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静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5):165-166+16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65例,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A组34例: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APB,B组31例:接受罗哌卡因TAPB,术后均进行PCIA,分析两组感觉阻滞时间,术后4、8、12、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舒适度(BCS)、Ramsay镇静评分及PCIA累及按压次数、术后恢复情况。结果:A组感觉阻滞时间长于B组(P<0.05);术后8、12、24h A组VAS评分低于B组,BCS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4、8h A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B组(P<0.05),但术后12、24h A组Ramsay镇静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24h A组PCIA累及按压次数低于B组(P<0.05);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A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等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APB及术后PCIA应用于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者,可延长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了罗哌卡因以及联合佐剂地塞米松或右美托咪定对上肢近端骨折择期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选取于我院行全身麻醉下上肢近端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右美托咪定组(DexM组)和地塞米松组(DexA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在术后行超声引导下患侧SBPB:R组接受0.33%罗哌卡因20 mL, DexM组接受0.33%罗哌卡因20 mL联合1μg/kg右美托咪定, DexA组接受0.33%罗哌卡因20 mL联合10 mg地塞米松。三组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术后48h各个时间点疼痛NRS评分,记录感觉阻滞时间、术后48小时内PCIA第一次按压时间及吗啡用量、术后当晚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inia scale,AI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炎性指标CRP、TNF-α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R组比较, DexM组和DexA组两组术后T1–T4各个时间点NRS评分较低,术后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第一次按压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30):罗哌卡因组(R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9 mL+1 mL生理盐水;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9 mL+1 mL右美托咪定(100 mg)。记录患者术后VAS评分,以及术毕至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8 h,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R组);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明显长于罗哌卡因组(R组);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明显少于罗哌卡因组(R组);不良反应两组无区别。结论:关节腔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提供膝关节镜术后良好镇痛,延长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减少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并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横肌平面-胸神经阻滞(TTP-PECS)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及早期康复的影响。选取该院2018年12月~2020年1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A组、B组、C组、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TTP-PECS联合全身麻醉,给予对照组0.375%的罗哌卡因20 mL,给予A组0.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给予B组1.0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给予C组2.0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比较4组患者术后2~24 h的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2 h, A组、B组、C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24 h, A组、B组、C组的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B组、C组的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组、C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C...  相似文献   

5.
目的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常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右美托咪定常用作局部麻醉辅助药以延长区域麻醉的作用时间。该研究主要评估右美托咪定加入罗哌卡因中能否延长TAP阻滞的作用时间改善开腹胃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开腹胃手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组(RD组)。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恶心呕吐评分(PONV)、镇静评分、罗哌卡因血药浓度和曲马朵使用量以及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结果R组和RD组患者术后2 h、4 h、12 h、24 h的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但R组和RD组的VAS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R组和RD组术后曲马朵需要量明显低于C组。术后2 h、12 h和24 h的PONV评分R组和RD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三组的镇静评分和第一次排气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和RD组罗哌卡因的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能够改善开腹胃手术后的镇痛质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减少曲马朵消耗。局麻药中加入右美托咪定并没有影响罗哌卡因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6.
张晓春  高爱英  祁涛 《江苏医药》2022,48(3):292-29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肋间神经阻滞分别采用0.5%罗哌卡因(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0.5%罗哌卡因(试验组).于肋间神经阻滞后即刻(T0)和阻滞后1 h(T1)、6 h(T2)、12 h(T3)和24 h...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罗哌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给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罗哌卡因麻醉)与试验组(30例:右美托咪定辅助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麻醉给药后10min(T1)、麻醉给药后30min(T2)等时刻心率、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于麻醉给药前(T0)均升高,试验组T1、T2时刻心率、血压均低于同一时刻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同一时刻躯体疼痛VAS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右美托咪定辅助罗哌卡因麻醉给药方案较单一罗哌卡因给药麻醉效果好,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在开胸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对照组诱导前椎旁给药及术后镇痛仅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剂量1组(Dex1组)、右美托咪定剂量2组(Dex2组)、右美托咪定剂量3组(Dex3组)诱导前椎旁给予0.35%罗哌卡因0.3 mL·kg~(-1)和右美托咪定1μg·kg~(-1),术后椎旁患者自控镇痛(PCA)使用0.2%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定1、2、4μg·kg~(-1)。必要时静脉给予地佐辛,维持术后48 h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3分。记录各组阻滞后30 min,术后24 h,PCA结束后12、24 h的感觉阻滞节段数;术后48 h内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比较各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阻滞后30 min及术后24 h Dex1组、Dex2组、Dex3组感觉阻滞节段数多于对照组(P<0.05);PCA结束后12、24 h,Dex2组与Dex3组感觉阻滞节段数多于Dex1组及对照组(P<0.05)。Dex2组与Dex3组术后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少于Dex1组及对照组(P<0.05)。Dex2组与Dex3组各时点感觉阻滞节段数、术后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无显著差异(P>0.05)。Dex3组心动过缓、嗜睡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可增加阻滞范围,增强镇痛效果,其中右美托咪定2μg·kg~(-1)混合罗哌卡因术后持续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张恩军 《江西医药》2014,(5):449-45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45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和单纯罗哌卡因对照组(C组)。D组以0.375%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共20ml,C组以0.375%罗哌卡因20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30min时(T2)和手术结束时(T3)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OAA/S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C组比较,D组T1-T3时HR、MAP降低,OA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升高,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延长,患者满意度升高(P〈0.05),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较单纯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婴儿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功效。方法拟择期行胸腔镜下隔离肺切除术的90例婴儿,随机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组(D组),单独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组(R组),对照组(C组)。关胸前15 min在胸腔镜直视协助下进行肋间神经阻滞,D组患儿各注入0.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1mg/mL罗哌卡因的混合注射液(0.1mL/kg),R组患儿各注入1mg/mL罗哌卡因注射液(0.1mL/kg)。记录患儿拔出气管导管时(T0)、拔出气管导管后6h(T1)、12h(T2)、24h(T3)的CRIE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心率减慢等。结果在T0、T1时,患儿的CRIES评分比较:D组较R组低(P 0.05),D组与R组均较C组低(P 0.05);其余时间段,三组患儿的CRI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儿均未出现抑制呼吸、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结论婴儿胸腔镜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具有较好的镇痛功效。  相似文献   

11.
吴冰清  高铁梅 《安徽医药》2013,17(3):484-48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临床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组(观察组,A组,n=20)和罗哌卡因组(对照组,B组,n=20),采用VAS评分法评分尺评分,VAS3分停止治疗。统计治疗前,治疗后2 h,1 d,5 d,10 d及90 d VAS评分。结果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组、罗哌卡因组的治疗次数分别为(3.5±1.0)次及(4.1±1.2)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 h,治疗后1 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两组VAS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5 d,10 d及90 d,A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B组,两组VAS分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镇痛维持时间较长,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罗哌卡因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全麻下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阻滞,分别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右美托咪定1μg/kg(RD组)或等量0.9%氯化钠溶液(RN组)。记录两组患者切皮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术后2、6、12、24、48 h VAS评分,术后镇痛药使用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切皮后,两组患者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组术后2、6、12 h VAS评分低于R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组曲马多用量少于RN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能够显著增强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中和术后镇痛药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拇长屈肌腱腱鞘炎松解术1~3岁患儿10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臂丛神经阻滞药物:C组采用0.25%罗哌卡因,D1组采用0.2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75μg/kg, D2组采用0.2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μg/kg, D3组采用0.2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25μ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切皮(T1)、松解肌腱(T2)、缝皮结束(T3)和包扎完毕(T4)时的HR、RR、SpO2和MAP,记录手术时间以及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观察神经阻滞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相比,四组T1~T4时HR、RR和MAP降低,SpO2升高(P<0.05);D3组T1时HR低于T2~T4时(P<0.05),且低于其余三组(P<0.05)。与C组相比,D1组、D2组和D3组麻醉起效时间缩短,感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延长(P<0.05)。四组间手术时间、神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在缓解扁桃体切除患儿术后疼痛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ASA分级Ⅰ级,年龄6~12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单用组)和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组(联用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用开口器暴露口咽部,分别在扁桃体周围行局部注射:单用组给予0.25%罗哌卡因5 mL,联用组给予0.25%罗哌卡因5 mL和右美托咪定(0.25 μg/kg)的混合液。主管麻醉医师分别于患儿清醒拔管后30 min(T1)、2 h(T2)、4 h(T3)、6 h(T4)、12 h(T5)、24 h(T6)、48 h(T7)、72 h(T8)访视患儿并按FLACC法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记录两组患儿术后72 h追加镇痛药物的情况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用组T1~ T6的FLACC评分均低于单用组(P均<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72 h内追加镇静镇痛药物患儿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创面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用于患儿扁桃体切除术,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用于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肋骨骨折术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各20例。2组在全麻插管后超声引导下患侧行ESPB,DR组患者注射0. 5μg/kg右美托咪定+0. 375%罗哌卡因共20 mL,R组患者注射0. 375%罗哌卡因20 mL,2组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4、8、12、24和48 h患者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以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R组患者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为(5. 8±1. 8)h,显著长于R组(2. 7±1. 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R组比较,DR组术后8、12、24、48 h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除手术后到术后4 h时间段外,其余各相邻时间点镇痛泵按压次数DR组显著少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患者均未观察到ESPB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采用0. 5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0. 375%的罗哌卡因行ESPB能够为肋骨骨折患者提供更为理想的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还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张雯雯  李双月  祁涛 《江苏医药》2020,46(3):295-29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麻醉(骶麻)用于儿童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外科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98例随机分两组,每组49例。手术结束时实施骶麻术后镇痛:DR组镇痛药溶液为0.125%罗哌卡因和1μg/kg的右美托咪定混合液,R组镇痛药溶液为0.125%的罗哌卡因,镇痛药溶液总量10 mL。术后1、6和12 h评估Ramsay镇静评分和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分。记录两组患儿拔管时躁动评分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DR组患儿术后1、6和12 h的Ramsay镇静评分升高,Wong-Baker表情评分降低(P<0.05)。DR组患儿拔管时躁动评分低于R组(P<0.05),寒战发生率也低于R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麻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较罗哌卡因单用更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HR、MAP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选取我院持续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术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在基础麻醉之上静脉泵入0.5%罗哌卡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T0(...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5,(30):4210-42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试验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右美托咪定100μg,臂丛神经注射;对照1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右美托咪定50μg,臂丛神经注射;对照2组患者仅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臂丛神经注射。观察各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首次疼痛时间和疼痛评分,术后镇痛时间,镇痛和肌松质量,麻醉诱导前(T0)、神经阻滞10 min(T1)、手术开始(T2)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后首次疼痛评分<对照1组<对照2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首次疼痛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对照1组>对照2组;T1、T2时各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均高于同组T0时,且T2>T1>T0,但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镇痛和肌松质量总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μg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可明显改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缩短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彭丹丹  王敏  谢林碧 《安徽医药》2015,36(8):985-98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在肌间沟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上肢长时间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方法 60例急诊断指(多指)、断腕或断臂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手术时间8~10 h,随机分配为2组 (n=30):罗哌卡因组(R组)采用1%罗哌卡因15 mL+2%利多卡因10 mL加生理盐水至40 mL;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组(DR组)采用1%罗哌卡因15 mL+2%利多卡因10 mL+盐酸右美托咪定1 μg/kg加生理盐水至40 mL。以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分支(腋神经)及腋路臂丛神经主分支(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止血带充气压力200~250 mmHg,压迫时间90 min。观察并记录入室时(T0)、阻滞后1.5 h(T1)、3 h(T2)、4.5 h(T3)、6 h(T4)、7.5 h(T5)、9 h(T6)及术毕(T7)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MAP、HR),同时以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止血带反应的程度,若无法忍受止血带反应,臂丛加药后试验结束。记录患者止血带耐受情况,并以Ramsay评分评价R组及DR组的镇静程度,记录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R组相比,DR组患者对止血带耐受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止血带疼痛时间出现延迟(P <0.05) ;与R组比较, DR组T1~T5时HR减慢(P <0.05),DR组有7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两组均未出现止血带严重并发症。 结论 1 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1%罗哌卡因对减轻上肢长时间手术带来的止血带疼痛安全、有效,并可延迟止血带疼痛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行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是否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非右美托咪定组,各3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0)、体外循环开始后30 min(T1)、体外循环停止后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手术结束后24 h(T4)、手术结束后72 h(T5)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IL-10水平差异,并评价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T1时右美托咪定组MAP和HR高于非右美托咪定组,且右美托咪定组T1时HR高于T0时(P<0.05).T1 ~ T3时右美托咪定组TNF-α低于非右美托咪定组(P<0.01);在T1 ~ T4时右美托咪定组IL-6水平低于非右美托咪定组,IL-10水平高于非右美托咪定组(P<0.01).术后3d和7d时右美托咪定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非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可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