法,对伊犁地区2413名哈萨克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进行了测量。并按足长宽指数分型。结果:哈萨克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17岁时核近成入水平,足长与足宽存在正相关关系,足型以中国型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