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冲击波骨科治疗机治疗23例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患者,冲击电压为7.0~12.0kV,冲击能量0.056~0.250mJ/mm^2,冲击1000~3600次,焦点压力10.2~37.2MPa。根据患者情况治疗5~8次,每次间隔3~7d。[结果]治疗后随访12~18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23例中,5例无效,18例有明显骨痂生长并最终骨折完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4周,12个月后有效率78.1%,治疗后未观察到明显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用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简单有效、安全经济,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机所产生的高能震波对25例骨折不愈合病人进行治疗,每月复查X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震波治疗3个月后如骨折处无明显骨痂生长,则再行一次震波治疗。结果震波治疗后,骨痂出现时间为4~11周,平均9周。25例中,5例无效;20例有较明显骨痂生长,其中18例最终骨折完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1周,平均14周。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愈率为72%。震波治疗后未观察到肢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愈疗效可靠、创伤小、方法简单安全,可作为治疗骨不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体外冲击波在促进骨愈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促进骨折愈合、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选取22例外伤性骨折愈合延迟、骨不连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冲击治疗,治疗后每4~6周进行X线片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首次冲击波治疗12周后如骨折处无明显骨痂形成,则进行第2次冲击波治疗。冲击波能量为0.4mJ/mm2,每次脉冲总数为1600~2400次。结果:22例下肢外伤性骨折愈合延迟及骨不连经体外冲击波治疗后,骨性骨痂形成的时间为4~12周,20例有明显骨痂形成,其中17例在治疗后3~6个月内骨折完全愈合。2例胫骨下段骨折冲击波治疗无效。结论:体外冲击波在治疗骨不连,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效果满意,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 方法 对2011年4月至8月收治的47例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8例,女9例;年龄21 ~56岁,平均35.0岁.所有患者均为肥大型稳定性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部位:股骨24例,肱骨6例,胫骨17例.初次内固定方法:钢板固定37例,外固定支架固定8例,带锁髓内钉内固定2例.23例患者接受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放散组),24例患者接受聚焦状冲击波治疗(聚焦组),根据不同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冲击能量、频率和剂量进行治疗.患者每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痂生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9个月随访.放散组23例患者中,22例有较明显的骨痂生长,其中21例完全愈合,1例部分愈合,1例无效,治愈率为91.3%,有效率为95.7%.骨折愈合时间为8~24周,平均12周.聚焦组24例患者中,17例完全愈合,7例无效,治愈率和有效率均为70.8%.骨折愈合时间为8~40周,平均18周.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分别有4、9例患者出现肢体血管损伤. 结论 体外冲击波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较理想的方法;放散状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有效率优于聚焦状冲击波.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与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且被诊断为骨折延迟愈合的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冲击波治疗组,每组各15例患者。手术治疗组行手术治疗,每月定期复查X线,冲击波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治疗期间每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X线片,通过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第2、第3疗程的骨折处X线骨痂生长情况,对两组患者的骨痂形成情况进行评分,通过骨痂形成情况评分的高低、骨折愈合时间的长短和骨折愈合标准评价及治疗费用的高低,以此来探讨ESWT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至少随访18个月,阅复查X线片示,两组患者的骨痂X线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冲击波治疗组13例患者成功愈合,1例未完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8.267个月,1例至随访结束骨折处未出现放射学愈合迹象。手术治疗组14例患者成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8.714个月,1例至随访结束骨折处未出现放射学愈合迹象。两组患者至随访结束均未见明显血管神经损伤或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ESWT对骨折延迟愈合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因其具有非侵入性、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率较低且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的冲击波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体外冲击渡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的方法 、适应证、禁忌证及治疗效果.方法 使用冲击波骨科治疗机,根据骨折部位和骨的形状大小选择能量和冲击次数.基准点一般选在距骨折端0.5cm处或硬化骨端,每次选4~6个基准点,每个基准点冲击800次左右,能量16~17.5 kV,频率60~80次/min,每个治疗期2800~3400次,每期间隔1~2 d,每个疗程3~5个治疗期.结果 42例获随访,35例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1~26周,平均15周,治愈率为83.3%,7例无效改行植骨术治疗.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方法 简便、疗效确切、经济安全,应作为首选,但是要注意选择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机制和疗效.[方法]本组18例.均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同定支架固定手术史.固定方法:带锁髓内钉5例;钢板7例;记忆合金环抱器3例;外同定支架3例.骨折部位:尺骨2例,肱骨3例,股骨5例,胫骨8例.均采用冲击波治疗2~3次.[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两次冲击波治疗后18例中13例获得愈合.治疗3个月无明显骨痂生长5例,再行第3次冲击波治疗后2例获得愈合.最终成功15例,治愈率为83.3%.[结论]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无需住院、疗效确切等优点,临床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2):1072-1075
[目的]探讨120°儿童髋锁定加压钢板(120°Locking compression paediatric hip plate,120°LCP PHP)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4年5月采用120°LCP PHP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16例。[结果]本组患儿术后随访24~36个月,平均(27.3±3.2)个月。无1例发生神经血管损伤、骨折端再移位、再骨折、髋内翻、骨髓炎、股骨头坏死及骨骺发育异常。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为8~13周,平均(10.1±1.4)周,无骨不愈合。于术后18~32周取出内固定物,平均(25.3±3.4)周。早期Beaty评分及远期Theologis评分皆为满意,术后2年Sanders髋关节评分为57~60分,平均(58.7±2.1)分,都为优,优良率为100%。[结论]120°LCP PHP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符合儿童股骨转子下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固定牢固、避免损伤骨骺、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适应证广、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但存在需要切开复位、损伤相对较大、出血较多、二次手术切开取出内固定物、费用较高、切口瘢痕影响美观等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桥接系统(ortho-bridge system, OBs)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09月采用桥接系统外固定治疗的38例儿童胫骨骨折患者,患肢功能按Johner-Wrushs标准评定。[结果] 3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23±5.16)个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26±3.44)周,固定物拆除时间12~16周,平均(13.17±3.72)周。3例发生钉道排异反应,拆除固定物后痊愈,3例发生1.0 cm以内的肢体过长,18个月后逐渐等长,无成角、旋转及短缩畸形,无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术后带架行走步态正常,不影响穿裤子和保暖。末次随访时肢体功能按Johner-Wrushs标准评定:优27例,良11例。[结论]桥接系统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灵活、多维固定、方便穿戴的优点,是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骨折最主要并发症之一是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为了最终恢复骨的完整性和生物力学性能,骨折治疗包括手术或内固定方式、骨移植、外固定、电刺激、超声检查、高能量体外冲击波等。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最佳治疗方法是自体骨移植。然而,合适的移植骨是有限的,且移植后会增加供骨部位的发病率。目前,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治疗原则已有进步,目标是提供无损伤、并发症少及安全的治疗。本文介绍了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一些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