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再狭窄内皮细胞模型并探讨非诺贝特对经皮冠状动脉治疗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1)正常对照组,(2)溶血卵磷脂(LPC)组,(3)低浓度非诺贝特组(10μmol/L),(4)中浓度非诺贝特组(50μmol/L),(5)高浓度非诺贝特组(100μmol/L)。分别观测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上清液一氧化氮(NO)浓度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C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降低NO浓度。非诺贝特可干预LPC对内皮细胞的作用,使内皮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凋亡减少,NO浓度升高。结论非诺贝特可改善LPC对HUVECs的影响,使内皮细胞增殖增强,凋亡减少,升高NO浓度,从而起到防治PCI后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培养的兔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兔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行脂肪细胞培养,将含不同终浓度[0(对照组)、1、10、50、100μmol/L]非诺贝特的培养液与定量培养的兔脂肪细胞在培养箱中孵育24h,另将终浓度为50μmol/L非诺贝特的培养液与定量培养的兔脂肪细胞分别作用0、4、8、12、24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脂肪细胞培养液中脂联素蛋白水平,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的表达。结果①1μmol/L及10μmol/L非诺贝特作用24h对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影响。而50μmol/L非诺贝特对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及蛋白表达呈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脂联素mRNA的表达上升32.8%,蛋白的分泌上升24.3%。100μmol/L非诺贝特作用24h使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的表达上升58.5%,蛋白的分泌上升33.9%。②50μmol/L非诺贝特作用4h及8h对脂肪细胞脂联素基因及蛋白表达无影响,作用12h促进脂联素mRNA的表达及蛋白的分泌,与对照组相比mRNA的表达上升27.1%,蛋白含量上升23.1%。50μmol/L非诺贝特作用24h,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的表达升高35.7%,蛋白的分泌升高32.1%。结论非诺贝特对脂肪细胞脂联素基因表达及蛋白的分泌有促进作用,与剂量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C反应蛋白诱导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分离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C反应蛋白各浓度组(1.0、2.5、5.0 mg/L);③C反应蛋白(5.0 mg/L)+非诺贝特(10.0μmol/L)组;④非诺贝特组(10.0μmol/L)。加入不同浓度的C反应蛋白干预,或预先加入非诺贝特作用4 h,再加入5 mg/L C反应蛋白,培养7天后行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并计数每组衰老细胞数。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免疫印迹杂交法半定量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结果 (1)不同浓度的C反应蛋白与内皮祖细胞培养后,C反应蛋白促进内皮祖细胞的衰老,且C反应蛋白对内皮祖细胞衰老的影响随着C反应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5 mg/L C反应蛋白组对内皮祖细胞衰老的影响最显著(P<0.01)。加入10μmol/L非诺贝特后能减少C反应蛋白诱导的衰老细胞数量(P<0.01)。(2)C反应蛋白作用内皮祖细胞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随着C反应蛋白作用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加入非诺贝特10μmol/L后可以明显逆转C反应蛋白诱导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下调(P<0.01)。(3)C反应蛋白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但在加入10μmol/L非诺贝特后能明显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P<0.01)。结论 (1)C反应蛋白削弱内皮祖细胞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引起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逆转录下降,从而使端粒酶活性下降,最后加速内皮祖细胞的衰老,从而影响内皮祖细胞的功能。(2)非诺贝特活化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抑制C反应蛋白诱导的细胞衰老,可能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上调有关,从而起到保护内皮祖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的配体非诺贝特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代谢损伤及凋亡的作用与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为未干预组,实验组以浓度为10μmol/L的非诺贝特预处理1 h后加入浓度为100μmol/L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培养24 h,对照组直接以100μmol/L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培养24 h。以分光光度计测定三组心肌培养上清液中乳酸及丙酮酸浓度,荧光显微镜定性测定线粒体ROS生成,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成活率,AnnexinV/FITC染色和流式细胞分析心肌细胞凋亡,Westembloting法测定PPARoα及UCP2的蛋白表达。结果 (1)以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细胞24 h后,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丙酮酸含量升高,分别为(10.57±1.66)μmol/L比(4.90±0.05)μmol/L和(549.63±2.41)nmol/L比(221.25±0.86)nmol/L(均P<0.05);细胞凋亡增加为26.51%±6.74%比0.12%±0.17%(P<0.05);(2)与对照组相比,以非诺贝特预处理1h后,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丙酮酸含量减少,分别为(6.88±0.56)比(10.57±1.66)μmol/L和(335.49±1.82)比(549.63±2.41)nmol/L(均P<0.05);细胞凋亡减少14.12%±3.17%比26.51%±6.74%;(3)以非诺贝特干预后ROS生成减少,细胞成活率提高为69.87%±6.08%比39.22%±4.15%;(4)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后PPARa蛋白含量减少,UCP2蛋白含量增加,而以非诺贝特预处理后PPARa蛋白含量增加为(0.66±0.09)比(0.13±0.02),UCP2蛋白含量减少(0.47±0.06)比(0.88±0.14)(P<0.05)。结论 (1)PPARα配体非诺贝特可改善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能量代谢损伤。(2)非诺贝特可减少线粒体ROS的生成及细胞凋亡。(3)非诺贝特可能通过上调PPARa及减少UCP2蛋白含量,增强心肌脂肪酸氧化,为心肌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非诺贝特是否通过Sirt1途径调控TNF-α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凋亡。方法原代培养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Western blot检测Sirt1在细胞中的表达,免疫荧光对Sirt1进行定位。预先1 h加入不同剂量的非诺贝特(25、50和100μmol/L),再用TNF-α(20μg/L)刺激细胞24 h。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和Sirtinol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Sirt1表达的影响。细胞加入非诺贝特(50μmol/L),1 h后加入白藜芦醇(20μmol/L)、尼克酰胺(10mmol/L)和Sirtinol(25μmol/L),1 h后再加入TNF-α(20μg/L)刺激24 h,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Sirt1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有表达且主要位于细胞核中。与正常组比较,TNF-α能促进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P<0.01),非诺贝特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TNF-α诱导的细胞增殖和凋亡(P<0.01)。白藜芦醇能够上调细胞S...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株,第3~5代用于实验。实验分3组:1空白对照组;2ox-LDL组(100 mg/L);3非诺贝特组:先将非诺贝特10、50、100μmol/L分别作用于内皮细胞24 h,然后加ox-LDL(100 mg/L)作用于细胞24 h。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PPARα、MCP-1含量;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各孔的吸收度(OD),以评价增殖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 mg/L ox-LDL促进内皮细胞增殖(PO.01),非诺贝特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P0.01)。100 mg/L ox-LDL促进MCP-1分泌。10、50、100μmol/L非诺贝特能明显促进ox-LDL诱导的HUVEC分泌PPARα(P0.01),促进效应呈浓度依赖性。10、50、100μmol/L非诺贝特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分泌MCP-1(P0.01),抑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非诺贝特呈剂量依赖性促进ox-LDL诱导的人HUVEC分泌PPARα,抑制人HUVEC分泌MCP-1,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保护内皮功能,从而发挥贝特类调脂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引起心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内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水平的变化,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刺激内源性FGF21生成增加时,对ox-LDL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内源性FGF21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并培养成年Wistar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给予ox-LDL溶液,建立心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以实时(real time)PCR及ELlSA法分析FGF21基因及蛋白水平变化,并给予PPARα配基苯扎贝特(分为50、100及200μmol/L组),诱导FGF21高表达,ELISA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0、50及100μg/ml ox-LDL溶液组,FGF21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越来越高.50及100 μg/ml ox-LDL组FGF21 mRNA表达水平,100 μg/ml ox-LDL组FGF21蛋白分泌水平,200 μmol/L苯扎贝特组诱导FGF21水平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均<0.05).200 μmol/L苯扎贝特+100μg/ml ox-LDL组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低于100 μg/ml ox-LDL组(P<O.05).结论 ox-LDL诱导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FGF21分泌水平可反应性增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PARα配基苯扎贝特可引起FGF21表达水平增高,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FGF21可能作为一种心血管内源性保护因子,拮抗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心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和γ(PPARα和PPARγ)的配体非诺贝特、吡格列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凋亡的干预作用,并观察其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非诺贝特和/或吡格列酮预处理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24h后,再加用AngⅡ作用24h。采用软件分析细胞表面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blot法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PARα和PPARγ的mRNA水平。结果与AngⅡ组比较,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及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组的心肌细胞表面积、细胞凋亡率及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Bax蛋白的表达和Bcl-2/Bax蛋白水平比值显著增加(P<0.05),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及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组间的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诺贝特组的PPARαmRNA和吡格列酮组的PPARγmRNA表达增高。结论PPARα和γ激活可逆转心肌细胞肥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能改变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但PPARα、γ配体合用无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和γ(PPARα和PPARγ)的配体非诺贝特、吡格列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凋亡的干预作用,并观察其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变化的影响 .方法 分别以非诺贝特和/或吡格列酮预处理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24 h后,再加用Ang Ⅱ作用24 h.采用软件分析细胞表面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blot法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PARα和PPARγ的mRNA水平.结果 与Ang Ⅱ组比较,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及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组的心肌细胞表面积、细胞凋亡率及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 Bax蛋白的表达和Bcl-2/Bax蛋白水平比值显著增加(P<0.05),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及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组间的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诺贝特组的PPARα mRNA和吡格列酮组的PPARγ mRNA表达增高.结论 PPARα和γ激活可逆转心肌细胞肥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能改变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但PPARα、γ配体合用无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内脂素(Visfa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用不同终浓度非诺贝特(0、50、100、200 μmol/L)刺激48 h;用100 μmol/L非诺贝特刺激不同时间(0、12、24、48 h);用10 ng/ml TNF-α和10 ng/ml TNF-α加100 μmol/L非诺贝特联合刺激48 h.使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T3-L1脂肪细胞Visfatin mRNA的表达.结果 Visfatin mRNA表达随非诺贝特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TNF-α作用48 h后Visfatin mRNA表达量减少(P<0.05),联用非诺贝特组高于TNF-α组(P<0.01).结论 非诺贝特能促进3T3-L1脂肪细胞Visfatin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PKC)β_2、PPARα在高糖诱导入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mRNA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将培养的HUVECs分为以下8组:正常糖(NG,5 mmol/L D-葡萄糖)组、高糖(HG,25 mmol/L D-葡萄糖)组、渗透压对照(L,NG+20 mmol/L L-葡萄糖)组、正常糖卒载体转染(NN,NG+Ad5-null)组、高糖PKCβ_2转染(HB,HG+Ad5-PKCβ_2)组、高糖+非诺贝特(HF,HG+40 μmol/L非诺贝特)组、高糖PKCβ_2转染+非诺贝特(HBF,HB+40μmol/L非诺贝特)组,另以非诺贝特共孵育20 min作为HF20组,以上各组细胞均培养6 d.以RT-PCR 检测VEGF、VCAM-1 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PPARα蛋白表达,采用激光共聚焦检测PKCβ_2蛋白的表达和转位.结果 (1)HG组VEGF、VCAM-1 mRNA表达增加,分别为NG组的1.91倍和1.56倍(均P<0.05);HB组VEGF、VCAM-1 mRNA表达较HG组进一步增加,分别为NG组的2.59倍和2.07倍(均P<0.05).HF组VEGF、VCAM-1 mRNA表达则明显下调,分别为HG组的68%和74%(均P<0.05);与HG组相比,HF20组VEGF、VCAM-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G组PPARa蛋白表达较NG组减少了20%,HB组PPARα蛋白水平进一步下降,为HG组的78%,与HG组相比,HF组PPARα蛋白水平上调了13%(P<0.05).(3)HG诱导PKCβ_2核转位激活,定量分析示HG组浆/核荧光强度比值较NC组降低37%(P<0.05),HB组PKCβ_2核转位与HG组相比更加明显.结论 高糖通过诱导HUVECs PKCβ_2核转位,进而调控PPARα表达,增加VEGF、VCAM-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fenofibrate)对糜酶介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的CFs。采用3H-脱氧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CFs的DNA合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用RT-PCR检测PPARα 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 ①以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预处理后,CFs的3H-TdR掺入量呈浓度依赖性减少,其中50和100 μmol/L组均较糜酶组明显减少(分别为P<0.05和P<0.01)。②随着非诺贝特浓度的增加,CFs在G0/G1期的百分率逐渐增加,S期的百分率和增殖指数逐渐减少,其中50和100 μmol/L组与糜酶组比较,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1)。③以25、50和100 μmol/L非诺贝特预处理后,PPARα mRNA表达的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其中50和100 μmol/L组均较糜酶组显著增加(分别为P<0.05和P<0.01)。④随着非诺贝特浓度的增加,TGF-β1 mRNA表达水平呈递减趋势,其中50和100 μmol/L组均较糜酶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PPARα 激动剂非诺贝特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糜酶诱导的大鼠CFs增殖的作用,其机制与PPARα基因表达的上调和TGF-β1基因表达的下调有关,提示PPARα 和TGF-β1这两条信号通路可能存在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过氧化体增殖物型激活受体α/γ激动剂单用与联用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方法 25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非诺贝特+吡格列酮组。所有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应用相应药物。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基础治疗组加服安慰剂;非诺贝特组加服非诺贝特0.2 g,每日1次,睡前服;吡格列酮组加服吡格列酮15 mg,每日1次;非诺贝特+吡格列酮组按相同剂量加服上述2种药物。共干预24周。干预前后测定所有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结果干预前后各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分别为:非诺贝特组6.32±1.65 mg/L和3.52±1.98 mg/L,吡格列酮组5.85±1.59 mg/L和3.33±1.16 mg/L,非诺贝特+吡格列酮组6.49±1.34 mg/L和2.47±0.91 mg/L;干预前后各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分别为:非诺贝特组179.3±54.9μg和L/144.9±30.8μg/L,吡格列酮组188.7±62.4μg/L和146.9±27.8μg/L,非诺贝特+吡格列酮组177.5±58.7μg/L和128.8±34.8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DL,Ox-LDL)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缝隙连接蛋白(Gap junction protein)Connexin4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Ox-LDL的干预: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50mg/L,100mg/L,200mg/LOx-LDL干预组,干预24小时后通过RT-PCR方法检测各组Connexin40基因mRNA的表达有无差异;不同时间Ox-LDL干预的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50mg/L的Ox-LDL干预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组共6组,通过RT-PCR方法检测各组Connexin40 mRNA的表达有无差异;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对照组和100mg/LOx-LDL干预组之间Connexin40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无差异。结果:不同浓度(50mg/L,100mg/L,200mg/L)的Ox-LDL干预24小时能引起内皮细胞Connexin40mRNA的表达增加(P<0.01);50mg/L的Ox-LDL干预不同时间后Connexin40mRNA表达增加,以6小时和12小时最明显(P<0.01);100mg/L的Ox-LDL干预24小时内皮细胞Connexin40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Ox-LDL短期干预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onnexin40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趋化因子CXCL16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探讨贝特类调脂药物非诺贝特对动脉CXCL16表达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采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及对照组,非诺贝特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问血脂、血清CXCL16水平;取小鼠主动脉采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动脉斑块大小,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主动脉弓CXCL16及CXCR6的蛋白表达,实时PCR测定CXCL16 mRNA.结果 非诺贝特组动脉硬化程度较对照组减轻,斑块面积减小;非诺贝特组主动脉弓CXCL16和CXCR6的平均光密度值减低;非诺贝特组CXCL16 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低(0.222±0.189比1.00 ±0.996,P<0.05).结论 非诺贝特可以改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降低CXCL16及其受体CXCR6的蛋白表达,有效减低CX-CL16 mRNA的表达,并且该作用独立于其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5.6 mmol/L、17.6 mmol/L、33.3 mmol/L)及阿托伐他汀(0.1μmol/L、1μmol/L、10μmol/L)作用24 h后用吖啶橙/溴化已啶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和W 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及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率逐渐降低(P0.05),细胞早期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人脐静脉内皮细胞Bcl-2蛋白表达逐渐减弱,Bax蛋白表达逐渐增强。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干预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率逐渐升高(P0.05),而凋亡率逐渐降低(P0.05);人脐静脉内皮细胞Bcl-2蛋白表达逐渐增强,Bax蛋白表达逐渐减弱。其中,与高糖组比较,10μmol/L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能提高Bcl-2蛋白表达(P0.05),抑制Bax蛋白表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对氧合血红蛋白(OxyHb)诱导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SD大鼠30只,雄性,体质量100~120 g,约4周龄。无菌状态下截取胸主动脉,分离血管壁中层细胞,采用贴壁法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传4~6代后,α-SMC-actin染色鉴定血管平滑肌细胞,选取合格细胞建立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OxyHb组(10μM OxyHb诱导)、非诺贝特1组(10μM OxyHb诱导前1 h加入100μM非诺贝特)、非诺贝特2组(10μM OxyHb诱导后0.5 h加入100μM非诺贝特)、GW1组(10μM GW6471预先0.5 h阻断非诺贝特1组)、GW2组(10μM GW6471预先0.5h阻断非诺贝特2组),各6只。给予OxyHb及相关干预因子孵育48 h后,细胞离心收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TNF-α、IL-1β水平。结果对照组TNF-α为(122.9±7.0)ng/L,OxyHb组为(282.7±53.5)ng/L,非诺贝特1组为(164.8±24.4)ng/L,非诺贝特2组为(179.±26.8)ng/L,GW1组为(274.3±41.8)ng/L,GW2组为(293.9±29.6)ng/L;对照组IL-1β为(64.0±0.6)ng/L,OxyHb组为(183.8±21.1)ng/L,非诺贝特1组为(102.1±9.9)ng/L,非诺贝特2组为(122.4±7.4)ng/L,GW1组为(182.0±17.2)ng/L,GW2组为(180.1±15.1)ng/L。对照组、非诺贝特1组和非诺贝特2组TNF-α和IL-1β水平低于OxyHb组,对照组TNF-α和IL-1β水平低于非诺贝特1组,OxyHb组、非诺贝特2组、GW1组和GW2组TNF-α和IL-1β水平高于非诺贝特1组(P0.05)。结论 PPAR-α激动剂能明显抑制OxyHb诱导的SAH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且该作用能被PPAR-α抑制剂特异性阻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为假手术组18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CHF、并成功存活的38只再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非诺贝特组18只[非诺贝特150 mg/(kg·d)],干预10周。计算左心室心肌重构指数、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线粒体损伤程度分级用Flameng评分,免疫印迹法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MCAD)、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MCPT 1)蛋白表达,RT-PCR测PPARα、MCAD和MCPT-1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及非诺贝特组左心室心肌重构指数、CVF和Flameng评分均升高(P<0.05);非诺贝特组左心室心肌重构指数高于对照组、CVF和Flamen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非诺贝特组心肌PPARα、MCPT-1、MCAD蛋白和基因表达均下调(P<0.05);非诺贝特组表达较对照组上调(P<0.05)。结论非诺贝特通过增强脂肪酸氧化,减轻线粒体损伤,改善心室重构,减轻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兔脂肪细胞通过CD36摄取及降解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作用和非诺贝特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细胞OxLDL代谢的影响。方法 10只新西兰白兔给予高胆固醇饲料饲养8周后分为: (1)高胆固醇血症组:继续饲以高胆固醇饲料4周; (2)非诺贝特治疗组:在饲以高胆固醇饲料的基础上给予(30mg·kg-1·d-1 )非诺贝特4周。另选饲以普通饲料12周兔5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后,取皮下脂肪组织行脂肪细胞培养,放射配基法测定脂肪细胞对OxLDL的摄取及降解,RT PCR测定脂肪细胞CD36mRNA的表达。结果 喂饲胆固醇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 01),非诺贝特干预4周未对血脂产生影响,但能降低体重( -19%,P<0. 05 )。RT PCR示CD36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被诱导表达。放射配基实验发现兔脂肪细胞呈浓度依赖饱和型的摄取及降解OxLDL,细胞最大结合为2 065ng/mg细胞蛋白,解离常数(Kd)为4. 2mg/L;抗CD36抗体明显抑制脂肪细胞摄取(56% )及降解(54% )OxLDL;当125I OxLDL浓度为75mg/L时,对照组,高胆固醇组,非诺贝特治疗组脂肪细胞摄取125I OxLDL分别为3. 5, 2. 1, 2. 7μg/mg细胞蛋白, 降解125I OxLDL分别为2. 2, 1. 2,1. 7μg/mg细胞蛋白, 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D36介导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损伤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H_2O_2处理肺癌细胞;分为2μmol/L组、20μmol/L组、200μmol/L组和对照组,采用台盼蓝染色方法观察外源性H_2O_2造成的氧化应激对细胞凋亡的影响;200μmol/L组和对照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肺癌细胞内钙离子(Ca~(2+))的表达变化和细胞核的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海马组织PI3K、CACNA2D1和PKC相关Ca~(2+)信号通道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随着氧化应激强度的加大,凋亡率升高;在200μmol/L组细胞内Ca~(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0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细胞PI3K、CACNA2D1和PKC相关Ca~(2+)信号通道基因的mRNA表达出现显著上调(P<0.05);肺癌细胞的ALK、KRAS和BAX mRNA表达上调(P<0.05),而Bcl-2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氧化应激促进细胞的凋亡、增高细胞内Ca~(2+)浓度,从而启动肺癌细胞的ALK、KRAS和BAX凋亡相关信号通道、抑制Bcl-2蛋白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