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后内侧小切口锚钉缝线和缝线桥治疗后交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19例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例行后内侧小切口锚钉缝线固定、8例行锚钉缝线桥固定治疗。结果:锚钉固定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从51.2±2.3提高到90.4±3.1IKDC分级正常9例,接近正常2例;锚钉缝线桥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从49.7±4.2提高到95.4±2.7IKDC分级正常8例。结论:锚钉缝线桥固定治疗后交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优于锚钉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前外侧、高位前内侧、后内侧切口,从胫骨外向撕脱处钻一骨道,将2根5号缝线绕过骨块韧带交界处,打结,将缝线引至骨道外并拉紧,用带鞘螺钉将缝线固定于骨道壁。结果术后骨折块均得到复位。随访3个月~1年,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7.3±2.4)分。结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简便,创伤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复位缝合锚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6例关节镜下复位缝合锚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观察骨折复位、愈合情况,膝关节的活动度及稳定性及Lysholm评分等.结果 本组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骨折均为解剖复位及近解剖复位,且均为骨性愈合.关节活动度用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7.7±1.5)分,术后平均(95.6±5.3)分.关节稳定性用KT2000检查结果均正常,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均阴性.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缝合锚钉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恢复前交叉韧带长度及强度,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且不需取出内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襻钢板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科对2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行骨折复位固定术:经前交叉韧带定位器定位撕脱骨块,建立胫骨隧道,通过引线把带襻钢板拉入关节腔,固定线拉出胫骨隧道外口,镜下调整钢板位置,覆盖骨块,随后拉紧固定线,在胫骨隧道外穿入另一块带襻钢板,在其表面打结,形成悬吊固定。术后定期随访,了解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并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61.4 min。20例随访6~21个月,平均16.5月。术后5个月复查X线片,均骨折复位满意,愈合良好;末次随访Lachman和前抽屉试验均阴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5~98分,平均95.5分。结论关节镜下带襻钢板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预后良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高强度缝线双“8”字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8年7月,对应用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双“8”字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2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6~48岁,平均(28.5±3.0)岁。采用Lyshol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的功能情况。通过Lachman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结果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6个月,平均(11.0±2.8)个月。术后3个月全部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术前Lysholm评分(51.4±6.7)分,术后6个月提高至(91.4±4.0)分(P<0.05)。术前IKDC评分(51.3±6.8)分,术后6个月提高至(93.3±2.4)分(P<0.05)。Lachman试验:术前阳性率为100%,术后阳性率为0(P<0.05)。无关节感染、骨折块移位、缝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应用高强度缝线行双“8”字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疗效满意,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使用带线锚钉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7月,对15例Meyers Mc Keever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在关节镜下使用带线锚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复位愈合情况,检查膝关节松弛度、活动度。结果随访12~22个月,平均17个月。1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均满意复位愈合,无移位,术后Lachman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膝关节功能正常。术前Lysholm评分(54.2±4.2)分,术后12个月提高至(91.8±2.2)分(配对t检验,t=2.242,P=0.000)。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疗效满意,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缩短术后康复周期,避免膝关节僵硬,对于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利用单隧道免打结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淮南朝阳医院骨科收治的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36名行关节镜单隧道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比较每例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韧带评估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配对立样本t检验。 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ROM范围(t=-22.231)、IKDC评分(t=-34.958)、Lysholm评分(t=-40.802)均比术前明显改善(均为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腘窝神经、血管损伤。 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单隧道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意。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缝线固定修复膝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修复膝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固定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对18例膝前交叉韧带胫前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复位,使用不可吸收缝线8字形联合可吸收缝线2次平行穿越膝前交叉韧带基底部,胫骨隧道外打结固定,完成缝线修复固定.术后对其疗效评定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16例为优,1例为良,1例为可,优良率为94.4%.结论 缝线固定方法修复膝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辅助复位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5例。先于关节镜下辅助撬拨复位,然后根据骨折片的大小选择1或2枚AO3.0 mm钛合金空心钉内固定。结果术后15例均获平均13(3~38)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均复位良好、固定牢靠,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1.8±2.2)分。结论关节镜下辅助复位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有效,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7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均采用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单或双枚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17例均获随访5~24个月,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92~100分,平均96.7分。结论膝关节镜下单或双枚空心钉内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技术具有微创、便捷、固定可靠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ACL胫骨止点撕脱性撕脱骨折患者采取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手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随访12~18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无骨折移位、屈伸受限等并发症病例。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正常范围。末次随访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IKDC2000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8"字缝线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性撕脱骨折,创伤小、骨折固定可靠、愈合好,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双向骨锚钉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3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常规前侧入路进镜探查关节腔,处理发现的合并伤,并行膝关节后方入路切开,骨折复位,并以锚钉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6~10个月,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明显移位。术后6个月,仅有1例患者后抽屉试验呈弱阳性。均尢膝关节屈伸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4.2±2.1)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膝关节后侧切口锚钉联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空心钉联合带齿垫片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19-10采用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空心钉联合带齿垫片内固定治疗的24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24例术中未出现医源性神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8"字缝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儿采用关节镜下"8"字缝线("8"字缝线组,26例)与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组,22例)治疗。末次随访时记录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两组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转为阴性。末次随访时,两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P 0. 05);两组间3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关节镜下"8"字缝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相当,而"8"字缝线内固定无骨骺损伤风险,术后无需取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联合领带结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20-01诊治的31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采用带线锚钉联合领带结技术复位固定骨折块,极度屈膝位经髌腱起点切口复位骨折块并将带线锚钉置入骨折床下,用过线器将2条蓝线绕过前交叉韧带并于前方打领带结,在骨折处4点及8点位置制备骨隧道,将2条蓝线和2条白线组配后经两通道引出于同一外口并拉紧打结。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6~13)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CT显示骨折块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屈膝活动度较健侧丢失(4.14±2.79)°,伸膝活动度较健侧丢失(1.70±1.16)°。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3.0±7.7)分,较术前(20.7±4.3)分明显提高;膝关节IKDC评分为(92.0±8.9)分,较术前(19.1±5.2)分明显提高。结论带线锚钉固定联合领带结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骨折块固定更加牢靠,而且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空心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1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关节镜下PCL胫骨止点缝合及空心钉固定术.术中使用2根5号Ethi-bond聚乙烯缝线,在韧带下方骨块上方从前往后拢住韧带,经韧带两侧胫骨骨隧道拉到胫骨内下方.在骨隧道下方2 cm处打入带垫圈的直径4.5mm空心钉.[结果]手术时间60~90 min,平均75 min.10例均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周,所有骨折均获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无胭窝部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术后半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3~95分(89.6±4.03)分.[结论]关节镜下通过双后内侧入路缝线空心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术中关节镜监控可靠,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后内侧入路锚钉系统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膝后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锚钉系统治疗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1例,依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关节功能。结果: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0.3个月,21例均获得骨性愈合,Lysholm膝关节评分73-100分,平均为93.7分。结论:锚钉系统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安全有效、内固定可靠、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缝线固定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方法收集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2例急性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8~49岁,平均(25.25±8.77)岁。受伤原因:摔伤20例,砸伤4例,车祸伤8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术前均有膝关节疼痛伴膝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按Meyers-McKeever-Zaricznyj分型,其中Ⅱ型患者11例,Ⅲ型18例,Ⅳ型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改良缝线固定技术。通过观察比较患侧术前和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记录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评价该手术疗法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0个月,平均(12.78±2.27)个月。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为(23.63±7.47)分,末次随访时为(92.81±3.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IKDC评分为(33.90±4.86)分,末次随访时为(92.63±2.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改良缝线固定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早期康复、费用低廉、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骨折块复位、使用多枚带线锚钉缝合固定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6月,对24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2至3枚带线锚钉经ACL基底部缝合固定骨折块。术前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Meyers-Mc Keever分型:Ⅱ型6例,Ⅲ型8例,Ⅳ型10例;男16例,女8例;年龄21~57岁,平均28.5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和IKDC 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结果]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8.5个月,1例失访。术后X线片骨折均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示胫骨髁间嵴骨折均愈合,无锚钉拔出及再骨折病例。末次随访时,患膝活动度0°~140°,均无疼痛;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由术前阳性转为阴性;Lysholm评分和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7.5±3.7)分、(52.4±5.3)分,改善为随访时的(88.6±3.2)分、(91.8±5.7)分,两项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100,t2=20.700,P0.01)。[结论]关节镜下使用多枚带线锚钉缝合固定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块固定牢固、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及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等优点,对于Mevers-Mc KeeverⅣ型骨折及骨折块小而薄或者骨骺未闭合者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分型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分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6例,13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2例患儿采用丝线固定,11例采用钢丝固定。结果 26例获平均19.8(6~36)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平均(93.52±2.27)分,术后1年平均(96.20±1.58)分。结论关节镜下分型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重建膝关节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