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术后疗效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报告15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术后的疗效,男10例,女5例;年龄6.7±2.9岁。14例为未经外科手术的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其中10例为局限性,4例为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型,另1例为外科手术后再狭窄。采用的球囊平均直径10.5±2.6mm,为缩窄区直径的2.7±0.6倍。术后平均压差(ΔP)由7.3±1.8kPa(54.8±13.5mmHg,1kPa=7.5mmHg)降至2.3±2.1kPa,缩窄区直径由3.8±1.1mm扩大至8.4±2.5mm。10例局限性主动脉缩窄及1例外科手术后再狭窄术后ΔP≤2.7kPa,术后平均随访5.6年,90%病例ΔP仍持续下降,造影随访未见动脉瘤发生。4例发育不良型术后ΔP>2.7kPa,3例进行外科手术。认为球囊扩张术对局限性及外科手术后主动脉缩窄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期各种严重原发病的晚期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于50%。治疗上除正压通气外,目前已较广泛开展配合气管内注入药物治疗,使病死率降低。本文就立止血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中,男1例,女4例。孕周33~40周,<37周4例。体重1.6~3.6kg,<2.5kg4例。1分钟Apage评分2~8分,其中≤3分2例。年龄4小时~2天,平均31小时。出生时羊水Ⅲ°度混浊2例。其中1例为双胎儿。5例中原发病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硬肿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特发性呼吸窘迫综…  相似文献   

3.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重症新生儿肺炎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SAM)对肺氧合功能的影响,用SAM治疗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新生儿,治疗后低氧血症明显改善,15分钟内血氧分压、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及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分别由4.8±2.1升至8.4±2.7,6±4升至10±5kPa及0.08±0.05升至0.13±0.05,差异有显著意义。1小时后,这些参数的均值仍高于治疗前。提示SAM有迅速改善肺炎新生儿肺氧合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反复输入白蛋白对儿童单纯性肾病缓解与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41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患儿,给予泼尼松中长程疗法治疗。其中20例(A组)同时反复接受静脉输入白蛋白治疗,剂量为4.9±2.1克/次;余21例(B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A组患儿于治疗期间出现BUN增高,平均水肿消退时间、肾病达缓解时间均较B组显著延迟,分别延迟至21.4±2.6(x±sx)天(B组为6.9±0.5天)、34.8±3.7(x±sx)天(B组为11.4±1.5天);复发率显著高于B组。提示反复输入白蛋白不利于单纯性肾病缓解,并可增加复发。  相似文献   

5.
报道7例患重症肺疾病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1172±828g,孕周31±4.2周,表现为肺动态顺应性差(0.02±0.012ml、kpa~(-1).kg~(-1)),虽用高氧(0.88±0.13),高平均气道压(1.14±0.13kpa)机械通气治疗仍不能维持正常血气或出现严重肺间质气肿,经改用高频振荡、高肺容量策略通气后、氧合在4小时内均改善、高碳酸血症在12小时内得以纠正。7例中6例撤离成功,共存活4例,1例并发Ⅰ~Ⅲ度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表明新生儿重症肺疾病,经传统机械通气(CMV)治疗失败时,改用高频振荡通气可改善气体交换,提示高频振荡通气可作为一种抢救重症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一次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儿天疱疮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3月至4月,我科收治了一批新生儿脓疱疮、天疱疮患者,所有患儿均为同一接生单位接生,在产房空气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患儿脓疱液培养属同一菌种,经采了一系列消毒措施后终止了流行。本次流行共有20余人受染,其中8例表现为天疱疮,余均为脓疱疮,一般经过良好,现将8例天疱疮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8例中男6例,女2例,日龄<7天2例,>7天6例。2.临床表现:8例中吃奶差3例,吐奶2例,反应欠佳1例,病理性黄疸1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例,均无发热。疱疮以腋窝、颈肩为多,躯干部少,大…  相似文献   

7.
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损伤。方法对于43例生后10天内新生儿进行头颅MRI检查,其中7例正常新生儿,36例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结果根据MRI影像特点将HIE脑损伤分为:(1)脑实质水肿改变为主:①广泛脑水肿伴基底节区损伤:8/36;②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区损伤:11/36;③单纯性脑水肿:7/36。(2)以脑白质改变为主:5/36。(3)脑实质出血:4/36,脑室旁梗塞继发出血1/36,并且对12例患儿进行随访,其中6例伴基底节区损伤患儿于6个月~1岁时MRI仍可见异常T2低信号或T2高信号,1例脑室旁梗塞继发出血患儿于8个月时原发病灶呈T2高信号及T1低信号病灶信号。结论MRI对基底节区微小病灶具有高度敏感性,有助于HIE脑损伤的研究并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进行评价。方法:本组210例脑先天性畸形、炎症性及肿瘤性所致的脑积水,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流管以P.S.、9003、B.C.E.三种为优。结果:48例有并发症(21.90%),其中脑室端阻塞8例(3.85%),腹腔端阻塞4例(1.90%),脑室无扩大亦无缩小者8例(3.85%),分流管退出腹腔6例(2.85%),并发细菌性感染6例(2.85%),硬膜下血肿6例(2.85%),鞘膜积水5例(2.38%),分流管进入阴囊2例(0.95%),脑肿瘤细胞循分流管进入腹腔而种植于右下腹2例(0.95%),腹腔内囊肿形成1例(0.47%);2例因感染死亡,病死率0.9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小儿交通性脑积水及阻塞性脑积水迄今为止最优的方法,但必须严格选择病例,术前脑室测压实属必要。术后脑积水获得纠正后,小儿基本上可以获得正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蚀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射频消蚀(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46例。左侧房室旁路25条,右侧旁路12条。其中右前间隔旁路3条,右后间隔旁路5条,右侧游离壁旁路4条,共37条旁路。除1例右侧游离壁旁路阻断失败外,其余全部成功。本组改良房室结双径路(AVNDP)9例,其中8例慢径,1例快径,改良全部成功。总平均累积电能为15277±356J,平均输出功率为19.0±1.8W,平均放电次数为8.9±1.2(2~40)次,平均消蚀时程为1.41±0.16(0.5~4.7)小时。无严重并发症,随访5个月~3年无复发,成功率为97.8%。证明RFA是治疗儿童SVT有效、安全可靠的根治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诱导正常骨髓及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的差异。方法检测了临床常用4种药物作用后凋亡细胞出现的比例(形态学指标为APO%、流式细胞仪指标为sub-G1%)和细胞DNA断裂(ladder)的变化。结果足叶乙甙、阿糖胞苷、长春新碱、柔红霉素作用48小时,正常骨髓细胞APO%分别为17.9%±4.6%、30.5%±6.5%、16.7%±4.2%、12.3%±0.7%;sub-G1%分别为10.5%±3.1%、27.9%±4.7%、6.5%±1.5%、4.5%±1.5%、仅阿糖胞苷组有ladder出现。白血病细胞株APO%分别为80.9%±8.4%、38.1%±7.7%、52.6%±9.3%、24.2%±6.1%;sub-G1%分别为73.4%±12.7%、59.8%±10.1%、47.6%±9.3%、26.7%±6.8%,且都有ladder出现。结论化疗药物也能诱导正常骨髓细胞凋亡,但明显低于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院采用持续必可酮和间断喘乐宁治疗儿童哮喘49例,其中中 ̄重症32例,重症17例。年龄4 ̄11岁,平均4.9岁。病程2 ̄9年,平均4.6年。治疗结果:临床缓解15例(30.6%),显效27例(55.1%),有效3例(6.1%),无效4例(8.1%),总有效率91.8%。用微型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治疗前,治疗后4月、8月、12月的PEFR均值前后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坚持激素治疗哮喘是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患儿24小时胃pH值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儿胃pH值的动态变化。方法对25例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儿作24小时胃pH值测定,25例健康儿作对照组。结果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各项胃pH值监测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溃疡组胃pH平均值、平均中位数低于对照组(1.8±0.5比2.3±0.6,1.4±0.4比1.7±0.5,P分别<0.01、<0.05),而胃pH值<2和<3的时间百分比则高于对照组(74.8±13.7比62.8±152,85.9±8.6比74.2±13.1,P均<0.01);溃疡组夜间胃pH平均值、平均中位数低于白天(1.6±0.5比2.1±0.5,1.3±0.4比1.6±0.5,P<0.01),而夜间胃pH值<2和<3的时间百分比则高于白天(83.2±14.0比66.2±19.9,92.1±8.1比79.7±12.7,P均<0.01)。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时胃酸分泌增多,夜间胃酸分泌明显多于白天,提示抑制夜间胃酸分泌是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利用张力-应力原理,采用球囊持续扩张方法,治疗肛门直肠狭窄患儿13例,其中先天性肛门狭窄2例,肛门成形术后肛门狭窄5例,先天性直肠狭窄1例,术后或外伤性直肠狭窄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1例。狭窄段长度0.6~1.0cm4例,1.2~5.0cm9例。8例曾经扩肛器扩肛失败。持续球囊扩肛每天20小时,扩张压力在狭窄部静息压力曲线的迅速上升期范围。13例中12例成功,即排便通畅,肛检及球囊造影示狭窄段消失。所需时间5~15天,平均6.7天。1例无效。随访6~18个月无复发者。球囊持续扩张为治疗小儿肛门直肠狭窄的可靠方法,特别适用于狭窄段长和常规扩肛器扩张治疗失败的患儿。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胃扭转1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胃扭转较少见,临床多表现为呕吐,容易误诊、漏诊,现将1994—1996年我院新生儿病房误诊15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9例,女6例。孕<37周1例,足月儿14例。出生时轻度窒息2例,羊水混浊1例。日龄<7天5例,7—14天4例,>14天6例。城市5例,农村10例。并发肺炎8例,败血症1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2.临床表现: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9例出生后即有呕吐,3例于出生后5—10天出现呕吐,3例于出生后10天后呕吐。多为非喷射性呕吐,偶有喷射性呕吐,大多在喂奶几分钟后呕…  相似文献   

15.
1994年5~6月使用Rashkind动脉导管堵闭系统治疗1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年龄4.5~10岁,平均5.8岁。体重12.5~26.5kg,平均18.3kg。漏斗型10例,管型2例。PDA最窄处内经2.2~4.9mm,平均3.9mm。12例堵闭术均一次成功。术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随诊,术后第2天4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仅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无一例有并发症。提示该方法Pors-mann有适应证范围广,创伤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97年5月~1998年5月经脐静脉插管对重症新生儿溶血病进行换血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15例重症血型不合溶血病病人,均符合换血指征[1]。男7例,女8例;换血前血总胆红素为439.46±112.87μmol/L;ABO溶血病9例,Rh溶血病6例。换血时间:生后24h内4例,72h内3例,6d内6例,8d内2例。二、方法 血源选择:选择Rh阳性重组血12例(ABO溶血病9例,Rh溶血病3例),选择Rh阴性的ABO同型血或重组血3例;换血速度为3ml/(kg·m…  相似文献   

17.
205例新生儿生后36小时血糖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205例新生儿36小时内血糖水平,其中24例(11.7%)确诊为低血糖(血糖〈1.1mmol/L)。胎龄〈37周有2/4例生下1小时内存在低血糖,早期喂以糖水及开奶后6小时可升至正常水平(2.2 ̄3.9mmol/L);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可达正常水平,6小时后少数〈1.1mmol/L,其余达正常水平;胎龄〉41周出生时可高达3.9 ̄6.9mmol/L,可持续6小时,12小时后下降;24小时后又达正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HDIVIG)输注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其中急性再障3例,慢性重型再障2例,一般慢性再障3例。剂量按1g/kg静脉输注,4周1次,共6 ̄10次。治疗后1例用药2次失访无法判断疗效,余7例中基本治愈1例,明显进步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1.4%。4例应用HDIVIG前后测定血浆免疫球蛋白浓度,发现用药后血浆IgG浓度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9.
贾第虫病的化学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295例贾第虫病患儿分成四组,其中A_1组92例,口服阿苯达唑每天10mg/kg,共服3天;A_2组99例,口服阿苯达唑每天2Omg/kg,共服3天;M组59例,口服甲硝唑每天20mg/kg,共服3天;C组45例,暂缓治疗,以观察包囊自然阴转情况。结果表明:近与远期包囊阴转率A_1组为91.3%与84.8%,A_2组为92.9%与93.9%,M组为94.9%与96.6%;C组近与远期包囊自然阴转率为4.4%与11.1%。提示阿苯达唑治疗小儿贾第虫病疗效显著,副反应轻微短暂。  相似文献   

20.
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三天血糖,体重的监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1995年11月-1996年2月母婴同室中母乳喂养出生三天内正常足月亲生儿120例进行了血糖、体重的监测,分加奶与不加奶两组。结果表明:1.生后12小时内,尤其2-6小时内是新生儿低血糖好发时间,血糖值〈1.67mmol/L者4例,低血糖发生率3.3%。血糖值呈逐日早升趋势,第二、三天无一例低血糖发生。2.体重下降值逐日递增,多在生理体重下降范围,有6.7%婴儿下降值超过出生本重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