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后路经伤椎置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15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源 《广西医学》2011,33(3):384-385
目的 观察后路手术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治疗前、后纵韧带断裂合并椎间盘破裂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15例,采用后路减压,伤椎置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或横突间植骨治疗.结果 15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伤椎前缘高度复位达80%~100%,脱位完全纠正,术后即刻脊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对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31例,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评估患者手术资料、视觉模拟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神经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评估结果。结果:患者术前、术后7d以及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至随访结束,31例患者伤口均为I期愈合,患者椎间融合器均未出现明显的位移以及沉陷,均无假关节形成,患者内固定均未出现断裂、松动或者脱落等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疗效显著,且其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崔文军  杨金峰  王道明 《吉林医学》2011,32(16):3294-3295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减压、植骨治疗20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结果:20例随访6个月~2年,全部病例基本恢复了正常椎体序列、Cobb角及椎体高度。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植骨融合,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爆裂骨折2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植骨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患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患椎相邻上下各一健康椎体经椎弓根植入椎弓根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评估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及脊髓损伤恢复情况.结果 椎体前缘高度、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有恢复.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复位准确,固定牢靠,操作简单等优点,特别适合胸腰椎骨折后路减压和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5.
钟斌  邵高海 《海南医学》2010,21(7):75-77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对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Cobb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并发症。结果随访10—27个月,平均16.5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无一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重建椎体高度,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减压、植骨治疗5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刀口一期愈合。Cobb角由术前平均16.6°度矫正至术后平均2.6°;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4%恢复至术后平均98%。52例平均随访12(7~32)个月,椎体序列、伤椎高度、椎间隙及Cobb角恢复满意。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复位固定植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余雨  王娟 《海南医学》2010,21(6):29-30,37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重度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8例胸腰段椎体Ⅵ-Ⅴ度骨折脱位的患者经后路行椎管减压、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治疗。Frankel分级:A级11例,B级7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平均10个月),骨折脱位椎体均获得完全复位,术后6个月椎间植骨均骨性融合,椎弓根螺钉无松动、脱落或断裂。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A级10例,B级6例,C级2例。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重度骨折脱位复位良好、固定牢固、融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折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8年7月对3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行椎弓根钉系统整复,其中单个椎体骨折27例,2个以上椎体骨折5例,合并脱位6例;所有的病例均使用骨折椎及上下椎置钉,手术均于伤后5~12d内完成。共完成骨折椎置97枚。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13(3~17)个月。1例骨折椎未得到复位,仅椎间隙被过度撑开。术后骨折椎体复位达到84%,脱位获得良好的纠正。结论采用骨折椎置钉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可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且近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Ⅰ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60°椎管减压并三柱植骨融合治疗治疗严重胸腰椎脱位型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严重胸腰椎脱位型骨折伴脊髓损伤9例,行Ⅰ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60°椎管减压并三柱植骨融合治疗,观察手术前后和随访时的胸腰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柱高度、椎管骨块占位的变化、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伤椎前柱高度及椎管骨块占位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或钛网、植骨块移位等现象。脊髓神经功能除1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Ⅰ~Ⅲ级的恢复。结论Ⅰ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60°;椎管减压并三柱植骨融合是治疗胸腰椎脱位型骨折的较好选择,但应把握手术适应证为:严重爆裂型骨折伴椎间盘损伤及前后纵韧带损伤、尤其伴脱位的患者,且载荷评分7分以上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合并严重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3月,后路应用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患者共26例。纳入标准:①胸腰椎单一节段骨折脱位,骨折椎体上份骨结构压缩或者爆裂程度<1/3,椎体中下份骨结构基本正常;②合并损伤节段的椎间盘损伤。评估患者的临床资料:AO分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Bridwell椎间融合、伤椎后凸角、伤椎椎体高度。结果:AO分型:B型骨折20例,C型骨折6例。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除16例A级损伤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1~2级的恢复。VAS由术前(9.00±0.76)改善至术后1周(5.18±1.43),末次随访为(0.74±0.57)。23例患者椎间植骨达到Ⅰ级愈合,另3例在末次随访时达到Ⅱ级愈合。术前伤椎高度为(84.27±5.27)%,恢复至术后1周(97.38±1.20)%,末次随访为(97.04±0.96)%。术前伤椎后凸Cobb角为(22.50±6.20)°,矫正至术后1周(2.60±1.86)°,末次随访为(3.50±2.65)°。术后4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无切口感染,未见明显椎间融合器沉陷,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后路切除损伤的椎间盘、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3例患者,术前经CT扫描显示一侧椎弓根完整,查体无神经损伤。术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2个月,X线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经肌间隙入路可完整保留脊柱后方复合体结构,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同时伤椎单侧置钉可提高骨折椎复位效果及质量,术后稳定可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对83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在C型臂透视下行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61例骨折椎体高度全部恢复,19例基本恢复,3例过度撑开;随访6个半月~9年,使用Dick内固定器的4例有5枚螺钉断裂,1例1枚松动,无脱出;63例不全瘫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41例恢复至E级.结论该手术入路简捷,使骨折脱位脊柱的"三柱"贯通一体,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范洪武  栾尚文  林野 《吉林医学》2008,29(5):385-387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42例,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38例,骨折愈合后,行椎弓根钉取出术38例。通过对这38例病例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不同时期伤椎楔变角,后凸角及椎间隙高度。结果:该组病例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后,伤椎楔变角,后凸角及椎间隙高度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恢复。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恢复椎体高度,矫正了后凸畸形,同时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远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胸腰椎椎弓根的解剖学特点、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助于改善骨折椎复位难、固定强度不够、复位椎体高度丢失、内置物松动断裂等缺点,但尚需进一步的理论及临床研究。[结论]伤椎椎弓根钉固定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研究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技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61例,ASIA分级均为E级。随机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23~54岁,平均41.8岁;传统后正中入路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0~55岁,平均43.6岁。比较围手术期参数,术前1天及术后1、6个月进行视觉模拟数字法(VAS)疼痛评分。结果 Wiltse肌间隙入路组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Wiltse肌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P<0.01)。Wiltse肌间隙入路组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术前1天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1、6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Wiltse肌间隙入路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胸腰椎爆裂骨折三种后路术式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后路术式治疗胸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8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经骨折伤椎椎弓根置钉的六钉固定法、经骨折伤柞椎弓根置钉的四钉短节段同定法和传统的跨伤椎四钉固定法治疗.分别从伤椎前缘压缩比、矢状面Cobb角对比三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种方法术前、术后伤椎前缘压缩比、矢状而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经伤椎椎弓根置钉的六钉固定法和经骨折伤椎椎弓根置钉的四钉短节段固定法与传统的跨伤椎四钉同定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前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的六钉同定法、经骨折伤椎椎弓根置钉的四钉短节段同定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优于传统的跨伤椎四钉固定法,而经骨折伤椎椎弓根置钉的四钉短节段同定法更优于经伤椎椎弓根置钉的六钉同定法,但适应证有限.  相似文献   

17.
辛宏力 《中国现代医生》2012,(29):155-156,158
目的总结胸腰段脊柱骨折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2月~2011年2月共对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治疗,年龄20~72岁,平均39.6岁,男51例,女9例。其中跨伤椎固定38例,经伤椎固定置钉22例。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通过对两种手术方法术前术后的伤椎椎体前缘与后缘高度比值和矢状位后凸Cobb角比较,显示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后,椎体高度恢复和矫正后凸畸形效果好于跨伤椎组(P<0.01)。经伤椎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跨伤椎组发生断钉1例,松动1例。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较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有较好的复位和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注射用硫酸钙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6月对1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后,在C形臂X线透视下用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CSC)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成形术。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行X线和CT检查,术后随访8-16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1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神经根损伤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压迫症状,术后12周左右人工骨基本吸收,无伤椎塌陷加重,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注射用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安全性高,能减少内固定失败及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