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2012年9月~2013年2月)和干预后(2013年3~8月)各139例住院患者的抗菌药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的方式和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抗菌药使用率为33.1%,低于干预前的78.4%(P<0.05);干预后各科室用药率均低于干预前,尤以呼吸科降低最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用药强度均≤40;临床药师干预后用法用量不合理率(6.5%)和用药疗程不合理率(6.5%),均低于干预前(P<0.05);标本送检率(47.8%)高于干预前的24.8%(P<0.05).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对抗菌药使用进行干预,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4.
医院老年科药师应重视开展老年人用药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院老年科各病区收治的许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而大多数疾病又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由于用药的机会和种类较多,不合理用药造成的损害明显增加。对老年患者进行用药健康教育、保证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是药师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士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教育对住院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评价教育前后患者胰岛素笔操作规范相关知识的掌握.结果 教育前患者知晓率低于50%的项目有:胰岛素注射前必须排气、根据皮下脂肪的厚度进行注射、拔针后无需用于棉签按压注射部位、针头一次性使用、注射胰岛素的名称和种类、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外出旅行或出差时胰岛素的携带和保存方法.经过教育后所有项目的知晓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过宣教后,胰岛素笔使用的合格率、良好率及优秀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81.3% (122/150)比45.3% (68/150),34.0%(51/150)比15.3% (23/150),25.3% (38/150)比8.0% (12/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临床护士的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巧及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1、2012年的全部住院病历分别随机抽取400份,从两年的门诊处方中分别随机抽取1200张。对照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在干预后的2012年,其各项临床不合理用药指标、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总药费、抗菌药费较干预前(2011年)明显降低,住院天数较干预前(2011年)明显缩短(P〈0.01、P〈0.05)。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能规范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依据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利用本院HISS系统对我院2013年下半年及2014上半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药师干预初见成效。结论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但仍有不足之处,需全院医师、药师及管理部门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护理指导对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的有效性。方式:对8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笔用针头的护理指导,比较护理指导前后患者胰岛素笔的应用状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状况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指导可显著提升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的正确应用率,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对22例患者在入院适时作调查问卷,针对问题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教育,使用使用胰岛素笔的教育,注射胰岛素时的教育,出院前的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22例患者均通过操作考核,合格率(100%),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由45%上升到89%,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由56%上升到91%。结论护理人员对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护士的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用药指导对于提升华法林抗凝疗效及应用安全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华法林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抗凝率高于对照组,抗凝不足率、抗凝过度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2/38),对照组为18.42%(7/38),P<0.05。结论:在华法林抗凝治疗期间通过临床药师用药指导,可以提升抗凝效果并确保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临床药师干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改善情况。方法: 调取2014年1月我院住院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及使用情况详细数据进行点评,干预后采用相同方式调取2014年7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后,盐酸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有所下降(20.6%),各个科室用药剂量有所下调、疗程缩短,该药物的使用费用下降,疼痛评估情况也有所改善,部分外科科室已经建立了根据患者疼痛评估结果调整药物使用的意识。结论: 通过临床药师干预,我院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药房》2015,(26):3720-372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心胸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调取2014年3-4月(干预前)、2014年6-7月(干预后)我院行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病历,分别纳入干预前组(n=115)和干预后组(n=119),对干预前后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干预,预防用药率从96.5%下降至72.3%,选药合理率从27.9%提高至94.2%,预防用药时间从(5.4±2.8)d缩短至(2.3±1.8)d,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感染发生率从13.0%下降至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药费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临床药师对心胸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可有效控制感染发生,保障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的影响。方法:对8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笔用针头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胰岛素笔用针头的使用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用针头正确使用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用药差错进行归因分析,并评价用药差错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减少因用药差错而导致的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1日-5月30日的患者病历设为基准期,2011年同期患者病历设为干预期,分析引起用药差错的各种因素,并对用药差错的潜在危害和药师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共收到168份用药差错报告,其中基准期115份、干预期53份,用药差错率分别为2.26%(115/5084)和0.94%(53/563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在危害程度严重者16份(0.32%)和5份(0.09%),中度者46份(0.90%)和25份(0.44%),轻度者53份(1.04%)和23份(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差错主要表现在药品使用、频次、时间、剂量等方面;干预期53份报告中46份被临床采纳,采纳率达86.8%。结论:用药差错会给患者的药物治疗带来较大风险,临床药师干预可有效降低用药差错所导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临床药师干预对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为促进基层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长沙市岳麓区某基层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后对照方法,对基层医院2012年8月至10月(干预前)291份病历和2013年3月至5月(干预后)301份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的成本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该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干预后由40%上升为93%(P〈0.01),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gt;90%下降到〈55%,差异显著(P〈0.0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gt;85DDD下降至约40 DDD(P〈0.01),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抗菌药物人均费用明显降低。结论临床药师系统干预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7,(26):3720-3722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对我院呼吸内科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6年1-6月和2016年7-12月感染住院患者各500例,分别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比较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抗感染效果,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92.60%下降至74.20%,其中采用单药、三联及以上治疗的患者比例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由干预前的14.20%下降至5.80%,感染控制率由干预前的95.03%上升至97.04%,且抗菌药物费用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不合理、用量不规范、联合用药不合理、无病原学支持的发生率及总不合理率分别由干预前的7.40%、3.60%、5.80%、7.80%、20.60%下降至4.00%、1.40%、2.00%、4.20%、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前后采用二联治疗的患者比例、急重症抢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实施的干预有效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感染控制率,减少了抗菌药物的费用和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但我院呼吸内科仍存在用药不合理、用量不规范、联合用药不合理、无病原学支持等现象,尚需后续持续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促进儿科门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抽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我中心儿科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儿592例,其中干预前(2010年1月-2011年6月)、干预后(2011年7月-2013年4月)各29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治疗总费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结果:药师干预方式分为及时干预与延迟干预,干预建议接受率达81.42%(241/296);干预前后患儿治疗时间分别为(4.2±0.5)d、(3.0±0.3)d(P<0.05);治疗费用分别为(174.48±23.54)元、(107.51±15.96)元(P<0.05);干预前抗菌药物1种、2种、3种、4种联用分别为59.46%、22.64%、16.89%、1.01%,而干预后则分别为78.72%、12.84%、3.72%、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采取多种干预方式可显著提高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强风霞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4,5(23):127-128
本文主要讨论门诊药师应随时掌握和指导分析门诊病人的用药心理,通过药师与病人之间不同交流方式,及时帮助和指导各类病人用药,而达到安全、经济、有效的用药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