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延胡索方剂的深入挖掘,分析组方规律,为推广其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延胡索的方剂,并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模后,实施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并应用Cytoscape3.7.2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筛选出908首含延胡索的方剂,涉及病证112种,其中高频病证为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打肿痛、疝气作痛,配伍的高频药物主要为当归、肉桂、白芍、木香,功效类别以活血化瘀药、补虚、理气药为主,药味多为辛、苦、甘,药性以温、寒、平居多,药物归经主肝、脾、心、肾经;且延胡索与当归、白芍、肉桂、木香、香附具有密切配伍关联;对高频病证和性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延胡索在不同病证和配伍中可发挥不同功效。结论 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含延胡索方剂组方规律,为延胡索的临床合理应用及探索其后续方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越  李悦  刘施  董琼  王玉  孙婉瑾  熊隽  黄正德 《安徽医药》2019,23(10):1947-1951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含柴胡方剂的组方规律,为新药开发和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6—12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TCMISS),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含柴胡方剂构建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疾病证候、常用药物配伍规律及组方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高频疾病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含柴胡方剂共 237首,涉及中药 546味,常用药对组合 27个,主治疾病有 14种,对 4种高频疾病“感冒”“胁痛”“眩晕”频率较高的药物组合(支持度 ≥40%)为疏散风寒药物“月经失调”进行分析。含柴胡方剂治疗感冒的 59首方剂中,羌活,祛风药物防风,宣畅气机药物桔梗,清热药物黄芩,调和药物甘草。含柴胡方剂治疗胁痛的 45首方剂中,频率较高的药物组合(支持度 ≥30%)是逍遥散加减。含柴胡治疗月经失调的方剂有 32首,频率较高的药物组合(支持度 ≥40%)为丹栀逍遥散加川芎、香附。含柴胡方剂治疗眩晕的 22首方剂中,频率较高的药物组合(支持度 ≥40%)为逍遥散清热的黄芩。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柴胡方剂多具有解表、理气、疏肝之作用,功效集中,组方清晰;用药规律反映了柴胡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特点,为柴胡方剂的功效及临床合理开具处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9,(1):99-103
目的:为含黄连-干姜药对(简称"黄连-干姜")方剂的后续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黄连-干姜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统计主治疾病频次、配伍药材频次;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含黄连-干姜方剂药材核心组合进行统计分析(设置支持度分别为15%、20%、25%,置信度为0.90);选择频次排前2位的主治疾病和配伍药材频次最高的温里药和清热药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492首含黄连-干姜方剂,涉及主治疾病9种(频次≥15),包括痢疾、泄泻、积聚、痞满等;常用配伍药材21味(频次≥55),包括当归、厚朴、附子、黄芩等;常用药材组合有19个,其中核心药材组合包括黄连-干姜-人参、黄连-干姜-厚朴、黄连-干姜-当归;常与黄连-干姜配伍治疗痢疾的核心药材有5种,治疗泄泻的核心药材有9种;在黄连-干姜配伍温里药附子的方剂中核心药材有8种,在配伍清热药黄芩的方剂中核心药材有7种。结论:含黄连-干姜药对方剂主治疾病以消化道疾病为主;该药对可配伍不同药材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本研究可为其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晓琴 《药品评价》2023,(2):169-173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治疗崩漏中药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崩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收集《妇科良方大全》《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妇儿篇》《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妇科卷》中治疗崩漏的古今中药方剂,统计所含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及频次,并运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探究高频中药的配伍规律。结果 共纳入中药方剂338方,涉及215味中药,累计使用3 033次,较为重要的中药为白芍、当归、白术、甘草、生地黄、黄芪等。所有中药以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为主,以性温、寒,味甘、苦为主,多归入肝、脾、肾经。关联规则显示白术-黄芪-甘草、当归-川芎、白术-熟地黄-黄芪等组合支持度较高,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方。结论 治疗崩漏在选药时重在寒温并用、甘苦互施,组方规律以止血化瘀为标,滋阴补血为本,标本兼治,以达复旧固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探寻其在常见病中的配伍特点;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掘药-证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含有雷丸方剂的剂型主要为丸剂和散剂,高频用药为槟榔、大黄、木香等,与雷丸配伍的主要为驱虫药、泻下药及理气药等,且味多为苦、辛,归胃经、脾经。其中“槟榔-雷丸”出现的药对配伍频数最高,其次是“大黄-雷丸”“木香-雷丸”;雷丸方剂的主治病症为虫积的频数最高,其次为疳证、积滞等。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治疗虫积配伍槟榔、木香、使君子、芜荑、鹤虱等;治疗疳证配伍胡黄连、黄连、青皮等;治疗积滞配伍神曲、陈皮、牵牛子、三棱等。结论 雷丸与槟榔等配伍可加强杀虫消积的功效;与胡黄连、大黄等配伍可增加泻下攻积的作用,以上可能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陈皮、神曲等配伍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胃肠不良反应。但雷丸毒性物质基础研究等未见报道,仍需深入研究,为雷丸临床应用提供更确切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方剂组方规律,总结治疗经验。方法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关于帕金森病证候要素进行筛选、提取、处理、统计、分析。结果收录60篇处方载药203味,其中使用频次≥5次者35味,当归、防风、人参、甘草出现频次≥26次;支持度≥10组合共12个,涉及中药9种,甘草涉及组合最多达9个,人参+甘草为最常见组合;熵聚类分析相关系数≥0.02药物组合25个,其中出现频次最高药物为麦冬、独活与桂心均为6次;应用复杂熵聚类分析,共演化出新处方5种。结论中医治疗帕金森症处方、常见组合繁多,围绕中医关于帕金森症的认识,以补元、活血、解毒、祛风为主要治则,多用当归、人参等补药,配合甘草等调和,辩证应用祛风、祛瘀药。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挖掘中药白附子临床外用的配伍规律。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筛选一定年限内含白附子的临床外用文献,将得到的外用方剂使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中药性味归经、剂型、用法的统计,并采用SPSS Modeler 14.1的Apriori算法进行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白附子临床外用配伍的应用规律。结果:入选129首方剂共含中药220种,较多使用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及祛风湿药,如白芷、僵蚕、当归、红花、全蝎等,并以性温、平,味辛、苦、甘,归肝经药物居多。白附子外用方剂剂型、用法多样,常采用糊剂-外敷疗法。对白附子外用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15个高关联性中药组合,涉及面部疾病、痹症、炎症、疼痛等32种主治疾病,对面神经炎及黄褐斑所使用方剂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分别得到17、18个高关联性中药组合。结论:白附子在临床外治中常用于面部疾病面神经炎、黄褐斑的治疗并呈现出明显的中药配伍规律,可为白附子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9,(16):2262-2266
目的:为马钱子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其药物剂型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集整理含马钱子的方剂,将方名、方源、治疗疾病名、组成、用法用量、用药途径等信息录入Access 2010软件并建立数据库,根据用法将这些方剂的用药途径分为内服和外用,分别统计出内服/外用方剂所治疾病的频数;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对含马钱子的复方进行药物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纳入含马钱子方剂78首,其中42首为内服方剂,33首为外用方剂,3首为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方剂。内服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痿病、痹病、痔疮、肛瘘、筋骨疼痛等疾病;外用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瘤、痞块等疾病;内服外用皆可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疮疡病、跌打损伤和骨折。在内服方剂中,马钱子常配伍乳香、没药、血竭、穿山甲、自然铜、当归、麻黄、草乌;在外用方剂中,马钱子常配伍赤芍、地黄、黄柏、黄连、黄芩、当归、白芷、全蝎。马钱子绝大多数经炮制后使用,且以麻油作辅料炮制为主(占77.97%)。结论:含马钱子的方剂主要治疗疾病包括风湿痹痛、肢体瘫痪,跌打损伤、骨折以及痈疽肿毒、顽癣三类。马钱子在外用方剂中多配伍清热燥湿、凉血活血、止痛药,在内服方剂中多配伍活血化瘀药。此外,用麻油炮制马钱子是保证其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益母草组方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搜集含益母草的临床应用方剂文献,经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使用Excel 2013、SPSS Statistics 19.0、SPSS Modeler 14.1等软件对文中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配伍规律分析。结果:在纳入的299首方剂里,频数分析中发现单药益母草、当归、甘草最为常见;药性四气以温性为主,五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中肝经、脾经居多;主治疾病共有9类,其中妇女经带杂病类最多;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以益母草为核心的药对组合9个,治疗"妇女经带杂病类"的药对组合11个,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治疗妇女经带杂病共5类。结论:益母草常应用于治疗"妇女经带类杂病"且多与当归、甘草、川芎等中药联用,为益母草的临床配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孙占东  刘嘉  曾庆琪 《安徽医药》2021,25(5):1039-1043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方剂现代应用数据库、《中药成方制剂》中记录的不孕症治疗方剂,数据收集截点为2019年5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方剂的组方用药特点.结果 纳入方剂296首,包含中药347味.性味以温性为主(超50%);五味以甘、辛、苦居多;主要归肝、脾、肾等经;其中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等药物频数较高,常用药对为"川芎-当归""当归-白芍""熟地黄-当归"等;提取新处方核心药物组合16个,衍生新处方8个.结论 经数据挖掘,较为清晰的阐明了治疗不孕症的组方规律,即以补血、补气、活血药为主,常以滋补肝肾、养血补血、散寒止痛、补火助阳、活血通经为法.  相似文献   

11.
杨连梅  刘伟 《海峡药学》2022,34(2):29-34
目的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含陈皮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陈皮方剂收集整理,并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频次统计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疾病证候、常用药物配伍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含陈皮方剂共656首,涉及...  相似文献   

12.
九味羌活制剂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九味羌活不同剂型各组方药材复方后挥发油的成分变化。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九味羌活各制剂及其富含挥发油药材羌活、川芎、防风、苍术和细辛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 MS)仪分析鉴定。结果九味羌活制剂挥发油的 GC - MS 、薄层色谱(TLC)化学信号主要来源于组方药材羌活、川芎、防风、苍术的贡献,但也发现单味药材中一些化学信号在复方的九味羌活制剂中未检测到。结论采用 GC - MS 联用法研究九味羌活制剂各组方药材复方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揭示其效应物质基础和配伍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挖掘含海螵蛸方剂中蕴含的历代临床医家用药经验和用药信息,分析海螵蛸的古今应用情况,为海螵蛸临床合理应用及相关产品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华海洋本草》、《海洋中药方剂大辞典》等多部本草著作和方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含海螵蛸方剂及临床研究相关信息,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挖掘、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可视化处理。结果 共筛选出历代含海螵蛸的方剂595首,现代含海螵蛸临床专利方剂数据364条。分析发现,历代方剂中与海螵蛸配伍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当归、龙骨、麝香、乳香、黄连等;现代方剂与海螵蛸配伍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白芍、黄芪、白术等;在主治上,古代方剂中常配伍温里药干姜和附子治疗疮疡;配伍清热解毒药木鳖子治疗崩漏;配伍安神药、清热解毒药中的贝齿、密陀僧等治疗目翳、眼疾。在现代方剂中常配伍白芍、木香、砂仁等治疗慢性胃炎;配伍白芍、茯苓、蒲公英治疗十二指肠溃疡;配伍当归,苍术,黄连治疗胃溃疡。现代海螵蛸临床文献计量学分析筛选得到含海螵蛸相关临床文献703篇,在2016年达到发文量高峰并且2000年后海螵蛸治疗胃脘痛成为研究重点。结论 古今不同年代海螵蛸的配伍和主治病症有所不同,在古代海螵蛸多配伍活血类药物,常用散剂用于治疗崩漏、目翳、疮疡、眼疾等疾病;而现代多用于治疗胃肠溃疡,慢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因此,海螵蛸的临床应用和产品研发,不但要传承古代医家经验,也应该结合现代疾病谱系改变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甘草干姜汤在古代中医典籍和现代中医临床处方中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异同。方法 分别从《中医方剂大辞典》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7—2019 年医生开具的住院处方中,筛选含有甘草-干姜、炙甘草-干姜、甘草-炮姜或炙甘草-炮姜药对的所有方剂,组方统一标准化后,运用 SPSS v18.0 和 Cytoscape 等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用药频次、剂量、配伍比例、疾病科属等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 分别从《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临床处方中筛选出2743 首和 24354 首符合要求的组方,其中含炙甘草-干姜的方剂出现频次最多,分别占比 59.8% 和 48.0%;且在筛选所得的组方中,以 1∶1 配比出现的频次最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甘草-干姜、炙甘草-干姜所治疾病科属以脾胃病为主,甘草-炮姜和炙甘草-炮姜所治疾病科属以妇科病为主;现代中医临床处方中,甘草-干姜、甘草-炮姜和炙甘草-干姜所治疾病科属以脾胃肝胆科为主,炙甘草-炮姜所治疾病科属以产科为主。结论 甘草干姜汤古今应用以炙甘草-干姜 1∶1 配比最为常用,所治疾病以脾胃病为主,为该药对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郑丽  刘明  孙雪林 《中国药房》2023,(5):591-594+619
目的 对中药治疗肾性贫血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探究中药治疗肾性贫血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中药治疗肾性贫血的相关文献。采用Excel整理并统计所有方药的信息,包括单味中药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利用R语言对各味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68篇,涉及中药169味,总使用频次3 919次,其中使用频次≥100次的药物有黄芪、当归、白术、大黄、茯苓、熟地黄、党参、丹参、川芎,药物性味以温药、甘味为主,归经以脾、肝、肾为主,功效以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利水渗湿、攻下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核心组方为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党参。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聚类结果划分为1、2、3层,其中黄芪和当归簇集分类始终相同。结论 肾性贫血治疗用核心组方为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党参,其中黄芪和当归在核心组方中处于中心位置,不可或缺;用药规律主要以补气、养血、健脾和化湿等为主,可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特点辨证论治,在核心组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医温阳法论治银屑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银屑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4月10日收录的临床研究文献,使用Excel 2019、SPSS Statistics 20.0和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等。结果:共纳入方剂71首,包含药物156味,药性以寒、温、平者最为多见,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多归肝、肾经。用药频次居前10位的中药为附子、桂枝、麻黄、当归、黄芪、白芍、丹参、防风、鸡血藤和牡丹皮;功效类型主要为补虚药、解表药和活血化瘀药;关联分析显示,常见配伍为附子-细辛、麻黄-细辛、附子-细辛-麻黄、当归-川芎及当归-红花-桃仁等;聚类分析发现,将上述药物分为6类聚类效果较好。结论:根据病机特点,温阳法涵盖温阳益气、温阳散寒、温阳化瘀和温阳利水等范畴。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初步明确了中医温阳法论治银屑病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用药及新处方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证治准绳》中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及王肯堂论治痹证的学术特色。方法 收集《证治准绳》痹、行痹、痛痹、着痹中所包含的内服中药方,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并规范中药处方,应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5.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112首,涉及中药194味,高频药物包括当归、防风、炙甘草、生甘草、羌活等,功效分类以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温性、平性、寒性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脾、肝、肺、肾四经为主,治疗痹证的主要药对包括苍术-黄柏、防风-独活、升麻-柴胡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出7个核心药组,C1:柴胡、升麻、黄芪;C2:苍术、黄柏、陈皮、白芍、生甘草;C3:白术、人参;C4:茯苓、炙甘草、半夏;C5:防风、羌活;C6:川芎、当归、肉桂、麻黄;C7:黄芩。结论 王肯堂治疗痹证注重温补脾肾,善用风药,同时佐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调和营卫之法,体现了王肯堂在痹证辨治中强调因虚致痹,重视扶正祛邪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8,(6):769-773
目的:为中医药治疗咳血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方法:筛选、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咳血的方剂,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中统计用药频次;采用Apriori算法统计药材组合情况(支持度个数为12)和药材组合关联规则(置信度>0.7);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统计2味不同药材间的关联系数(相关系数为8,惩罚系数为2)和3、4味药材核心组合;采用无监督的熵聚类法提取核心组合和新方。结果:共筛选出105首治疗咳血的方剂,包含198味药材,其中用药频次>6次的有39味药材;得到30个常用药对(包含15味药材)和11个关联规则;演化出3味药材的核心组合48个、4味药材的核心组合5个;提取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1、2各6个,得6个治疗咳血的新方。结论:治疗咳血方剂的单味药材功效多为清热凉血、益气养血、化痰止咳。治疗咳血的药对功效总体为清热凉血与滋阴养血/益气养阴。新方组方特点呈多样性,重视凉血止血、益气养阴或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析雷公藤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时的用药规律。方法:全面收集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的、含雷公藤且对RA有一定临床疗效的中药处方,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度分析,比较雷公藤在治疗RA时,内服方剂和外用方剂中的配伍规律,以及内服与外用的用药差异。结果:雷公藤治疗RA时,收集的药方共214个,包括外用方55个,内服方159个。口服给药配伍频次较高的是甘草、白芍、青风藤、地黄、鸡血藤、黄芪、当归、独活、薏苡仁、桂枝等,补虚药、祛风湿药、解表药居多;外用方中药物频次较高的包括乳香、没药、川芎、细辛、川乌、白芍、红花、草乌、威灵仙等,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所占比例较大。经关联度和网络图分析得雷公藤在口服和外用两种给药方式时配伍用药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文本挖掘能比较客观地总结出雷公藤在治疗RA时的用药规律,为雷公藤的配伍减毒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晶晶  孙文军 《安徽医药》2023,27(6):1077-1082
目的 采取数据挖掘方法,探析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自建库日至2022年3月1日中关于中医或中西医治疗VaD的临床研究中的内服处方,建立VaD方剂数据库,并运用频次及使用剂量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探索组方配伍规律。结果 共纳入302篇文献,涉及内服方剂334首,中药185味,得到频次≥40的中药29味。挖掘出核心中药为石菖蒲、川芎、远志、熟地黄、黄芪。得到熟地黄-肉苁蓉、远志-山药、石菖蒲-人参、黄芪-当归、石菖蒲-天南星、石菖蒲-郁金、川芎-地龙9对药物配伍,总结出高频药物组合四组。结论 VaD的病机在脑,与精血相关,涉及肾精亏虚、气血两虚、血瘀阻络、痰蒙神窍等证型。中医药治疗VaD注重补肾益精、补气养血,并标本兼治,辅以豁痰开窍、祛瘀通络、清热化痰等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