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麻醉苏醒期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躁动,这种现象给治疗和护理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我院用异丙酚静脉注射消除麻醉苏醒期存在躁动的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THA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恢复情况、认知功能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切皮前1 min(T1)、缝合切口时(T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两组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术后24 h低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提高老年THA患者麻醉效果,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缩短术后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时间,减少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且对认知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全身麻醉药物停止使用10~30分钟至手术完成后,患者一般可在短时间内唤醒,但也可出现意语不清、嗜睡、定向模糊甚至躁动不安等脑功能障碍。躁动患者一般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患者的体动挣扎会危及伤口缝合、整形网定及引流管、胃管、尿管、输液管等各种管道,并有可能造成伤口裂开、渗血及窒息、坠床、骨折、软组织伤等意外伤害。因此,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护理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  相似文献   

4.
全身麻醉苏醒期,大多数患者呈安静嗜睡或轻度定向障碍,意识状态逐步恢复正常,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精神状态异常等躁动表现。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因素较多,如麻醉药残余作用、切口疼痛、留置导尿管的刺激等。有报道称全麻诱导后置人导尿管可减轻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但其对患者苏醒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我们选取一定数量全身麻醉患者,分别观察麻醉前后导尿对患者躁动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麻醉期处理.方法 本院对54例患儿行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全身麻醉手术,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治疗组和芬太尼对照组,每组27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需要全面掌握有关小儿麻醉的特征性,加强对患儿护理.结论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是多因素协同作用形成的结果,采用术前干预及术中术后的综合处理,可以减少躁动的发生,提高麻醉安全性和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6.
全身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原因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方法通过统计2006年288例全麻苏醒期躁动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88例躁动病人中不能耐受气管导管120例(41.7%),伤口疼痛95例(33.0%),不能耐受尿管58例(20.1%),其他原因25例(8.7%)。结论分析了引起患者躁动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对病人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保障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杨南 《中外医疗》2011,30(27):76-76
儿童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处理,一直以来是医院比较重视的项目.因为儿童身体发育尚不健全,无论从生理和心理上还没有发育成熟,这给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总结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和注意事项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周宏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542-2543
目的:比较丙泊酚、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方法:12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七氟烷组。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监测躁动发生前后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七氟烷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6.67%,高于丙泊酚组的1.67%(P<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躁动发生前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心率在躁动发生后明显增快(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丙泊酚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9.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以下简称EA)是指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在苏醒期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意识缺失,不能交流,具有攻击性的不恰当行为。患者常出现翻身,叫喊,尝试坐起来,自行拔出气管导管等不恰当行为[1]。EA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全身麻醉的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部分残余药物对其不同程度的抑制造成的[2]。EA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并  相似文献   

10.
屈红梅  闫霞  刘霞 《吉林医学》2011,(35):7563-7563
<正>全身麻醉停止,手术结束,麻醉苏醒,患者一般可在短时间内唤醒,但也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到定向障碍及躁动不安等。虽然时间是短暂的,但可引起意外性伤害等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1-2]。我院2007年起对400例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资料进行观察,其中49例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现对其原因及防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全身麻醉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苏醒期配合;苏醒期躁动情况;术后使用应用镇痛剂等。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操作配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剂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丙泊酚抑制吸入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吸入全麻苏醒期患者常易发生躁动,而用一般镇静药物处理躁动的效果均不理想。我们应用丙泊酚对抗全麻腹腔镜手术后躁动,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吸入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躁动的患者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缓解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苏醒期的疼痛与躁动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全麻下行TKA的老年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静脉泵入0.50 μg/kg DEX溶液20 mL,微泵15 min静脉注射完毕;对照组患者术前静脉泵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睁眼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静-躁动评分(SAS)平价苏醒期疼痛和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的自主呼吸、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SAS评分[(1.02±0.15)、(3.36±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95±0.21)、(4.22±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SAS>5分的患者,而对照组有3例患者的SAS>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对于缓解老年患者全麻TKA术后苏醒期的疼痛与躁动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延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阆中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咪达唑仑0.05~0.10 mg/kg、舒芬太尼3~4μg/kg、丙泊酚1 mg/kg、维库溴铵0.12 mg/kg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布比卡因0.5%2 m L、葡萄糖10%1 m L穿刺针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_1)、麻醉后(T_2)、插管后(T_3)、切皮时(T_4)、拔管时(T_5)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情况与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T_1无明显差异;T_2、T_3、T_4、T_5时段,两组患者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呈不同程度变化,观察组T_2、T_3、T_4、T_5时段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较对照组小(P<0.01),两组患者各指标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7±1.2)min比(9.8±3.1)min,(7.8±2.2)min比(15.8±3.2)min,(16.2±5.2)min比(16.2±5.2)min](P<0.01);观察组麻醉用药量、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少于对照组[(15±3)mg比(138±24)mg,(46±12)s比(241±36)s,(14±3)min比(22±6)min],躁动发生率短于对照组[22.5%(9/40)比2.5%(1/4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3/40)比35.0%(14/40)](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不会造成患者苏醒延迟,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王燕  李海英 《安徽医学》2015,36(11):1378-1380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手术患者140例,根据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 给予5 mg 地佐辛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5 mL 0.9% NaCl 溶液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拔管前5 min、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 进行躁动评分和镇静评分;于拔管后10 min 对两组患者舒适度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结果拔管前5 min、拔管时以及拔管后5 min 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分别为(1.11±0.13)分、(1.13±0.11)分和(0.44±0.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镇静评分分别为(1.82±0.14)分、(2.18±0.30)分及(2.63±0.2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拔管后10 min 观察组患者 Bcs 舒适度得分为(2.73±0.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提高患者舒适度,并且不会抑制患者的呼吸,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儿麻醉苏醒期谵妄和躁动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51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苏醒期谵妄躁动组120例,经匹配对照组39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神经外科患儿麻醉苏醒期发生谵妄和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OR=2.695,95%CI:1.183~6.139,P=0.018)、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OR=0.210,95%CI:0.049~0.902,P=0.036)和复合吸入麻醉(OR=2.862,95%CI:1.300~6.301,P=0.009)是神经外科患儿麻醉恢复期发生谵妄和躁动的影响因素。结论 入手术室前口服咪达唑仑、复合吸入麻醉方法是发生谵妄和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麻醉维持应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谵妄和躁动发生。  相似文献   

17.
孙婷辉  段思源 《广东医学》2012,33(24):3772-3775
目的比较3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3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持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C组),比较入室(T0)、诱导(T1)、切皮(T2)和骨水泥填充前(T3)、后(T4)及术毕(T5)心率、中心静脉压、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及差异。结果 B、C组在T1、T2、T4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及血压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在各观察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前后比较A组T1、T2、T4与T0比较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控性好,两者基本等效,均可用于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两者之间精细比较,临床中如何选择,需在今后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采用全身麻醉行腹部手术患者92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2组临床效果与全身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躁动率17.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0%,且苏醒期HR、DBP与SB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稳定心率与血压,且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对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对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的影响。方法:对130例ASA Ⅰ~Ⅱ级烧伤植皮、腹腔内肿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不同的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和管理,对两组进行苏醒期病人躁动程度比较,并采用Ramsay镇静程度评分。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满意,A组躁动的发生率与Ramsay镇静程度评分2分以上发生率分别为5.46%、76.4%,而B组为75.2%与8.0%。结论:两组间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择取96例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96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传统的护理方式(参照组,共有48例)以及使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方式(研究组,共有48例)。结果:研究组苏醒期的血压水平以及心率较参照组显著低,躁动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低,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