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礼 《心理与健康》2013,(11):66-66
那天,当我接到单位的调令时,我—下子懵住了,虽然只是到离家三十公里远的分校工作,但我还是感到不知所措。如果我去分校上班,那女儿的生活起居怎么办?谁来照顾她呢?我每天一大早就得出发,根本无法接送孩子。中午也无法赶回家为孩子做饭。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不断涌现,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421”型家庭的比率也显著增加了。这么多的人照顾一个“皇帝”、“公主”,貌似很幸福,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3.
刘卫 《心理与健康》2007,(10):42-43
在现代社会,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了许多家庭的"重中之重"。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成龙成凤,或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事业,做孩子全天  相似文献   

4.
《心理与健康》2009,(10):15-15
据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网瘾治疗中心研究发现,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研究人员对641名网络成瘾障碍青少年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心理分析,发现,76.3%的孩子家庭生活不和谐或父母感情不融洽;46%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有重大生活事件的创伤;5517%的父母在孩子上中学后仍然采用暴力、惩罚的教养方式,而与孩子坐下来有效沟通的时间大多每周不足1小时。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现代家庭的婚姻角色和生活形态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有些夫妇结婚后夫妻关系不良,导致离婚;或者不幸早年丧偶,形成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的变故,处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缺乏独立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差。在丧偶或离异之后,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做生活的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过不好,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很多孩子即使上高中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依然很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长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以及自编相关情况调查表.对88名18岁以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儿的家长和92名正常对照儿童少年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WHOQOL-100量表的各领域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少年父母(P<0.05).患儿家长生活质量主要受其病耻感、对病情预期、家庭人均月收入、治疗花费承受力、家长年龄以及对未来担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长的生活质量全面下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看到高考题目,不禁击掌叫好。我们经常说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诚信”无疑是人的素质和品德中一个最基本的要素。“诚信”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家长。因为一个人从小长大的过程中,受其父母的影响最大。 笔者去年暑假与某市实验中学的教师一起去北京、北戴河观光旅游。同去的有几个教师的孩子,年龄四五岁左右。下火车出站特别严格,孩子超过规定的高度要  相似文献   

8.
独生子女时代,每个家长都十分看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也开始步入了信息时代,但是沟通的质量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家长普遍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即认为孩子跨入大学校门,就等于成才。可现实是,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实际案例、背景资料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提出方法和措施.并呼吁家长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从而使孩子顺利“成人”和成才。  相似文献   

10.
对家长实施理性情绪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中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3):177-178,,182,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训练在中国家长中的实施性。方法:采用艾利斯的心理治疗理论(ABC),对106名国内家长进行了不合理信念调查,并对41名家长进行为期三周的干预训练。结果:调查表明中国家长对孩子主要是绝对化要求,且小学的家长比初中的家长更趋于对孩子更多地不合理要求,不合理信念多,经干预后,家长的焦急情绪有显著性改变,SAS干预前后评分显著下著,提示家长的不合理情绪与行为并不是直接由孩子的所作所为引起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家长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会想尽办法、尽可能帮助孩子成长。可有时候虽然付出了很多,却并没有能够让孩子获益,反而落下埋怨,甚至让孩子渐渐厌烦。而之所以这样事倍功半,是因为您没有俘获孩子们的心。  相似文献   

12.
孩子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碰撞和摩擦,出现“吃亏”和“占便宜”的现象,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吃亏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女感知的家长性别角色与高中生性别角色定位的关系.方法:以云南省434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Bem性别角色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子女感知到48.2%的父亲,40.2%的母亲的性别角色是未分化或错乱的.②父亲是家庭主导方和非主导方的时候,子女感知到的性别角色定位分布差异显著,而母亲是家庭主导方和非主导方时,其性别角色定位分布差异不显著.③当父亲/母亲的性别角色定位被子女感知为有偏差的时候,子女的性别角色定位也更容易出现偏差.结论:子女感知到的父母的性别角色与子女的性别角色定位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5名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从该病的基本知识、消毒隔离措施、疾病防治等方面,以面对面口头指导宣教,书面材料阅读、当面解答疑问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宣教后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明显增多。结论健康宣教能显著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家长更科学的配合患儿的治疗及护理,同时减少疾病传染率。  相似文献   

15.
对早产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家长护理早产儿水平、减少出院后疾病发生,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方法 采取讲解、交流、示范的健康教育等方式,记录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52例早产儿在出院后发生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感染等情况,并与上一年同期未实施健康教育的58例早产儿出院后的患病情况进行了对照。结果 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早产儿出院后的患病率为1.92%,未实施健康教育的早产儿出院后患病率为17.24%。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水平,减少出院后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家长对儿童性虐待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小学生家长有关预防儿童性虐待的知识、态度和与子女交流的情况。方法:用自填式问卷,对某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1—5年级5个班的271名小学生家长就其对儿童性虐待问题的认识及与孩子交流的情况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家长中,93.6%的家长赞成学校进行预防儿童性虐待的教育,但同时有41.5%的家长担心这种教育可能会导致儿童对“性”知道得太多。有半数左右的家长在儿童性虐待问题认识上尚存在明显差距,与孩子交流不够,只有1.8%的家长给孩子看过有关预防儿童性虐待内容的书刊或音像制品。未成年时父母与其谈论过如何预防性虐待话题的家长其知识、态度及与自己子女交流的得分均明显好于父母没有与其谈论过如何预防性虐待话题的家长的得分。结论:应重视对小学生进行预防儿童性虐待教育的研究,尽快出版相关书籍和音像制品,提高家长对儿童性虐待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家长对儿童躯体虐待行为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幼儿园亲子班的家长、附属小学四年级4个班学生的家长、附属中学初一2个班的学生家长对儿童虐待行为的认知频率和程度,并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特征家长对儿童躯体虐待的认知情况.结果 ①家长对10种儿童虐待形式的认知中,有7种认知超过80...  相似文献   

18.
孤独症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孤独症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3名孤独症患儿家长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孤独症患儿父母的SDS、SAS和SCL-90的量表总均分以及各分量表分与正常儿童父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孤独症患儿的家庭在养育类型、家庭收入、父亲照顾的时间上都低于正常儿童的家庭。孤独症父母的P和N量表分高于对照组.而E和L量表分低于对照组。结论:有必要重视并关注孤独症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预防减少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编制小学生尴尬情绪家长评定问卷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在理论检索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问卷题目,通过预测修改和筛选题目。对535名小学生正式施测,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结构,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正式问卷共15个项目,包括违背性尴尬和关注性尴尬2个维度,累积解释率为48.81%。问卷及各维度的同质性信度为0.787~0.864,分半信度为0.797~0.884,重测信度为0.742~0.853。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χ2=151.404,χ2/df=1.701,RMR=0.042,SRMR=0.051,GFI=0.912,AGFI=0.881,IFI=0.801,TLI=0.908,CFI=0.922,RMSEA=0.051)。结论:该问卷可以作为研究小学生尴尬情绪的有效工具,为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在基层医院NICU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入NICU的36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无陪护管理,所有护理都有护理人员完成。观察组则1例患儿有一位家长进入NICU参与部分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治愈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家长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而院内感染率并未增加。结论家长参与式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家长的需求得到满足,医患、护患矛盾减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