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孩子违反了道德行为准则或父母要求时,往往会受到惩罚。家长对孩子的斥责和惩罚,目的是要把孩子的错误言行与不愉快的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阻止他们重犯错误。 惩罚有多种形式。打、骂、批评、暂时孤立、中止幼儿喜爱的活动等等,都能起到惩罚的作用。惩罚孩子不可能说哪种方法最好,哪种方法不好,关键是用得妥当、及时。因此,了解每种惩罚方式带来的后果,遵循惩罚的原则,掌握好惩罚的尺度,就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2.
《心理与健康》2008,(8):61-62
Q:我是一个年轻妈妈,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很喜欢我陪他玩耍。但是我小时候父母很忙,我常常一个人待着,到现在我仍然是一个不活跃的人。有时候觉得不太会和孩子投入地玩儿,加上工作很辛苦,在家休息的时候很少,所以常常让孩子自己玩儿,他常常因此不高兴。  相似文献   

3.
孩子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碰撞和摩擦,出现“吃亏”和“占便宜”的现象,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吃亏昵?  相似文献   

4.
我的同学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她主张引导孩子,不要盲目批评。引导孩子的时候指出问题,提供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孩子本身不多加指责,这样才能尊重孩子幼小的心灵,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昨晚睡觉时,女儿很神秘地对我耳语:“妈妈,今天中午田田没有写完作业,你猜她妈妈是怎么治她的?”  相似文献   

6.
融入群体的前提之一是:努力完善但并不一定完美。那些有点“小缺憾”的优秀者可能更行得通,因为真实和普通会为彼此带来更多的认同和相融。  相似文献   

7.
目的:编制父母惩罚方式问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和访谈,先后共102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测量,158名学生一个月后进行了重测。结果: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问卷适合提取四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与测量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信度检验发现,父母亲总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均为0.91,分半信度分别为0.88和0.89,重测信度分别为0.81和0.83;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较高。结论:父母惩罚方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测量学标准。  相似文献   

8.
14岁的安然本该是上初中的年纪,可他却整天不上学,待在家看电视、一个人玩儿。他没有一个伙伴儿,从小到大,他交不上一个朋友,别的孩子不仅不愿意和他玩儿,有时还会欺负他。他只有把自己从小养大的一条狗“大黄”,作为自己的玩伴儿。  相似文献   

9.
《心理与健康》2011,(11):65-65
读者提问:我的儿子从小就很听话,自从上中学后,不知为什么,脾气变得很暴躁、叛逆,最近总是跟父母辩论,并批评我们这里不对那里不好,让我们觉得无所适从。有人说这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正常现象,这究竞是怎么回事呢?需要如何引导他呢?  相似文献   

10.
社会需要规则,对违反规则的人,要给予一定惩罚。但是,是不是惩罚越严厉,效果越好呢?请看一个儿童试验:  相似文献   

11.
袁睿 《心理与健康》2006,(11):48-50
这是我离婚后的第八个暑假。儿子是我和前夫单身岁月里最重要的人。为了孩子,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消除离婚大战后的“有害辐射”,让儿子的天空保持1至2级的空气“清洁指数”。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针对该不该对犯错误的孩子进行惩罚这一问题,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都应该热心、细心、耐心地进行教育,他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惩罚。也有人认为:对那些犯错误,不听劝阻的孩子采取惩罚手段,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常把“惩罚”当作教育孩子的法宝。而我  相似文献   

13.
常常听人说,想把孩子和工作同时都做好,那简直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很多职业女性,要么不要孩子,选择工作; 要么要孩子,选择辞职。可是女友偏偏很贪心,她想得到鱼,也想得到熊掌,这就意味着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除了生理需要外,其心理需要也必不可少。作为父母,在生活中既要顾及到孩子的生理需要,适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尊重和满足孩子正当的心理需求,以确保孩子的心身能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一般说来,孩子有以下几种心理需要: 父母的爱 父母之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阳光和雨露,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基础,没有这种爱,父母和孩子之间就难以沟通,更谈不上教育,只有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在办工读学校时,留下一个经典的教育故事。这个故事一直让我刻骨铭心,大意是讲:一个在学校有名的"小偷",马卡连柯却将一大笔钱交给他,让他进城采购物品。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那位学生"安全地"带回购买的物  相似文献   

16.
当别人的光芒太过耀眼日寸,你是否会因此而烦躁不安?一方面要求表现自我,一方面又太过注意别人的成就,很容易被别人的耀眼光芒所打扰。  相似文献   

17.
哪个父母不关心孩子,不对孩子严格管教呢?在他们心中,再严的要求都是爱,再多的唠叨也值得。然而,要求虽严,父母却很少关注孩子究竟能接受多少,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用一些很尖刻的话伤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18.
事件陈述:这几天,杨文秀的心里颇不宁静,她很纳闷,自己和丈夫费尽周折地托人情、找关系,交纳了4000元的择校费,好不容易才把儿子送进了当地最好的中学,他为何闷闷不乐,整天像个霜打的茄子?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生,只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们谈“罚”色变。但是,这里所说的“惩罚”并非大家口中的“体罚”。“惩罚”教育是指在关爱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强制纠正,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没有惩罚,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专家曾提出:在倡导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理与健康》2007,(12):56-57
Q:我的孩子6岁了,我非常喜欢小孩儿,有时难免会有些溺爱孩子,朋友们常劝我说不能溺爱孩子,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好处,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溺爱对孩子不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