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用药安全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临床用药不良事件7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给药方式、患者用药的不同环节、工作人员等相关因素;结果:用药安全不良事件70例中以静脉滴注和口服药物为主,在临床用药的三个环节中,以给药执行环节发生不良事件最多,低年龄护理人员发生用药安全不良事件显著多于高年护理人员,低年资护理人员出现用药安全不良事件显著多于高年资护理人员(P均0.05);结论:用药安全与多种因素相关,制定合理的护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用药安全相关培训可有效降低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研究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肿瘤的相关不良事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接受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基线资料及用药期间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安罗替尼在晚期肿瘤患者中使用的相关不良事件特征。结果:纳入分析的42例患者,男17例,女25例,平均年龄(59.14±12.69)岁。安罗替尼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主要表现为贫血(40.5%)、高血压(35.7%)、蛋白尿(35.7%)、全身乏力(33.3%)、厌食症(31.0%)、肌酐增高(31.0%)、高尿酸(28.6%)及出血(26.2%)。97.6%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为1~2级,3级以上不良事件主要为高血压及血小板计数降低,未出现5级不良事件。结论:安罗替尼在临床晚期肿瘤患者使用中有较好的耐受性,临床使用时应关注女性、年龄>50岁的高危人群,需加强相关不良事件监测,尤其关注出血、血压升高及血小板计数降低等不良事件,降低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与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且给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其效果、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他汀类药物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曾钰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605-606
<正>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目标,为了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我院护理部通过对本院发生的45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整改、落实,收到一定效果,现将我们的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用药差错是指发生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事件,是发生于医生、药师、护士或患者控制范围内的 可预防事件。用药差错和治疗效果是评价药物治疗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药物治疗即是在达到治疗期望的同时,可以避 免用药差错发生或最大程度降低其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尽管多数用药差错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可以忽略,但严重的 用药差错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指南提出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用药差错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系统以规避风险;也对不同职位的医疗工作者提出降低用药差错风险的建议,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达到药物 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因分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为1例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检测与抗血小板治疗相关的基因型,依据基因分型、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随访1年。结果:用药方案调整后,患者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改善,1年内未发生任何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据基因型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为患者实施个体化给药,可降低患者血栓形成和出血的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
生活事件对疾病的影响在许多研究中得到证实[1],但仅依据生活事件发生的频数不足以预测对疾病造成的影响[2].因此,相关报道表明生活事件刺激量与哮喘生命质量有相关关系,负性生活事件刺激与哮喘生命质量呈负相关,提示不良生活事件可以对哮喘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性关节炎前后不良事件,评价其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随访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进行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137例(共537次注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对其治疗期间及随访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进行总结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不良反应术语命名系统进行分类、观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有14例18例次发生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轻度过敏反应、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结核感染等,发生率分别为4.4%、2.9%、1.5%等。除3例(2.2%)发生重度不良事件患者(1例患者发生严重的输液反应和2例结核感染者)需停药外,其余患者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完全消失,可继续维持治疗用药。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严重的输液反应和结核感染是无法继续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建议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增加结核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杨春光  任淑珍 《安徽医药》2016,20(10):1817-1822
氯吡格雷是一种临床疗效良好的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血管支架术后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然而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氯吡格雷抵抗受多种因素影响,而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其最重要的内部因素,合并用药是其主要临床因素之一。该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或合并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后,发生不良预后是否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对氯吡格雷在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一定的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吴晓辉 《北方药学》2016,(7):188-189
目的:详细了解我院药品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网罗2015年60例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从给药途径、用药类型和不良症状等方面分析其发生情况.结论: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药物种类(如抗生素、中药大针剂易发生)、给药途径、给药部位等多种因素相关,合理用药是消除不良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不期望的、潜在的或不希望发生的患者受到伤害或有受到伤害的风险的事件,包括医疗风险事件和医疗纠纷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概念尚未定论,国内常指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管路脱出、误吸烫伤等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事件[1]。医疗不良事件给患者和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心血管内科用药的观察及护理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分析其内科用药情况和护理质量,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表,总结出相关不良因素,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问题较多:主要有护士对药物禁忌的掌握、副作用、用药注意事项等了解的不够全面;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能按时、按量用药,对药物作用及其效果也不够清楚。结论由于心血管疾病比较复杂,护士对内科用药要仔细、严谨,且熟悉药物的禁忌、副作用、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清楚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等,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药物不正确使用以及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率。  相似文献   

13.
潘丽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92-2693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神经内科患者因肢体活动障碍、反应迟钝及各脏器功能减退等,容易发生意外.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已成为当前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探讨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拉米夫定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应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治疗方案及联合用药方案,综合考虑转氨酶水平和病毒变异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并严格随访,以期提高抗病毒应答率,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已得到证实,但仍有局限性,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也常见报道。用药时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选择病例,必要时及时停药或/和处置,避免滥用。严禁患者自购自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新生儿的不良事件上报资料,分析其原因,并根据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通过比较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后效果,说明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了3.73%,患者满意度提升了7.12%。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方式,要实现其作用,必须以相关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并要求通过培训、教育、质量考评等方式,来落实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护理不良事件是评价患者安全的重要监测控制指标,也是医院综合管理和护理质量水平的直接体现~([1])。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2])。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身心伤害,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和财政负担~([3]),因此研究每起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笔者根据所在医院2016年—2018  相似文献   

17.
<正>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儿科护理服务对象及  相似文献   

18.
李彦萍 《海峡药学》2014,(9):107-108
目的通过对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及保障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参与1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用药方案的制订和药学监护。结果确定符合患者特点的治疗方案,降低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程度。结论药师参与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设计分析及药学监护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保障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如何开展药学服务,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参与1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给予患者相应的用药指导,纠正其不良用药习惯。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指导及用药监护,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科学用药的知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了患者愈后及生活质量。结论:临床药师个体化、全方面的用药服务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透析室护理过程当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因素,同时总结有效的防范策略。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2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调查患者血液透析护理当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总结相关的规范策略。结果本研究204例患者出现血液透析室不良事件24例,发生率为11.76%,具体分析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语言沟通不良、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机器操作流程不良以及患者不配合等因素。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相关情况,促进患者的恢复。结论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语言沟通不良、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机器操作流程不良以及患者不配合等,总结有效的策略进行护理指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患者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