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理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蕾  乐美兆  许家璋 《江苏医药》2000,26(12):929-930
目的 观察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程中肝组织学的变化。方法 202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在不同病期进行肝穿刺作肝脏病理检查。结果 早、中期肝组织学主要表现为在慢性肝炎和小结节性肝硬变基础上出现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恢复期肝脏以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变为主,少数为重度慢性肝炎的病理表现;晚期和死亡肝组织结构严重破坏,肝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慢性重型病毒肝炎不同病期的组织学各有一定特点。病程中多次肝穿刺对该病病理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掌握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血清学分型,有助于对各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为此,我们对佳木斯地区被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进行了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等五型病毒性肝炎病原感染的血清学调查.1资料来源与方法 收集佳木斯市内各医院临床诊断的各类病毒性肝炎的当地住院患者血清,进行 HAV、 HBV、 HCV、 HEV感染水平的检测,收集门诊检出 HBsAg阳性患者血清进行HDV感染状况的检测.使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3.
宋红  张宏伟 《河北医药》2004,26(3):263-264
肝炎是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在临床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例无法用已建立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病原学分型,人们将其统称为非甲-戊型肝炎。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的肝外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宝光 《江西医药》1991,26(2):108-112
  相似文献   

5.
谢林红 《贵州医药》2002,26(1):59-60
还原型谷胱肝肽 (GSH)的有效成分是谷胱肝肽 ,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内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在肝脏生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国内已有将还原型谷胱肝肽用于药物性肝损害 ,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等 ,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我科采用国产还原型谷胱肝肽治疗病毒性肝炎 ,旨在探讨其对病毒性肝炎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 80例病人为 2 0 0 0年元月至2 0 0 1年 9月在我科的住院病人。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 (北京 )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分型标准。随机选择治疗组 4 0例 ,并设对照组 …  相似文献   

6.
7.
8.
9.
1 病原学分型目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至少可分为六型 ,即甲型病毒性肝炎 (HAV)、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丁型病毒性肝炎 (HDV)、戊型病毒性肝炎 (HEV)和庚型病毒性肝炎 (HGV)。2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依据2.1 甲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 HAVIg M阳性 ,可确诊为近期感染。但在慢性乙型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 ,血清中检测抗 HAVIg M阳性时 ,判断 HAV重叠感染应慎重 ,需排除类风湿因子 (RF)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假阳性。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后 2~ 3周约 8%~ 2 0 %接种者可产生抗 - HAVIg M,…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近年来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制订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我们于1996年10月-1998年7月间,对300例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血清分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确...  相似文献   

11.
戎建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25-3726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GSH)对他汀类药物致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患者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基础护肝治疗(给予肌苷、维生素C等治疗),治疗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1.2g/次,1次/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2.66、1.98、2.13,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超过正常值12例(14.6%)、〉3倍正常值上限0例,对照组分别为23例(28.1%)、3例(3.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72,5.304,均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明显减少他汀类药物致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患者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肝细胞特异性脂蛋白(LSP)抗体水平与肝组织病变的关系。方法雄性3月龄Wistar大鼠20只,给予弗氏完全佐剂+肝细胞特异性脂蛋白建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模型。ELISA法检测动物模型血浆中LSP抗体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LSP抗体与肝组织病变程度的关系:LSP抗体〈1:642只,肝组织表现为CAHⅠ;1:64≤LSP抗体≤1:19214只,肝组织表现为CAHⅡ;LSP抗体〉1:1924只,其中1只肝组织表现为CAHⅡ,3只肝组织表现为CAHⅢ。(2)LSP抗体与肝纤维化指数(HFI)的关系:LSP抗体1:642只,HEI≤4分;1:64≤LSP抗体≤1:1924只.HFI〉4分;LSP抗体〉1:1924只,HFI〉4分。(3)LSP抗体与肝炎组织活动性指数(HAI)的关系:LSP抗体〈1:642只,HAI≤8分;1:64≤LSP抗体≤1:19214只,HAI〉8分;LSP抗体〉1:1924只,HAI〉8分。(4)LSP抗体与肝组织血管病变的关系:LSP抗体〈1:642只,血管病变为1级;1:64≤LSP抗体≤1:19214只,血管病变为2级;LSP抗体〉1:1924只,其中1只血管病变为2级,3只血管病变为3级。(5)LSP抗体与肝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LSP抗体〈1:642只,1只动物VEGF表达呈弱阳性,另1只动物VEGF表达呈强阳性;1:64≤LSP抗体≤1:19214只,2只动物VEGF表达呈弱阳性,12只动物VEGF表达呈强阳性;LSP抗体〉1:1924只,VEGF表达均呈强阳性。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大鼠模型外周血LSP抗体水平与肝组织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炎病毒感染对肾移植术后肝损害的影响,以探讨治疗病毒性肝损害的可行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发生肝损伤者的临床资料,36例术前肝炎病毒感染者作为阳性组,同期无病毒感染者116例为阴性组。术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同时监测肝功能、HBV-DNA、HCV-RNA及CsA药物浓度,对肝功能异常者停用C sA改用FK 506,并行保肝治疗,HBV-DNA(+)者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结果不同肝炎病毒感染者术后肝损害发病率均高于无病毒感染者,表明对此类患者肾移植后要注意其肝损害的发生。结论术前应对肾移植受者的肝脏情况进行严格的综合评估,肝炎病毒携带者接受肾移植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正确区分系药物性肝损害还是病毒性肝损害,及时采取相应处理,并给予护肝治疗,FK 506替代CsA治疗肾移植术后肝损害患者副作用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204例HBV"小三阳"与肝纤维化标记物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肝血清学,标记为HBsAg(+)、抗-HBe(+)、抗-HBc(+)与肝纤维化标记HA、ⅢPC、LN、IVC含量的关系.肝纤维化血清标记物的测定是临床上用于判断肝纤维化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方法150例健康体检标本为对照组,与204例乙肝小三阳对照比较,P<0.01.乙肝标记物采用ELISA一步法,肝纤维化标记物采用放免法测定.结果204例乙肝小三阳中HA增高明显的24例,而ⅢPC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的有117例,占总数的57.35%.其余在正常范围.结论对于HBV小三阳,如HA增高必须定期检测肝纤维化指标,这样能够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慢性肝炎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SHE)患病状况。方法对416例连续的慢性肝炎患者和409例连续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数字连接试验(NCT)和数字符号试验(DST),356例正常人组成智力测验正常对照组。结果①慢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各年龄段的NCT、DST结果比较除〉64岁年龄段外(均为P〈0.05),其余年龄段差异均无显著性(均为P〉0.05);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各年龄段及总NCT、DST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1)。②慢性肝炎组SHE患病率为7.2%,肝硬化组SHE患病率为51.3%,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SHE总患病率及各年龄段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1)。③Logistie回归分析显示SHE患病率仅与child-pugh分级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吸烟、病因和文化程度无关(P〉0.05)。Child-pugh分级OR=2.0,是危险因子。结论①慢性肝炎患者智力测验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肝硬化患者则明显差于正常人和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患者SHE患病率显著低于肝硬化患者。②SHE患病率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相关(是重要的危险因子),而与年龄、性别、吸烟、病因、文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6.
付建军  肖革  张伟  赵怡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578-1578
目的 :探讨血清铁对甲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血清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急性甲型肝炎患者血清铁明显升高 (P<0 01) ,甲肝患者血清铁的变化与ALT的变化相一致。结论 :血清铁可作为反映肝损害程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常州市肝炎患者中TTV的感染状况。方法:随机选取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7年5月住院的350例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清TTV DNA。结果:本市350例肝炎患者TTV DNA的阳性率为19.4%,其中17例甲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率为5.9%,205例乙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率为20.5%,39例丙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率为5.1%.19例戊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率为0%,70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率为32.9%。结论:本市肝炎患者中存在水平不等的TTV感染,其中乙型肝炎和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为TTV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8.
张文学  王莉  于莉  丁体龙  马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62-2763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含量与肝功能储备状态的关系。方法、根据肝功能储备状态,将77例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肝功能代偿组44例,肝功能失代偿组33例,两组测定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和肝功能指标。结果肝功能失代偿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299.0±498.5)μg/L显著高于肝功能代偿组(27.9±34.0)彬L(t=3.1,P〈0.01);D.二聚体与血清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A)呈显著负相关(r=-0.6、-0.6,均P〈0.01);而与TBIL和P,r呈显著正相关(r=0.4、0.6,均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与肝功能储备状态相关,检测D.二聚体有助于肝功能储备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双环醇片(75~150mg/d,连用24周)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d,连用24周)治疗,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10mg/d,连用24周)治疗,检测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HBV-DNA转阴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ALB和TBIL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指标FPG和2hPG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